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1 位作者 邓爱文 齐志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组 38例和常规治疗组 30例 ,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检测血液流变学及...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组 38例和常规治疗组 30例 ,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粘度增高 ,血清SOD活力降低且MDA含量增高 (P <0 .0 5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治疗后激光组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粘度明显改善 (P <0 .0 5 ) ,血清SOD活力增高 (P <0 .0 5 ) ,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血管内照射 重型颅脑损伤 血液流变学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邓爱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以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 30例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 6个月后进行随访 ,...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的评估以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 30例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 6个月后进行随访 ,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评分并复查BAEP。分析BAEP分级与GCS评分、GOS评分的关系以及清醒前后BAEP变化的特点。结果康复治疗前BAEP异常率为 93.3% ( 2 8/30例 ) ,康复治疗 1个月后BAEP异常率为 86 .7% ( 2 6 /30例 ) ,其中Ⅳ级减少 5例 ( 16 .7% ) ,而Ⅰ级增加 2例 ( 6 .7% )。BAEP分级越高 ,则预后越差。有 12例 ( 4 0 % )患者意识恢复 ,意识改善后BAEP的主要变化是Ⅴ波的出现 ,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结论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Ⅴ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颅脑损伤 植物状态 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王振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 ,结合临床评估分析免疫功能状态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 ,结合临床评估分析免疫功能状态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抑制 ,CD3+、CD4 +、CD4 +/CD8+及IgG、IgA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 ) ;重度残疾 +植物状态组较恢复良好 +中度残疾组早期免疫功能抑制更严重。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处于抑制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 免疫功能状态 对照组 严重 康复治疗 早期 估分 水平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齐志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观察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40例脊髓型颈椎病 (CSM)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疗组 2 0例和常规治疗组 2 0例 ,在治疗前后采用 40分法评定颈椎脊髓功能状态并行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 ,对照分析脉冲磁疗对CSM疗... 目的 :观察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40例脊髓型颈椎病 (CSM)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磁疗组 2 0例和常规治疗组 2 0例 ,在治疗前后采用 40分法评定颈椎脊髓功能状态并行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 ,对照分析脉冲磁疗对CSM疗效以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结果 :磁疗组和常规组治疗后颈椎脊髓功能状态评分均有提高 ,磁疗组治疗后评分较常规组改善显著 (P <0 .0 5 )。 40例CSM治疗前SEP异常率为 80 % ,主要表现为 :N11、N13 及N2 0 潜伏期延长 ,治疗后均有改善 ,磁疗组N13 及N2 0 潜伏期改善较常规组显著 (P <0 .0 5 )。结论 :脉冲磁疗对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 ,SEP可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及疗效评定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疗 脊髓型颈椎病 体感诱发电位 疗效评估 C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王振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 康复 诊断标准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邓爱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功能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 3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测并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3个月后随访 ,行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测试。比...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功能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 3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行BAEP检测并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3个月后随访 ,行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测试。比较BAEP与CT检查结果 ,对照分析BAEP对脑干功能损伤的评估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6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BAEP异常率为 77.8% ,高于CT异常率 4 4 .4 % (P <0 .0 5 )。BAEP异常表现主要为 :Ⅲ—Ⅴ /Ⅰ—Ⅲ >1、Ⅲ—Ⅴ及Ⅰ—Ⅴ峰间潜伏期 (IPL)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 ,疾病组治疗前BAEP的Ⅴ波潜伏期 (PL)、Ⅲ—ⅤIPL、Ⅰ—ⅤIPL峰间潜伏期明显延长且Ⅲ—Ⅴ /Ⅰ—Ⅲ比值增大 (P <0 .0 5 ) ,治疗后有改善 ,但仍高于正常。治疗前BAEP异常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AEP正常的患者 (P <0 .0 5 )。 3个月后的随访发现BAEP检测异常患者的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率高于BAEP正常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BAEP能反映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干功能情况 ,可为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颅脑损伤 评估 预后 BA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通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蒋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脑通对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将 52例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脑通治疗组 ,治疗前后检测SPECT并评估认知功能 ,分析脑局部血流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脑通组与常规组... 目的 :探讨脑通对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将 52例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脑通治疗组 ,治疗前后检测SPECT并评估认知功能 ,分析脑局部血流量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脑通组与常规组治疗后SPECT检查显示病灶数均有明显减少 ,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脑通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较常规组高 ,虽然总体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但脑通组定向力及记忆力改善优于常规组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通 颅脑损伤 认知 SPECT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时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蒋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 8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型 16例、中型 2 4例和重型 46例 ,分别在受伤后 48h内、伤后 1周、1个月和 2个月对血糖进...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 8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型 16例、中型 2 4例和重型 46例 ,分别在受伤后 48h内、伤后 1周、1个月和 2个月对血糖进行检测 ,并结合损伤部位和残疾分级量表 (DRS)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轻型颅脑损伤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中、重型患者受伤时血糖水平高 ,重型颅脑损伤时高血糖水平可持续 2个月以上。DRS评分与伤后 48h和伤后 2个月时的血糖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 ,受伤后血糖水平越高 ,则残疾程度越重 ,预后越差。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时 ,颅内损伤广泛并累及脑干功能和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中血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因应激反应出现高血糖 ,血糖水平可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受伤时血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提示病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糖水平 评定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