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广州市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小琪 秦琴保 +2 位作者 王双艳 雷秀霞 刘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40-3542,共3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广州市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及体检中年龄>75岁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9例为病例组,并行...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广州市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及体检中年龄>75岁非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9例为病例组,并行TOAST分型,另选同期健康汉族广州市老年人135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位点。结果:两组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3种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以CC基因型为主(43.2%),对照组以CT因型为主(48.9%)。病例组TT基因型频率(18.7%)较高,其中CE的TT基因型频率(27.2%)较高。结论 :MTHFR基因C677T位点TT基因型是广州市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广州市老年人 TOAS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剑 何力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老年病科肿瘤患者1 93例和其中 1 0 6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 ,分析其发生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老年病科肿瘤患者1 93例和其中 1 0 6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 ,分析其发生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 )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率为 54 92 % ,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 ,占 66 0 4 % ;(2 )高龄、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放化疗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并发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 ,重视病原学监测 ,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 ,加强支持疗法 ,是减少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一旦确诊 ,应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老年人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3
3
作者 楼慧玲 彭程 陈巧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OH)D3测定在老年人髋部脆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有髋部脆性骨折史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同时设立68例确诊骨质疏松症、无髋部脆性骨折史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老年人群做对照,测定血清Total-P1NP、β-CTX、25(OH)D3;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髋部脆性骨折组患者的Total-P1NP、β-CTX高于对照组,25(OH)D3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双变量相关分析发现在髋部脆性骨折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正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在对照组,25(OH)D3与腰椎均值BMD及总髋部BMD无相关,Total-P1NP、β-CTX与腰椎均值BMD无相关,与总髋部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BMD水平相近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Total-P1NP、β-CTX的增高及25(OH)D3的降低有可能独立预示髋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高,这3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识别髋部脆性骨折高风险人群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骨折 髋部 老年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25羟基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老年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回顾 被引量:29
4
作者 倪晓俊 刘丰 +1 位作者 潘朝庆 杨崇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5岁的患者1073例,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骨量正常组,并记录其合并的心血管疾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5岁的患者1073例,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骨量正常组,并记录其合并的心血管疾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组中,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及吸烟所占的比例高于骨量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HDL、体重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保护因素。女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均为老年骨质疏松主要危险合并症。结论老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应全面治疗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辜金莲 陈劲龙 +1 位作者 刘朝晖 杨银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89-990,共2页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 ,鉴定真菌菌株 ,对危险因素、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 ,鉴定真菌菌株 ,对危险因素、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COPD、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为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 ;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者预后不良 ;早期诊断困难 ,抗真菌药使用不当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疑诊患者应早期行侵袭性下呼吸道分泌物检测及大规模的真菌临床药敏监测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9
6
作者 楼慧玲 梁剑 郭奇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04-905,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 :对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 3 1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 13 3例 ,女 183例 ,年龄 60~ 10 2岁 ,平均78 2岁。 14 7例并存内科疾...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 :对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我院手术治疗的 3 1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 13 3例 ,女 183例 ,年龄 60~ 10 2岁 ,平均78 2岁。 14 7例并存内科疾病 ,肺部并发症 5 9例 (肺部感染 3 1例 ,肺气肿 11例 ,哮喘 14例 ,其他 3例 ) ,且并存其他内科疾病者 3 4例。急诊手术 3 3例。结果 :3 16例均手术成功 ,住院时间 2~ 2 6d ,平均 16d ,术后住院期间死亡 8例 ,其中 6例存在肺部并发症 ,62例进行了至少 1次以上抢救 ,其中 3 6例有肺部并发症 ,急诊手术病人无一例死亡。 2 75例术后随访 ,2 47例恢复到伤前生活活动能力 ,2 8例恢复欠佳 ,所有术后病人均能坐起。结论 :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精心的围手术期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肺部 并发症 防治措施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国栋 刘丰 +1 位作者 朱志刚 孙启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46-2149,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胰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对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老年人,82例60岁以上胰腺癌患者进行CTCs计数。分析CTCs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的关系... 目的:评价老年胰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对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老年人,82例60岁以上胰腺癌患者进行CTCs计数。分析CTCs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健康老年人外周血中未发现CTCs,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检出率为60.0%,CTCs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且远处转移为独立危险因素,有远处转移患者病理阳性的风险是没有远处转移患者的6.447倍。结论:老年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计数可以反映患者的疾病状态。其有助于发现隐形微转移、重新确定临床分期及指导患者术后的个体化治疗。CTCs计数对其生存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预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楼慧玲 彭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77-337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寻求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途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曾发生骨折分组,采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影响因素,寻求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途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2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曾发生骨折分组,采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MD),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缺乏阳光照射的人数及女性比例高于无骨折组,L2BMD、股骨大转子BMD、转子间BMD及总髋部的BMD低于无骨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是否有骨折史为应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年龄、缺乏阳光照射、总髋部BMD是骨折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定期监测总髋部BMD、适量增加阳光照射有利于降低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老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监测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劲龙 刘朝晖 +2 位作者 谢长江 马洪明 周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病原菌监测、耐药情况研究,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发生的157例VAP患者致病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 目的:对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病原菌监测、耐药情况研究,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广州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发生的157例VAP患者致病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得革兰阴性细菌125株(67.9%),革兰阳性细菌43株(23.4%),真菌16株(8.7%)。铜绿假单胞菌(18.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4.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0.9%)、金黄色葡萄球菌(10.3%)、鲍曼不动杆菌(8.7%)依次为VAP最常见的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各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均十分严重。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其中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4.7%(18/19),检出溶血性葡萄球菌7株,全部耐苯唑西林(100%,7/7)。早期经验抗生素治疗多为联合治疗。结论:广州地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严重,须加强预防及规范指导经验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原菌 耐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红武 黄萍 邹德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 5 2例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者及 41例非糖尿病老年男性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 ,并测定血糖、血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尿钙等。结果 :老年男...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方法 :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 5 2例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者及 41例非糖尿病老年男性的腰椎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 ,并测定血糖、血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尿钙等。结果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组腰椎L1-2 、华氏三角 (Wards)、股骨转子 (Troch)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前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比例较后者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其体重指数、尿钙较对照组高 ,血磷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在老年男性 ,患有 2型糖尿病者较易患骨质疏松症 ,其原因较复杂 ,可能与体重、糖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骨密度 股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彭程 楼慧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59-236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5例住院患者的心脏CT、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钙化总积分(TCS)是否异常分组,比较两组间的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的差异...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5例住院患者的心脏CT、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钙化总积分(TCS)是否异常分组,比较两组间的HCY、血脂、冠心病史等指标的差异;并对TCS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回归分析。结果:TCS异常组的HCY、甘油三酯、冠心病史显著高于TCS正常组,TCS异常组的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TCS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提示HCY、冠心病史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HCY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影响因素,降低HCY水平可能为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带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同型半胱氨酸 冠脉钙化总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头颅MR腔隙灶改变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关系及其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双艳 高庆春 秦琴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患者头颅MR腔隙灶改变与尿微量白蛋白(MAU)间的相关关系及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资料中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1-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吸烟史... 目的:探讨70岁以上患者头颅MR腔隙灶改变与尿微量白蛋白(MAU)间的相关关系及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资料中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1-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史,以及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MAU、头颅MR等结果。根据头颅MR改变,分为无腔隙灶组和有腔隙灶组。结果:(1)与无腔隙灶患者比较,有腔隙灶组患者动脉收缩压较高,同时MAU阳性率升高、MAU中位数也明显升高。(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动脉收缩压升高、MAU阳性以及MAU升高均为是否发生腔隙灶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均与腔隙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AU是头颅MR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是头颅MRI腔隙灶改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灶 尿微量白蛋白 脑小血管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时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辜金莲 江新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599-600,共2页
目的 :探讨凯时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凯时治疗 35例经CT或MR证实的老年人急性脑梗塞 ,其中轻型 2 0例 ,中型 10例 ,重型 5例。结果 :大多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很大改善 (P<0 0 0 1) ,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提高 (P... 目的 :探讨凯时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凯时治疗 35例经CT或MR证实的老年人急性脑梗塞 ,其中轻型 2 0例 ,中型 10例 ,重型 5例。结果 :大多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很大改善 (P<0 0 0 1) ,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提高 (P <0 0 0 1) ,血液粘稠度有明显降低 (P <0 0 0 1)。其中痊愈 13例 ,显著进步 17例 ,进步 4例 ,显效率 85 7%。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药物疗法 凯时注射液 疗效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崇哲 杨泽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急诊静脉溶栓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溶栓组与介入组,每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研究急诊静脉溶栓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溶栓组与介入组,每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舒张/收缩末期的左室内径均有所减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介入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溶栓组(t=1.2261,1.2478;P=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介入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溶栓组(t=9.4210,8.0536;P=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介入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溶栓组(t=10.1770,3.8132;P=0.0000,0.0001)。结论急诊静脉溶栓与实施PCI均能改善患者左室功能,PCI更优于静脉溶栓,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介入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治疗老年性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楼慧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苷脂 (GM1)治疗老年性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GM1治疗组 2 8例 ,用GM110 0mg加入 5 %葡萄糖 (GS)或生理盐水中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10~ 2 1d ,后改为 2 0~ 4 0mg肌注 ,每日 1次 ,维持 4~ 6周 ;对照组 3 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苷脂 (GM1)治疗老年性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GM1治疗组 2 8例 ,用GM110 0mg加入 5 %葡萄糖 (GS)或生理盐水中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10~ 2 1d ,后改为 2 0~ 4 0mg肌注 ,每日 1次 ,维持 4~ 6周 ;对照组 3 0例 ,用活脑灵或脑活素 2 0~ 3 0ml加入 5 %GS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 1次 ,连用 10~ 14d为 1个疗程。评价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 64 3 % ,3 0 % ,有效率 92 9% ,70 % ,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2 5 )。结论 :GM1对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中风 药物疗法 老年人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人血脂类分析与临床关系
16
作者 郑曼如 刘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临床分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卓然 高咏璇 +5 位作者 林楚莹 秦琴保 梁广铁 阙志权 雷秀霞 江新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73-1779,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治及实施预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864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MTHFR基因多态性,筛选处于65~89岁的294例老年患者并采...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治及实施预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测864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MTHFR基因多态性,筛选处于65~89岁的294例老年患者并采集其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颅脑CT/MRI影像及病案诊断等信息;对入选病例行血浆Hcy水平检测。结果脑梗死组CC型、CT型和TT型3种基因型所占百分率依次为43.38%、43.80%、12.82%,与非脑梗死组56.82%、36.36%、6.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8,P <0.001)。各疾病观察组TT型患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CC型(P <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浆Hcy水平无相关性(P> 0.05);各基因型IMT以及颈动脉内膜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T基因型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冠心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未见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 MTHFR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骨折风险与握力、步速、肌肉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巧聪 楼慧玲 +3 位作者 彭程 朱国辉 袁辉辉 饶红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中老年人患者握力、步速、肌肉量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共193例,男36例,女157例,平均年龄(65.3±10.5)岁,进行体成分及骨密度(bone ...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中老年人患者握力、步速、肌肉量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共193例,男36例,女157例,平均年龄(65.3±10.5)岁,进行体成分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并采用在线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计算患者10年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MOF)及髋部骨折(hip fracture,HF)风险,分析骨折风险、股骨颈T值与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含量(appendicular skeletalmuscle mass,ASMM)和躯干肌肉含量、四肢骨骼肌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脂肪含量(fat mass,FM)、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AC)等指标的相关性。控制性别、年龄、股骨颈T值,对骨折风险和各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在男性与女性两组间比较,握力、MOF、HF、ASMM、ASMI、全身含脂率、VFA、AC、躯干肌肉量、双上肢及双下肢肌肉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中ASMM、ASMI、双上肢及双下肢肌肉含量、躯干肌肉含量与MOF(男性:R=-0.570、-0.564、-0.600、-0.519、-0.590;女性:R=-0.370、-0.298、-0.262、-0.363、-0.317)、HF(男性:R=-0.633、-0.704、-0.693、-0.552、-0.681;女性:R=-0.473、-0.399、-0.348、-0.470、-0.410)均呈负相关(P<0.05)。在女性患者中,BMI、握力与MOF、HF呈负相关(R=-0.164、-0.319;R=-0.272、-0.352,P<0.05)。控制性别、年龄、股骨颈T值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OF、HF与握力、ASMM、躯干肌肉量呈负相关(R=-0.189、-0.215、-0.156;R=-0.204、-0.181、-0.443),步速与MOF、HF呈正相关性(R=0.329、0.324,P<0.05)。结论广州地区中老年患者握力、步速与肌肉量是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因素,维持骨骼肌肉质量与功能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瘦组织 握力 步速 骨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密度与营养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彭程 李凌 +4 位作者 袁辉辉 陈巧聪 朱国辉 李雯曦 楼慧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人髋部骨密度与营养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进食自然饮食,无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147例,收集其一般资料、骨折史、吸烟饮酒史、骨密度及血白蛋白、... 目的探究老年人髋部骨密度与营养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进食自然饮食,无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147例,收集其一般资料、骨折史、吸烟饮酒史、骨密度及血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分析老年人髋部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及与营养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性别为女性与老年人髋部各部位T值均呈负相关,BMI和血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人髋部小转子T值和髋部平均T值呈正相关,BMI、血白蛋白与老年人髋部股骨颈T值、大转子T值呈正相关。结论血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老年人髋部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提升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或将有助于改善老年人髋部低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密度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牡丹汤对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大鼠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20
作者 彭晓辉 叶小卫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02-3808,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对脓毒症诱导早期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腹腔内注射建立脓毒症诱导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并用不同剂量的大黄牡丹汤灌胃。通过检测各组大鼠造模给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 目的:研究大黄牡丹汤对脓毒症诱导早期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脂多糖腹腔内注射建立脓毒症诱导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并用不同剂量的大黄牡丹汤灌胃。通过检测各组大鼠造模给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清肌酐(Cr)、胱抑素C(Cys C)和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估大黄牡丹汤对脓毒症诱导的早期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脂多糖造模后,大鼠血清IL-6、CRP及肾脏组织TNF-α、IL-6炎症指标上升,模型组指标值高于其他组(P<0.05)。模型组尿液NGAL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同时模型组大鼠血清CysC、Cr值最高(P<0.05)。使用大黄牡丹汤冻干粉干预后,干预A组[高剂量组,14 g/(kg·d)]及干预B组[标准剂量组,7 g/(kg·d)]炎症指标不同程度改善。干预A组肾功能评价指标(血清CysC、Cr)改善最明显(P<0.05);干预A组尿液NGAL升高幅度最低(P<0.05)。但4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未提示显著差异。结论:大黄牡丹汤可以保护脓毒症诱导早期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早期过度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牡丹汤 脂多糖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大鼠模型 炎症指标 肾脏组织病理学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