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市场价值与司法裁判规则的法律构造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华胜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7,共8页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认定损害赔偿偏低与适用法定赔偿过多两大问题。知识产权属于市场中的权利,确定损害赔偿时,应当依据市场交易规则确定价值。重塑司法保护的价值理念,必须坚持全面赔偿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认定损害赔偿偏低与适用法定赔偿过多两大问题。知识产权属于市场中的权利,确定损害赔偿时,应当依据市场交易规则确定价值。重塑司法保护的价值理念,必须坚持全面赔偿原则。构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司法裁判规则体系,实现司法定价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良性互动。以当事人自由选择赔偿方式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发掘知识产权价值。在法定赔偿适用方面,对侵权行为建立权重系数指标体系与赔偿金额分档计算标准,通过酌定因素量化设置以实现立法与司法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定价 损害赔偿 市场价值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技术调查官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志柱 林奕濠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4,共7页
针对因技术调查官角色定位不明确带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困境,通过微观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上的制度变迁观点,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了域外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 针对因技术调查官角色定位不明确带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困境,通过微观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上的制度变迁观点,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了域外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知识产权审判技术事实认定中辅助角色定位的优劣,并结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案件运行数据,同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述中国技术调查官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角色定位。技术调查官应定位于法官的"技术助手",在各项具体职责中恪守"有限参与"原则,止于技术事实认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院 知识产权诉讼 技术调查官 角色定位 帕累托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价值视域下的知识产权侵权赔偿 被引量:20
3
作者 林广海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
市场价值是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统一。从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问题的地位、性质、特点以及理念等方面阐述侵权赔偿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理论思考,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实质就是保护权利人对于知识产权超额利润的正当利益。同... 市场价值是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统一。从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问题的地位、性质、特点以及理念等方面阐述侵权赔偿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理论思考,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实质就是保护权利人对于知识产权超额利润的正当利益。同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市场价值研究(广东)基地,阐述研究基地进一步优化侵权赔偿实现市场价值的探索条件,并提出侵权赔偿实现市场价值的若干探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市场价值 侵权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12
4
作者 戴芳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26,共26页
我国业界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论述涉及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系。相关研究主要在反垄断法框架下进行,基本认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理基础是民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概念和规制逻辑体系似有不洽。同时,限于反垄断法领域研究使得对知识产权滥用... 我国业界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论述涉及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系。相关研究主要在反垄断法框架下进行,基本认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理基础是民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概念和规制逻辑体系似有不洽。同时,限于反垄断法领域研究使得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关注有失偏颇,司法实践中对反垄断法之外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认识不足,甚至立法过程中出现条款间的混乱,也限制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规制体系的全面完善。考究知识产权滥用概念及其理论依赖路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应回归知识产权作为拟制无体财产权的垄断特性,并区分这种特性在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和作为法律制度的知识产权法不同层面的不同作用。我国知识产权滥用规制体系构建应基于知识产权这种特性及其在不同法律层面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法律体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滥用 禁止权利滥用 反垄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商标恶意注册的法律构造研究——兼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华胜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80,共12页
商标法通过拟制方式赋予注册商标以专有权利。注册制度在商标法中具有重要功能,但注册商标并非当然取得商标权。商标恶意注册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引发法律适用风险。域外国家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商标恶意注册的法律规制。... 商标法通过拟制方式赋予注册商标以专有权利。注册制度在商标法中具有重要功能,但注册商标并非当然取得商标权。商标恶意注册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引发法律适用风险。域外国家通过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商标恶意注册的法律规制。我国规制商标恶意注册的法律体系在法律规范设置、法律制度安排及法律体系构建方面均有不足。商标法应增设规制商标恶意注册一般条款、商标使用义务、禁止商标权滥用原则、完善保护特定主体民事权利等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引入“阻碍竞争”法律条款,民法典应规定滥用商标权或者恶意诉讼的侵权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通过协同保护加强对商标恶意注册的法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法 商标专用权 恶意注册 反不正当竞争法 法律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百伦案看我国商标侵权赔偿原则的司法适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小鹏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83,共8页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因为权利人举证困难等原因,全面赔偿这一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难以适用,而作为补充性原则的法定赔偿被滥用。人民法院应当充分运用证据规则,坚持全面赔偿原则,查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考虑商...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因为权利人举证困难等原因,全面赔偿这一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难以适用,而作为补充性原则的法定赔偿被滥用。人民法院应当充分运用证据规则,坚持全面赔偿原则,查明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考虑商标的无形财产属性以及权利人难以举证对计算损害赔偿的影响,建立法定赔偿的量化标准体系,使侵权赔偿数额的认定达到加强保护商标权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侵权 损害赔偿 全面赔偿原则 法定赔偿 证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调查官制度的理论设计及现实困惑 被引量:13
7
作者 邹享球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7,共13页
从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到2017年《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选任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到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的若干规定》,我国国家层面的技术... 从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到2017年《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选任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到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的若干规定》,我国国家层面的技术调查官制度逐步丰富和完善。但是,我国的技术调查官制度无论是理论设计还是工作机制,仍有不少需要继续丰富和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图以制度理论设计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差异为视角,站在制度实施的主体——技术调查官的立场,从六个方面探讨制度完善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调查官制度 知识产权 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