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蓝圆鲹鱼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小斌 周爱梅 +4 位作者 王爽 曾荣华 罗明琍 许文东 袁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15,共5页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蓝圆鲹鱼油,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萃取时间对蓝圆鲹鱼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Box-Behnken设计优化萃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9℃、萃取时间140 min、萃...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蓝圆鲹鱼油,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萃取时间对蓝圆鲹鱼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Box-Behnken设计优化萃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9℃、萃取时间140 min、萃取压力20 MPa,在此条件下蓝圆鲹鱼油得率为18.45%,提取率达88.91%。蓝圆鲹鱼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出17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7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含量为16.64%。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应用于蓝圆鲹鱼油的提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缪 鱼油 超临界 响应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中EPA和DHA的酶法富集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国财 刘菊妍 +5 位作者 苏薇薇 黄建军 许文东 唐顺之 关伟键 熊淑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利用Sn-1,3特异性脂肪酶对食品级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进行富集,而后利用偏甘油酯脂肪酶除去上述步骤产生的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后处理得到具有天然属性的精制鱼油。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特异性脂肪酶富集EPA和... 利用Sn-1,3特异性脂肪酶对食品级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进行富集,而后利用偏甘油酯脂肪酶除去上述步骤产生的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后处理得到具有天然属性的精制鱼油。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特异性脂肪酶富集EPA和DHA过程中脂肪酶用量、纯化水加入量、水解时间及水解温度对富集EPA和DHA的影响。运用气相色谱分析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特异性脂肪酶富集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在pH 6条件下固定化Sn-1,3特异性脂肪酶用量1%~15%、纯化水加入量1%~10%、水解时间2~6 h、水解温度30~70℃,富集后EPA和DHA总量为40%~60%,产品收率在48%~75%;精制鱼油含有21种主要脂肪酸,其中EPA和DHA含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鱼油 Sn-1 3特异性脂肪酶 富集 EPA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卵磷脂中两种溶血磷脂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财 袁诚 +5 位作者 唐顺之 关伟键 牟肖男 牛亚伟 傅玉萍 许文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8-160,共3页
通过柱层析分离法对蛋黄卵磷脂中的两种溶血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ESI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气相色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蛋黄来源的溶血磷脂酰胆碱主要由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 通过柱层析分离法对蛋黄卵磷脂中的两种溶血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ESI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气相色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蛋黄来源的溶血磷脂酰胆碱主要由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油酰溶血磷脂酰胆碱4种化合物组成;溶血磷脂酰乙醇胺主要由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硬脂酰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油酰溶血磷脂酰乙醇胺3种化合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卵磷脂 溶血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乙醇胺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沉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灵芝孢子多糖免疫调节活性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罗爱勤 王彤 +5 位作者 陈亮 曹颖男 陈晓清 吴凤 钟春燕 付裕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醇沉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多糖,测定其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并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脾细胞抗体生成、碳廓清、NK细胞活性实验,考察灵芝孢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膜分离法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 采用醇沉法和膜分离法制备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多糖,测定其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并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脾细胞抗体生成、碳廓清、NK细胞活性实验,考察灵芝孢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膜分离法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得率高于醇沉法,为(4.61±0.28)%;两者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醇沉法、膜分离法制备的灵芝孢子多糖单糖组成均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山梨糖,其摩尔比分别为0.34∶0.31∶1.44∶4.48∶3.35∶0.31和0.27∶0.10∶1.70∶6.08∶1.84∶0.31,均以葡萄糖为主要组成单糖。两种灵芝孢子多糖均能增强小鼠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灵芝孢子多糖产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多糖 醇沉法 膜分离法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中7种脂肪酸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温恺嘉 梁北梅 +3 位作者 李咏华 林元亨 唐顺之 许文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6,152,共5页
建立了适用于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中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样品在具塞试管直接水浴加热甲酯化,正庚烷常温振荡提取后进气相色谱仪在起始柱温210℃下进行分析,利用... 建立了适用于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中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样品在具塞试管直接水浴加热甲酯化,正庚烷常温振荡提取后进气相色谱仪在起始柱温210℃下进行分析,利用外标法计算7种脂肪酸的含量。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考察均符合规定,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7种脂肪酸甲酯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方法适用于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中7种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卵磷脂(供注射用)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外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蛋黄卵磷脂中15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秋玲 祝芷琦 +7 位作者 李咏华 王小妹 梁北梅 温恺嘉 许一靖 曾还雄 林元亨 唐顺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5,共7页
蛋黄卵磷脂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5种金属元素含量,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射频功率1.55 kW、载气(高纯氩气)流速1.03 L/min、等离子气体流速15.0 L/min、蠕动泵转速0.1 ... 蛋黄卵磷脂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15种金属元素含量,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射频功率1.55 kW、载气(高纯氩气)流速1.03 L/min、等离子气体流速15.0 L/min、蠕动泵转速0.1 r/s、采样深度10 mm、重复次数3次条件下,通过在线加入内标钪(Sc)、锗(Ge)、铟(In)、铼(Re)元素可校正基体效应和干扰,测定汞元素时,加入金元素可降低测定误差;该方法的15种金属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在0.03~0.65 ng/mL之间,定量限在0.10~1.97 ng/mL之间;仪器精密度良好,RSD在0.45%~4.67%之间;重复性RSD在1.78%~8.72%之间;中间精密度RSD在2.24%~9.4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2.67%~132.90%之间,RSD在1.42%~7.00%之间。样品溶液在2~8℃条件下保存72 h,稳定性良好,RSD在0.56%~3.93%之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蛋黄卵磷脂中15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卵磷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豆油(供注射用)中14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秋玲 李咏华 +7 位作者 王小妹 许文东 林元亨 祝芷琦 梁北梅 温恺嘉 许一靖 唐顺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1,共7页
旨在为大豆油(供注射用)的质量控制及安全评价提供参考,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大豆油(供注射用)中金属元素含量。将0.5 g大豆油(供注射用)加硝酸溶解后,先在100℃预消解1 h,再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前处理,通... 旨在为大豆油(供注射用)的质量控制及安全评价提供参考,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大豆油(供注射用)中金属元素含量。将0.5 g大豆油(供注射用)加硝酸溶解后,先在100℃预消解1 h,再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前处理,通过ICP-MS法在射频功率1550 W、载气(高纯氩气)流速1.03 L/min、等离子气体流速15.0 L/min、蠕动泵转速0.1 r/s、采样深度10 mm条件下测定14种金属元素含量。应用四极杆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的干扰,以钪(Sc)、锗(Ge)、铟(In)、铼(Re)元素为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表明:该方法14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在0.004~0.283 ng/mL之间,定量限在0.012~0.945 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仪器精密度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8%~5.03%之间,重复性RSD在1.02%~4.62%之间,中间精密度RSD在1.40%~16.21%之间,样品溶液在2~8℃条件下保存3 d,稳定性良好,储存期间RSD在0.54%~9.61%之间;低、中、高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78.87%~112.07%之间,RSD在1.37%~7.08%之间。综上,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豆油(供注射用)中14种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供注射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微波消解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