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单眼视LASIK矫正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调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孙燕 王海燕 刘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评价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行优化单眼视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患者74例74... 目的评价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行优化单眼视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患者74例74眼,均纳入非主视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优化调整组,各37例37眼,对照组采用FS-LASIK治疗,优化调整组采用Q值调整联合单眼视FS-LASIK治疗,收集2个组术眼术前及术后1年内裸眼远视力、近视力、角膜中央3 mm等效球镜度(SE)、角膜前表面Q值、调节幅度(AMP)、正相对调节(PRA)、晶状体厚度(LT)值,比较2个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差异。优化调整组非主视眼近视力、PRA和LT与AM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个组患者非主视眼手术前后远视力、近视力、Q值和SE时间效应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44.98、69.00、843.65、454.80,均P<0.05),Q值组别效应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49,P<0.05),其中与术前比较,2个组患者术后远视力、近视力均提高,Q值增大、SE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调整组术后1年Q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非主视眼手术前后AMP和PRA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P:F组别=19.03,P<0.05;F时间=4.99,P<0.05.PRA:F组别=42.67,P<0.05;F时间=28.64,P<0.05),其中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优化调整组AMP均较对照组增大,PRA均较对照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调整组术后不同时间点AMP均较术前增大,PRA均较术前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非主视眼手术前后LT时间效应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94,P<0.05),其中优化调整组术后不同时间点LT均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调整组患者术后1年非主视眼近视力与AMP呈正相关(r=0.269,P<0.05),PRA与AMP呈负相关(r=-0.601,P<0.05),术前LT与术前AMP呈正相关(r=0.276,P<0.05)。结论优化单眼视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近视力相关调节参数AMP、PRA、LT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近视 单眼视 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 调节功能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