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永胜 张美超 +4 位作者 黄炳生 陈顺仪 陈立安 钟世镇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假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应用有限元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股骨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评价置换术后的初始稳定性。方法利用螺旋CT对志愿者的左侧股骨进行断层扫描获取图像数据,经Mimics软件和Unigraphics建模... 目的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假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应用有限元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股骨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评价置换术后的初始稳定性。方法利用螺旋CT对志愿者的左侧股骨进行断层扫描获取图像数据,经Mimics软件和Unigraphics建模软件处理,重建股骨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标准柄股骨假体三维实体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应力分析显示:正常股骨的应力由近端向远端逐渐上升,并于中下段达到最高。同时人工股骨头假体的应力集中于中段,与正常股骨的应力变化基本一致。人工股骨头置换没有改变股骨总体的应力模式,股骨距部位未见明显的应力集中区,依然是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加,应力峰值区域亦于全长股骨的中下段。结论标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不会引起股骨应力分布的明显改变,可以获得重建后的初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炳生 王永胜 +3 位作者 陈顺仪 陈立安 钟世镇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标准柄)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收集18根成年股骨标本随机分成置换组、DHS组及对照组。置换组(A组)(fF6)模拟股骨转子间四部分骨折,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及股骨矩,行标准柄股...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标准柄)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收集18根成年股骨标本随机分成置换组、DHS组及对照组。置换组(A组)(fF6)模拟股骨转子间四部分骨折,钢丝捆扎固定大小转子及股骨矩,行标准柄股骨头置换,骨水泥固定;DHS组(B组)(萨6)模拟股骨转子间四部骨折,行DHS钢板内固定;对照组(c组)(萨6)采用完整股骨标本。Bose3510-试验机上行轴向加压和扭转测试,测量三组标本位移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轴向压力测试:垂直加载100-1000N,A组与C组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及A组与B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力测试:当扭矩是8Nm时,A组与C组及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水泥型股骨标准柄假体进行人工股骨头转换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是具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头置换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炳生 陈立安 +2 位作者 陈健民 廖乐粤 黄炯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报道前路钢板螺钉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21例。结果 21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均施行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全部患者下地行走,17例... 目的报道前路钢板螺钉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21例。结果 21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均施行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全部患者下地行走,17例无疼痛,4例轻度疼痛,无再次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前路骶髂关节融合术能有效恢复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脱位 融合术 前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