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手术采用回肠重建膀胱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被引量:6
1
作者 关智臻 李杰贤 杨锐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评价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12月84例膀胱癌患者,分析行膀胱根治术+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情况... 目的评价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12月84例膀胱癌患者,分析行膀胱根治术+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乙状结肠或回肠重建膀胱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情况,比较两者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控尿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性。结果 84例病例中70例接受了原位新膀胱术,58例患者采取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年龄48~89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3%(17/58),术后21 d恢复控尿为91.4%,术后至出院时间为23.5 d;12例患者采取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年龄28~80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3%(7/12),术后21 d恢复控尿为66.7%,术后至出院时间为25 d。新膀胱取不同肠道重建与术后并发症、控尿恢复时间、术后恢复出院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采取回肠重建新膀胱较采用结肠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原位新膀胱手术 回肠新膀胱 结肠新膀胱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R和MP-2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凤婷 李杰贤 +1 位作者 林宇峰 邹戈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52-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肾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泌尿科收治的行肾根治术肾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二步法免疫组... 目的:探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肾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泌尿科收治的行肾根治术肾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IGF-1R和MMP-2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两者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肾癌组织中IGF-1R和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年龄(≥50岁)、肿瘤直径大小(≥4cm)、病理分型、病理分期、Furhman分级、淋巴转移和IGF-1R、MMP-2阳性高表达密切相关(P〈0.05);IGF-1R和MMP-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肾癌癌组织中IGF-1R和MMP-2异常高表达,且和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以及淋巴转移等密切相关,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病理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李晶 陈水莲 罗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行肝肿物穿刺活检及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肾上腺符合恶性肾上腺嗜铬... 目的探讨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行肝肿物穿刺活检及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肾上腺符合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左侧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倾向于右侧肾上腺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转移;肝左叶穿刺标本转移性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例2行左腹膜后肿物+肾脏切除术。病理诊断:左腹膜后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肿瘤侵犯肾脏及周围纤维脂肪组织。结论当嗜铬细胞瘤发生转移和(或)广泛浸润周围器官组织时,可确诊为恶性嗜铬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