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骨靶向递药系统促进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
1
作者 金天翔 胡继红 +2 位作者 毛勇 孔泳 高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9-798,共10页
目的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制备了骨碎补总黄酮主动骨靶向递药系统(Aln-gel-BMSN-TFRD),本研究旨在探索Aln-gel-BMSN-TFRD对MC3T3-E1细胞增殖凋亡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提供更多方法。方法通过CCK-... 目的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制备了骨碎补总黄酮主动骨靶向递药系统(Aln-gel-BMSN-TFRD),本研究旨在探索Aln-gel-BMSN-TFRD对MC3T3-E1细胞增殖凋亡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提供更多方法。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Aln-gel-BMSN-TFRD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筛选最佳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其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细胞Runx2、Osx、BMP2、Wnt1、Wnt3a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于TFRD,Aln-gel-BMSN-TFRD能更好地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成骨分化、上调Runx2、Osx、BMP2、Wnt1、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结论Aln-gel-BMSN-TFRD在保护细胞、促进成骨分化、上调成骨相关因子表达、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方面的作用优于TFRD,有作为OP新型治疗方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碎补总黄酮 骨靶向 递药系统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建思路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小华 王浩 谭康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895-1897,共3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术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理论结构模型,为量表的进一步研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参照心理测量学和国际化量表研制规范,在中医相关理论指导下,按照"概念-领域-方面-条目"的量表理论结构框架构建。结果:确立了生...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术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理论结构模型,为量表的进一步研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参照心理测量学和国际化量表研制规范,在中医相关理论指导下,按照"概念-领域-方面-条目"的量表理论结构框架构建。结果:确立了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功能4大领域,以及气色、精力与疲倦、饮食、二便、睡眠、房事、疼痛、特殊不适、战胜疾病的信心、身体外貌、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日常生活、工作能力、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社会适应与交往、社会活动、社会支持、医疗保健等20个方面,共同构成该量表理论结构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术后 量表 结构模型 中医 QLQ—CMPP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2例报告
3
作者 丘金城 邱太彬 +2 位作者 贺宪 袁亮 殷海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6-320,共5页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疾病的经典术式[1~3],可以做到良好的神经减压和骨性融合,但为充分显露术野而造成的颈前组织等损伤常有报道[4],且手术视野狭窄、...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疾病的经典术式[1~3],可以做到良好的神经减压和骨性融合,但为充分显露术野而造成的颈前组织等损伤常有报道[4],且手术视野狭窄、清晰度欠佳。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对内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进行了探索。Ma等[5~7]报道全内镜辅助下前路经椎间盘或经椎体入路完成突出椎间盘髓核切除,在内镜的放大作用和水介质的持续冲洗下,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但该技术观察和操作同轴,手术视野较局限、操作灵活度欠佳。Yao等[8]通过颈前一个2 cm操作通道,在全内镜辅助下将观察与操作分轴,大大提高手术操作的灵活度,顺利完成67例ACDF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该研究中手术操作是在空气介质下进行,手术视野清晰度较水介质低。为兼备水介质和观察与操作分轴的优点,我们在关节镜辅助下行2例ACDF,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关节镜辅助 前路手术 AC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余信诚 查丁胜 +2 位作者 贺少杰 赵振宇 蔡兴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侵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发病率0.5%~1.0%,我国略低,约占0.28%~0.36%,主要见于35~50岁群体[1,2],女性多见,约43%~88%的患者存在颈椎受累[3],是颈椎最常见的炎性疾...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侵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相关统计,发达国家发病率0.5%~1.0%,我国略低,约占0.28%~0.36%,主要见于35~50岁群体[1,2],女性多见,约43%~88%的患者存在颈椎受累[3],是颈椎最常见的炎性疾病,其中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joint,AOJ)和寰枢关节(atlanto-axialjoint,AAJ)是唯一没有椎间盘的椎体节段,仅由滑膜关节组成,受RA影响最大[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炎 类风湿 关节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2 位作者 梁安靖 彭焰 孔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Ⅱ型改变 椎体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密度筛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被引量:18
6
作者 曾展鹏 戴才锋 +2 位作者 郑伟杰 贺宪 谭本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密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方法对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Kellgren-Lawrence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测定其身高、体重、年龄、超声骨密度、双能... 目的探讨超声骨密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方法对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Kellgren-Lawrence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测定其身高、体重、年龄、超声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比较超声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所测定的T值,以双能X线骨密度T值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筛查的准确性,并研究超声骨密度筛查值高低对于不同分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超声骨密度与双能X线骨密度的相关性呈正相关(r=0.751,P<0.05)。超声骨密度T值<-2.5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774,95%CI(0.676,0.791),特异度为96.7%、灵敏度为85.7%、约登指数为82.4%。随着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超声骨密度及双能X线骨密度的T值均向负值方向增加。结论超声骨密度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能应用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筛查出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越严重,越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超声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耳鸣特征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楚丽 刘蓬 +2 位作者 陈丽华 彭树文 苏宗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0年~2012年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例400例,首先调查患者有无耳鸣;有耳鸣者进一步调查耳鸣是否与中耳炎有关;对于与中耳... 目的:了解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0年~2012年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例400例,首先调查患者有无耳鸣;有耳鸣者进一步调查耳鸣是否与中耳炎有关;对于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调查其耳鸣严重程度,并分析其心理声学特征。结果400例中耳炎患者中,出现耳内或头颅有声音感觉者253例(63.25%),其中与中耳炎可能有关的耳鸣仅79例,占19.75%,其中化脓性中耳炎37例,分泌性中耳炎42例;这79例患者耳鸣的特征为:耳鸣均为单一音调,高、中、低音均可能出现,耳鸣部位在患耳侧或颅内靠近患耳侧,匹配响度多在5 dB S L以内,耳鸣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和汇聚型最多见,多数耳鸣的残余抑制试验呈阳性,耳鸣的严重程度多在Ⅱ级以内,且以上特点两种中耳炎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本组患者中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发生率为19.75%;耳鸣并非中耳炎的常见症状,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其严重程度较轻,详细问诊有助于减少耳鸣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耳鸣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c 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核因子-κB、白介素18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3 位作者 彭焰 梁安靖 孔畅 曾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1±13.7岁。根据手术节段终板有无ModicⅡ型改变,将其分为ModicⅡ型改变组(A组)和无Modic改变组(B组)。同时收集因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例年轻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29岁,平均24.2±3.7岁。对术中取出的软骨终板标本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IL-18和S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指数。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软骨终板无明显退变,A组退变程度重于B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组NF-κB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55.39±17.74、36.01±14.80、4.42±2.84,IL-18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45.23±12.95、30.22±12.01、5.22±3.46,SP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38.29±19.26、25.83±16.52、0.97±1.32。A、B组NF-κB、IL-18和SP阳性细胞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明显高于B组(P〈0.05),NF-κB与IL-18的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NF-κB、IL-18和S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性升高,可能是ModicⅡ型改变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Ⅱ型改变 腰痛 核因子-κB 白介素-18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7
9
作者 郑伟杰 马航展 曾展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PVP组(复位床组)、单纯PVP组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局部Cobb角、vas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手术当天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骨密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复位床组和PKP组与单纯PVP组比较,术后Cobb角更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更低,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复位床组和PKP组比较,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同一时间,3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术后骨密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位床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Cobb角更小,恢复伤椎椎体前缘的高度更高,降低住院费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复位床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与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灿林 黎霭云 +3 位作者 梁灿荣 刘燕新 关信潮 白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53-3854,共2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高龄患者的常见骨折。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选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重度骨质疏松症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66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手术治疗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的疗效 被引量:9
11
作者 秦础强 曾展鹏 +1 位作者 吕玉明 赵洪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名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名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1-4 (L1-4)和股骨颈骨密度改变,VAS评分及ODI评分改善情况,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改变以及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改变。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1-4 (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和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TGF-β1和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而IL-17及TRA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提升COPD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和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安全有效防治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碎补总黄酮 鲑鱼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锦雄 王大伟 +3 位作者 邓秋迎 何雄 孙武 汤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应,揭示其在临床CPR过程中的适宜用量。方法:将入选的120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肾上腺素组(A组)、肾上腺素加低剂量参附注射液组(B组)、肾上腺素加高剂量参附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效应,揭示其在临床CPR过程中的适宜用量。方法:将入选的120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肾上腺素组(A组)、肾上腺素加低剂量参附注射液组(B组)、肾上腺素加高剂量参附注射液组(C组),3组均行标准心肺复苏并予常规西药、肾上腺素及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进行干预,观察组间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2天存活率、心肺复苏成功后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cTnT的差异。结果:B、C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及2天存活率方面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动脉压、cTnT方面B、C组较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组较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且在平均动脉压、cTnT方面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参附注射液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剂拮抗地塞米松促骨髓基质细胞向成脂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黎平 周金美 +4 位作者 涂平生 黄自为 陈敏聪 李济田 谢富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方剂对地塞米松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作用的影响。方法从成年SD大鼠分离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取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分别在培养液其中加入1×10-7mol·L-1的地塞米松(A组)、1×10-7mol·L-1的地塞米... 目的观察补肾方剂对地塞米松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作用的影响。方法从成年SD大鼠分离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取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分别在培养液其中加入1×10-7mol·L-1的地塞米松(A组)、1×10-7mol·L-1的地塞米松和80mg·L-1的补肾方剂(B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应用MTT、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三酰甘油含量法检测MSCs增殖与分别向成骨和成脂方向分化的能力。结果实验组(A组和B组)的MSCs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MSCs硷性磷酸酶活性较A组增高(P<0.05),而三酰甘油含量低于A组(P<0.05)。结论补肾方剂不能干预地塞米松对MSCs增殖的抑制作用,但具有抑制地塞米松促进MSCs向成脂方向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 地塞米松 补肾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石宇雄 何德利 +3 位作者 陈潮锋 陈凯奇 梁锦成 练文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53-3755,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影响。方法:60例胫骨平台骨折(AO分型均为B、C型)患者按照AO内固定原则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A 30例(术后关节腔内不注射玻璃酸钠)及实验组B 30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影响。方法:60例胫骨平台骨折(AO分型均为B、C型)患者按照AO内固定原则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A 30例(术后关节腔内不注射玻璃酸钠)及实验组B 30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比较A、B两组术后第1、3、7天VAS疼痛评分及术后第1、2、4周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全程无感染事件发生;B组术后疼痛在第3、7天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天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第1、2、4周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明显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膝疼痛,促使患膝早期功能锻炼,较快促进患膝功能康复,有效防治术后膝关节粘连及僵硬,且使用安全,临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玻璃酸钠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用药经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凌颖茹 赵龙 +4 位作者 白莉 卢富华 刘旭生 郭新峰 邹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8-964,共7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黄春林教授治疗NS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黄春林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黄春林教授治疗NS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总结黄教授治疗NS的常用药物及分析方剂中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纳入的68名患者病例,共280张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挖掘黄春林教授治疗NS的基本方及8首新处方。结论:数据挖掘法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方法 肾病综合征 黄春林 用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伯昊 冼庆章 霍翰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2组患者均行日常生活指导、常规药物治疗及分阶段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分阶段辨证中药汤剂辅助治疗。2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治疗1个月时疼痛评分(VAS)变化,治疗前、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Cobb角变化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骨密度变化,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骨折愈合临床疗效判断并比较。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1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椎体在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和Cobb的椎体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矢状面指数、Cobb角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骨关节疼痛,提升骨密度,促进骨折结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折愈合 疼痛 骨密度 分阶段中药汤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英 涂平生 +1 位作者 湛海伦 邵雄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切除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皮下注射,治疗8w后监测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碱性...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切除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皮下注射,治疗8w后监测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清磷(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去势后的大鼠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降低;采用金雀异黄酮治疗后骨密度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和金雀异黄酮组血清ALP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金雀异黄酮可调节骨代谢,显著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金雀异黄酮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miR-34a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直彦亮 张震 贺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调控微小RNA-34a(miR-34a)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20、40、60和8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调控微小RNA-34a(miR-34a)表达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侵袭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20、40、60和8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骨肉瘤细胞的活力、侵袭能力及自噬蛋白表达;RT-q PCR检测各组骨肉瘤细胞中miR-34a的表达。转染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及阴性对照(miR-34a NC)至骨肉瘤细胞,检测miR-34a mimic和miR-34a NC在白藜芦醇处理后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Ⅰ、LC3-Ⅱ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力和侵袭能力,促进自噬(P<0.05)。白藜芦醇可上调肿瘤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同时促使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miR-34a mimic可增加白藜芦醇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抑制,并进一步促进自噬。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上调miR-34a表达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并促进其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白藜芦醇 微小RNA-34a 侵袭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远红外胶贴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锋 熊天琴 黄自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56-1758,I0014-I0016,共6页
目的:观察正骨远红外胶贴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作用并进行初步机理研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下肢多次击打造成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模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相应的药物贴膏,贴于... 目的:观察正骨远红外胶贴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作用并进行初步机理研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下肢多次击打造成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模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相应的药物贴膏,贴于兔子小腿损伤部位,每天一次,给药6 h,连续给药21 d。在造模后6 h、1d、2 d、3 d、5 d、7 d、14 d、21 d分别进行测量,记录兔子下肢胫骨下周径。于第3 d、7 d、14 d分别取两只,第21 d全部动物按照外表观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然后分别全部处死,取打击部位肌肉组织做病理切片按照以下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以及组织局部Bax、Bcl-2基因表达;第9 d、16 d、20 d测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速度,记录pu值。第21 d,将兔子全部麻醉,腹腔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的IL-1β(放免法)。结果:正骨远红外胶贴能明显抑制软组织损伤兔子的胫骨结节的肿胀;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没有明显影响;使促凋亡基因BAX在损伤局部的表达增加;bFGF的表达增强。结论正骨远红外胶贴能明显抑制软组织损伤兔子的胫骨结节的肿胀。其机理可能通过促进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促进bF-GF的表达,抑制血清IL-1β含量升高来发挥其抗炎、抑制损伤、促进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远红外胶贴 外用药 机理 细胞凋亡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统在成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0
作者 罗建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参考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设计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统,探讨直接和间接超声征象在成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72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阑尾炎组592例,非急性阑尾炎组135例。每例患者按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 目的参考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设计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统,探讨直接和间接超声征象在成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72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阑尾炎组592例,非急性阑尾炎组135例。每例患者按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得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探讨评分系统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佳得分值及其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急性组患者阑尾超声检查得分1-12分,平均(6.5±1.6)分;非急性组患者超声检查得分0-8分,平均(3.4±1.3)分,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97,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 0.911-0.957,P〈0.001),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统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准确性。最佳诊断截点为4.5分,即超声检查评分≥5分诊断急性阑尾炎,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85.2%,阳性预测值为96.5%,阴性预测值为70.0%,阳性似然比为6.2,阴性似然比为0.1,约登指数为77.6%。结论阑尾超声检查评分系统按直接和间接超声征象将观察内容系统化,取得分≥5分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急性病 超声检查 Alvarado评分系统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