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甘蔗品种区试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勇生 吴文龙 +3 位作者 刘福业 潘方胤 沈万宽 邓海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84-188,共5页
针对广东省2004-2005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应用Tai氏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粤糖96-86高产、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居于首位;粤糖95-168和ROC22高产但适应性较低,粤糖96-24、粤糖97-64和ROC10低产但适应性强,粤糖96-... 针对广东省2004-2005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应用Tai氏方法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交互效应的结果表明,粤糖96-86高产、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居于首位;粤糖95-168和ROC22高产但适应性较低,粤糖96-24、粤糖97-64和ROC10低产但适应性强,粤糖96-177产量低而且适应性差,它们的稳定性表现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种质资源材料抗螟虫性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龚恒亮 李金玉 +3 位作者 孙东磊 刘少谋 黄忠兴 安玉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8-21,共4页
采用螟虫自然侵染的方法,对857份甘蔗种质资源材料抗螟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包括泰糖1号、崖城57-423在内的64份材料在苗期表现较高的抗螟虫性,包括泰糖1号、崖城75-423、NCO376在内的93份材料在中后期对螟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甘蔗种... 采用螟虫自然侵染的方法,对857份甘蔗种质资源材料抗螟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包括泰糖1号、崖城57-423在内的64份材料在苗期表现较高的抗螟虫性,包括泰糖1号、崖城75-423、NCO376在内的93份材料在中后期对螟虫具有较高的抗虫性。甘蔗种质资源材料的抗螟虫性也非一成不变,有些材料的抗螟虫性可不受栽培植期或发育阶段的影响,另一些材料则可因栽培植期或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同时还从叶片形态、蔗茎表皮硬度和解剖结构特性以及植株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等现象,对甘蔗抗螟性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种质资源材料 抗螟虫性 栽培植期 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及其病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沈万宽 姜子德 +1 位作者 邓海华 刘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63-2068,共6页
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a)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甘蔗病害,也是中国蔗区危害最严重的甘蔗病害,使甘蔗产量及品质均受到严重损失。综述甘蔗黑穗病病原特征、分类归属、生理分化、遗传多样性、快速检测,以及甘蔗... 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a)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甘蔗病害,也是中国蔗区危害最严重的甘蔗病害,使甘蔗产量及品质均受到严重损失。综述甘蔗黑穗病病原特征、分类归属、生理分化、遗传多样性、快速检测,以及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并探讨进一步研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甘蔗鞭黑粉菌 遗传多样性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常海龙 张垂明 +5 位作者 张伟 陈俊吕 邱永生 周峰 吴其卫 王勤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为探明造成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多花粉ROC22、科五和自交不育系粤糖92-1287、桂糖96-211为试材,对其散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开花散粉集中在7:30~8:30,随时间推移花粉活力逐渐降低,13:00... 为探明造成甘蔗花穗杂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多花粉ROC22、科五和自交不育系粤糖92-1287、桂糖96-211为试材,对其散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开花散粉集中在7:30~8:30,随时间推移花粉活力逐渐降低,13:00后完全丧失活性;在0℃干燥条件下,适于花粉短期贮存;柱头全天都具有可授性,高温会影响柱头可授性。甘蔗最佳授粉时间为8:00~8:30,此时花粉活性较好,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量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散粉量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处理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的效果及对再生植株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沈万宽 陈仲华 +1 位作者 杨湛端 邓海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74-478,共5页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在我国蔗区普遍发生,研究其防治方法十分必要。应用50℃2 h热水处理严重感染RSD的粤糖00-236,新台糖22号种茎,用斑点酶标记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immunoassays,DB-EIA)检测RSD病原菌(L...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在我国蔗区普遍发生,研究其防治方法十分必要。应用50℃2 h热水处理严重感染RSD的粤糖00-236,新台糖22号种茎,用斑点酶标记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immunoassays,DB-EIA)检测RSD病原菌(Leifsonia xylisubsp.xyli,Lxx),研究热水处理脱菌效果;并以粤糖00-236热水处理种茎与未处理种茎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热水处理对种茎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50℃2 h热水处理种茎可极显著的杀死感病种茎中的RSD病原细菌Lxx,对RSD有较好的防效,但不能彻底去除感病种茎中的Lxx。与未经热水处理种茎再生植株相比,经热水处理的粤糖00-236感病种茎再生植株的茎长、节间长度、一茎重显著增加,有效茎数极显著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蔗茎产量增加23.2%,但成熟期甘蔗品质几乎无差异。另外,热水处理对种茎蔗芽有损伤,降低了种茎萌芽率。结果表明:50℃2 h热水处理甘蔗种茎能有效的防治甘蔗RSD,促进甘蔗生长,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斑点酶标记免疫试验 热水处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甘蔗螟虫发生概况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立君 许汉亮 +3 位作者 林明江 李继虎 胡玉伟 管楚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459-5461,5532,共4页
阐述了近年来危害我国甘蔗的几种主要螟虫的分布与为害,综合分析了甘蔗螟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全面总结了对其预测预报研究概况,并对今后的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甘蔗螟虫 发生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宿根矮化病诊断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沈万宽 邓海华 周国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甘蔗病害,没有明显的外部症状,我国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内部症状检查。为了探明内部症状(分为边部维管束和中部维管束)诊断的可靠性及实际应用价值,应用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甘蔗病害,没有明显的外部症状,我国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内部症状检查。为了探明内部症状(分为边部维管束和中部维管束)诊断的可靠性及实际应用价值,应用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斑点酶标免疫试验(Dot blot enzyme immunoassays,DB-EIA)与之比较。结果表明:边部维管束法与DB-EIA检测阳性一致率为30.4%(7/23)、阴性一致率为73.3%(11/15);中部维管束法与DB-EIA检测比较,阳性一致率为50%(5/10),阴性一致率为75%(6/8);2种内部症状诊断的准确性没有明显差异,但中部维管束法诊断准确性略高于边部维管束法。这一结果表明,与DB-EIA相比,内部症状诊断可靠性较差,是一种相当粗略的诊断方法,诊断结果仅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斑点酶标免疫试验 内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副产物粗饲料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蚁细苗 谭文兴 +4 位作者 陶誉文 吴兆鹏 刘桂云 农皓 梁达奉 《广西糖业》 2015年第5期25-28,35,共5页
利用甘蔗副产物(青贮或微贮后的甘蔗梢叶、经膨化处理的甘蔗渣)分别全部或部分替代价格高且收购难的玉米杆等原料调配肉牛粗饲料,同时添加肉牛日常精饲料进行肉牛饲养试验。根据饲养期间各实验组牛的采食量、日增重情况以及饲料效益核... 利用甘蔗副产物(青贮或微贮后的甘蔗梢叶、经膨化处理的甘蔗渣)分别全部或部分替代价格高且收购难的玉米杆等原料调配肉牛粗饲料,同时添加肉牛日常精饲料进行肉牛饲养试验。根据饲养期间各实验组牛的采食量、日增重情况以及饲料效益核算等方面评价所调配日粮配方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探究,找到以甘蔗副产物为粗饲料原料的肉牛饲料,实现提高糖业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牛饲料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梢(叶) 膨化蔗渣 粗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活性炭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莫柳珍 廖炳权 +1 位作者 黄向阳 邓立高 《广西蔗糖》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活性炭工业发展迅猛,甘蔗渣作为制糖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碳素含量高、产量大、价格低廉,是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优良材料。主要综述了甘蔗渣作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包括汽体活化法、化学试剂活...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活性炭工业发展迅猛,甘蔗渣作为制糖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碳素含量高、产量大、价格低廉,是制备生物质活性炭的优良材料。主要综述了甘蔗渣作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方法,包括汽体活化法、化学试剂活化法、微波辅助加法、物理-化学活化法等,为产业化生产甘蔗渣活性炭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活性炭 活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蔗带秤在甘蔗糖厂的应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武装 黄向阳 《广西糖业》 2016年第3期14-18,共5页
针对甘蔗糖厂压榨输送系统对蔗料输送在线计量的高精度要求,在借鉴皮带秤计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蔗带秤的秤体设计方案,结合秤体结构方案对其特性响应曲线和传递系数作出探讨分析,并得出了蔗带秤的数学计量模型,为蔗带秤的优化设计提... 针对甘蔗糖厂压榨输送系统对蔗料输送在线计量的高精度要求,在借鉴皮带秤计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蔗带秤的秤体设计方案,结合秤体结构方案对其特性响应曲线和传递系数作出探讨分析,并得出了蔗带秤的数学计量模型,为蔗带秤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秤体 响应曲线 传递系数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酒精废液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的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谭文兴 钟映萍 +3 位作者 蚁细苗 马年方 黄玉南 梁达奉 《广西蔗糖》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用离子交换纤维+大孔吸附树脂组合设计的工艺提取蔗汁酒精废液中的抗氧化物质,通过对其回收效果、抗氧化性和成本核算进行分析,确定从甘蔗酒精废液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是可行的,并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关键词 甘蔗 酒精废液 抗氧化 离子交换纤维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拮抗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孙东磊 黄志武 +5 位作者 龚恒亮 陈立君 安玉兴 胡成章 刘玉彩 管楚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9-9,11,共2页
有机拮抗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施用不同配方的有机拮抗肥后,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都强于未经过加工的农药制剂处理和只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与药剂的互作没有降低拮抗药剂防治螟虫的效果。施用不同配方有机拮抗肥的... 有机拮抗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施用不同配方的有机拮抗肥后,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都强于未经过加工的农药制剂处理和只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与药剂的互作没有降低拮抗药剂防治螟虫的效果。施用不同配方有机拮抗肥的小区平均苗数都大于未经加工的农药制剂处理和只施有机肥的处理且差异性显著,说明有机拮抗肥在促进甘蔗萌芽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拮抗肥 甘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黄振瑞 周文灵 +3 位作者 江永 李奇伟 陈清 张福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8-1573,共6页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g/hm2,P2O5195 kg/hm2,K2O 240 kg/hm2)甘蔗平均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N 404 kg/hm2,P2O5296 kg/hm2,K2O 281 kg/hm2);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的氮和磷吸收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分别提高6.1%、5.5%和13.3%。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配比,可促进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甘蔗优化施肥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合理施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优化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缓释肥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黄振瑞 陈迪文 +3 位作者 江永 李奇伟 陈清 张福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0-864,共5页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225 kg、K2...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225 kg、K2O 225 kg);T1(等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225 kg、K2O 225 kg);T2(减20%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240 kg、P2O5180 kg、K2O 180 kg)。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和缓释肥处理在萌芽率、分蘖率、茎径和有效茎数上没有显著差异;而T1株高显著高于CK1;伸长期CK1的干物质净积累比例高于T1及T2;成熟期则相反,T1及T2高于CK1;成熟期T1叶的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K1;T1处理的蔗茎产量和糖产量最高,分别比CK1高11.0%和10.8%;T1和T2处理的两年氮素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1,其中T2两年平均比CK1提高9%。在减少1次施肥的基础上,施用与常规化肥等养分的缓释肥能显著增加株高、甘蔗产量及糖产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施用减20%养分的缓释肥能提高氮素利用率,甘蔗产量和糖产量不低于常规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甘蔗 积累分配 干物质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块固定化酵母的制备及其在蔗汁燃料乙醇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磊 张远平 +1 位作者 朱明军 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以甘蔗块为载体固定酵母细胞,通过优化载体大小和预处理方式,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固定化酵母,应用于蔗汁燃料乙醇的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大量酵母细胞固定于甘蔗块内部空腔以及吸附于甘蔗块表面;较小的甘蔗茎块作为固定化载体,乙醇产率增... 以甘蔗块为载体固定酵母细胞,通过优化载体大小和预处理方式,制备得到性能优良的固定化酵母,应用于蔗汁燃料乙醇的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大量酵母细胞固定于甘蔗块内部空腔以及吸附于甘蔗块表面;较小的甘蔗茎块作为固定化载体,乙醇产率增加10%左右;冷冻储存的甘蔗块经过解冻、去木质素处理后固定酵母,以40%的装填率发酵36 h,乙醇浓度达99.34 g/L,糖利用率为99.23%,发酵效率为9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酵母 甘蔗块 燃料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重要甘蔗种质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齐永文 劳方业 +5 位作者 张垂明 樊丽娜 何慧怡 刘少谋 李奇伟 邓海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
美国种质是中国甘蔗育种中重要的亲本材料,在中国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试验应用18对SSR引物对来自美国的12份种质和中国选育的36份种质进行分析,比较中、美甘蔗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48份材料在18对引物上共检测到257条多态... 美国种质是中国甘蔗育种中重要的亲本材料,在中国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试验应用18对SSR引物对来自美国的12份种质和中国选育的36份种质进行分析,比较中、美甘蔗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48份材料在18对引物上共检测到25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上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6.8,试验材料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3 913~0.7 246之间,平均为0.5 383。以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阀值约0.5时,48份材料可划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34份中国材料和4份美国材料;第二类包括8份美国材料;第三类为具有热带种越南牛蔗血缘的两份中国材料。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种质和中国种质间具明显的遗传差异,继续加强美国种质的引进和应用有助于拓宽中国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越南牛蔗的后代和其他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育种时应加强热带种的创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遗传多样性 SSR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和巢式PCR技术的甘蔗黑穗病早期检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万宽 杨湛端 +1 位作者 刘睿 邓海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6-1760,共5页
为了探索甘蔗黑穗病早期检测的可能性,应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甘蔗黑穗病菌PCR和巢式PCR检测技术,对经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的植蔗叶片进行检测,并调查采样植株的黑穗病实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黑穗病实际发生率80%(16/20),PCR检测... 为了探索甘蔗黑穗病早期检测的可能性,应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甘蔗黑穗病菌PCR和巢式PCR检测技术,对经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的植蔗叶片进行检测,并调查采样植株的黑穗病实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黑穗病实际发生率80%(16/20),PCR检测阳性率35%(7/20),巢式PCR检测阳性率70%(14/20),PCR和巢式PC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其植株黑穗病发生率几乎为100%。这一结果表明了甘蔗黑穗病菌PCR和巢式PCR可用于甘蔗黑穗病早期检测,但巢式PCR检测结果与黑穗病的实际发生情况比较吻合,更适合于甘蔗黑穗病早期检测。另外,太幼小的甘蔗株(三叶期前),PCR和巢式PCR均不适合于甘蔗黑穗病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甘蔗鞭黑粉菌 PCR 巢式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粤糖系列甘蔗品种系谱分析及核心种质利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文明富 李奇伟 +4 位作者 杨俊贤 刘福业 吴文龙 吴建涛 潘方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在简述甘蔗育种历程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培育的粤糖系列6个甘蔗品种进行系谱分析和核心种质评估,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的细胞质源均为热带种班扎马新黑潭,其遗传组成源由11个热带种、3个割手密种、2个印度种、3个中国种、1个大茎野生... 在简述甘蔗育种历程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培育的粤糖系列6个甘蔗品种进行系谱分析和核心种质评估,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的细胞质源均为热带种班扎马新黑潭,其遗传组成源由11个热带种、3个割手密种、2个印度种、3个中国种、1个大茎野生种及高粱共21个基础种质组成。此外,品种CP72-1210、F134、粤糖57-423和粤农73-204等作为主要核心种质,为新品种的培育起到关键作用。这些核心种质及衍生系可供甘蔗育种中选择亲本和配制杂交组合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系谱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汁酒精废液的色素稳定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晶博 崔思颖 +4 位作者 朱明军 黄玉南 梁磊 钟映萍 梁世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09-2013,2027,共6页
以色素吸光度的变化定量方法对以甘蔗汁酒精废液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对Ca2+、Al3+、Mg2+、热、蔗糖、山梨酸钾以及柠檬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Fe3+、Fe2+、Cu2+、Zn2+、高pH值以及还原... 以色素吸光度的变化定量方法对以甘蔗汁酒精废液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对Ca2+、Al3+、Mg2+、热、蔗糖、山梨酸钾以及柠檬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Fe3+、Fe2+、Cu2+、Zn2+、高pH值以及还原剂亚硝酸钠对色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增色效果,其吸光度分别增加了72.72%、99.00%、21.73%、19.11%、13.31%、19.49%;氧化剂双氧水、还原剂维生素C、紫外光均可使色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其吸光度较原来分别下降了87.56%、90.06%、3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酒精废液 色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甘蔗小规模机械化收获及厢式化运输模式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艺山 谢武装 +3 位作者 梁波 许广球 黄向阳 高俊永 《广西糖业》 2016年第3期47-48,共2页
分析了目前我国甘蔗机械收获的现状,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山地、丘陵种植收获的小规模土地种植——半机械化收获——厢式化运输的原料甘蔗砍运模式,通过效益分析可以节约人工砍收成本80%左右,降低吨糖成本570元左右,显著降低制糖原料成本,... 分析了目前我国甘蔗机械收获的现状,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山地、丘陵种植收获的小规模土地种植——半机械化收获——厢式化运输的原料甘蔗砍运模式,通过效益分析可以节约人工砍收成本80%左右,降低吨糖成本570元左右,显著降低制糖原料成本,提高我国制糖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机械化收获 厢式化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