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沙田聚落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以大吉沙岛为例
1
作者 陈恩恩 欧阳丽萍 蔡佩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珠江三角洲流域的沙田景观,是岭南传统水乡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后,沙田文化景观日渐萎缩。为揭示珠江三角洲大吉沙岛沙田景观格局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人地互动机制,以1726年—1950年的长洲岛... 珠江三角洲流域的沙田景观,是岭南传统水乡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后,沙田文化景观日渐萎缩。为揭示珠江三角洲大吉沙岛沙田景观格局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人地互动机制,以1726年—1950年的长洲岛地图为数据源,结合田野调研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沙田聚落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大吉沙岛作为海口沙洲,其形成经历了洲体沿水流方向的逐步淤积,沙洲的合并,以及河汊由繁到简的自然过程;大吉沙岛沙田景观格局是自然演变与人为开发互动的结果,包含人为筑堤、临水建筑、沙田生产活动三大特征,呈现“沙坦-耕田-堤围-茅寮”的形态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沙田 传统聚落 景观格局 演变特征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碧丽作品
2
作者 段碧丽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9-I000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拆卸回收的快递包装箱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小鹏 黎彩怡 尚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96-202,共7页
目的促进快递包装的重复利用,提高废弃快递包装的回收率,从源头改善快递包装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在不影响产品保护的同时推动绿色包装的发展。方法深入分析当前快递包装回收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应用可拆卸设计方法对快递包装箱... 目的促进快递包装的重复利用,提高废弃快递包装的回收率,从源头改善快递包装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在不影响产品保护的同时推动绿色包装的发展。方法深入分析当前快递包装回收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应用可拆卸设计方法对快递包装箱的结构进行设计,研究如何对快递包装箱进行伸缩调节,以适应不同产品的运输要求,并优化拆卸、更换和组装的工序,摒除当前包装整体废弃的弊端,实现局部回收,提高快递包装的利用率。结果该可拆卸包装箱在组装、开启、拆卸、收纳等过程中操作方便,在实操测试中用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上述工序,并在抗摔测试中能经受住装载与运输过程中的外力碰撞,能对产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利用可拆卸设计方法对快递包装箱进行结构设计,能方便地对损坏的包装部件进行更换,能有效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具有便利性、兼容性与安全性,有利于建立高效通畅的回收与再用系统,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快递包装 包装回收 可拆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审美视域下科幻电影中动物形象的嬗变
4
作者 李明杰 郭玉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0-75,共6页
文章通过对动物题材科幻电影的发现历史进行梳理,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试图分析推动动物题材科幻电影中动物形象演变的社会实践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原因。动物题材科幻电影中的动物形象,从初期的人类反抗对象到人类征服对象,再... 文章通过对动物题材科幻电影的发现历史进行梳理,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试图分析推动动物题材科幻电影中动物形象演变的社会实践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原因。动物题材科幻电影中的动物形象,从初期的人类反抗对象到人类征服对象,再到反思人类科技滥用的对象和人类的朋友,这种演变的推动力量在实践层面是因为人类科技进步、生产力提升和人类欲望结合加剧了生态危机出现的频率,在审美层面,是因为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人文主义的转变,促进了生态审美与科幻电影叙事的融合,后人类主义的参与和东方传统的哲学观推动了东方科幻电影站在友情的立场来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本文展示了东方哲学在这一演变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东方科幻电影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中的独特视角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审美 动物形象 科幻电影 东方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近年来重写中国电影史研究综述
5
作者 李明杰 吴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近年来,重写中国电影史成为学术界研究与讨论的重点,通过梳理其研究可以发现,重写中国电影史需要革新现有的历史视角和研究方法,强调历史连贯性与文化本土性,以实现更多维和全面的史学再现。通过总结学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史重构及... 近年来,重写中国电影史成为学术界研究与讨论的重点,通过梳理其研究可以发现,重写中国电影史需要革新现有的历史视角和研究方法,强调历史连贯性与文化本土性,以实现更多维和全面的史学再现。通过总结学者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电影史重构及其理论贡献,讨论“整合历史和文化断层”等方面的问题,能够为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向,并为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提供一种必要的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中国电影史 研究综述 趋势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