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感交互虚拟漫游的沉浸感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强 张敏雄 +4 位作者 吴新丽 李昕 黄金鹏 杨文珍 潘志庚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49,共8页
沉浸感是虚拟漫游的重要特征,目前体感交互的虚拟漫游存在严重的感知失真问题,虚拟场景运动的视觉感知与人机交互的体感感知不能相互匹配,破坏了虚拟漫游的沉浸感。基于Catmull-Rom曲线的非等距插值算法、等距插值算法和实时插值算法,... 沉浸感是虚拟漫游的重要特征,目前体感交互的虚拟漫游存在严重的感知失真问题,虚拟场景运动的视觉感知与人机交互的体感感知不能相互匹配,破坏了虚拟漫游的沉浸感。基于Catmull-Rom曲线的非等距插值算法、等距插值算法和实时插值算法,分别构建3种不同的虚拟漫游路径,评价体感交互虚拟漫游的沉浸感。主观评价实验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Catmull-Rom曲线的非等距插值漫游路径,无论是匀速漫游还是变速漫游,均存在明显的感知失真现象;基于Catmull-Rom曲线的等距插值漫游路径适用于匀速漫游,但不太适合用于变速漫游;基于Catmull-Rom曲线的实时插值漫游路径能实现真实运动速度与场景运动速度的匹配,较好地解决虚拟漫游时视觉感知与身体运动感知不一致的问题,增强了虚拟漫游的沉浸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漫游 体感交互 Catmull-Rom曲线 漫游路径 沉浸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的言语失用症康复训练系统 被引量:8
2
作者 焦欢欢 潘志庚 +1 位作者 徐舒畅 袁庆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44-2349,共6页
针对传统言语失用症康复训练中患者主动训练积极性逐渐减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言语失用症康复训练系统。采用虚拟人嘴型动画模拟汉语中26个音节发音嘴型,并用于学习模块。利用孤立字语音识别算法识别26个音节,提高识别的... 针对传统言语失用症康复训练中患者主动训练积极性逐渐减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言语失用症康复训练系统。采用虚拟人嘴型动画模拟汉语中26个音节发音嘴型,并用于学习模块。利用孤立字语音识别算法识别26个音节,提高识别的准确率。系统还用训练模块、场景模块辅助患者康复训练。结果表明:系统中的虚拟人发音过程能够逼真地模拟真实发音器官的运动,对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言语失用症 虚拟人嘴型动画 孤立字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跑台的个性化运动强度自适应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严明 吴新丽 +3 位作者 王锐锐 张文 杨文珍 潘志庚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1-488,共8页
针对目前跑台运动强度控制方法存在个性化健身缺失、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兼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跑台的个性化运动强度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依据跑者的体质和健身目标,获得个性化健身的运动强度,然后实时测量和反馈跑者的心率,全... 针对目前跑台运动强度控制方法存在个性化健身缺失、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兼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跑台的个性化运动强度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依据跑者的体质和健身目标,获得个性化健身的运动强度,然后实时测量和反馈跑者的心率,全自动调整跑台的坡度和速度,让跑者处在有效健身的运动强度区间。40名测试对象实验获得的运动心率比平均值在(0.678,0.834)范围内,心率标准差在(3.156,6.312)范围内,测试对象的运动心率稳定控制在最佳健身心率区间内,而且其心率波动较小,不仅保证了运动的有效性,而且降低了跑步健身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心率监测 最佳健身心率 运动心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去噪自编码器的RGB-D视频目标跟踪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明新 潘志庚 +1 位作者 王兰芳 胡铸鑫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76-428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式特征深度学习的RGB-D视频目标跟踪算法。构建跨模式稀疏去噪自编码器深度学习网络,提取RGB-D视频数据中样本的跨模式特征。将样本的跨模式特征输入到逻辑回归分类器中,获得置信分数,利用逻辑回归分类器的输出来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跨模式特征深度学习的RGB-D视频目标跟踪算法。构建跨模式稀疏去噪自编码器深度学习网络,提取RGB-D视频数据中样本的跨模式特征。将样本的跨模式特征输入到逻辑回归分类器中,获得置信分数,利用逻辑回归分类器的输出来构建观测似然模型。通过粒子滤波算法来实现RGB-D视频数据中的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视频目标跟踪算法对遮挡、旋转、光照变化等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稳定的跟踪目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式特征 稀疏去噪自编码器 深度学习 RGB-D视频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增强现实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志庚 高翔 丁丹丹 《中兴通讯技术》 2017年第6期32-36,共5页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是增强现实(AR)的一个分支,其目前主要有传统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和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增强现实技术两种。移动增强现实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其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对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商业...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是增强现实(AR)的一个分支,其目前主要有传统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和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增强现实技术两种。移动增强现实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其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对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商业应用前景和商业模式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 AR AR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增量学习的视频重建图像质量增强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丹丹 陈靖森 +3 位作者 费加罗 佟骏超 潘志庚 姚争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50,共9页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 265/HEVC采用了去方块滤波与样点自适应补偿滤波技术来去除视频重建图像的块效应并降低失真.这两种技术都源于信号处理理论,依赖人工设计相关算法与参数,并不能充分挖掘自然视频丰富而复杂的特性.本文将视频编码...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 265/HEVC采用了去方块滤波与样点自适应补偿滤波技术来去除视频重建图像的块效应并降低失真.这两种技术都源于信号处理理论,依赖人工设计相关算法与参数,并不能充分挖掘自然视频丰富而复杂的特性.本文将视频编码的环路滤波问题转化为端到端的回归问题,借助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学习重建视频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复杂映射关系,降低两者的误差,进而提升编码效率.所提出的多特征增量学习网络模型共35层,整个网络采用全局残差学习方式,通过依次串联多特征增量学习块,不断提取、筛选,加强有用特征,提升网络的感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在局部的每个增量学习块内,设计了多尺度的卷积核,借助于稠密网络的思想,充分利用各个层次的特征,使得信息在各层间充分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稠密与稀疏结合的网络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学习能力,并具备良好的泛化性,对视频编码重建图像的质量增强有明显效果.所提出的网络模型用于取代H. 265/HEVC的环路滤波,在All Intra Main配置下,亮度分量获得最高-11. 12%,平均-6. 32%的BD-rate节省.该模型用于H. 265/HEVC的环路滤波,BD-rate平均可降低5. 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5/HEVC 环路滤波 卷积神经网络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时域虚拟帧的多帧视频质量增强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丁丹丹 吴熙林 +2 位作者 佟骏超 姚争为 潘志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0-786,共7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视频质量增强方法能够明显减少视频压缩噪声,提高压缩视频的主观与客观质量.目前,大多研究采用的是空域单帧增强策略.然而,视频图像在时域也具备高度相关性,这些信息还未在视频增强上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提出了一种联合时... 基于神经网络的视频质量增强方法能够明显减少视频压缩噪声,提高压缩视频的主观与客观质量.目前,大多研究采用的是空域单帧增强策略.然而,视频图像在时域也具备高度相关性,这些信息还未在视频增强上得到充分利用.为此,提出了一种联合时空域信息的重建视频增强方法.首先,使用自适应网络,根据前后重建帧预测得到当前帧的虚拟帧;该虚拟帧携带了大量时域信息,当前帧在空域又有高度相关性,因此,提出使用渐进融合网络进一步融合两者信息,从而增强当前帧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在随机访问编码模式测试条件下,文中方法与H.265/HEVC相比,平均可获得0.38 dB PSNR增益;与仅用单帧增强相比,可获得0.06 dB PSNR增益;与已有的多帧增强方法(multi-frame quality enhancement,MFQE)相比,可获得0.26 dB PSNR增益,且参数量仅为MFQE的12.2%.此外,文中方法对重建视频的主观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视频增强 运动补偿 虚拟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