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曳引式电梯节能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马海霞 李中兴 +1 位作者 刘英杰 李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247-250,262,共5页
电梯启制动频繁,能耗较大,然而未有统一、有效的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为了安全、便捷地进行电梯能效检测和评价,分析了电梯运行能耗特点,研究了吨·千米(t·km)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空载法,给出了电梯能耗测试方法及能效分级方法,... 电梯启制动频繁,能耗较大,然而未有统一、有效的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为了安全、便捷地进行电梯能效检测和评价,分析了电梯运行能耗特点,研究了吨·千米(t·km)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空载法,给出了电梯能耗测试方法及能效分级方法,该方法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载荷,只需电梯空载全程运行两次,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梯能效检测与评价装置。多次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耗时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节能检测 能耗测试 能效评价 空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率修正的电梯系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国华 李刚 +2 位作者 王新华 王新华 刘英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提高电梯风险评价精度,从电梯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方面出发,在统计、分析运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改造/重大维修、使用、管理、检验等电梯全寿命周期内的8个环节为主要指...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提高电梯风险评价精度,从电梯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2方面出发,在统计、分析运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设计、制造、安装、维保、改造/重大维修、使用、管理、检验等电梯全寿命周期内的8个环节为主要指标,建立风险评价影响因素体系及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基于故障率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电梯系统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等级划分准则。运用风险评价方法对广州某大厦电梯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故障率修正系数的引入有利于实现电梯系统风险动态评价,采取加强维保、使用、管理环节以及应急处理等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电梯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系统 故障率修正 风险 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齐凯 王新华 何成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根据现有安全预警理论以及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起重机危险源辨识和报警的机制。该机制由先进的测试与分析系统、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企业单位的配合与支持以及足够的经费4部分支撑,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警报处理... 根据现有安全预警理论以及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起重机危险源辨识和报警的机制。该机制由先进的测试与分析系统、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企业单位的配合与支持以及足够的经费4部分支撑,利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警报处理和修理排除故障4个环节的循环运行,使得安全监控与起重机作业同步进行。起重机安全预警机制的引入,可降低起重机械的使用风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经济效益,也是起重机安全运行的一个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安全 预警 机制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座起重机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金 黄国健 +1 位作者 王新华 黄志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2-145,151,共5页
门座起重机存在大量因疲劳裂纹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预测起重机剩余安全使用期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先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制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的流程;接着以某台100t门... 门座起重机存在大量因疲劳裂纹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所以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预测起重机剩余安全使用期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先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理论推导,在此理论基础上,制定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的流程;接着以某台100t门座起重机的一处裂纹为研究对象,通过无损探伤确定裂纹尺寸和位置,获取准确的应力谱,在各种典型工况下,对该裂纹进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分析研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裂纹为安全裂纹.该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门座起重机的剩余寿命状况,为解决剩余寿命分析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 起重机 无损探伤 应力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样本检验数据的电梯风险预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国华 蔡文杰 +2 位作者 王新华 刘英杰 李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提高在用电梯监督抽查工作效率,在统计分析大样本检验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以电梯使用情况、电梯基本参数以及维保安装制造因素为指标的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在用电梯整机检验风险分布特性以及风险等级划分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研... 为提高在用电梯监督抽查工作效率,在统计分析大样本检验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以电梯使用情况、电梯基本参数以及维保安装制造因素为指标的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在用电梯整机检验风险分布特性以及风险等级划分的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研究电梯整机检验风险等级划分准则,建立电梯整机检验风险预评估模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完成批量电梯的风险预评估工作,为电梯监督抽查工作筛选出合理比例的高风险电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大样本 监督抽查 检验数据库 预评估模型 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演化过程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峻 陈国华 王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为深入分析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形成机理,从运动、受力、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的影响因素,按照故障形成原因及故障发生部位对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常见故障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 为深入分析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形成机理,从运动、受力、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流程四个方面分析了起重机回转支承故障的影响因素,按照故障形成原因及故障发生部位对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进行分类,并指出这些常见故障的早期形式主要表现为微裂纹和轻度磨损两类,在此基础上对连接螺栓、滚道与滚动体、齿圈常见故障的演化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起重机回转支承常见故障的演化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演化过程复杂且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对故障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起重机械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回转支承 故障 演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门座式起重机SHM实施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国健 王东辉 +1 位作者 刘奕敏 王新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能在线实时监测结构健康情况、切实提高设备安全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引入起重机SHM中,以一台MQ2533门座式起重机为试点,以有限元方法得出结构应力集中点作为传感器布点依据。采用32个光... 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能在线实时监测结构健康情况、切实提高设备安全性能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引入起重机SHM中,以一台MQ2533门座式起重机为试点,以有限元方法得出结构应力集中点作为传感器布点依据。采用32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路复用成11路传感通道进行实时应变数据的采集。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推导出光纤光栅温度式传感器和应变式传感器的一次线性拟合算法。利用该算法编写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软件平台。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关键点和重要点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并给予一定的余量,计算出了各个关键点的预警值和报警值。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表明所开发的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门座式起重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较好地实时在线监测起重机的结构状况,在发生危险前能发出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式起重机 MQ2533 光纤光栅传感器 结构健康监测 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器信息流的图形化仿真方法
8
作者 黄国健 王新华 林创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9-112,122,共5页
在设计阶段对整个智能传感器功能构架、信号流走向、网络传输相结合进行仿真和分析,可有效预测、评估智能传感器整体工作性能.在通用型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系统部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中ARM Module和DSP Module等图形化仿真... 在设计阶段对整个智能传感器功能构架、信号流走向、网络传输相结合进行仿真和分析,可有效预测、评估智能传感器整体工作性能.在通用型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系统部署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中ARM Module和DSP Module等图形化仿真方式,以数据平均传输速率v珔、平均传输延时tde等作为主要性能评价指标,从传感器模型的硬件架构、信号流走向、网络传输等方面综合对要开发的智能传感器进行仿真优化分析.实验可得,变送器的采样率越高,带宽BW越大;STIM的CPU位数增大,BW增大,但BW提升效果不太明显;双通道同时读写时比单通道读写时BW高,NACK翻转位数越高BW越大,缓冲区增大BW减小;NCAP的CPU位数越高,BW越大(传感器校正效率提高);优先传输的通信模式相对于无优先传输模式下的BW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虚拟仪器 图形化仿真 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