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敬文 王四元 +1 位作者 龙晓英 沈雪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量变化为指标评价膜滤工艺。结果微滤可显著改善药液的澄清度;陶瓷膜滤过效率高于振动膜滤过。结论陶瓷膜微滤适合中药提取液大批量生产连续滤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微滤 澄清度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指标成分转移率的工艺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冯敬文 卢其福 +2 位作者 沈雪梅 龙晓英 王四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质量的工艺因素,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法对产品在主要制备工序中活性成分的转移率进行跟踪考察,并对药液中鞣质与总固形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常规的提取、醇沉、浓缩配剂工艺是制剂中活性成分损失的...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质量的工艺因素,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法对产品在主要制备工序中活性成分的转移率进行跟踪考察,并对药液中鞣质与总固形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常规的提取、醇沉、浓缩配剂工艺是制剂中活性成分损失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减少活性成分的损失。结论 规范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大生产的各工艺条件可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液 转移率 制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参膏中西洋参的薄层层析定性鉴别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彤 陈峻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6期39-39,共1页
洋参膏是由西洋膏、菊花、甘草等生药提取物与蔗糖、液体葡萄糖等原辅料,按照膏滋剂生产工艺制备而成。西洋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西洋参皂甙,是笔者定性鉴别的主要目的化合物。西洋参皂甙在正丁醇和甲醇中有着较大的溶解度,故采用正丁... 洋参膏是由西洋膏、菊花、甘草等生药提取物与蔗糖、液体葡萄糖等原辅料,按照膏滋剂生产工艺制备而成。西洋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西洋参皂甙,是笔者定性鉴别的主要目的化合物。西洋参皂甙在正丁醇和甲醇中有着较大的溶解度,故采用正丁醇对各种样品膏的水溶液和西洋参生药提取物分别进行萃取,分离正丁醇层,挥散溶媒后以甲醇溶液制得样品液。笔者以西洋参生药提取物为阳性对照,缺洋参样品膏为阴性对照。考虑到膏中菊花、甘草可能对西洋参薄层层析斑点存在干扰,故制取缺菊花、甘草样品膏在同样薄层条件下层开,进行比较观察。1 样品膏的制备 ①洋参膏:从产品中抽取样品。 ②缺洋参膏:不加西洋参提取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炼川贝枇杷膏中陈皮鉴别方法的改进
4
作者 李琼琼 池丽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