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轴间驱动力分配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玉涛 谭迪 +1 位作者 刘延伟 周斯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78,共5页
建立了基于扩展Elman网络的四驱电动汽车变速转向预测模型,以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了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控制器,经前后轴纵向力分配比例的反馈,借助对轴间驱动力分配的控制对车辆的稳定性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建立了基于扩展Elman网络的四驱电动汽车变速转向预测模型,以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了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预测控制器,经前后轴纵向力分配比例的反馈,借助对轴间驱动力分配的控制对车辆的稳定性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控制能力,控制动作平滑,目标跟踪迅速,能有效改善车辆的侧向动力学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辅助驾驶员对车辆的转向特性做出必要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分配 稳定性控制 ELMA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转子电机的电动汽车操纵稳定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玉涛 李红 +1 位作者 林小慰 来恩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6,共7页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对于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基于双转子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理想状态下的车辆模型,估算理想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根据相平面法设计车辆的稳定性判据,判断车...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对于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基于双转子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理想状态下的车辆模型,估算理想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根据相平面法设计车辆的稳定性判据,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模糊横摆力矩控制器根据车辆的失稳情况估算所需补偿的横摆力矩.用滑移率控制器估算目标车轮的滑移率,通过制动系统和双转子电机的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D控制使目标车轮的滑移率达到需求值.最后应用Vedyna软件进行车辆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 双转子电机 横摆角速度 质心侧偏角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玉涛 姜翠娜 +1 位作者 梁伟强 林小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113,共7页
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简化驱动系统的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模式驱动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文中分析了该系统的各个工作模式及功率流分配;通过台架实验获得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的工作性能,在Matlab/Simulink... 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简化驱动系统的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模式驱动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文中分析了该系统的各个工作模式及功率流分配;通过台架实验获得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的工作性能,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关键动力元件(如发动机、主电机、辅助电机和蓄电池)及整车的仿真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Volt系统,文中提出的驱动系统的动力性明显改善,最高车速提高了37.5%,燃油消耗率降低了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 多模式驱动 控制策略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顶棚吸音性能的影响因素与工艺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田锐 彭玉芝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8,共4页
通过对合格和不合格批次的聚氨酯(PU)板材汽车顶棚差异点进行比较,发现PU板材是影响汽车顶棚吸音性能的主要因素;然后对PU板材物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U板材的透气性是影响汽车顶棚吸音性能的主要原因;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影响PU板... 通过对合格和不合格批次的聚氨酯(PU)板材汽车顶棚差异点进行比较,发现PU板材是影响汽车顶棚吸音性能的主要因素;然后对PU板材物性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U板材的透气性是影响汽车顶棚吸音性能的主要原因;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影响PU板材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最后对PU板材的材料配比和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对优化后方案进行验证跟踪,证明优化后的顶棚产品优于国家和企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顶棚 聚氨酯板材 吸音性能 正交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造中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腾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2期83-83,132,共2页
机械自动化为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汽车领域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尤其在制造环节,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保量。文章阐述汽车制造与机械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必然关联,分析汽车制造中的机... 机械自动化为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驱动力。汽车领域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尤其在制造环节,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保量。文章阐述汽车制造与机械自动化技术之间的必然关联,分析汽车制造中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列举该技术应用优势,并描绘了技术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自动化 汽车制造 组装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核壳结构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悦 陈龙 +5 位作者 张楠 刘逸藤 李线线 张健 王雅东 潘牧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5-1624,共10页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大约是商业化石墨负极的10倍,但是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以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活性材料硅从集流体脱落而失活与固相电解质层(SEI)膜的不断破坏与重建,导致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中稳定...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大约是商业化石墨负极的10倍,但是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以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活性材料硅从集流体脱落而失活与固相电解质层(SEI)膜的不断破坏与重建,导致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中稳定性较差。为了减缓硅材料体积效应的不利影响,研究人员基于硅基材料的结构设计开展了大量工作。总结了核壳结构硅基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对比了不同结构设计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构成材料对于硅在锂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影响,进而讨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硅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最后,对硅负极材料的核壳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硅基负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核壳结构设计 循环稳定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厚拼焊板焊缝线偏移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龚志辉 赵树武 +1 位作者 钟剑 石建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4,128,共5页
差厚激光拼焊板成形时由于板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焊缝线偏移。本文采取预先对坯料焊缝线进行优化的方式来缩小成形后焊缝线与设计焊缝线的偏差,先依据工艺设计模型延伸补全设计焊缝线,然后将设计焊缝线离散成系列点,并通... 差厚激光拼焊板成形时由于板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焊缝线偏移。本文采取预先对坯料焊缝线进行优化的方式来缩小成形后焊缝线与设计焊缝线的偏差,先依据工艺设计模型延伸补全设计焊缝线,然后将设计焊缝线离散成系列点,并通过网格映射法反求获取其在坯料上的初始位置,确定参数优化区间和目标函数,应用均匀拉丁方方法构建响应面近似模型,最后通过遗传优化计算获得坯料上最佳的焊缝线分布。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成形后实际焊缝线与设计焊缝线的偏差。冲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 拼焊板 焊缝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厚拼焊板冲压仿真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志辉 展召彬 +1 位作者 钟剑 石建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8-171,共4页
差厚拼焊板的模面及坯料与等厚拼焊板及普通钢板的成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依据差厚拼焊板实际成形过程,提出了通过拼焊材料的厚度对比,对坯料网格进行了相应的偏置以适应差厚拼焊板单面平齐的特点。同时提出对模具阶梯型面进行精确计算... 差厚拼焊板的模面及坯料与等厚拼焊板及普通钢板的成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依据差厚拼焊板实际成形过程,提出了通过拼焊材料的厚度对比,对坯料网格进行了相应的偏置以适应差厚拼焊板单面平齐的特点。同时提出对模具阶梯型面进行精确计算,获取型面阶梯曲线后在相应的仿真模型中构建精确的模具网格型面。焊缝偏移与回弹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建模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厚拼焊板 冲压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钢前纵梁零件冲压开裂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崔振祥 杨丹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6期32-36,共5页
目的解决780 MPa级别超强度钢板冷冲压生产汽车前纵梁时发生的冲压开裂问题。方法通过网格应变分析技术和仿真分析,研究该零件冲压开裂的原因,分析引起开裂的因素,基于CAE模型系统,研究压边力、模具间隙、坯料尺寸、材料性能对开裂的影... 目的解决780 MPa级别超强度钢板冷冲压生产汽车前纵梁时发生的冲压开裂问题。方法通过网格应变分析技术和仿真分析,研究该零件冲压开裂的原因,分析引起开裂的因素,基于CAE模型系统,研究压边力、模具间隙、坯料尺寸、材料性能对开裂的影响规律。结果降低压边力和增加模具间隙均能减轻开裂,但是无法消除冲压开裂;坯料尺寸缩小可以消除冲压开裂,但是优化坯料尺寸需要改变模具上的坯料定位器,同时增大起皱风险;通过提升材料性能可以消除开裂。结论考虑最终各方案成本,选择性能优异的材料进行生产,将冲压开裂率降低至0.6%,满足了冲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纵梁 超高强钢 冲压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LD的LED芯片光谱采集系统的研究
10
作者 石炜 周大兵 +2 位作者 董占民 孙红三 郗安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2-845,共4页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芯片的光谱检测是LED芯片规模化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根据光谱测量原理,针对LED芯片光谱测量应用的要求,文章研究了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的LED芯片...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芯片的光谱检测是LED芯片规模化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根据光谱测量原理,针对LED芯片光谱测量应用的要求,文章研究了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的LED芯片光谱采集系统。以CPLD为主芯片,为线阵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提供工作时序信号,同时控制信号调理、转换、传输模块中的采样率和数据的存储与传输。采用光栅单色仪作为分光器件,线阵CCD作为光电转换器件,检测LED芯片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曲线,同时计算LED芯片光学特性的光谱参数。基于CPLD的LED芯片光谱采集系统简单、快速,同时能达到LED芯片光谱检测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CPLD CCD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组主动均衡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卫 吕杰 +1 位作者 冯自平 余景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3,共5页
锂离子电池组在线均衡影响参数众多,但缺乏定量研究。提出在不同的初始容量差异、电流倍率和均衡阈值下的主动均衡实验,并搭建主动均衡测试平台。提高均衡电流比和均衡时间比,有利于增加均衡效果;在主回路电流为2.00 C和初始容量差异达... 锂离子电池组在线均衡影响参数众多,但缺乏定量研究。提出在不同的初始容量差异、电流倍率和均衡阈值下的主动均衡实验,并搭建主动均衡测试平台。提高均衡电流比和均衡时间比,有利于增加均衡效果;在主回路电流为2.00 C和初始容量差异达到15%及以上时,均衡电流比和均衡时间比接近0;均衡阈值合理减小,可提高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主动均衡 优化 均衡电流比 均衡时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感型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彩粒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红 毛伟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0,25,共8页
选用亲水性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硅酸镁锂作为保护胶,以分散体型羟基丙烯酸树脂和聚丙烯酸弹性乳液复配得到分散相,利用硅酸镁锂层间可交换的阳离子与羟乙基纤维素中的羟基之间的"凝胶化"反应,同时辅以羟基丙烯酸树脂与亲水性... 选用亲水性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硅酸镁锂作为保护胶,以分散体型羟基丙烯酸树脂和聚丙烯酸弹性乳液复配得到分散相,利用硅酸镁锂层间可交换的阳离子与羟乙基纤维素中的羟基之间的"凝胶化"反应,同时辅以羟基丙烯酸树脂与亲水性固化剂的交联作用来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质感型水包水多彩涂料。实验结果表明:当乳液复配比在1∶4且掺量为30%,固化剂的—NCO与羟基树脂的—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高浓度保护胶溶液掺量为4%时,所制备的彩粒具有强度适中、色彩饱满度高、抗渗色能力较强,施工喷涂顺畅、无流挂,体系贮存稳定等特点,解决了水包水多彩涂料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彩粒渗色、彩粒易破碎、喷涂均匀性欠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水多彩涂料 彩粒 成粒效果 渗色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磷化膜异常原因分析及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蓝荣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9-74,共6页
涂装新线出现车身磷化膜结晶疏松、粗大的异常现象,通过对钢板表面状态、表调槽液参数、表调性质、表调水质、表调温度、磷化槽液参数等的分析,得出表调温度高、磷化总酸低是磷化结晶异常的主要原因.实验一方面通过降低脱脂温度、新增... 涂装新线出现车身磷化膜结晶疏松、粗大的异常现象,通过对钢板表面状态、表调槽液参数、表调性质、表调水质、表调温度、磷化槽液参数等的分析,得出表调温度高、磷化总酸低是磷化结晶异常的主要原因.实验一方面通过降低脱脂温度、新增表调前新鲜工水喷淋、增大风阀开度等措施降低表调温度;另一方面通过更换故障的磷化循环泵提高磷化总酸,最终解决了磷化结晶异常的问题,保证了现场生产的顺畅与车身品质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结晶 表调 温度 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电泳粗糙度问题改善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荣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4,87,共5页
为解决电泳固化不良引发粗糙度高,影响车身外观品质的问题,本文通过下调现场电泳槽液颜基比、提高溶剂丙二醇苯醚(PPH)含量、降低烘干炉升温速率和导入新型溶剂的措施,对电泳粗糙度进行改善探讨。结果表明:调整颜基比、溶剂含量、升温... 为解决电泳固化不良引发粗糙度高,影响车身外观品质的问题,本文通过下调现场电泳槽液颜基比、提高溶剂丙二醇苯醚(PPH)含量、降低烘干炉升温速率和导入新型溶剂的措施,对电泳粗糙度进行改善探讨。结果表明:调整颜基比、溶剂含量、升温速率均无法有效改善粗糙度;添加某新型溶剂至电泳槽,能将电泳粗糙度降低至0.26-0.28μm。研究表明:导入新型溶剂的措施彻底解决了电泳粗糙度的问题,同时车身外观也提升为光泽高、橘皮低的高品质水准,并且没有产生其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固化 粗糙度 车身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热法制备花状球形钛酸锂的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媛 邵丹 +1 位作者 李向峰 余景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花状球形结构钛酸锂(Li_4Ti_5O_(12)),对微-纳结构的形成机理及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双氧水(H_2O_2)是控制微-纳分层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当一水合氢氧化锂、钛酸异丙酯用量分别为1.269 g、1.99 g,双氧水加入量... 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花状球形结构钛酸锂(Li_4Ti_5O_(12)),对微-纳结构的形成机理及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双氧水(H_2O_2)是控制微-纳分层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当一水合氢氧化锂、钛酸异丙酯用量分别为1.269 g、1.99 g,双氧水加入量为3 ml时,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在1.0~2.5 V充放电,5.0 C循环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4.8 m Ah/g,循环至500次时,容量保持率为80.2%;在0.1 C、0.5 C、1.0 C、5.0 C、10.0 C、15.0 C和20.0 C倍率下依次循环5次,20.0 C放电比容量仍高达128.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热法 花状球形结构 钛酸锂(Li4Ti5O12) 制备 形成机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及造粒工艺对水包水多彩涂料彩粒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红 毛伟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0,共8页
以提高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彩粒稳定性为目标,以石英砂及造粒工艺为对象,研究分析石英砂掺量、颗粒级配及造粒工艺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散相中当石英砂掺量取30%~50%、颗粒级配以中小尺寸粒径搭配时,制得的彩... 以提高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彩粒稳定性为目标,以石英砂及造粒工艺为对象,研究分析石英砂掺量、颗粒级配及造粒工艺对彩粒成粒效果及渗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散相中当石英砂掺量取30%~50%、颗粒级配以中小尺寸粒径搭配时,制得的彩粒尺寸及强度适中、抗渗色能力较强,喷涂顺畅且无流挂;在分散相中掺入适量空心玻璃微珠对彩粒沉底后通过搅拌再次分散起到积极作用;清漆体系中当石英砂掺量取25%~45%、颗粒级配以小尺寸粒径搭配时,制得的涂层质感效果明显、色彩饱满度高,体系贮存稳定;造粒工艺应结合所需彩粒的外观、形态、大小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分散工具的刀片不宜过多过窄,搅拌速度不宜超过400r/min,搅拌时间不宜超过6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 造粒工艺 水包水多彩涂料 成粒效果 渗色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碳纤维端拾器设计及应用
17
作者 廖端 刘潇 +2 位作者 曹国宏 胡奎 鲍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满足新车型的零件自动化生产,运用新材料碳纤维技术对导入新车型的端拾器进行改造,利用其轻量化、高强度、高刚性的特点,使机器人端拾器在搬送零件时减轻负载、减小晃动,提高在零件搬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此新型碳纤维端拾器的设计中... 为满足新车型的零件自动化生产,运用新材料碳纤维技术对导入新车型的端拾器进行改造,利用其轻量化、高强度、高刚性的特点,使机器人端拾器在搬送零件时减轻负载、减小晃动,提高在零件搬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此新型碳纤维端拾器的设计中,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六轴碳纤维端拾器的主杆设计与连接、支杆接头的设计、七轴机器人碳纤维母盘的设计制作、新型碳纤维端拾器的安装与调试等。通过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安装调试,新型碳纤维端拾器实现了新材料碳纤维技术在生产工装上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和通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端拾器 结构尺寸设计 安装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