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微乳维生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小庆 张鑫 +1 位作者 程怀灵 魏平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纳米微乳是粒径介于10~100 nm的特殊乳剂,能够提高易降解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和对环境的耐受性,具有诸多优点。维生素又是畜禽机体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影响动物健康和生长生产性能。将纳米微乳技术运用到复合维生素生产制作中,弥补了传... 纳米微乳是粒径介于10~100 nm的特殊乳剂,能够提高易降解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和对环境的耐受性,具有诸多优点。维生素又是畜禽机体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影响动物健康和生长生产性能。将纳米微乳技术运用到复合维生素生产制作中,弥补了传统工艺生产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大、吸收率低等缺点。本综述对纳米微乳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制备方法以及纳米微乳维生素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乳 复合维生素 畜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防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小庆 蔡丝丝 魏平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7年第5期1-3,共3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也称为"鸭黄病毒病",2010年春季开始在我国主要蛋鸭养殖区传播,是一种新的禽传染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蛋鸭采食量减少,卵泡变形、变性,卵泡膜出血、充血。产蛋鸭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在5%~15%之间,给我国养禽业... 鸭坦布苏病毒病也称为"鸭黄病毒病",2010年春季开始在我国主要蛋鸭养殖区传播,是一种新的禽传染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蛋鸭采食量减少,卵泡变形、变性,卵泡膜出血、充血。产蛋鸭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在5%~15%之间,给我国养禽业带来了严重影响。2015年以来,除蛋鸭发生鸭坦布苏病毒以外,产蛋鹅、肉鹅、肉鸭、野鸡和鸡也能发生该病,鸭坦布苏病毒对肉雏鸭的致病性主要体现在对雏鸭全身组织器官损伤,最终使雏鸭代谢和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采食下降、神经症状和腹泻等,有研究表明雏鸭死亡率高于20%。自本病发生以来,我国学者对该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疫苗和抗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疫苗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提工艺对裸花紫珠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富兰 傅嘉莉 +5 位作者 张献英 朱琼 吉艺宽 陈秋凤 程怀灵 李美娣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主要进行水提工艺对裸花紫珠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在考察料液比、煎煮次数对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研究裸花紫珠最佳水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对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 本文主要进行水提工艺对裸花紫珠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在考察料液比、煎煮次数对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研究裸花紫珠最佳水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对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煎煮次数对木犀草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其中煎煮次数为3次时提取液中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毛蕊花糖苷和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其的影响最小,最佳水提工艺为14倍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水提工艺 毛蕊花糖苷 木犀草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子君 张抒 +2 位作者 魏苏红 程怀灵 魏平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2年第1期14-16,共3页
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研究开发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卵黄抗体,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按程序免疫90~140日龄健康商品海兰褐蛋鸡,三免14天后收集高免蛋进行卵黄抗体提取、ELISA... 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研究开发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卵黄抗体,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按程序免疫90~140日龄健康商品海兰褐蛋鸡,三免14天后收集高免蛋进行卵黄抗体提取、ELISA抗体效价检测及攻毒保护试验。高免蛋三免后14天效价可达到1∶256,并维持3个月,三免后120天效价降至1∶128。对1日龄三元杂交仔猪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未免疫卵黄抗体健康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达100%;而卵黄抗体免疫组的死亡率为0%、保护率达100%,表明该卵黄抗体能够有效保护猪抵抗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卵黄抗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汪小丽 王小庆 +1 位作者 蔡丝丝 郭霄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7年第6期7-10,共4页
自2010年我国首次暴发鸭坦布苏病毒病以来,目前已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成为我国主要鸭病之一。本文从该病毒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两个方面对鸭坦布苏病毒病进行综述。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流行病学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