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面拟合的油液含水率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1
作者 庞冰静 姜奕 +1 位作者 张辉 冯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185,共6页
为补偿温度对油液含水率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润滑油品、电容探头以及水的介电常数数据,建立温度、电容、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采用曲面拟合的二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油液含水率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补偿前温... 为补偿温度对油液含水率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润滑油品、电容探头以及水的介电常数数据,建立温度、电容、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采用曲面拟合的二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油液含水率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补偿前温度变化导致含水率最大偏差达6.5%以上,补偿后的检测数据偏差不大于0.15%,表明建立的温度补偿模型能有效提高油液含水率传感器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含水率传感器 电容检测 温度补偿 曲面拟合 二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A模型的在线油液监测故障预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美威 谢小鹏 +1 位作者 冯伟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建立设备平稳状态下在线油液监测数据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根据模型残差进行故障检测和预警。运用K均值将故障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模型残差分类为平稳期和故障潜伏期,设定两类中心点的均值为残... 建立设备平稳状态下在线油液监测数据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根据模型残差进行故障检测和预警。运用K均值将故障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模型残差分类为平稳期和故障潜伏期,设定两类中心点的均值为残差界限值,越界即报警。运用实际的在线油液监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RMA模型对在线监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设定残差界限值可有效提前报警,在设备进入故障潜伏期而未发生故障之前即可及时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在线油液监测 ARMA模型 残差 故障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B线圈吸附式铁磁传感器的研究
3
作者 钱康伟 周新聪 +1 位作者 冯伟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135,共6页
运用PCB线圈作为感应元件的铁磁传感器越来越成熟,但PCB线圈由于其结构限制,使得铁磁颗粒不能通过其检测区域,另也没有相关研究证实PCB线圈对于铁磁颗粒测量的精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磁塞与电感检测原理的新型铁磁传感器。使用有限元... 运用PCB线圈作为感应元件的铁磁传感器越来越成熟,但PCB线圈由于其结构限制,使得铁磁颗粒不能通过其检测区域,另也没有相关研究证实PCB线圈对于铁磁颗粒测量的精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磁塞与电感检测原理的新型铁磁传感器。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传感器的仿真模型,对PCB线圈的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PCB线圈表面磁场强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适当减小PCB线圈的内径,有利于提高PCB线圈的磁场均匀性。基于仿真分析结果,设计5种不同尺寸规格的PCB线圈,并设计实验验证该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能有效检测出粒径100μm以下的铁磁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检测技术 磁塞 PCB线圈 COMSOL Multiphys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脂中元素光谱分析前处理方法的优化研究
4
作者 朱映林 凌英 张洁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ICP-AES)测定润滑脂方法的前处理步骤,改进ASTM D7303中的润滑脂灰化酸解步骤及试剂,提出一种润滑脂元素光谱分析前处理方法。采用改进方法处理润滑脂得到的元素Fe、Ca、Zn、P、Mo、Li等的光谱数据与标准... 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ICP-AES)测定润滑脂方法的前处理步骤,改进ASTM D7303中的润滑脂灰化酸解步骤及试剂,提出一种润滑脂元素光谱分析前处理方法。采用改进方法处理润滑脂得到的元素Fe、Ca、Zn、P、Mo、Li等的光谱数据与标准方法处理得到的数据一致,证明该方法可以作为监测润滑脂中元素含量的前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润滑脂 灰化 酸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设备“漆膜”形成机制与防范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兆虎 田宏光 +2 位作者 刘俊 冯伟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漆膜"问题近年来成为困扰石化关键动设备润滑维保的重要难题之一。结合石化关键机组的不同特点,探讨"漆膜"的形成机制,分析漆膜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提出既要做好日常在用油漆膜的去除,同时也要做好日常润滑管理,才... "漆膜"问题近年来成为困扰石化关键动设备润滑维保的重要难题之一。结合石化关键机组的不同特点,探讨"漆膜"的形成机制,分析漆膜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提出既要做好日常在用油漆膜的去除,同时也要做好日常润滑管理,才能有效防范机组漆膜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膜 石化设备 润滑管理 油液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在线监测传感器技术 被引量:43
6
作者 冯伟 陈闽杰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4,共6页
油液在线监测是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与实时诊断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监测仪器的开发与选择是这一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准确监测应用的关键。在对当前国内外油液磨损颗粒在线监测传感器、油质在线监测传感器、油液多信息集成在线监测仪器... 油液在线监测是设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与实时诊断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监测仪器的开发与选择是这一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准确监测应用的关键。在对当前国内外油液磨损颗粒在线监测传感器、油质在线监测传感器、油液多信息集成在线监测仪器及应用技术介绍基础上,给予了当前油液在线监测传感器技术的相关评述,为油液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推广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润滑 磨损 传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液在线监测集成装置 被引量:6
7
作者 姚智刚 冯伟 +1 位作者 陈闽杰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0,共4页
油液在线监测是目前装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监测仪器的开发是这一监测诊断技术研究热点。针对现代远洋船舶流动性工作特点及机械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实时性要求,开发一套集油液磨粒监测和黏度检测的在线监测装置。装置... 油液在线监测是目前装备润滑磨损状态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监测仪器的开发是这一监测诊断技术研究热点。针对现代远洋船舶流动性工作特点及机械润滑磨损状态监测实时性要求,开发一套集油液磨粒监测和黏度检测的在线监测装置。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安装方便等特点。调试试验分析表明,该集成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快速实现油液磨粒含量、黏度趋势分析及超限报警。该油液在线监测装置的集成实现,为后续集成如水分、颗粒计数指标以及温度、压力等状态参数提供了研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集成装置 铁谱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法的在线监测润滑油黏度传感器测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晓 陈闽杰 +1 位作者 张晨龙 张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2-105,共4页
开发一种基于振动法的在线监测润滑油黏度传感器,在恒温和变温状态下,通过实验室和柴油机台架实验测试传感器对润滑油黏度的响应,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及传感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润滑油黏度变化具有较高的响应和灵敏度,能准... 开发一种基于振动法的在线监测润滑油黏度传感器,在恒温和变温状态下,通过实验室和柴油机台架实验测试传感器对润滑油黏度的响应,温度对传感器的影响及传感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润滑油黏度变化具有较高的响应和灵敏度,能准确测量润滑油黏度,且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法 在线监测 润滑油品质 黏度 油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企业“润滑审计”模式的建立及实践 被引量:21
9
作者 贺石中 冯伟 钟龙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108,共5页
润滑审计是现代企业开展设备管理的一项全新的润滑管理提升模式,它是在对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现状评价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润滑整改技术,从而提升企业设备的润滑安全与润滑经济效益。通过润滑审计理念的提出、组成内容的设立、工作流... 润滑审计是现代企业开展设备管理的一项全新的润滑管理提升模式,它是在对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现状评价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润滑整改技术,从而提升企业设备的润滑安全与润滑经济效益。通过润滑审计理念的提出、组成内容的设立、工作流程的建立,阐述工业企业润滑审计的开展模式。实践表明润滑审计不仅能促进现代工业企业设备润滑管理进步,同时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润滑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审计 润滑管理 润滑技术 润滑体系 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红外光谱分析与特征峰辨识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畅畅 陈闽杰 丘晖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多种合成润滑油基础油进行分析,对红外吸收峰的位置进行解析,获取一些基础油中的特征官能团信息,并对特征官能团特征峰的辨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红外光谱特征峰的辨识,能够帮助确定油液的类型及结构。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特征官能团 特征峰 油液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压缩机视情诊断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龙风 康克家 冯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7,104,共4页
运用油液监测与振动监测诊断手段,对合成气压缩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视情监测与故障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气压缩机轴承轴瓦处部分区域出现油漆膜现象,引发设备运行时振动异常;应用分析同时表明,集油液信息与振动信息的多信息综合应用更有利... 运用油液监测与振动监测诊断手段,对合成气压缩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视情监测与故障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气压缩机轴承轴瓦处部分区域出现油漆膜现象,引发设备运行时振动异常;应用分析同时表明,集油液信息与振动信息的多信息综合应用更有利于科学、全面的对设备状况进行视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 油液监测 振动监测 漆膜 视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氧化性指标的在用油剩余寿命红外光谱评定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洁华 陈闽杰 +1 位作者 喻薇 丘晖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4,97,共4页
分析总酸值在状态监测中对油液氧化情况不能有效反映的原因,提出以抗氧化性代替油中酸性物质含量作为反映油品劣化与油液有效剩余寿命的指标。针对实际工况下采集的3种不同配方的在用润滑油,分析红外光谱T501含量与旋转氧弹2个抗氧化性... 分析总酸值在状态监测中对油液氧化情况不能有效反映的原因,提出以抗氧化性代替油中酸性物质含量作为反映油品劣化与油液有效剩余寿命的指标。针对实际工况下采集的3种不同配方的在用润滑油,分析红外光谱T501含量与旋转氧弹2个抗氧化性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酚类抗氧剂含量与旋转氧弹相关性强,能够有效反映油液的抗氧化能力,并且不同的油液添加剂配方有着不同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旋转氧弹 抗氧化剂 油液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组电液伺服阀失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伟 凌英 +1 位作者 张文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24,119,共6页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介质抗燃油的变化是影响伺服阀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某电站电液伺服阀在更换抗燃油后出现阀芯卡死现象,采用异物分析、质量缺失分析、混油试验分析等多源查找方法,分析伺服阀卡死故障的机制与影响原因。综合分析结果表...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介质抗燃油的变化是影响伺服阀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某电站电液伺服阀在更换抗燃油后出现阀芯卡死现象,采用异物分析、质量缺失分析、混油试验分析等多源查找方法,分析伺服阀卡死故障的机制与影响原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伺服阀卡死故障主要是由于抗燃油液压系统换油后生成的油泥阻塞了阀体内阀芯部件的微小运动间隙,增大了摩擦阻力,引发卡死。而油泥主要来源是金属颗粒、抗燃油劣化组份、橡胶管道溶解产物以及外来污染产物如硅藻土和吸附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阀 抗燃油 失效分析 磨损与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滴定法快速测定在用润滑油的酸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丘晖饶 罗思兰 +1 位作者 庞晋山 张洁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5-1067,共3页
在油液监测中,总酸值可表征在用油氧化变质的程度,是判断设备润滑状态的重要指标,可根据油品酸值的变化规律获得润滑油品质以及设备工况等多重信息,为科学确定润滑油使用周期及判定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提供依据。现行油品的酸值测定普遍... 在油液监测中,总酸值可表征在用油氧化变质的程度,是判断设备润滑状态的重要指标,可根据油品酸值的变化规律获得润滑油品质以及设备工况等多重信息,为科学确定润滑油使用周期及判定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提供依据。现行油品的酸值测定普遍采用颜色指示剂法或自动电位滴定法,颜色指示剂法主要用于浅色油品的酸值测定,其设备简单,但测定结果误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位滴定法 润滑油 总酸值 快速测定 温度 指示剂法 酸值测定 油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中钼、钠、硼元素的ICP测试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喻薇 张文 张洁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提出采用蒸馏水稀释法直接测定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中钼、钠、硼元素含量的ICP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所测得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1.0 mg/kg,回收率在93%以上,证实该方法简单可行。
关键词 水-乙二醇型液压液 难燃液压液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压缩机油异物分析
16
作者 康克家 冯伟 +1 位作者 张文 贺石中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100,共3页
利用红外与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某公司合成气压缩机润滑系统中生成的黑色异物进行分析,从而查找异物来源。研究发现:油箱底部、上部和滤芯处异物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为油泥与硫酸铵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是由生产原料氨泄漏所致。综合分析结... 利用红外与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某公司合成气压缩机润滑系统中生成的黑色异物进行分析,从而查找异物来源。研究发现:油箱底部、上部和滤芯处异物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为油泥与硫酸铵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是由生产原料氨泄漏所致。综合分析结果及压缩机油运行特点给出了相应运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压缩机 压缩机油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