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动画在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1
作者 郭书好 陈宇 +4 位作者 李毅群 张金梅 杨炳任 朱长德 周红春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三维动画 有机化学 葡萄糖 多媒体技术 教学模式 动画制作 立体结构 课件 结构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叶中黄酮醇甙含量测定及其抑菌实验 被引量:54
2
作者 郭志坚 郭书好 +2 位作者 何康明 刘慧琼 潘珊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4-66,共3页
 探讨了黄柏叶的3种黄酮醇甙的抑菌作用,发现这3种黄酮醇甙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酮醇甙类的含量.测定波长370nm,参比波长650nm.回收率97 3%...  探讨了黄柏叶的3种黄酮醇甙的抑菌作用,发现这3种黄酮醇甙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酮醇甙类的含量.测定波长370nm,参比波长650nm.回收率97 3%~98 3%,RSD为0 35%~1 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黄酮醇甙 含量测定 抑菌实验 抑菌作用 薄层扫描法 中药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长瓣金莲花中的黄酮类物质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顺卿 李药兰 +2 位作者 邱玉明 许少玉 岑颖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分离 长瓣金莲花 黄酮 牡荆甙 有效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2S:Sm^(3+)发光材料在不同激发波长的浓度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雷炳富 刘应亮 +2 位作者 唐功本 叶泽人 石春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02-1305,共4页
研究了在不同激发波长下三价钐离子掺杂硫氧化钇的发光强度对浓度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磷光体的发光强度不仅跟激活离子的浓度有关,而且跟激发时所采用的不同激发波长有关。磷光体发光强度与激活剂掺杂量的变化曲线表明,在不同激发路径... 研究了在不同激发波长下三价钐离子掺杂硫氧化钇的发光强度对浓度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磷光体的发光强度不仅跟激活离子的浓度有关,而且跟激发时所采用的不同激发波长有关。磷光体发光强度与激活剂掺杂量的变化曲线表明,在不同激发路径下磷光体具有不同的发光性质。采用Sm3+离子直接跃迁的413nm对样品进行激发时,发生猝灭的浓度低至约02mol%;当采用263nm高能紫外线激发时,浓度猝灭发生在较高浓度处(~2mol%),后者是前者的10倍。对Sm3+离子发射强度与浓度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计算,结果表明Sm3+在Y2O2S中浓度猝灭的原因主要是相邻中心的偶极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交叉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波长 浓度猝灭 四极相互作用 磷光体 离子 发光强度 高能 激活 变化曲线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的薄层扫描法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彭一鸣 蒋笃孝 刘慧琼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59,共4页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卵磷脂质量的方法,以V(氯仿)∶V(无水乙醇)∶V(三乙胺)∶V(水)=10∶11 3∶11 7∶2 7为展开剂,溴百里酚蓝碱液为显色剂,日本岛津CS-930型薄层扫描仪定量扫描.测得精密度变异系数为2 45%,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 364%,回...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卵磷脂质量的方法,以V(氯仿)∶V(无水乙醇)∶V(三乙胺)∶V(水)=10∶11 3∶11 7∶2 7为展开剂,溴百里酚蓝碱液为显色剂,日本岛津CS-930型薄层扫描仪定量扫描.测得精密度变异系数为2 45%,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 364%,回收率在100 4%~102 2%范围内.该方法简捷方便,重现性,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 薄层扫描法 展开齐 含量测定 显色剂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卵磷脂的微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笃孝 彭一鸣 宋龄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人豆卵磷脂进行羟氯化改性,以此为表面活性剂,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三相图形式和电导率来进行跟踪检测。对室温下改性卵磷脂各体统中微乳区域的形成以及微乳液理化性质随系统中各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醇中碳的数目为3... 对人豆卵磷脂进行羟氯化改性,以此为表面活性剂,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采用三相图形式和电导率来进行跟踪检测。对室温下改性卵磷脂各体统中微乳区域的形成以及微乳液理化性质随系统中各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醇中碳的数目为3时,微乳区域最大;电导率与微乳化有关。改性后的大豆卵磷脂比改性前的效果有明显的改善,羟氯化改性卵磷脂为不错的制备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卵磷脂 微乳化性 羟氯化改性 药物 理化性质 组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天然固硫剂——鸡蛋壳的脱硫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新媛 何思铭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70,共3页
在一管式炉内进行煤燃烧实验,研究了鸡蛋壳在不同温度下的脱硫效果,并与其它固硫剂:钢渣、贝壳类以及生石灰做比较,结果表明:鸡蛋壳的脱硫效果优于钢渣、CaO,与贝壳类相当,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固硫剂。
关键词 固硫剂 鸡蛋壳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解法制备Y_2O_2S∶Eu^(3+)纳米粒子(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宁会 王园媛 +3 位作者 廖佩坤 刘艺成 孟建新 刘应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1-1425,共5页
采用热分解法和硫熔法分别合成了纳米Y2O2S∶Eu3+和体相Y2O2S∶Eu3+。其中硫氧化钇纳米粒子的制备是以水热法合成的Y(OH)3为前驱体,随后在激活剂和硫的共同作用下焙烧得到的。结果表明,所得Y2O2S∶Eu3+为单一纯相纳米粒子,粒径分布集中... 采用热分解法和硫熔法分别合成了纳米Y2O2S∶Eu3+和体相Y2O2S∶Eu3+。其中硫氧化钇纳米粒子的制备是以水热法合成的Y(OH)3为前驱体,随后在激活剂和硫的共同作用下焙烧得到的。结果表明,所得Y2O2S∶Eu3+为单一纯相纳米粒子,粒径分布集中,大小约80nm,而前驱体Y(OH)3为纳米棒状,形貌上的这一巨大变化是由激活剂和硫粉在高温煅烧过程所形成的熔融物的腐蚀作用造成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Eu3+能有效地掺入硫氧化钇基质中,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此外,还探讨了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钇 纳米粒子 发光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厅桌布和餐巾洗涤用彩漂粉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平河 唐浩亮 +1 位作者 赵玲 李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由含氧的漂白剂组成的彩漂粉能有效去除织物上的辣椒油、茶渍、果菜渍和血渍等污渍,并且不损伤织物。针对餐厅洗涤用的彩漂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漂粉的漂白效果与活性氧含量、洗涤液的pH值、洗涤温度、表面活性剂及活化剂有关,而与... 由含氧的漂白剂组成的彩漂粉能有效去除织物上的辣椒油、茶渍、果菜渍和血渍等污渍,并且不损伤织物。针对餐厅洗涤用的彩漂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彩漂粉的漂白效果与活性氧含量、洗涤液的pH值、洗涤温度、表面活性剂及活化剂有关,而与稳定剂无关;推荐了彩漂粉的优化配方。所制彩漂粉对辣椒油、茶渍和果酱的去除率分别为77 4%、73 3%和94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厅桌布 餐巾 洗涤用彩漂粉 含氧漂白剂 漂白能力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的羟氯化改性研究
10
作者 李爱军 彭一鸣 +1 位作者 宋龄瑛 蒋笃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8-62,共5页
本文以NaClO为原料,对大豆卵磷脂进行羟氯化改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反应最佳条件为22.5%的NaClO,pH值为4.5,水浴温度为30℃,反应2h。本研究首次采用制备薄层色谱仪(PTLC)对改性后的卵磷脂采用法进行了提纯,用红外和紫外进行了表... 本文以NaClO为原料,对大豆卵磷脂进行羟氯化改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反应最佳条件为22.5%的NaClO,pH值为4.5,水浴温度为30℃,反应2h。本研究首次采用制备薄层色谱仪(PTLC)对改性后的卵磷脂采用法进行了提纯,用红外和紫外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改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化改性 次氯酸钠 制备薄层色谱仪 性能 表征 大豆卵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铅-L-谷氨酸络合物稳定常数
11
作者 刘海坤 陈珍良 +1 位作者 张祥兴 黄伟忠 《分析测试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7-59,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定铅-L-谷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研究了支持电解质及酸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获得了络合物的配位数和累积稳定常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谷氨酸 络合物 稳定常数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窝及其制品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国昌 陈文锐 +6 位作者 陈捷 郭长城 欧阳政 吴应亮 熊冠兰 廖俊仪 伍钟斌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7-50,共4页
报告测定燕窝及其制品纯度的唾液酸法。用热水提取燕窝中的唾液酸糖蛋白,并将其酸解为唾液酸。唾液酸与酸性茚三酮形成稳定的黄色溶液,继用吸光度法测定。对燕窝制品(如冰糖燕窝等),在上法测定前,须用透析法除去燕窝制品中大量的... 报告测定燕窝及其制品纯度的唾液酸法。用热水提取燕窝中的唾液酸糖蛋白,并将其酸解为唾液酸。唾液酸与酸性茚三酮形成稳定的黄色溶液,继用吸光度法测定。对燕窝制品(如冰糖燕窝等),在上法测定前,须用透析法除去燕窝制品中大量的糖。选用纯正的燕窝作为标准,可求出样品中含纯正燕窝的百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燕窝制品 唾液酸 分光光度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