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一试多证”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的路径研究——以澳门旅游学院MORS“茶艺师”职业基准为例
1
作者 陈丽敏 麦泉生 《广东茶业》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资格标准互认。澳门旅游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教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为更好地与湾区内各市融合,提出以“MORS”职业基准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资格标准互认。澳门旅游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教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为更好地与湾区内各市融合,提出以“MORS”职业基准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五级、四级、三级)的职业标准开发“MORS茶艺师”职业基准,从职业能力、职业标准、职业等级、职业评价、职业考核、职业培训教材六个方面进行了开发路径的实践与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通过职业标准的衔接和融通,满足大湾区多元化就业需求,提升人才竞争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通”“就业通”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职业标准 开发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侨批寄情茶连心》主题茶艺创作探析
2
作者 白碧珍 陈丽敏 《广东茶业》 2025年第2期58-61,共4页
侨批与凤凰单丛茶是海内外潮汕人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将侨批与茶相结合,从主题来源、茶品、茶席、背景视频、茶艺流程、解说词、服饰与妆容等方面对《侨批寄情茶连心》主题茶艺作品进行探析。该作品引古据今展示侨批故事,从一封小... 侨批与凤凰单丛茶是海内外潮汕人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将侨批与茶相结合,从主题来源、茶品、茶席、背景视频、茶艺流程、解说词、服饰与妆容等方面对《侨批寄情茶连心》主题茶艺作品进行探析。该作品引古据今展示侨批故事,从一封小小的侨批中挖掘海内外亲人之间的相思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此作品采用独特的舞台剧情景展示形式,两侧舞台分别演绎古今故事,画面灵活切换,引人入胜,观赏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茶艺 侨批 凤凰单丛 舞台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石发良 蔡静文 刘敦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79-84,共6页
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抽样的广州市1482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上显著低于广东珠三角地区中学生常模;在社会能力及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年级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大致相当,但... 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抽样的广州市1482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上显著低于广东珠三角地区中学生常模;在社会能力及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不同年级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大致相当,但在学习能力上高年级学生显著优于低年级;文科专业学生在耐挫能力和社会能力倾向方面明显优于理工科和艺术类专业学生。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学校要高度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化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能力 学习能力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至民国时期广州茶馆的发展与变迁的探讨
4
作者 肖棱棱 曹藩荣 《广东茶业》 2021年第6期30-34,共5页
清代以来,广州地区饮茶风气兴盛,本文通过分析清代至民国时期广州茶馆发展历程的历史资料,探讨老广州“茶寮、二厘馆——茶居、茶楼——茶室、酒楼”等不同饮茶空间的历史变迁过程,广州茶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清代以来,广州地区饮茶风气兴盛,本文通过分析清代至民国时期广州茶馆发展历程的历史资料,探讨老广州“茶寮、二厘馆——茶居、茶楼——茶室、酒楼”等不同饮茶空间的历史变迁过程,广州茶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商业行会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着广州茶馆的融合和重构,其中茶楼业是发展数量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行业,“广式茶楼”成为最具有广府茶文化特色的代表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至民国时期 广州茶馆 商业行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茶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5
作者 陈丽敏 《广东茶业》 2012年第6期29-31,共3页
近年来,中国茶叶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茶叶的经济价值、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全国茶叶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0.4%。笔者通过对比调查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茶文化热、名优茶兴起等多重因素下,茶叶... 近年来,中国茶叶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茶叶的经济价值、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全国茶叶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0.4%。笔者通过对比调查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茶文化热、名优茶兴起等多重因素下,茶叶的传统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需求 行业 中国茶叶 调研 茶业 广州 茶叶消费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酿造酱油二次沉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波 温雪秋 +1 位作者 刘威 白卫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7,共7页
酱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酱油良好的色、香、味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在酱油的感官指标中,色泽居首位,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国产酱油在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产生了土黄色或者棕红色的二次沉淀,无法满足... 酱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酱油良好的色、香、味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在酱油的感官指标中,色泽居首位,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国产酱油在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产生了土黄色或者棕红色的二次沉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酱油外观质量的追求,更影响国产酱油的品牌形象,阻碍我国酱油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因此,该文系统综述了国产酱油在二次沉淀的组成成分、形成机制以及去除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国产酱油降解或去除大豆球蛋白(glycinin)B3亚基,解决酱油二次沉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二次沉淀 沉淀组成 形成机制 去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感官风味轮在茶叶评鉴教学中的实践——以红茶风味评鉴为例
7
作者 肖棱棱 陈丽敏 《广东茶业》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茶叶评鉴要求的提高,茶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茶叶评鉴教学应与时俱进。茶叶感官风味轮作为茶叶评鉴教学的工具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茶叶的风味特点。本文围绕茶叶感官风... 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茶叶评鉴要求的提高,茶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茶叶评鉴教学应与时俱进。茶叶感官风味轮作为茶叶评鉴教学的工具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茶叶的风味特点。本文围绕茶叶感官风味轮在茶叶评鉴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通过“认知风味轮——熟悉参照物——感知色香味——绘制雷达图——运用风味轮”等教学环节,有效提升学生在茶叶评鉴过程中的认知兴趣和理解能力,为茶叶评鉴教学创新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感官风味轮 茶叶评鉴 教学实践 红茶风味评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风味调味酱加工工艺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开伟 钱雨 +1 位作者 徐小池 温雪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79,88,共6页
通过对河蚬风味调味酱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河蚬风味调味酱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35℃,食盐添加量为15%时,河蚬风味调味酱的pH值变化较小,挥发性盐基氮生成量增幅较小,组胺含量变化较大,微生物指标合格。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河... 通过对河蚬风味调味酱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河蚬风味调味酱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35℃,食盐添加量为15%时,河蚬风味调味酱的pH值变化较小,挥发性盐基氮生成量增幅较小,组胺含量变化较大,微生物指标合格。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河蚬风味调味酱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调味酱 挥发性盐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河蚬酱发酵用蛋白液的祛腥及酶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单康 温雪秋 +1 位作者 王紫薇 周晓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5,共5页
试验主要讨论了河蚬酱制备过程中前期发酵用蛋白液制备过程。主要为祛腥和酶解提取两个步骤。使用响应曲面设计试验,并对最终的试验结果进行优化。祛腥处理时,使用紫苏水提液作为祛腥剂,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48.18℃,添加17.7 mL/100g紫... 试验主要讨论了河蚬酱制备过程中前期发酵用蛋白液制备过程。主要为祛腥和酶解提取两个步骤。使用响应曲面设计试验,并对最终的试验结果进行优化。祛腥处理时,使用紫苏水提液作为祛腥剂,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48.18℃,添加17.7 mL/100g紫苏水提液,处理1.5h,此时腥味评分为8.7分。使用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处理,结果表明:控制温度在70.11℃,pH 7.04,加入0.55%木瓜蛋白酶,酶解5.16h,此时水解度为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紫苏 木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虚拟空间的架构描述及创新服务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乔华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图书馆虚拟空间是近年来图书馆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构建的一种图书馆创新服务空间,成为了读者数字阅读之新选择,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实践。图书馆虚拟空间由场景空间、虚构空间与社会空间所组成,在服务导向、服务方式、服... 图书馆虚拟空间是近年来图书馆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构建的一种图书馆创新服务空间,成为了读者数字阅读之新选择,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实践。图书馆虚拟空间由场景空间、虚构空间与社会空间所组成,在服务导向、服务方式、服务效果等方面与传统的图书馆数字空间及图书馆实体空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人机交互技术将在未来的图书馆虚拟空间建设及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虚拟空间 人机交互 服务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碧珍 陈丽敏 曹藩荣 《广东茶业》 2018年第5期14-16,共3页
"茶艺表演与编创"作为茶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茶艺实践及理论课程,在茶艺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开设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的学校和培训机构逐渐增多,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一些问题。笔者在担任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 "茶艺表演与编创"作为茶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茶艺实践及理论课程,在茶艺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开设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的学校和培训机构逐渐增多,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一些问题。笔者在担任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建设及完善该课程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表演 茶艺教学 编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教育国际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咏 陈小龙 吴松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50,共6页
在借鉴现有的教育国际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管理理论SMART原则和"德尔菲"法为理论依据,构建包括项目规划、资源配置、项目运作和成效4方面的中职教育国际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在3所中职... 在借鉴现有的教育国际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管理理论SMART原则和"德尔菲"法为理论依据,构建包括项目规划、资源配置、项目运作和成效4方面的中职教育国际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在3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个案研究,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工具对其国际合作工作进行评价,提出了指标体系存在的需改进之处,归纳出领先发展、调整发展、失衡发展3种中职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类型,期待以评价促进中职教育国际合作的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国际合作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店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红星 苏敏琦 +4 位作者 黄丹 夏薇 陈丽敏 李伟慰 麦毅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104,共5页
借鉴洛桑模式,对"校店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并存,隐性、显性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做中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有效激励"的课堂教学模式;... 借鉴洛桑模式,对"校店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并存,隐性、显性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做中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有效激励"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了专业整体化设计及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实训体系;搭建了"三基地三平台"的校企合作运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店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 自然而为——浅谈岭南茶文化与潮州工夫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浩宏 《广东茶业》 2014年第6期6-7,共2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栽种茶树、制作茶叶的国家,饮茶始于中国,不论是欧美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都源自中国并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早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最先喜欢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栽种茶树、制作茶叶的国家,饮茶始于中国,不论是欧美的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都源自中国并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早在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最先喜欢茶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茶开始与宗教扯上联系,成为佛家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唐代,陆羽写出了《茶经》,他从茶的自然物理特性和人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饮茶艺术,将儒、道、佛三教融入茶中,创造了中国茶道的精神体系,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成型。不论是动荡还是和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茶都以一种几乎形影不离的姿态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才会有“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工夫茶 中国茶文化 天人合一 自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岭南 饮茶艺术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中国古代茶书藏茶方法及对现代茶叶贮藏的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棱棱 《广东茶业》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茶叶储藏得当,不仅有利于保障茶叶品质,促进茶叶转化,同时也有利于茶叶流通。本文通过整理古代茶书中与茶叶收藏相关的文献,结合传世藏品器具,从茶叶贮藏器具、藏茶环境、烘焙养茶及日常取用等问题对古代茶叶储藏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归集... 茶叶储藏得当,不仅有利于保障茶叶品质,促进茶叶转化,同时也有利于茶叶流通。本文通过整理古代茶书中与茶叶收藏相关的文献,结合传世藏品器具,从茶叶贮藏器具、藏茶环境、烘焙养茶及日常取用等问题对古代茶叶储藏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归集整理和比较研究,希望对现代茶叶贮藏的器具选择、环境打造和技术方法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茶器具 古代藏茶方法 茶叶储藏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编创原理浅析——以《归潮》主题茶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齐冬晴 陈丽敏 +1 位作者 管宛嫦 白碧珍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随着当代茶文化的发展,茶艺逐渐成为当代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茶艺表演既要展示科学的茶冲泡和饮用方式,又要结合主题使表演过程更具艺术感,使观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本文以创新茶艺《归潮》为例,分别从编创背景、茶席设计、冲泡技巧、流... 随着当代茶文化的发展,茶艺逐渐成为当代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茶艺表演既要展示科学的茶冲泡和饮用方式,又要结合主题使表演过程更具艺术感,使观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本文以创新茶艺《归潮》为例,分别从编创背景、茶席设计、冲泡技巧、流程编排、解说词撰写、音乐选配六个方面探讨茶艺编创的原理,事实表明,优秀的茶艺作品在茶席设计、解说词撰写、音乐选配、流程编排上应结合背景紧贴主题,同时应注重茶品的科学冲泡及品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编创 工夫茶 茶叶冲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任务引领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运用——以“认识茶席铺垫的作用”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丽敏 《广东茶业》 2017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文以"认识茶席铺垫的作用"教学案例阐述和分析"以任务引领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茶席品茗空间设计技巧》课程中的运用情况及运用效果,说明该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作用。
关键词 任务引领 团队学习 教学模式 茶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岭南茶艺推广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浩宏 白碧珍 《广东茶业》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岭南茶艺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更正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偏差,做好文化的正确传播,开设更多的茶文化传播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将茶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茶与... 岭南茶艺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更正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偏差,做好文化的正确传播,开设更多的茶文化传播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将茶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茶与多种文化相结合,设立"岭南茶文化交流中心",加强沿线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旅游合作,寻找符合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推广模式,建设岭南茶文化网络平台,共同推动岭南茶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岭南茶艺 潮汕工夫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下茶艺技能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敏 《广东茶业》 2013年第6期24-24,共1页
中等职业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精神的指引下,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茶文化专门化发展方... 中等职业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精神的指引下,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茶文化专门化发展方向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教师团队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探索在企业参与评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与改进对茶文化专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模式。笔者认为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茶文化专业技能人才进行考核评价应该是更科学、更合理和更具有说服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人才 考核评价 校企合作 中等职业学校 机制 茶艺 酒店服务 管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骞 白碧珍 陈丽敏 《广东茶业》 2019年第2期26-28,共3页
本文结合茶艺表演的编创要点,以《遇见老白茶》的主题茶艺表演编创为例,阐述主题茶艺表演主题的确定、解说词的撰写、茶席的设计等因素,并进行分析及总结,就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进行浅析。
关键词 茶艺表演 主题 老白茶 师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