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
作者 路一平 邱健 詹纯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5-167,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Wistar大鼠模型。方法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保护性剂量260mg/kg腹腔注射烟酰胺(Nicotinamide,NA)溶液,15分钟后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同时给予维生素D3(VD3)注射液按总剂量6... 目的建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Wistar大鼠模型。方法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保护性剂量260mg/kg腹腔注射烟酰胺(Nicotinamide,NA)溶液,15分钟后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同时给予维生素D3(VD3)注射液按总剂量60万IU/kg分三天灌胃,在上述基础上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测定大鼠血脂、血糖、胰岛素含量,制作胰腺、主动脉石蜡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8周后大鼠空腹血糖≥7.8 mmol,且HE染色可见胰岛增生、散在分布、形状不规则,主动脉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中膜增生,结构紊乱。对照组未出现类似变化。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Wistar大鼠模型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异位成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余 尹庆水 +13 位作者 徐国洲 夏虹 张宏斌 赖晃文 杨传红 詹纯利 李建军 陈丙旭 陈小冬 朱家龙 胡旭东 许春 李兆麟 李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 目的:探讨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对异位成骨的影响;寻找具有骨诱导、骨传导、炎症反应轻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将两种不同理化条件下制得的CHA分为A,B两组,每组都同样按照不同的4种组合方法:CHA,CHA/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rhBMP-2),CHA/几丁糖,CHA/rhBMP-2/几丁糖制得4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CHA)人工骨,分别编成A1~4小组和B1~4小组,分别植入大鼠背部肌肉的4个部位中。术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动物精神状况,伤口情况;以X线投照获得影像,处死动物后取材,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肝脏损害情况。结果:不同理化条件下产生的CHA对成骨、炎症反应、肝脏损害无差异;不同组合的CCHA之间有差异,CHA/rhBMP-2/几丁糖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排斥反应轻。结论:通过理化条件的改变,在不影响异位成骨、不增加炎症反应的前提下,提高了CHA的机械强度,使它更加容易塑形,适宜手术操作,应用指征、部位将更加广泛。CHA/rhBMP-2/几丁糖构型的CCHA人工骨,增加了CHA的骨诱导作用,并使该种作用均匀、持久;同时,又降低了异物移植后的炎症反应;rhBMP-2等复合药物的应用,在实验剂量时,无肝脏损害,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工骨 异位成骨 效应 实验研究 骨生成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癫痫大鼠红细胞粘附能力、IL-6与IL-2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育华 唐云斌 +3 位作者 吴锦银 王军军 李新春 詹纯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对机体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30),通过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抽取实验组与模型组外周... 目的探讨癫痫对机体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30),通过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抽取实验组与模型组外周血并检测红细胞粘附功能I、L-6和sIL-2R水平。利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试验测定两组大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IL-2R水平;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水平。结果模型组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IL-2R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癫痫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实验性癫痫老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
4
作者 杨传红 赖晃文 +4 位作者 唐庚云 王捷 梁军潮 詹纯列 吴小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实验性老龄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青霉素定位浸润建立老龄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将57只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照射周边剂量12Gy,等剂量曲线为50%,0.5 h~60 d... 目的: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实验性老龄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青霉素定位浸润建立老龄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将57只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癫痫后伽玛刀照射组。照射周边剂量12Gy,等剂量曲线为50%,0.5 h~60 d后取靶区海马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正常;癫痫大鼠可见神经元细胞器明显空化,部分神经元凋亡;伽玛刀照射组早期与癫痫模型组基本一致,中期和晚期部分结构得以恢复,线粒体修复较为明显。结论:老龄癫痫大鼠经低剂量伽玛刀照射,中、晚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得以修复,可为临床治疗老龄癫痫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癫痫 伽玛刀 海马神经元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小型猪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肖育华 刘大志 +2 位作者 吴锦银 李新春 詹纯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外科手术后小型猪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对67只不同外科手术实验用小型猪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即预存式自体输血组35只,均在手术前5d按体重的0.6%采血保存,术中回输,检测采血前后部分血常规值变化。对...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外科手术后小型猪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对67只不同外科手术实验用小型猪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即预存式自体输血组35只,均在手术前5d按体重的0.6%采血保存,术中回输,检测采血前后部分血常规值变化。对照组32只,术中或术后不输血液。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采血前后血常规值有显著变化(P<0.05),血液回输后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手术后成活率分别为80.0%和56.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预存式自体血回输可显著提高外科手术后小型猪的存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而且经济的输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快速脱钙及其脱钙液的选择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传红 赖晃文 +1 位作者 唐赓云 姜秀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7-358,共2页
微波快速脱钙及其脱钙液的选择杨传红,赖晃文,唐赓云,姜秀英骨组织超薄切片的制备是进行骨组织超微结构研究的先决条件。常规脱钙方法时间太长且超微结构保存不良,不利于临床病理的快速诊断。我们选择不同脱钙液在微波条件下探讨快... 微波快速脱钙及其脱钙液的选择杨传红,赖晃文,唐赓云,姜秀英骨组织超薄切片的制备是进行骨组织超微结构研究的先决条件。常规脱钙方法时间太长且超微结构保存不良,不利于临床病理的快速诊断。我们选择不同脱钙液在微波条件下探讨快速脱钙的方法,以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超微结构 切片 制备 脱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宏伟 程飚 +3 位作者 余文林 唐建兵 王捷 廖元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这两种受体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An...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这两种受体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AngⅡ受体AT1和AT2的表达,并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探讨AngⅡ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结果在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可见AT1和AT2受体表达,阳性染色信号较强。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显示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T1和AT2受体密度分别为10·69±2·15和4·9±1·05fmol/106个细胞。在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AngⅡ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AT1受体阻断剂Valsartan明显抑制该作用,而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则明显增强该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通过激活AT1和AT2受体对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产生相反的作用,Ang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可能影响瘢痕的形成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型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瘢痕 肥大性 成纤维细胞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Livin及CD15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亚刚 张小瑞 +1 位作者 张宏斌 孙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07-4109,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Livin及CD15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胃溃疡、胃炎组织共90例标本,每组均行病理诊断,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及CD151基因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54%,而...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Livin及CD15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胃溃疡、胃炎组织共90例标本,每组均行病理诊断,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livin及CD151基因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54%,而在胃溃疡及胃炎组织未检出阳性结果;CD151基因在3组中都有表达,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胃溃疡及胃炎组(P<0.01)。Livin及CD151基因在组织分化差或淋巴结转移的样本中表达量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ivin及CD151是与胃癌变相关的重要基因之一。livin及CD151基因与胃癌的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是胃癌诊断和治疗新的潜在分子靶点,可为评估肿瘤的恶性进展、转移潜能、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LIVIN CD151 RT-PCR 凋亡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海燕 张小明 +2 位作者 吴小丽 陈钰 王捷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6期328-331,359,共5页
目的研究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剂量比(blood drug concentration/dose,C/D),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型... 目的研究CYP3A5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剂量比(blood drug concentration/dose,C/D),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肾移植受者CYP3A5基因型,并以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FK506C/D值,AR、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3/*3基因型患者FK506的C/D值为149±59,明显高于*1/*1基因型和*1/*3基因型患者的78±24和90±42(均为P<0.05);移植术后3个月内*1/*1基因型患者的AR发生率与*1/*3基因型和*3/*3基因型患者的A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1/*1基因型和*1/*3基因型患者比较,*3/*3基因型患者术后肝功能异常、药物肾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均为P<0.05)。结论 CYP3A5基因多态性对服用FK506肾移植患者的C/D值、肝功能异常、药物肾毒性有一定影响。CYP3A5*3/*3基因型患者的FK506的C/D值、肝功能异常和药物肾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载体pEGFP-ANG的构建及ANG基因在HUVEC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宏斌 王捷 +5 位作者 武婕 江悦华 杨太成 冼江 杨传红 郑文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建立血管生成素 (angiogenin ,ANG)基因的真核表达系统。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拼接法 ,获得人ANG全长cDNA并测序 ,构建重组荧光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pEGFP ANG ,然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应用荧光显微镜观测及... 目的 :建立血管生成素 (angiogenin ,ANG)基因的真核表达系统。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拼接法 ,获得人ANG全长cDNA并测序 ,构建重组荧光真核细胞表达质粒 pEGFP ANG ,然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应用荧光显微镜观测及免疫组化染色 ,对转染细胞内 pEGFP ANG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 :测序表明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ANG完全一致。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HUVEC内发出强绿色荧光。免疫组化检测显示 ,转染的HUVEC中有棕色颗粒。结论 :获得了人ANG的全长编码基因。构建的重组体pEGFP ANG转染HUVEC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生成素 克隆 基因转染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C不同功能区域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梁 霍继荣 +2 位作者 刘佳 武捷 王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含有APC蛋白不同功能区域的pEGFP-N3-APC重组质粒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EGFP-N3-APC1~5转染HT-29,采用绿色荧光及RT-PCR验证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以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 目的:探讨含有APC蛋白不同功能区域的pEGFP-N3-APC重组质粒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EGFP-N3-APC1~5转染HT-29,采用绿色荧光及RT-PCR验证重组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以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HT-29细胞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以SPSS13.0软件分析电泳条带的灰度值。结果:重组质粒转染HT-29细胞后,绿色荧光及RT-PCR结果显示5个APC蛋白不同功能区域多肽可在细胞中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3-APC1,pEGFP-N3-APC2和pEGFP-N3-APC3对β-连环蛋白表达无影响,而pEGFP-N3-APC4和pEGFP-N3-APC5均可降低结肠癌细胞株HT-29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中以pEGFP-N3-APC5的抑制程度最强。结论:含有APC蛋白中15氨基重复序列+SAMP重复序列的APC5基因片段既可有效降低β-连环蛋白的表达,同时又是相对长度较短的可用于基因治疗的最优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C 重组质粒 转染 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体外消化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尚晓娅 高群玉 +1 位作者 王捷 杨连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8-220,共3页
采用体外消化模拟方法,研究了抗性淀粉在人工胃肠液和大肠液中的消化吸收情况,并用原淀粉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和原淀粉在生理盐水中均没有被分解,生理盐水对抗性淀粉的消化毫无影响。与对照组原淀粉相比,抗性淀粉在人工胃液(... 采用体外消化模拟方法,研究了抗性淀粉在人工胃肠液和大肠液中的消化吸收情况,并用原淀粉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和原淀粉在生理盐水中均没有被分解,生理盐水对抗性淀粉的消化毫无影响。与对照组原淀粉相比,抗性淀粉在人工胃液(pH3、pH4、pH5)和人工肠液(pH6.8)中变化很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抗性淀粉不起消化作用。抗性淀粉在大肠液中有明显的失重,说明大肠液对抗性淀粉有影响,抗性淀粉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或部分发酵。从而说明抗性淀粉不能在胃和小肠中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体外消化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胆碱受体亚型特异性抗体用于测定氯化铝中毒小鼠脑M受体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树进 李辉 +1 位作者 江悦华 张中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人工合成M1和M2胆碱受体蛋白的细胞外肽段,联接血蓝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出M1和M2受体的亚型特异性抗体.用此抗体观察脑室内注射Al-Cl340μg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部分脑区M受体的含量变化,发现实验组小鼠海马M... 人工合成M1和M2胆碱受体蛋白的细胞外肽段,联接血蓝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出M1和M2受体的亚型特异性抗体.用此抗体观察脑室内注射Al-Cl340μg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部分脑区M受体的含量变化,发现实验组小鼠海马M1和M2受体数降低而顶叶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毒蕈碱 M肥碱 氯化铝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电化学发光流动检测技术快速测定奶粉及液态奶中三聚氰胺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钰 王捷 +1 位作者 刘仲明 李志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0-893,共4页
采用喷射式电化学发光流动检测技术建立了奶粉和液态奶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三聚氰胺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9~1.0×10-3g/L范围内与其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9g/L。不... 采用喷射式电化学发光流动检测技术建立了奶粉和液态奶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三聚氰胺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9~1.0×10-3g/L范围内与其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9g/L。不同加标量的阴性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2%~114.2%,相对标准偏差为0.46%~1.2%。该方法具有检测灵敏、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有望用于三聚氰胺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 流动池 电化学发光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限制性标记方法提高基因芯片杂交结果的信噪比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嵘 马文丽 +3 位作者 宋艳斌 李凌 刘翠华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或在扩增中掺入荧光标记dNTP两种限制性荧光标记方法标记探针对提高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结果信噪比的作用。方法酵母mRNA经常规逆转录标记方法及两种限制性标记方法进行标记,探针纯化后与酵母表达谱... 目的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或在扩增中掺入荧光标记dNTP两种限制性荧光标记方法标记探针对提高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结果信噪比的作用。方法酵母mRNA经常规逆转录标记方法及两种限制性标记方法进行标记,探针纯化后与酵母表达谱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杂交后清洗和芯片扫描检测。结果两种限制性标记方法与直接逆转录标记相比杂交结果背景低,信噪比及灵敏度高,其中以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效果最佳。结论采用限制性标记方法后杂交结果信噪比提高,有利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荧光标记 酵母 杂交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和长春新碱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泓浏 王晓怀 +3 位作者 江悦华 杨太成 罗绍凯 赖声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8,共5页
旨在研究一种较好的微波和长春新碱的联合方法,用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将微波和长春新碱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正常骨髓细胞HL60、U937和K562细胞株,通过GM-CFU和tCFU的测定来评价体外净化的效果.结果发... 旨在研究一种较好的微波和长春新碱的联合方法,用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将微波和长春新碱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正常骨髓细胞HL60、U937和K562细胞株,通过GM-CFU和tCFU的测定来评价体外净化的效果.结果发现微波和长春新碱对GM-CFU、tCFU存活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呈现出功率相关性和浓度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微波和长春新碱对3种细胞株tCFU存活率的抑制显著大于GM-CFU(P<0.05或P<0.01);微波和长春新碱联合作用对3种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比单用长春新碱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不显著增加对GM-CFU的抑制(P>0.05).这一结果提示微波和长春新碱联合用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净化能产生协同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长春新碱 净化 白血病细胞 ABMT 体外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P基因RNA干扰对乳腺癌MDA-MB-231B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燕慧 王捷 +4 位作者 杨自飞 张宏斌 夏冰 冼江 王江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145,共4页
旨在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基因表达后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应用pSilencer5.1-U6Retro构建针对BSP基因的siRNA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29... 旨在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基因表达后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应用pSilencer5.1-U6Retro构建针对BSP基因的siRNA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制备病毒悬液感染MDA-MB-231BO细胞,利用嘌呤霉素筛选抑制BSP表达的乳腺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BSP蛋白表达,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BSP基因RNAi稳定转染的231BO-BSP27细胞。231BO-BSP27细胞内BSP蛋白表达抑制率为69.3%,与对照组细胞相比,231BO-BSP27细胞的生长速率和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S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由此证实,逆转录病毒介导的RNAi能实现BSP基因稳定沉默,从而抑制MDA-MB-231BO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唾液酸蛋白 RNA干扰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形态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赖晃文 杨传红 +2 位作者 王卓才 赖日权 唐赓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8-712,共5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分析 1 6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肿瘤分化形态特征和免疫表达。 1 6例GIST电镜观察可查见各种分化的特征性超微结构 :SF(skeinoidfibers)神经内分泌颗粒、Luse小体 (长间距胶原 )... 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分析 1 6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肿瘤分化形态特征和免疫表达。 1 6例GIST电镜观察可查见各种分化的特征性超微结构 :SF(skeinoidfibers)神经内分泌颗粒、Luse小体 (长间距胶原 )、微管、突触样结构及平滑肌特征性结构 ,显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和神经源性的特征性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1 6例GIST中S 1 0 0蛋白、SMA和CD3 4的阳性率分别为 81 3%、87 5 %和 87 5 % ;SMA、S 1 0 0和CD3 4三项均阳性 9例 ,SMA和S 1 0 0阳性2例 ,SMA和CD3 4阳性 3例 ,S 1 0 0、SMA阳性 2例。超微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 ,GIST呈现多向分化和混合表达 ,提示GIST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 ,而小肠间质瘤则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电镜结合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肿瘤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巢式PCR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艳 马文丽 +6 位作者 宋艳斌 肖维威 张宝 黄海 王洪敏 马晓冬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 目的探索SARS冠状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方法对临床病例样品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鉴定SARS冠状病毒。提取样品RNA,用巢式PCR外侧下游引物进行反转录,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进行巢式第一次、第二次PCR。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被检样品扩增出特异片段,经测序验证确实来自SARS相关冠状病毒。Blast比较结果与SARS冠状病毒多伦多株相应片段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结论反转录巢式PCR方法验证在非典型肺炎患者标本中存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序列,证实该法不失为一种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快速、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巢式反转录PCR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传感器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家洲 刘耘 +2 位作者 刘仲明 刘芳 郑文岭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3,共3页
DNA传感器以DNA为敏感元件 ,通过换能器将DNA与DNA、DNA与RNA及DNA与其它有机无机离子之间的作用的生物学信号转变为可检测的光、电、声波等物理信号。近年来 ,DNA传感器在基因诊断、环境监控。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传感器 基因诊断 环境监控 药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