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崔海萍 周佺 +5 位作者 吴炜亮 卢姗 黄翠莉 何春林 李晓明 龙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8-273,共6页
为探讨化学合成的芳氧羧酸类化合物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在食品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动物实验对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进行毒理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使用率... 为探讨化学合成的芳氧羧酸类化合物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在食品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本文采用动物实验对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进行毒理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使用率进行研究。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6577 mg/kg bw,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分别显示其未见明显的致突变性及遗传毒性。色谱检测结果表明,月饼、糖果及糕点等3类高糖食品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使用率较高,其中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49.48±1.26、52.30±1.87、71.31±1.39 mg/kg;中位值使用量分别为118.05±2.11、72.58±0.94、(65.77±1.02)mg/kg;95%位值使用量分别为439.97±2.06、340.77±1.45、137.63±1.62 mg/kg。综合毒理学评价结果及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的使用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添加量为95%位值使用量时,化学合成的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暴露量已超出其ADI值,可能会对高糖食品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食品 芳氧羧酸类化合物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江东文 黄佳佳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5X期44-45,共2页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的现状生产许可审查技术法规建设日趋完善 新修订的《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实施生产许可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为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生...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的现状生产许可审查技术法规建设日趋完善 新修订的《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实施生产许可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为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活动,加强食品生产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同步修订施行新版《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许可 审查工作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法 食品添加剂生产 药品监督 管理办法 现场核查 法规建设 许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萍 江绮晴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5期23-23,26,共2页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虽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差异性大,但总体以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为主,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较弱,技术水平一般。本文结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和全国各省的日常监督检查通报,就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上...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虽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差异性大,但总体以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为主,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较弱,技术水平一般。本文结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和全国各省的日常监督检查通报,就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上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生产 质量管理 生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经营企业冷链管理检查体系的构建
4
作者 黄炳生 吴生齐 +1 位作者 丘杏柳 侯珺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8期211-215,共5页
药品冷链管理是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强药品经营企业冷链药品的监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是药品监管部门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药品经营企业冷链... 药品冷链管理是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强药品经营企业冷链药品的监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是药品监管部门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药品经营企业冷链管理常见的问题,并探索出具有科学性策略的冷链管理检查体系,以期为药品监管部门进行针对性检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经营企业 冷链管理药品 现场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5
作者 游俊贤 《现代食品》 2015年第17期18-19,共2页
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中国政府和群众的关注。本文将立足于目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 管理体系 应对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佳佳 江东文 +2 位作者 杨昭 李燕杰 徐振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68-374,384,共8页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碳材料,具有性质稳定、吸附能力强、易修饰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被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基于MWCNTs的固相萃取模式及其...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碳材料,具有性质稳定、吸附能力强、易修饰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被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基于MWCNTs的固相萃取模式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并就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固相萃取 样品前处理 食品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降糖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罗格列酮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佳佳 江东文 +2 位作者 杨昭 李燕杰 徐振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3-58,共6页
本文建立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罗格列酮的检测方法,重点考察了样品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净化剂类型、组成、使用量和净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最优条件为:采用... 本文建立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罗格列酮的检测方法,重点考察了样品提取溶剂和提取时间、净化剂类型、组成、使用量和净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最优条件为:采用无水甲醇超声提取20 min,经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1 min。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类保健食品中罗格列酮的线性范围为1.0~50.0μg/m L,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是0.02μg/m L和0.06μg/m 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7.3%~93.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该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快速且成本较低,适用于批量保健食品中罗格列酮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分散型固相萃取 保健食品 罗格列酮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型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新举措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佺 蒋爱民 吴炜亮 《现代食品》 2020年第4期30-31,33,共3页
小微型食品企业占比大,其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匮乏、食品安全知识缺乏、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突出;需有效引导其从事食品安全生产;以确保食品安全。而对其开展的食品安全培训形式内容单一、学用脱节,未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笔者介... 小微型食品企业占比大,其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匮乏、食品安全知识缺乏、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突出;需有效引导其从事食品安全生产;以确保食品安全。而对其开展的食品安全培训形式内容单一、学用脱节,未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笔者介绍了由监管部门联合高校和属地企业创建实习人才共享模式、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成立食品安全培训学院3种打破传统培训方式的培训模式,以期改善培训效果,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培训 新举措 人才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常见技术问题浅析
9
作者 江东文 黄佳佳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4X期19-20,共2页
笔者结合食品监督管理机构重新调整及新食安法颁布实施的新形势,根据自身拥有的材料审核及现场核查工作经验,提出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加以分析,为今后申证企业及核查人员提供一定技术参考。引言为指导食品生产... 笔者结合食品监督管理机构重新调整及新食安法颁布实施的新形势,根据自身拥有的材料审核及现场核查工作经验,提出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加以分析,为今后申证企业及核查人员提供一定技术参考。引言为指导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2016年10月国家总局实施新版《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以下简称《通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许可 现场核查 食品安全标准 监督管理机构 安法 食品原料 药品监督 申证 审查工作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质量安全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志航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第6期69-70,共2页
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成为人们诟病最多的一项因素,尤其是合成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毒药"的代名词,所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查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客观认识食品添加剂,结合问题探讨了... 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成为人们诟病最多的一项因素,尤其是合成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毒药"的代名词,所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查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客观认识食品添加剂,结合问题探讨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有关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非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管理质量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用秸塑制品潜在风险及监管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绮晴 罗萍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11X期14-15,共2页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如秸秆、谷壳、米糠等。传统上,这些废弃农作物一般作为柴薪用于做饭或者取暖,或者填埋堆渥作为土壤肥料,或是作为生物饲料。但这些仅能处理少部分的废弃物,还有大量的农作物收割...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如秸秆、谷壳、米糠等。传统上,这些废弃农作物一般作为柴薪用于做饭或者取暖,或者填埋堆渥作为土壤肥料,或是作为生物饲料。但这些仅能处理少部分的废弃物,还有大量的农作物收割后被农民露天焚烧,产生大量浓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风险 食品用 农作物废弃物 监管 制品 废弃农作物 土壤肥料 生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与生产加工 被引量:1
12
作者 游俊贤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6X期26-,共1页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与安全检测的现状食品生产加工与检测制度存在漏洞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有点仓促,新的食品安全法于今年实施,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过多次的征求意见及修改补充,同时也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是其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理...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与安全检测的现状食品生产加工与检测制度存在漏洞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有点仓促,新的食品安全法于今年实施,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过多次的征求意见及修改补充,同时也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是其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理和保障效果,有法不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补充 保障效果 检测制度 社会监督 致病菌污染 卫生安全管理 监管对策 大肠菌群 有法 地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乳-牛乳混合奶酪成熟期间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淑君 蒋爱民 黄彩平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5年第4期9-12,共4页
本文在黑豆乳-牛乳混合奶酪成熟期间,每隔5d测定理化指标,研究其成熟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成熟前期逐渐下降,后期基本维持在59%左右;酸度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内外部p H值呈上升趋势,且外部p H值比内部p ... 本文在黑豆乳-牛乳混合奶酪成熟期间,每隔5d测定理化指标,研究其成熟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成熟前期逐渐下降,后期基本维持在59%左右;酸度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内外部p H值呈上升趋势,且外部p H值比内部p H值高;p H 4.6可溶性氮、12%TCA可溶性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总体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乳-牛乳混合奶酪 成熟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醋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萍 陈明艳 钟武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5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解决蜂蜜醋生产、销售期间产生浑浊的现象,结合单一试验和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皂土、硅藻土、壳聚糖、皂土-壳聚糖对蜂蜜醋透光率、贮藏期外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皂土澄清的蜂蜜醋,其透光率最高可达89.5%,放置2个月后未见... 为解决蜂蜜醋生产、销售期间产生浑浊的现象,结合单一试验和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皂土、硅藻土、壳聚糖、皂土-壳聚糖对蜂蜜醋透光率、贮藏期外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皂土澄清的蜂蜜醋,其透光率最高可达89.5%,放置2个月后未见杂质;经硅藻土澄清的蜂蜜醋放置2个月后有大量沉淀析出;经壳聚糖澄清的蜂蜜醋,其透光率最高可达91.1%,放置2个月后未见杂质;经壳聚糖初澄清后再使用皂土澄清的蜂蜜醋,其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可达95.1%,贮藏2个月后未见杂质。壳聚糖、皂土的最适添加量为壳聚糖0.8g/L,皂土0.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醋 澄清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醋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萍 李思欣 +1 位作者 杜伟锐 钟武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0-53,共4页
以蜂蜜为原料,采用菌膜扩培液代替菌膜接种发酵,研究初始糖度、pH、装量、发酵温度四个因素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0%、pH值5、装量60%、发酵温度30℃。经验证,在此条件下发酵90天... 以蜂蜜为原料,采用菌膜扩培液代替菌膜接种发酵,研究初始糖度、pH、装量、发酵温度四个因素对蜂蜜醋发酵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0%、pH值5、装量60%、发酵温度30℃。经验证,在此条件下发酵90天,发酵基本结束,总酸(以乙酸计)达到5.642g/dL。采用菌膜扩培液接种发酵蜂蜜醋,不仅大大缩短蜂蜜醋的发酵周期,且所得蜂蜜醋总酸含量较高,其风味品质接近传统蜂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醋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顿毕赤酵母菌对混合奶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淑君 蒋爱民 刘慧君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5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文在两组黑豆乳-牛乳混合奶酪成熟期间,每隔5d测定蛋白质降解情况,研究添加伯顿毕赤酵母菌作为后熟菌对混合奶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伯顿毕赤酵母菌的试验组混合奶酪在成熟期间,p H 4.6可溶性氮、12%TC... 本文在两组黑豆乳-牛乳混合奶酪成熟期间,每隔5d测定蛋白质降解情况,研究添加伯顿毕赤酵母菌作为后熟菌对混合奶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伯顿毕赤酵母菌的试验组混合奶酪在成熟期间,p H 4.6可溶性氮、12%TCA可溶性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其含量较对照组高;SDS-PAGE电泳图显示试验组混合奶酪的蛋白质降解程度较对照组高,且αs-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降解强度较κ-酪蛋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顿毕赤酵母菌 混合奶酪 成熟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籽油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22
17
作者 江东文 黄佳佳 +1 位作者 蓝少鹏 杜冰 《现代食品》 2017年第6期1-3,共3页
紫苏是一种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既可入药,又可食用的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遍布全国各处。紫苏籽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油,有着抗衰老、降血脂、防癌等诸多功效,对人体有极大好处。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提取方法、化学... 紫苏是一种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既可入药,又可食用的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种历史,遍布全国各处。紫苏籽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油,有着抗衰老、降血脂、防癌等诸多功效,对人体有极大好处。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和保健功能等方面对紫苏籽油展开介绍并分析,最后探讨其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提取方法 化学成分 保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果制品在监管过程存在的难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萍 江绮晴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8期62-62,64,共2页
本文简述了糖果制品中凝胶糖果、压片糖果在制作工艺、配方组成上与胶囊及压片类保健品的区别,并阐述了糖果制品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监管难点,同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凝胶糖果 压片糖果 保健品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凌子庭 蒋爱民 +3 位作者 周佺 范红 艾民珉 曹媛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共6页
以优选出添加0.50%NaOH的鸭蛋蛋清凝胶为研究对象,对质构、持水性、pH、色泽、蛋白质电泳(SDS-PAGE)及网络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65~95℃范围内加热温度对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凝胶的坚实度由加热前的68.88 g上升... 以优选出添加0.50%NaOH的鸭蛋蛋清凝胶为研究对象,对质构、持水性、pH、色泽、蛋白质电泳(SDS-PAGE)及网络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65~95℃范围内加热温度对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凝胶的坚实度由加热前的68.88 g上升至最大值652.35 g(70℃),上升了8.47倍;弹性则由加热前的45.20%上升至95℃的77.50%;凝胶持水性的最大值为89.02%(75℃),95℃时下降至79.03%;凝胶的pH值由加热前的11.18下降至95℃的10.78,褐变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加深。经65℃以上加热后,蛋白质发生聚集,在电泳图谱上出现分子量>97.4 kDa的新条带;网络蛋白含量在75℃达到最大值8.15%,后因热分解在95℃下降至7.21%。综合评判,70℃加热添加0.50%NaOH的蛋清可获得具有优良质构特性的碱诱导鸭蛋蛋清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温度 碱诱导 鸭蛋蛋清 凝胶特性 网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塑包企业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存在问题分析
20
作者 江绮晴 罗萍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9期49-50,共2页
我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简称塑包)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从我国实情出发,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所采取的_项重要措施,目前发证机关为省级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省有较多的塑包生产企业,每年几百家企业... 我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简称塑包)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从我国实情出发,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所采取的_项重要措施,目前发证机关为省级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省有较多的塑包生产企业,每年几百家企业申请换发证,特别近两年,处于换证高峰期,每年接近上千家。广东省塑包企业生产许可现场核查现状经统计,2017年,广东省全省共有1024家塑包生产企业申请换发证,其中916家接受了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在这916家企业中,现场核查不合格的有136家,合格率约为85.2%。为了解企业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存在问题,现随机抽查205家申请企业,对审查组在现场核查《企业实地核查记录》中开出的问题项进行统计,情况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产 广东省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现场核查 市场准入制度 生产企业 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