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实证视角下我国目击辨认程序中的暗示行为及其规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莫然
刘婷
-
机构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61,共9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课题批准号:EBA11032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目击辨认在世界各国刑事司法中都是一个十分常用的侦查措施,对于破获案件惩罚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击辨认结果的准确性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来自辨认过程中的暗示行为便是主要因素之一。运用法学实证研究法能够对我国目击辨认中暗示行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通过文献调查法可以了解我国目击辨认中暗示行为的普遍性,通过法学实验法能够揭示暗示行为对辨认结果的危害性,并在以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暗示行为的立法规制措施。
-
关键词
目击辨认
实证研究
暗示行为
法学实验
文献调查
-
分类号
D918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我国贿赂犯罪立案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雄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1-237,共7页
-
文摘
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以事模式的立案程序实现了对大量普通刑事案件及时有力的侦办。然而,对于职务犯罪,特别是贿赂犯罪,其犯罪事实的发现及其后继侦查并不符合"先事后人"的发展规律,现有的立案模式不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而且还对案件的办理造成实质影响。应建立符合贿赂犯罪查办规律的、集启动、初查、查问、决定环节在内的立案程序。
-
关键词
贿赂犯罪
立案
初查
查问
程序
重构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