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地协同测绘在城市综合体规划条件核实中的应用
1
作者 卢荣 黎煜昭 +1 位作者 冯文江 林腾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4-228,共5页
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万达茂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条件核实测量项目为依托,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与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相融合,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结果... 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万达茂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条件核实测量项目为依托,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与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相融合,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结果表明,空-地协同测绘技术可高效获取大规模、高密度点云数据,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可为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提供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倾斜摄影测量 点云 规划条件核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立体感知网建设关键技术与监测应用--以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
作者 胡耀锋 程相兵 陈嘉琦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4-178,共5页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集中保存的核心地段,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监督管理滞后、传统风貌屡遭破坏、动态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城市立体感知网的设想,研究了关键技术,并...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集中保存的核心地段,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监督管理滞后、传统风貌屡遭破坏、动态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城市立体感知网的设想,研究了关键技术,并以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验证了感知网建设的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立体感知网 无人机自动机场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机制创新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3
作者 冯萱 黄文灏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理解增量、存量空间开发与治理模式的内涵差异,构建存量空间治理思维,是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存量空间时代下城市建设面临价值目标导向、利益分配机制和公共管理方式3大转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更新实施的工具,是落实城... 理解增量、存量空间开发与治理模式的内涵差异,构建存量空间治理思维,是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关键。存量空间时代下城市建设面临价值目标导向、利益分配机制和公共管理方式3大转型。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作为推进更新实施的工具,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兑现多元价值、协调多方利益、实现社会治理的关键平台。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实践,从计划编制主要内容、多元主体协同编制机制、“考核—反馈—优化”闭环管理体系等方面,总结提出基于存量空间治理的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编制方法及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存量空间治理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管控视角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探索与创新路径——基于国家试点城市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沈毅佳 李紫妍 +1 位作者 易照曌 杨华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16,共8页
为探索超大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为同类城市提供可借鉴的规划管控框架,广州作为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通过系统梳理政策文件与试点案例,归纳其在规划管控视角下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与技术应用等历史建筑保护利... 为探索超大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为同类城市提供可借鉴的规划管控框架,广州作为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通过系统梳理政策文件与试点案例,归纳其在规划管控视角下的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与技术应用等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经验。构建了“制度创新-政策激励-数字化管控”的规划管控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研究表明,针对产权复杂、资金短缺等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结构性难题,立体化法规框架、弹性管理支持政策与智能监测体系的运用在规划管控路径中具有可行性,有助于推动历史建筑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 规划管控 政策创新 数字化技术 广州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IT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确定广州市CORS坐标基准
5
作者 陈嘉琦 程相兵 +1 位作者 胡耀锋 李文溢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184,共6页
为统一广州市CORS基准站网与北斗地基监测站网坐标基准,探索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维持区域CORS站网测绘基准的可行性,本文利用大湾区27个站9 d四系统6组双频数据进行GAMIT高精度基线解算和三维约束平差。结果表明,基线解标准化均... 为统一广州市CORS基准站网与北斗地基监测站网坐标基准,探索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维持区域CORS站网测绘基准的可行性,本文利用大湾区27个站9 d四系统6组双频数据进行GAMIT高精度基线解算和三维约束平差。结果表明,基线解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优于0.25,BDS、GPS、Galileo基线解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超过90%;基线重复性平面方向优于高程方向,线性拟合的固定误差在毫米级、比例误差优于GNSS B级10-8精度要求。四系统基线组合平差精度最高,单一系统坐标平差结果较差RMSE均值北方向为1.1 mm,东方向为1.5 mm,高程方向存在不一致性,Galileo、GLONASS坐标平差值高程最大差异超过20 mm。本文验证了GAMIT处理BDS数据独立维持区域CORS坐标基准的可行性。整体而言,BDS新信号频点B1C/B2a、B1C/B3I与GPS L1/L2双频组合精度相当,优于BDS B1I/B3I、Galileo E1/E5a双频组合,GLONASS G1/G2双频组合各项指标精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坐标基准 基线重复性 坐标一致性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广州市商业空间的演变特征研究
6
作者 陈姝颖 陈安德 +3 位作者 付迎霞 焦健 蔚丹 胡杨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基于2012、2017、2022年三个时间截面的商业设施兴趣点(POI)数据,系统考察了广州市商业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商业设施数量发展呈现“快速扩张-趋于稳定”的阶段性特征;业态结构逐步向“餐饮增长、零售调整、配套优化”方向转变;空间... 基于2012、2017、2022年三个时间截面的商业设施兴趣点(POI)数据,系统考察了广州市商业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商业设施数量发展呈现“快速扩张-趋于稳定”的阶段性特征;业态结构逐步向“餐饮增长、零售调整、配套优化”方向转变;空间分布主要沿轨道交通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域拓展;商业中心体系由传统单中心模式演变为天河路-珠江新城与北京路共同主导的多中心格局;商业中心势力范围呈现出“中心城区连片交织、外围区域点状分布”的特点。近10年广州市商业空间演变体现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的转型趋势,轨道交通建设、电子商务冲击、消费模式转型和政策支持成为其核心演变驱动力,但外围区域商业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仍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空间 演变特征 商业中心 势力范围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导向下的广州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7
作者 王烨 周岱霖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2,共7页
社区生活圈规划已成为推动城市以人为本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社区生活圈规划仍然面临与法定规划体系衔接不畅、对社区需求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考虑不足、实施路径不完善等问题,如何从理念探索转向全面实施,成为社区生活圈研究的... 社区生活圈规划已成为推动城市以人为本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社区生活圈规划仍然面临与法定规划体系衔接不畅、对社区需求的异质性和动态变化考虑不足、实施路径不完善等问题,如何从理念探索转向全面实施,成为社区生活圈研究的关键议题。广州市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系列工作,逐步推动从规划方案转向融合规划、行动、实施、管理等多维度的社区综合解决方案转变。通过系统梳理广州市在社区生活圈划分、服务能力评价、关键要素配置、规划体系衔接和实施行动计划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提出基于实施导向的社区生活圈规划路径,旨在探索宜居社区长效建设机制,以期为广州市及其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规划实施路径 时空行为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智慧城市视角的地质灾害监测——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国超 彭卫平 刘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广州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笔者结合近年来地灾监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感知、调度、共治的角度浅谈对于广州地灾监测的一些思考。感知方面:广州市地貌结构复杂,北部丘陵台地作为地灾易发区,建议构...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广州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笔者结合近年来地灾监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感知、调度、共治的角度浅谈对于广州地灾监测的一些思考。感知方面:广州市地貌结构复杂,北部丘陵台地作为地灾易发区,建议构建重点区域天-空-地三查体系,及时识别潜在风险源。预警调度:广州市地灾的发生与降雨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耦合性,建议在广州市雨窝、降雨集中区构建精细化气象预警网格,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针对地灾监测预警存在的重监测、轻预警现象,建议构建基于数据-知识双驱动的预警模型,实现高精度可解释的地灾预测建模;针对疑难边坡,建立专家研判系统,实现精准“把脉”,精准“治疗”。共建共治:加强跨部门跨层级合作,加强新建工程项目地灾评估,消减地灾存量,控制地灾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智慧城市 地灾监测 气象预警 地貌结构 地灾易发区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存量公房活化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军 陈作任 +1 位作者 周小天 詹美旭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9-1262,共14页
在存量时代发展要求下,公房的管理使用成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公房更新改造实践经验和“城市针灸”研究进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选取老城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房集聚区开展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存... 在存量时代发展要求下,公房的管理使用成为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公房更新改造实践经验和“城市针灸”研究进展,结合广州实际情况选取老城区6个较具代表性的公房集聚区开展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存量公房如何实现有效活化利用的更新难题。结果表明:1)公房对租户的住房保障作用至关重要,尽管面临诸多现实困难,租户仍表现出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邻里信任感,且认可公房的使用价值。2)在系统总结了翻新出售、功能转换和民生保障3种活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广州的公房活化利用“以民生保障为主,其次是功能转换,最后才是翻新出售”。3)在实证基础上,文章回归关注“城市的人”,在人本主义视角、地理学范畴内进一步总结提炼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存量公房活化模式分析框架,提出存量公房分类评价综合评估模型,用于判别公房的活化模式类型,并探讨了活化利用实施路径的4个步骤:查找问题,精准诊断;以人为本,点出“穴位”;“穴位”活化,以点带面;良性互动,循环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公房 城市针灸 城市更新 城市体检 盘活利用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跃迁特征分析
10
作者 王楠 陈敏 +1 位作者 刘加敏 吴辉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68,共5页
协调城市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关系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的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TOPSIS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自然... 协调城市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关系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的自然资源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TOPSIS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源生态风险时空格局及其时空跃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2012-2022年珠三角城市群超3/4的城市自然资源生态风险在逐渐降低,但超半数城市自然资源生态风险处于中等风险及以上,总体风险程度较高;②珠三角城市群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表现出更加动态的空间结构特性,城市群的西北部自身自然资源生态风险水平受邻近城市影响较大,时空依赖性较强,超50%的城市自然资源生态风险在空间格局演化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整合性;③Moran's I的空间凝聚度仅为11.11%,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存在较大的格局变动,自身相对位置容易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灰色-TOPSIS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数据的广州市番禺区内涝淹没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淦立琴 程铭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目的]利用精细化测绘调查数据开展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旨在盘活国土资源数据资产和促进城市内涝风险精准管控。[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数据,采用SCS-CN径流模型和GIS技术,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境... [目的]利用精细化测绘调查数据开展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旨在盘活国土资源数据资产和促进城市内涝风险精准管控。[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数据,采用SCS-CN径流模型和GIS技术,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境下的城市内涝淹没深度,定量分析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承灾体灾损经验模型,对洪灾损失风险进行评估,识别高发易损规划管理单元。[结果]①番禺区内涝淹没风险区空间上呈现河涌与城市低洼地区聚集状态,临近市桥—沙湾水道、三枝香—大石水道的街镇存在着较高的淹没风险。②随着暴雨强度增加,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③在100a一遇暴雨情形下,番禺区4个规划管理单元处于高损失风险,损失主要来自住宅建筑,而处于中等损失风险的单元主要面临农业耕地淹没损失。[结论]通过精细化的测绘数据建模,从地块级别成功识别了番禺区潜在易淹没高损失区域,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提高了风险研判的精细度,能够为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SCS-CN径流模型 测绘调查数据 淹没风险 GIS技术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佛都市区创新网络和创新空间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基于发明专利申请数据的刻画
12
作者 刘鹏飞 袁奇峰 +2 位作者 姜浩 李刚 闫永涛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2-102,共11页
都市区作为区域的核心和联结全球的门户,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转型深受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综合影响。综合基于发明专利申请数据的定量刻画和基于代表个案的定性补充,探究了1985~2020年广佛创新网络和创新空间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发现:(1)... 都市区作为区域的核心和联结全球的门户,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转型深受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综合影响。综合基于发明专利申请数据的定量刻画和基于代表个案的定性补充,探究了1985~2020年广佛创新网络和创新空间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发现:(1)广佛经历了“产业发展积累-创新转型探索-创新发展加速”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以大学研究院所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网络结构,和“核心-边缘”的圈层式创新空间格局;(2)广佛创新转型中,大学研究院所的资源外溢和技术服务是源头型力量,“全球-地方”互动中的本地产业集群崛起与扩散是根本型力量,有为政府设立特殊产业政策区吸引全球-地方创新要素集聚是主动型力量;(3)都市区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创新发展模式也有差异,核心城市广州的源头创新机构积累较多,是创新网络核心,同时其科创平台的规划布局更多注重与更高尺度的区域协同,而腹地城市佛山的产业与创新发展紧密依附于核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地方 创新网络 创新空间 广佛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研究——以黄桥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13
作者 胥宇凡 江泓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26,共10页
随着《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印发实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然多数历史文化村镇“重编制,轻评估”现象突出,面临实施评估缺乏与建管不力的挑战。在梳理历史文化村镇实施评估理论研究和... 随着《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印发实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愈发受到关注,然多数历史文化村镇“重编制,轻评估”现象突出,面临实施评估缺乏与建管不力的挑战。在梳理历史文化村镇实施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问题,转变以往侧重单一的“结果评判”的制定逻辑,构建“目标导向+过程管控”的综合实施评估体系,完善了从“遗产保护-发展引导-保护管理”的全周期工作闭环。同时,以黄桥历史文化名镇为例,总结保护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并分别从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层面提出相应规划对策,以期为后续保护规划的修编和管理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实施过程 规划实施效果 历史文化村镇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捕获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编制路径——以广东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4
作者 李哲 龚擎玉 +3 位作者 丁寿颐 张颖异 张超 廖卓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5,共9页
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编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价值捕获理念,探讨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价值捕获的有效协调。提出“捕获对象识别与分类—资源价值评估与测度—基于空间要素的直接价值捕获—基于非空间要素的间接价值捕获—... 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编制的角度出发,结合价值捕获理念,探讨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价值捕获的有效协调。提出“捕获对象识别与分类—资源价值评估与测度—基于空间要素的直接价值捕获—基于非空间要素的间接价值捕获—价值捕获兑现与监管”的价值捕获策略,并将该策略融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编制体系。同时,以广东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索基于价值捕获的适应性规划编制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捕获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更新规划 广东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广州工业产业区块管理优化策略
15
作者 栗梦悦 陈丹阳 李洋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1,共11页
工业产业区块是保障产业长远发展的工业用地底线,也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空间治理工具。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经济-空间”视角,剖析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下的经济逻辑转变。一是政策引领作用增强,二是创新驱动力量增强,三是人才要素... 工业产业区块是保障产业长远发展的工业用地底线,也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空间治理工具。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经济-空间”视角,剖析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下的经济逻辑转变。一是政策引领作用增强,二是创新驱动力量增强,三是人才要素保障增强;对应来看,广州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制度框架在空间治理响应上面临产业战略传导失效、刚性与产业灵活性矛盾、产业配套实施滞后等治理困境。提出三大优化策略:一是建立“产业功能区-产业区块-产业地块”分层空间引导体系;二是通过弹性区块管理、过渡期政策、混合用地供给、协同监管等机制破解刚性管控与动态发展的矛盾;三是推动“产城创”深度融合,通过需求响应和运营前置建设产业社区生活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产业区块 工业控制线 广州市 新经济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划定与规划策略——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涛 姚江春 +1 位作者 朱江 李翔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108,共4页
采用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空间内部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识别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空间差异,利用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划定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管控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 采用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空间内部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识别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空间差异,利用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划定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并提出差异化的规划管控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根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结果将生态空间内的详细规划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并以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重点聚焦人类活动强度、保护利用、生态修复等重要指标,探讨差异化的规划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详细规划单元 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规划管控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型城市海岸带专项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探讨——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建军 代欣召 +1 位作者 陈首序 曹深西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78-1688,共11页
河口型城市海岸带地区咸淡水交汇,多种空间要素交叠,开发保护矛盾更为突出,陆海统筹难度更大,海岸带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亟待探索不同于其他滨海城市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为此,文章以广州为例,针对海岸带范围划定... 河口型城市海岸带地区咸淡水交汇,多种空间要素交叠,开发保护矛盾更为突出,陆海统筹难度更大,海岸带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亟待探索不同于其他滨海城市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为此,文章以广州为例,针对海岸带范围划定的技术难点提出综合管理单元和自然地物的海岸带范围划定方法、针对海岸带空间功能统筹与管控的关键问题提出“总体结构+发展单元”的空间布局思路和“多维研判+分类管控”的空间管控方案,针对海岸带管理体系交叠的技术问题提出“规划引领、部门协同、空间准入”的综合管理制度设计。相较于其他滨海城市,河口型城市海岸带专项规划编制应更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分级统筹、陆海多元空间的分类管控、跨部门管理规则的统领性、引导性与约束性,以丰富海岸带专项规划技术体系,推进陆海统筹战略在河口海岸地区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专项规划 空间管控 河口型城市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景观区的划定和管控方法——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戈 徐晓曦 李佳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从“守住底线、凸显特色”的原则出发,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区的划定和管控方法,分析识别广州山边、水边、林边、田边、海边独特的自然禀赋,对生态景观区周边城市建设进行引导,并通过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基础...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从“守住底线、凸显特色”的原则出发,形成城市生态景观区的划定和管控方法,分析识别广州山边、水边、林边、田边、海边独特的自然禀赋,对生态景观区周边城市建设进行引导,并通过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出台系列标准导引等,提高管控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以期为城市空间的形态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景观区 城市设计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19
作者 丁寿颐 贾琦琪 +1 位作者 李清嘉 刘泽瑾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5-21,46,共8页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对中国省级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并利用主导因素法进行潜力分区。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北京、天津等快速城镇化区域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较低,需发挥其经济发展优势。提出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潜力评估,并能有效识别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类型,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和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潜力 潜力评价 指标体系 统一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与创新网络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鹏飞 袁奇峰 +1 位作者 占玮 李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6,共12页
基于创新空间集聚创新要素的“场”空间和区域创新网络“流”节点的双重属性,提出创新空间单元概念假设。利用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和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的格局与类型,以及创新网络的结构与模式。研究发现:(1)... 基于创新空间集聚创新要素的“场”空间和区域创新网络“流”节点的双重属性,提出创新空间单元概念假设。利用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和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的格局与类型,以及创新网络的结构与模式。研究发现:(1)识别出58个创新空间单元,论证了概念假设;(2)广佛都市区创新空间单元呈现“一区多核多点”格局,并可分为创新城区、产业园区、混合型科技园区等三大类七小类单元类型;(3)创新空间单元网络呈现以广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鱼骨放射状”结构,并提炼出大学研究院所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模式、龙头企业集团创新网络模式、体制内企业和机构合作创新网络模式,以及混合型创新网络模式四类典型创新网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空间单元 创新网络 创新空间 广佛都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