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二级奖金分配模式探讨:以H医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卢涛 卜晶晶 《卫生经济研究》 2010年第6期46-48,共3页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单纯以工作量以及结余提成的奖金分配方式已不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医院现行奖金分配模式,提出了基于多元绩效评价的二级奖金分配模式,并以H医院为例,介绍了该模式的操作流程。
关键词 成本核算 多元绩效评价 二级奖金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幼儿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颌骨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朝晖 邹晖 刘远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幼儿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方法:对15名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患儿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与正常值对照并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内倾型深覆患儿下颌骨明显后缩,且有发育不足,但上颌骨生长基本... 目的:探讨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幼儿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方法:对15名4~6岁乳前牙重度内倾型深覆患儿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与正常值对照并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内倾型深覆患儿下颌骨明显后缩,且有发育不足,但上颌骨生长基本正常;患儿上下面高比例失调。结论:重度内倾型深覆在乳牙期即能引起幼儿颌骨生长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深覆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与粉剂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正畸带环的牢固性能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盛 李朝晖 冯金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3-644,共2页
目的:总结40名固定矫治患者的60颗磨牙分别采用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和粉剂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正畸带环的牢固性能比较。方法:将60颗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光固化型组和粉剂型组进行间隔粘结,产生两组样本,每组30颗牙,以时间为标准,... 目的:总结40名固定矫治患者的60颗磨牙分别采用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和粉剂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正畸带环的牢固性能比较。方法:将60颗上颌第一磨牙随机分为光固化型组和粉剂型组进行间隔粘结,产生两组样本,每组30颗牙,以时间为标准,对每组带环的脱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粘入4周后两组带环的脱落计数均为零;粘入8周后粉剂型组的带环脱落计数大于光固化型组;粘入12周后粉剂型组的带环脱落计数明显大于光固化型组。结论: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带环的牢固性优于粉剂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可以作为正畸带环粘结的首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粉剂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粘结 带环 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 Force托槽矫治错畸形
4
作者 武玉海 陈建民 兰泽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低摩擦力矫治器(Delta Force矫治器)矫治错畸形特点。方法:选择25名患者(其中安氏I类9名、安氏Ⅱ类11名、安氏Ⅲ类5名),使用Delta Force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矫治中选择不同类型的结扎方式以减小矫治器系统的摩擦阻力。结果... 目的:探讨低摩擦力矫治器(Delta Force矫治器)矫治错畸形特点。方法:选择25名患者(其中安氏I类9名、安氏Ⅱ类11名、安氏Ⅲ类5名),使用Delta Force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矫治中选择不同类型的结扎方式以减小矫治器系统的摩擦阻力。结果:患者矫治结束后均获得正常覆覆盖和后牙尖窝咬关系,疗程平均26.2个月。托槽脱落率为6.9%。结论:临床应用Delta Force矫治器可根据牙齿移动和控制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扎方式,既有利于牙齿的移动,又可对牙齿移动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 Force矫治器 错[牙合]畸形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温晓玲 万根平 +1 位作者 刘贤丽 林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59-2760,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血平板进行常规接种培养,用MICROSCAN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结果:临床... 目的:了解和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血平板进行常规接种培养,用MICROSCAN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结果:临床标本分离CNS共166株,其中前列腺液培养分离出89株(53.6%),痰培养分离出33株(19.9%),尿培养分离出27株(16.3%),血培养分离出10株(6.0%),另外7株(4.2%)来源于伤口分泌物培养。分离出的致病性CNS主要有溶血性葡萄球菌63株、表皮葡萄球菌42株、腐生葡萄球菌16株、施氏葡萄球菌16株、其他CNS共29株。MRCNS分离率61.6%,药敏显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仍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对MRCNS有一定的敏感性。结论:CNS已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同时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前列腺、呼吸道、伤口、血液等有关感染,体外药敏试验显示CNS大多呈多重耐药,对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提示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MRCNS感染时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凝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彦伟 刘立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MS)的X线造影和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RMS的临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E或膀胱造影检查,其中6例行CT扫描。结果:造影显示葡萄簇状充盈缺...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RMS)的X线造影和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RMS的临床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和E或膀胱造影检查,其中6例行CT扫描。结果:造影显示葡萄簇状充盈缺损13例;膀胱三角区大的分叶状充盈缺损影3例,6例膀胱壁毛糙。6例CT均显示膀胱腔内典型葡萄簇状低于腹壁肌肉密度软组织肿块,膀胱壁增厚,增强呈轻中度强化。结论:膀胱RMS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患儿年龄及临床特征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瘤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与执业药师资格制度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应权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533-533,共1页
关键词 处方药 非处方药 分类管理 执业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节育器异位于腹腔1例
8
作者 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腹腔异位 病例报告 节育器异位 宫内节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