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树录 李幼姬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L)及ionomycin(500μg/L)培养液中培养72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FN-γ及IL-10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的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结果: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分泌IL-10的量(351.29 ng/L±153.31 ng/L)较对照组(254.48 ng/L±120.69 ng/L)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IFN-γ的分泌量(25.76 ng/L±16.09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 ng/L±27.92 ng/L,P<0.05),IL-10/IFN-γ比值(18.74±13.7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95,P<0.05)。培养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培养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0.79%+0.37%)较对照组(1.31%+0.61%)明显降低(P<0.05)。培养后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3+T细胞CTLA-4分子的表达量与上清液中IFN-γ含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681,P<0.05)、与上清液中IL-10及IL-10/IFN-γ比值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624,P<0.05;r=-0.738,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即Th2优势状态。CTLA-4分子可能通过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参与Th2优势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透析治疗腹透漂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琦 彭春晖 +2 位作者 周树录 李红艳 黄伟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60-3461,共2页
腹膜透析管(腹透管)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引起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腹透管漂管的方法有运动、按摩、灌肠及插入不锈钢丝纠正位置或者手术复位[1],如不成... 腹膜透析管(腹透管)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引起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腹透管漂管的方法有运动、按摩、灌肠及插入不锈钢丝纠正位置或者手术复位[1],如不成功还需重新置管,甚至直接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而转为血液透析治疗,是影响腹膜透析技术的问题之一[2]。引起腹透管漂管的原因很多,比如置管技术、腹内压升高、胃肠道功能紊乱、体位因素等[3],而结肠透析能进行高位结肠清洗,彻底清洗肠道粪便及肠道内毒素,使体内腹水及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增加肠道蠕动,降低腹内压,纠正胃肠道紊乱等可引起腹透管漂管的相关因素,故我科对收治腹透漂管的腹膜透析患者采用结肠透析治疗,使部分患者的腹膜透析管在短时间内复位成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治疗 结肠清洗 腹透导管 疗效观察 胃肠道功能紊乱 腹膜透析管 腹内压升高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