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材料对超级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龙璐 施利勇 +1 位作者 朱健 舒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选用自制炭黑电极和活性炭电极,与铅酸电池负极并联,制作成超级电池(2 V、0.4 Ah);进行充电接受能力、不同放电倍率、阻抗及循环寿命测试。超级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较好,以5 C放电时,炭黑超级电池的容量比普通铅酸电池提高62%;在高倍率... 选用自制炭黑电极和活性炭电极,与铅酸电池负极并联,制作成超级电池(2 V、0.4 Ah);进行充电接受能力、不同放电倍率、阻抗及循环寿命测试。超级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较好,以5 C放电时,炭黑超级电池的容量比普通铅酸电池提高62%;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态下,炭黑超级电池的循环寿命比铅酸电池延长了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材料 超级电池 高倍率部分荷电态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材料消解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捷 叶启亮 +3 位作者 张虹 黄一鸣 温涛 郭长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1,共5页
探究了多晶硅样品的酸溶消解法.优化了氢氟酸、硝酸建立的酸解体系,并针对多晶硅粉末状样品给出了最优消解V(H2O)∶V(HF)∶V(HNO3)约为2.0∶2.8∶1.0.比较了室温密闭消解、超声辅助消解、水浴加热辅助消解和微波消解对消解效果的影响,... 探究了多晶硅样品的酸溶消解法.优化了氢氟酸、硝酸建立的酸解体系,并针对多晶硅粉末状样品给出了最优消解V(H2O)∶V(HF)∶V(HNO3)约为2.0∶2.8∶1.0.比较了室温密闭消解、超声辅助消解、水浴加热辅助消解和微波消解对消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多晶硅粉末样品室温密闭消解1 h为最简便有效的消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消解 氢氟酸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串配合物[CoMCo(dpa)_4(NCS)_2](M=Co,Ni,Pd,Pt)结构和自旋过滤性质研究
3
作者 吴子文 周沃华 +4 位作者 丁丹丹 陈蓉 许旋 罗一帆 徐志广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6,共9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金属串配合物[Co MCo(dpa)4(NCS)2](1:M=Co,2:M=Ni,3:M=Pd,4:M=Pt;dpa=二吡啶胺)的成键性质和自旋过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基态为二重态,Co6+3金属链形成三中心三电子σ键(σ2σ1nbσ*0);而...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金属串配合物[Co MCo(dpa)4(NCS)2](1:M=Co,2:M=Ni,3:M=Pd,4:M=Pt;dpa=二吡啶胺)的成键性质和自旋过滤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基态为二重态,Co6+3金属链形成三中心三电子σ键(σ2σ1nbσ*0);而配合物2~4的基态均为反铁磁耦合单重态(AF态),对应的最低能量高自旋态(HS态)分别为三重态、七重态和七重态,单电子分布在两端Co原子上,[Co MCo]6+链具有三中心四电子σ键(σ2σ1nbσ*1).配合物1~4均具有自旋过滤效应,电子传输通道主要为β-自旋σnb轨道,与费米能级的距离大小为1<2<3≈4.电场作用下,1~4的高电势端Co2—N4键增长而低电势端Co3—N7键缩短,Co—M平均键长略为缩短,Co—M键增强;电场作用下金属原子的自旋密度和电荷密度变化很小,电磁性质稳定;电场作用下σnb轨道分布仍保持沿金属轴方向离域,LUMO-HOMO能隙减小,有利于电子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过滤 电场作用 对称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相催化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晓明 霍永康 +2 位作者 罗浩伟 樊亮程 蔡跃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3,共7页
相比传统的多孔碳和无机沸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制备方便、易于修饰、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框架规模大小可调等优点,在气体存储、吸附分离、多相催化、磁学等广泛应用.文章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研究,介绍了MOFs作为多相催化剂... 相比传统的多孔碳和无机沸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制备方便、易于修饰、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框架规模大小可调等优点,在气体存储、吸附分离、多相催化、磁学等广泛应用.文章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研究,介绍了MOFs作为多相催化剂所具有的独特特点;评估了MOFs作为催化剂的潜力,重点从MOFs的结构要素出发总结了MOFs作为多相催化剂的应用现状;讨论了MOFs作为多相催化剂需要重视的问题,为定向合成此类材料在催化方面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结构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2,2′-联吡啶-5,5′-二羧酸配体构筑的碱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区泳聪 钟均星 +2 位作者 宋萦怡 朱岚岚 吴建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4,共7页
从2,2′-联吡啶-5,5′-二羧酸配体出发,利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两种新颖的碱土金属配位聚合物[Ca(bpdc)(DMF)2(H2O)2]n(1)和[Mg(bpdc)(H2O)3]n(2),并且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光致发光性质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从2,2′-联吡啶-5,5′-二羧酸配体出发,利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两种新颖的碱土金属配位聚合物[Ca(bpdc)(DMF)2(H2O)2]n(1)和[Mg(bpdc)(H2O)3]n(2),并且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光致发光性质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是一维链结构,并且通过分子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连接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有趣的是,固态荧光光谱显示两种结构的荧光出现了明显的不同,联系结构分析推断可能是有机配体的不同配位构象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配合物 溶剂热合成 构象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金属串配合物[Ru_3(dpa)_4]L_2(L=Cl,C≡N,C≡CPh)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胜楠 莫小婵 +3 位作者 陈彤 周沃华 徐志广 许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7,共9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结合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含二吡啶胺配体(dpa)的金属串配合物[Ru3(dpa)4]L2(1:L=Cl,2:C≡N,3:C≡CPh)的Ru—Ru,Ru—L键及其在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配合物... 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结合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含二吡啶胺配体(dpa)的金属串配合物[Ru3(dpa)4]L2(1:L=Cl,2:C≡N,3:C≡CPh)的Ru—Ru,Ru—L键及其在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配合物基态均存在Ru6+3离域三重键,1中具有1个σ43和2个!43离域键,2中具有σ23,!53和δ53离域键,3中具有1个σ23和2个!53离域键.1的轴向配体形成Ru—Cl弱配位σ键,2和3中Ru与C≡N和C≡CPh(下文简写为CN和CCPh)除形成Ru—C配位σ键外,还具有Ru(dyz,dxz)→L(!*C-N或!*C-C)反馈!键,减弱了Ru—Ru离域!键.且2的CN中N的电负性较大,其反馈!键更强使Ru—Ru键最弱,故Ru—Ru距离为2〉3〉1.(2)电场作用下,低电势端的Ru—Ru和Ru—L键缩短,而高电势端的Ru—Ru和Ru—L键增长;轴向配体的负电荷向高电势端转移,而Ru的正电荷则向低电势端移动;高电势端Ru的自旋密度减小,而低电势端Ru和L的自旋密度增大.因3中CCPh共轭性强,故电荷密度和自旋密度对电场更敏感,有利于电子在分子轴的传输.1-3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能级和能隙在电场作用下均较稳定.在电场中前线轨道仍能保持金属轴的离域,有利于电子传输.(3)含更大的共轭轴向配体CCPh的3的HOMO-LUMO能隙小于具有相同自旋态的2,故3的导电性可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场 Ru3^6+离域多重键 分子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串配合物[Ni_3(L)_4(NCS)_2](L=dpa~–,mpta~–,mdpa~–,mppa~–)结构和磁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蓉 周沃华 +2 位作者 吴子文 许旋 徐志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3-1689,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方法结合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对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前景的金属串配合物[Ni3(L)4(NCS)2](L=dpa–(1),mpta–(2),mdpa–(3),mppa–(4))进行研究,分析了桥联配体L对Ni―Ni相互作用和磁耦合性质的影响.结果得到:(1)配...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方法结合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对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前景的金属串配合物[Ni3(L)4(NCS)2](L=dpa–(1),mpta–(2),mdpa–(3),mppa–(4))进行研究,分析了桥联配体L对Ni―Ni相互作用和磁耦合性质的影响.结果得到:(1)配合物的基态均是对应于五重态(HS)的反铁磁(AF)单重态,HS的能量和结构与AF态相近,链形成了三中心四电子键().(2)dpa–引入甲基成为mdpa–,对Ni―Ni、Ni―N距离影响不大;3H-吡咯环和噻唑环取代吡啶环后,N1―N2、Ni―Ni距离增大,Ni2―N2键长缩短,但噻唑环的影响较小;故Ni―Ni相互作用强度为1≈3>2>4.(3)预测了3和4的Jab值为–103和–88 cm–1,随Ni―Ni相互作用增强磁耦合效应增大.Ni―Ni相互作用越大,通过链σ型轨道的直接磁耦合越强;Ni2―N2键越强,通过涉及桥联配体的间接磁耦合越强,直接磁耦合比间接磁耦合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桥联配体 密度泛函理论 磁耦合 分子导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钌硅原子簇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源 李国良 +1 位作者 陈红雨 李前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4,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结合6311SDD基组,系统地研究了掺钌硅原子簇RuSi n(n=1~14)的几何结构、稳定性以及电子性质.结果表明,当n>3时,RuSi n的基态由平面结构转为三维立体结构.随着硅原子数由1增长到14,RuSi n原子簇中Ru原...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结合6311SDD基组,系统地研究了掺钌硅原子簇RuSi n(n=1~14)的几何结构、稳定性以及电子性质.结果表明,当n>3时,RuSi n的基态由平面结构转为三维立体结构.随着硅原子数由1增长到14,RuSi n原子簇中Ru原子的位置逐渐从原子簇表面转移到原子簇内部.当n=12时,Ru原子完全陷入原子簇结构中,形成一个以Ru为中心的硅笼结构.自然键轨道分析表明RuSi n(n=2~14)的基态结构中都存在三中心键,有利于这些结构的稳定性.此外,RuSi n(n=1~14)原子簇各基态结构的平均结合能、二阶差分能、HOMO-LUMO能隙、电离势、电子亲合势等数据都表明RuSi12的基态结构的稳定性很高.该文研究结果有望对今后有关掺钌硅原子簇的质谱和光电子能谱等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钌硅原子簇 结构 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B3LY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1-1,2,4-三唑基)苯甲酸的钙、镁配合物 被引量:2
9
作者 区泳聪 高翔 +2 位作者 钟均星 卢治斌 陈烁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4-(1-1,2,4-三唑基)苯甲酸(Htabc)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和溶剂挥发法合成了2种碱土金属配合物[Mg(tabc)2(H2O)4](1)、[Ca(tabc)(H2O)4](tabc)(2),并对其进行了系列性质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是零维和一维配位结构,配位水分子... 以4-(1-1,2,4-三唑基)苯甲酸(Htabc)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和溶剂挥发法合成了2种碱土金属配合物[Mg(tabc)2(H2O)4](1)、[Ca(tabc)(H2O)4](tabc)(2),并对其进行了系列性质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是零维和一维配位结构,配位水分子与羧基氧形成大量氢键,分别将1和2拓展成了三维和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结构中含有1个游离的tabc-,将二维层连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和2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此2种配合物的最大发射峰对应的波长相对配体都发生了蓝移.配合物2的热重数据显示了特殊的客体稳定化作用.配合物1和2的CCDC号分别为1460791和1460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1 2 4-三唑基)苯甲酸 碱土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离源的研制及其与台式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启亮 胡帆 +5 位作者 郭长娟 钟伟填 李磊 黄正旭 程平 周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
研制激光电离源并与自制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应用紫铜样品,优化了离子源真空度、激光参数、样品靶相对接口参数及接口射频电压参数等.对不锈钢样品和铝片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仪器半峰分辨为3 000,灵敏度较好,检测速度较快,可实现... 研制激光电离源并与自制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应用紫铜样品,优化了离子源真空度、激光参数、样品靶相对接口参数及接口射频电压参数等.对不锈钢样品和铝片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仪器半峰分辨为3 000,灵敏度较好,检测速度较快,可实现单秒采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离(LI) 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氮唑类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莲玉 谭淑莲 +5 位作者 谢晓丹 汤颖欣 何春凤 陈俊彬 区泳聪 吴建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3,共6页
氮唑类金属配合物是含能材料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材料,其结构易于调控,且具有高能低感的特性.选用1,2,4-三氮唑、四氮唑和5-氨基四氮唑这三类配体,与Zn2+、Cd2+、Cu2+等金属离子合成得到系列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并对这些物质进行了热重... 氮唑类金属配合物是含能材料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材料,其结构易于调控,且具有高能低感的特性.选用1,2,4-三氮唑、四氮唑和5-氨基四氮唑这三类配体,与Zn2+、Cd2+、Cu2+等金属离子合成得到系列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并对这些物质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和燃烧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参与配位后,氮唑类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增强,其密度也随之增加,而热能数据表明合适的金属离子与含能配体参与配位能有效提高含能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配位聚集程度对生成焓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对如何选择合适的金属离子与含能配体进行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合物 氮唑类配体 燃烧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串配合物[MM'M″(dpa)_4(Cl)_2](M=Co,Ni;M',M″=Co,Rh)电子输运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郅莎莎 班颖 +1 位作者 徐志广 许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0-987,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P86方法研究金属串配合物[MM'M″(dpa)_4(Cl)_2][MM'M″=CoCoCo(1),CoCoRh(2),CoRhRh(3),Ni CoRh(4)]的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2和4的最稳定自旋态均存在1个(MM'M″)6+的离域σ33键(σ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P86方法研究金属串配合物[MM'M″(dpa)_4(Cl)_2][MM'M″=CoCoCo(1),CoCoRh(2),CoRhRh(3),Ni CoRh(4)]的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2和4的最稳定自旋态均存在1个(MM'M″)6+的离域σ33键(σ2σnb1σ*0);但配合物3具有1个(MM'M″)6+的离域σ34键(σ2σnb2σ*0)和2个π35键(π4πnb4π*2),故Rh—Rh键和Co—Rh键较强; Rh的引入使M—M键增强,Ni的引入则使M—M键减弱,键强次序为Rh—Rh>Co—Rh>Co—Co>Ni—Co.配合物1~4的传输通道均含有π和σ型轨道.正偏压下,配合物2和3的电流大于配合物1和4的.负偏压下,配合物4中出现负微分电阻效应.配合物3中形成传输通道的σnbα/β和π*α/β轨道能级分裂明显,(MM'M″)6+对β自旋的π*轨道的贡献(88%)比α自旋(74%)的大,使β自旋的电子更易传输,具有较好的自旋过滤效应(7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传输 自旋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QCM研究铅电极在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中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献平 康宗轩 +4 位作者 黄毓岚 舒东 钟雅云 郝俊南 廖雨清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7,共6页
使用电化学线性扫描伏安(LSV)、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中铅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伏安曲线和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结果分析表明,从-1.0 V到-0.4 V正向扫描时,铅在硫酸溶液中生成两种氧化产物,在... 使用电化学线性扫描伏安(LSV)、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中铅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伏安曲线和电极表面质量变化结果分析表明,从-1.0 V到-0.4 V正向扫描时,铅在硫酸溶液中生成两种氧化产物,在-0.87 V时生成硫酸铅,在-0.73 V时生成Pb O·Pb SO4,然后Pb O·Pb SO4转化成硫酸铅,而铅在硫酸钠中的氧化产物只有硫酸铅.因此,酸性溶液是Pb O·Pb SO4形成的必要条件,这进一步揭示了铅酸电池的负极放电机理,也为铅酸电池负极反应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电池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 循环伏安 铅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串配合物(n,m)[Cr_3(PhPyF)_4Cl_2](n=2,3,4;m=2,1,0)的配位结构及其与电场的关系
14
作者 丁丹丹 许旋 +3 位作者 吴子文 周沃华 陈蓉 徐志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3-1330,共8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方法研究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金属串配合物(n,m)[Cr3(Ph Py F)4Cl2](HPh Py F=N,N′-苯基吡啶基甲脒;n=2,3,4;m=2,1,0)的配位结构及其受电场作用的影响,n、m分别表示Ph Py F-的苯环在左侧和在右侧的配体个数.结...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P86方法研究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金属串配合物(n,m)[Cr3(Ph Py F)4Cl2](HPh Py F=N,N′-苯基吡啶基甲脒;n=2,3,4;m=2,1,0)的配位结构及其受电场作用的影响,n、m分别表示Ph Py F-的苯环在左侧和在右侧的配体个数.结果表明:(1)零电场下,四个Ph Py F-的(2,2)、(3,1)和(4,0)三种配位方式能量差别很小,为竞争态,(2,2)最稳定.(4,0)结构中两端轴向配体Cl均可与Cr配位,且Cl4―Cr1键比Cl5―Cr3键更强,若作为分子器件可与电极结合,这与(4,0)[Cu Cu M(npa)4Cl][PF6](M=Pd,Pt;Hnpa=2-萘啶苯胺)靠近苯环一端的轴向配体无法与M配位不同.(2)在(2,2)、(3,1)和(4,0)中,Cr36+链均具有三中心三电子离域σ键,但离域性逐渐减弱.随四个Ph Py F-配位方式趋于一致,分子极性逐渐增大,由Cl4指向Cl5(Z)方向,Cr1的α自旋密度增大,Cr2的β和Cr3的α自旋密度减小.(3)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在电场下发生规律性变化,在-Z方向电场作用下,(3,1)、(4,0)电子移动方向与极性方向相同,使分子的键长、自旋密度、电荷和能隙变化显著性均大于Z方向电场,且极性越大变化越显著,有利于提高分子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配位方式 电场 分子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溶胶-凝胶-水热法合成金红石型TiO2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郎旭 孙艳辉 +1 位作者 董佩佩 陈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5,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六次甲基四胺(HTM)3种表面活性剂,制取特殊形貌的TiO2.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产品具有花簇状的微纳...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分别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六次甲基四胺(HTM)3种表面活性剂,制取特殊形貌的TiO2.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产品具有花簇状的微纳米结构,都为金红石型TiO2.表面活性剂不影响TiO2的晶型,但影响TiO2的形貌、尺寸及分散度.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有利于提高TiO2的分散度,改善团聚程度;HTM利于TiO2自组装成由纳米棒构成的球形颗粒.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TiO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充放电和阻抗测试结果表明,在167.5 mA/g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128 mAh/g,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为110 mAh/g,显示了该电极材料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水热法 金红石TiO2 表面活性剂 电化学性能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串配合物[MoMoCo(npo)4(NCS)2]的配位结构及其与电场的关系
16
作者 赵静 徐志广 许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6-672,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金属串配合物[MoMoCo(npo)4(NCS)2](npo=1,8-萘基-2-酮)的配位结构及其受电场作用的影响。配位方式记为(n,m),其中n、m分别表示4个赤道配体npo^-的O与Co和Mo配位的个数:n=0,1,2,3...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具有分子导线潜在应用的金属串配合物[MoMoCo(npo)4(NCS)2](npo=1,8-萘基-2-酮)的配位结构及其受电场作用的影响。配位方式记为(n,m),其中n、m分别表示4个赤道配体npo^-的O与Co和Mo配位的个数:n=0,1,2,3,4;m=4,3,2,1,0。结果表明:(1)零电场下,基态能量高低为(0,4)>(4,0)>(3,1)≈(1,3)>(2,2),5种配位方式均可稳定存在且互为竞争态。Z方向偶极矩μ(Z)值大小为(0,4)(+)>(1,3)(+)>(2,2)(-)>(3,1)(-)>(4,0)(-)(+、-表示μ(Z)值的正负,与Z方向相同即为正,相反即为负),4个npo^-趋向越一致能量越高极性越大。(2)Mo-Mo具有四重键,键长随μ(Z)值减小而减小,而Mo-Co键长则相反。随μ(Z)值减小前线轨道中πNCS(1)轨道能降低,π'NCS(2)轨道能升高。(3)Z方向电场作用下,除(0,4)外所有配位方式的Mo1-N8键显著增长,结构不稳定。(4)电场作用下前线轨道能级交错,μ(Z)为正值的(0,4)、(1,3)的能隙E_(LUMO-HOMO)在-Z方向电场中降低更显著,μ(Z)为负值的(2,2)、(3,1)和(4,0)的能隙在Z方向电场中降低更显著。分子极性越大,随电场强度增强能隙降低越显著,分子导电性可能越好。(0,4)、(3,1)和(4,0)可能具有整流效应,但(3,1)和(4,0)的稳定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串配合物 配位方式 密度泛函理论 电场 分子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三维石墨烯对铅酸电池寿命的影响
17
作者 徐绮勤 龙群英 +2 位作者 吴涵挚 马国正 陈红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8,共5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三维多孔的石墨烯(3D-r GO),将不同质量分数的3D-r GO添加到负极活性物质中,制备出铅酸电池,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3D-r GO质量分数的增加,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 C)下,电池的循环寿命先增大后减小...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三维多孔的石墨烯(3D-r GO),将不同质量分数的3D-r GO添加到负极活性物质中,制备出铅酸电池,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3D-r GO质量分数的增加,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HRPSo C)下,电池的循环寿命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添加3D-r GO质量分数为1.0%的电池在HRPSo C下的循环性能最好,其初始放电比容量(在0.05C倍率下为185.36 m Ah/g)相比普通铅酸电池的(161.94 m Ah/g)提高了14.5%,其循环寿命(26 425次)是普通铅酸电池寿命(8 142次)的3.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 铅酸电池 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羟基喹啉与d^(10)金属原位合成的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翔 徐微 +3 位作者 吴昌丽 朱锡淼 区泳聪 吴建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68-1774,共7页
利用8-羟基喹啉原位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出3种新颖的d^(10)配合物[M_2(HL)_3]NO_3·H_2O (M=Cd (1),Zn (2,3)),H_2L为1,1-(7,7′-二-(8-羟基喹啉))。单晶结构表明,3种配合物有着相同的带正电荷的结构单元[M_2(HL)_3]^+,但由于... 利用8-羟基喹啉原位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出3种新颖的d^(10)配合物[M_2(HL)_3]NO_3·H_2O (M=Cd (1),Zn (2,3)),H_2L为1,1-(7,7′-二-(8-羟基喹啉))。单晶结构表明,3种配合物有着相同的带正电荷的结构单元[M_2(HL)_3]^+,但由于客体分子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配合物1和3结晶于六方晶系(P6_3/m),配合物2结晶于三方晶系(R3)。中心金属离子以六配位的模式与来自HL-配体上的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形成一个轻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存在于HL-配体与客体分子(NO_3^-,H_2O)间大量的弱作用力在结构空间堆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绿色荧光发射性质。同时,通过从配合物1中提取出原位生成的配体H_2L,首次报道了其蓝色荧光发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0配合物 原位反应 晶体结构 弱作用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