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娟 李德宪 +2 位作者 俞朝贤 黄苏 梁燕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9-723,共5页
目的:通过对结核ICU中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其VAP的高危因素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4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P的诊断标准把患者是否发生VAP分为... 目的:通过对结核ICU中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其VAP的高危因素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4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P的诊断标准把患者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核ICU内出现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肺结核与非结核患者两组间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有无VAP感染分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机械通气的时间、侵入性检查、肺结核、肺部结构改变、使用多种抗生素、糖尿病、气管切开、留置胃管、APACHEⅡ评分及昏迷与VAP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比较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AP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结论结核ICU内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肺结核、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15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结核ICU内患者感染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浩杰 杨子龙 +5 位作者 俞朝贤 冯治宇 董海平 李祥 赵威 邝浩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90-2695,共6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及空腹、服药后2 h的利奈唑胺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预测模型,采用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校准能力。结果复治(OR=2.540,P=0.028)、合并空洞(OR=4.092,P=0.021)、贫血(OR=10.921,P=0.005)、C_(min)≥0.7665 mg/L(OR=6.813,P<0.001)是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851(95%CI:0.774~0.929),约登指数为0.590时,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2.3%,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Hosmer-lemeshowχ^(2)=8.719,P=0.273)。结论C_(min)≥0.7665 mg/L、合并空洞、复治、贫血的MDR/RR-TB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较高,基于上述4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耐多药 肺结核 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