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玉美 刘志辉 +6 位作者 宋涛 李笑颜 刘国标 梁志强 周惠贤 张言斌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通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深入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和广州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核病生物样本库资料... 目的:通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深入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和广州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核病生物样本库资料对20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的年龄、性别特征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6年间共有6154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来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男女性别总体构成比为1.70,且在2010-2015年期间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40岁以下各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明显,40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的性别构成则相差较大,构成比接近2︰1;以35~年龄组为分界线,无论男女均在25~年龄组呈现一个小高峰、在50~年龄组均呈现出一个最高峰。结论: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男性多于女性,高峰年龄在50~60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肺 可疑症状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中是否对吡嗪酰胺耐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碧彤 邝浩斌 +7 位作者 刘志辉 蔡杏珊 覃红娟 孟繁荣 巫丽兰 林兆原 彭德虎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与否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采用含PZA的标准MDR-TB方案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并顺利完成疗程,且采用BACTEC MGIT 960法检测有结...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与否对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采用含PZA的标准MDR-TB方案近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并顺利完成疗程,且采用BACTEC MGIT 960法检测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同时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证实对异烟肼、利福平和PZA耐药的MDR-TB患者(Z^R-MDR组)60例;采用1:1配对原则,选择同期治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PZA敏感、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MDR-TB患者(Z^S-MDR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方案6Am-Lfx(Mfx)-PZA-Pto-Cs(PAS)/18Lfx(Mfx)-PZA-Pto-Cs(PAS)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治愈率及失败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Z^S-MDR组患者在2、6、12、24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0.00%(42/60)、90.00%(54/60)、86.67%(52/60)、86.67%(52/60),高于Z R-MDR组的46.67%(28/60)、66.67%(40/60)、70.00%(42/60)、70.00%(4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6.720、9.624、4.910、4.910,P值均<0.05);疗程结束时Z^S-MDR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81.67%(49/60),高于Z R-MDR组的65.0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4,P=0.019);Z^S-MDR组患者空洞缩小率为76.92%(40/52),与Z^R-MDR组的62.00%(31/50)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1,P=0.098);Z^S-MDR组的治愈率为86.67%(52/60),高于Z^R-MDR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P=0.016)。Z^S-MDR组的失败率为13.33%(8/60),低于Z^R-MDR组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0,P=0.016)。结论 PZA表型耐药的MDR-TB患者使用全程含PZA的标准耐多药方案治疗,其疗效较PZA敏感者差,建议对耐PZA的MDR-TB患者尽量选择不含PZA的耐多药化疗方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吡嗪酰胺 药物疗法 联合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死活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伟亮 谢贝 +5 位作者 孟繁荣 王楠 杨瑜 刘志辉 谭守勇 张言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2-378,共7页
【目的】探讨碘化丙锭(PI)和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酯(6-cFDA)鉴别死、活结核分枝杆菌的性能,为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和异质性耐药方法的创建提供基础性实验依据。【方法】应用PI和6-cFDA分别对10株1麦氏浊... 【目的】探讨碘化丙锭(PI)和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酯(6-cFDA)鉴别死、活结核分枝杆菌的性能,为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和异质性耐药方法的创建提供基础性实验依据。【方法】应用PI和6-cFDA分别对10株1麦氏浊度结核分枝杆菌纯培养活菌悬液和其相应的1麦氏浊度85℃加热30 min的死菌悬液进行染色,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MFI),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区分死菌与活菌的MFI界值,然后对另外10株活菌悬液和10株死菌悬液进行相同实验,利用前述MFI界值进行细菌死活判定。【结果】①在确定MFI界值实验中:10份死菌悬液样本PI染色的MFI值呈非正态分布,其中位值为2 459,10份活菌悬液样本PI染色的MFI值呈正态分布,其均值为426±180,PI染色鉴定死菌的MFI界值为1 329;10份死、活菌悬液样本6-cFDA染色的MFI值均呈正态分布,其均值分别为49±4和7 144±4 512,6-cFDA染色鉴定活菌的MFI界值为1 021。②应用PI染色鉴定死菌的MFI界值和6-cFDA染色鉴定活菌的MFI界值检测另外10株活菌悬液和10株死菌悬液,其准确度分别为95%和100%,灵敏度分别为1.00和1.00,特异度分别为0.90和1.00,Yonde指数分别为0.90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1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1.00。【结论】PI染色能够良好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死菌、6-cFDA染色能够良好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活菌,基于PI、6-cFDA染色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结核分枝杆菌 碘化丙锭 6-羧基二乙酰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yrB基因扩增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尹小毛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62-4264,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gyrB基因扩增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快速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分枝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的gyrB基因扩增,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结果:15株各种分枝杆菌标准株中,结核分枝杆... 目的:初步分析gyrB基因扩增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快速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分枝杆菌标准株和临床株的gyrB基因扩增,再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结果:15株各种分枝杆菌标准株中,结核分枝杆菌(MTB)、牛分枝杆菌和非洲分枝杆菌均扩增出1184bp目的片段,而其余分枝杆菌PCR结果为阴性;94株分枝杆菌临床株中,60株MTB和10株牛分枝杆菌扩增阳性,而其他分枝杆菌(包括6株脓肿分枝杆菌、5株偶发分枝杆菌、4株龟分枝杆菌、3株鸟分枝杆菌、3株胞内分枝杆菌、2株耻垢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均扩增阴性。结论:采用针对MTC的特异性引物进行gyrB基因扩增能快速、准确地鉴别MTC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gyrB基因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PT64分泌为结核杆菌生长指示的适宜检测时点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婉华 黄业伦 +4 位作者 刘燕文 胡丽环 罗少珍 孟繁荣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62-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分泌蛋白MPT64指示结核杆菌生长的适宜检测时间,为创建新型、实用的结核杆菌分离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7、14、21、28、35、42天(即1~6周末)对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分泌蛋白MPT64指示结核杆菌生长的适宜检测时间,为创建新型、实用的结核杆菌分离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7、14、21、28、35、42天(即1~6周末)对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样本实验瓶进行MPT64检测,以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或第42天为检测终点,以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适宜的检测时间。结果:在1265例临床样本分枝杆菌分离培养中,依据后续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应用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法,178例样本分离到结核杆菌,其中168例MPT64检测阳性;168例MPT64检测阳性样本中,在第1、2、3、4、5、6周呈现MPT64检测阳性的样本数分别为29、75、47、9、6和2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占MPT64检测阳性的17.26%、61.90%、89.88%、95.23%、98.81%和100%。结论: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分泌蛋白MPT64指示结核杆菌生长,在2、4周末可分别检测到60%与95%以上的MPT64阳性样本,可以分别视为快速检测和培养终点检测的适宜时点,但更望能有连续监测方法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MPT64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耀驹 李一耕 +2 位作者 谭守勇 谢贝 张言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1期725-726,共2页
采用38KD-419bP系统检1098例病人的标本,并同时进行涂片找结核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结果表明,结核病PCR检测的阳性率为54.7%(428/782),菌阳率为27.l%(190/782),说明PCR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使... 采用38KD-419bP系统检1098例病人的标本,并同时进行涂片找结核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结果表明,结核病PCR检测的阳性率为54.7%(428/782),菌阳率为27.l%(190/782),说明PCR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简易的热起动法,同时限定了敏感度,设立一系列的质控,并对影响PCR检测结核菌的各种因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支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实践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美 李笑颜 +1 位作者 罗强生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42-2643,共2页
H37Rv全基因组序列图,标志着结核病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双向电泳、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之门。蛋白质作为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必将体现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H37Rv全基因组序列图,标志着结核病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双向电泳、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之门。蛋白质作为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必将体现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为探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新型标志物,笔者进行了结核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获益匪浅.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质组学 结核病患者 后基因组时代 生物信息学 全基因组序列 H37RV 血清学诊断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嗪酰胺酶活性与耐多药肺结核近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吴碧彤 蔡杏珊 +5 位作者 邝浩斌 刘志辉 孟繁荣 王楠 高俊文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研究吡嗪酰胺酶活性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为MDR-PTB患者化学药物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 目的研究吡嗪酰胺酶活性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近期疗效的相关性,为MDR-PTB患者化学药物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广州市胸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6Am-Mfx-PZA-Pto-Cs/18Mfx-PZA-Pto-Cs(Am:阿米卡星;Mfx:莫西沙星;PZA:吡嗪酰胺;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治疗方案。85例患者中,剔除9例丢失、中断治疗、失访患者,共76例患者纳入最终研究。以Wayne方法检测吡嗪酰胺酶的活性,以BACTEC MGIT 960方法检测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比较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治疗2、4、6个月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情况。结果76例患者中,吡嗪酰胺酶阳性32例(42.1%),吡嗪酰胺酶阴性44例(57.9%);吡嗪酰胺表型耐药36例(47.4%),吡嗪酰胺表型敏感40例(52.6%)。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吡嗪酰胺酶活性检测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87,P=0.000)。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治疗4个月末病灶吸收率(59.4%,19/32)及空洞闭合有效率(65.5%,19/29)均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分别为36.4%(16/44)和36.8%(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9,P=0.047;χ^(2)=5.411,P=0.020)。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空洞闭合有效率(86.2%,25/29)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63.2%,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35)。结论MDR-PTB患者的疗效与吡嗪酰胺酶活性有关,吡嗪酰胺酶阳性患者应用含吡嗪酰胺的MDR-PTB标准方案治疗后,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的效果优于吡嗪酰胺酶阴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酰胺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蛋白质组学研究应用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9
作者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57-4258,共2页
1998年,由Cole等[1]完成的结核杆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对结核杆菌的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双向电泳、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等为核心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则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之门。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结核病 后基因组时代 应用 全基因组测序 结核杆菌 生物信息学 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胸腔积液和血清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志辉 彭德虎 +6 位作者 孟繁荣 谢贝 牛群 雷杰 高俊文 张言斌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45-2747,共3页
目的:寻找结核性胸膜炎特异性体液蛋白质标志物,以开发新型结核性胸膜炎实验诊断方法。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早中期(7 d与14... 目的:寻找结核性胸膜炎特异性体液蛋白质标志物,以开发新型结核性胸膜炎实验诊断方法。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早中期(7 d与14 d)培养滤液及其血清、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并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寻找其共有蛋白质组分。结果:培养滤液蛋白质组蛋白质种类数量远多于胸腔积液和血清蛋白质组,4例患者胸腔积液蛋白质组蛋白质种类数量多于血清蛋白质组;5例患者3类样本蛋白质组中,存在种类数量各不相同的培养滤液-胸腔积液、培养滤液-血清、血清-胸腔积液和培养滤液-胸腔积液-血清共有蛋白质,但在所有患者培养滤液、胸腔积液、血清中均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 660的蛋白质。结论:相对分子质量为2 660的蛋白质具备结核性胸膜炎特异性体液蛋白质标志物的表征,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量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结核分枝杆菌 蛋白质组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序列循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孟繁荣 刘志辉 +2 位作者 谢贝 张言斌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601-3604,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RRDR)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rpoB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China OR Hong Kong OR Macon OR Taiwan)"... 目的:了解我国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ifampicin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RRDR)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rpoB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China OR Hong Kong OR Macon OR Taiwan)"检索策略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文献,循证分析Pubmed数据库中截止至2013年4月30日有关我国结核杆菌rpoB基因突变分子特征的研究文献。结果:36篇文献纳入研究,5 136株利福平敏感结核杆菌rpoB基因RRDR序列信息得以分析,38株(0.74%)rpoB基因RRDR序列呈现基因突变,涉及8个位点,分别为511(11株)、533(7株)、531(6株)、526(5株)、516(4株)、518(2株)、519(2株)、521(2株)等,其中1株涉及511/526双位点。结论:我国结核杆菌rpoB基因RRDR序列存在沉默突变现象,并非所有RRDR序列改变均与结核杆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利福平 RPOB基因 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 沉默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彭德虎 胡锦兴 +3 位作者 石琳 林兆原 冯治宇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69-427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蛋白质组的异同,为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机制和寻找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2)处理分析样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蛋白质组的异同,为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机制和寻找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2)处理分析样本、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以蛋白质/多肽质荷比(m/z)区分不同的蛋白质/多肽,对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蛋白质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在5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到134种血清蛋白质/多肽,其中76种在胸腔积液中未出现;在5例患者胸腔积液中检测到269种蛋白质/多肽,其中211种在血液中未出现。(2)在5例患者血液中均检测到m/z分别为2660、3191、4208、5903、7764、9287等6种蛋白质/多肽;在5例患者胸腔积液中均检测到m/z分别为2416、2660、2900、2940等4种蛋白质/多肽;在5例患者血液和胸腔积液中均检测到m/z为2660的蛋白质/多肽。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蛋白质组远比其血清蛋白质组复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明晰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机制和寻找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蛋白质组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楠 邓丽 +7 位作者 牛群 吴玲 雷杰 谢贝 杨瑜 李华 刘志辉 孟繁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6-700,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南方地区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背景不同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PZA)耐药率差异,探讨影响其PZA耐药的可能因素,为进一步揭示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结核患者的结核分... 目的 分析中国南方地区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背景不同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PZA)耐药率差异,探讨影响其PZA耐药的可能因素,为进一步揭示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以下分别简称为H、R、E、S)耐药性分组,分析此四种药物耐药组合不同及利福平耐药特征不同结核分枝杆菌的PZA耐药率差异。结果 (1)耐0、1、2、3、4种上述抗结核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PZA耐药率分别为3.75%、8.60%、28.21%、57.59%、75.74%,任意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2)利福平耐药和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率为分别为56.03%和12.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四种药物全部敏感(Q),S、H、E、R、SE、RS、HS、RE、HR、HE、HSE、RSE、HRS、HRE、HRSE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PZA耐药率分别为3.75%、4.92%、11.36%、12.12%、17.78%、7.14%、18.00%、18.20%、37.50%、40.98%、48.57%、50.00%、50.00%、54.71%、70.18%、75.74%;15组耐药菌与全敏菌组间PZA耐药率比较差异显示:S、E、SE耐药菌与全敏菌的PZA耐药率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03),余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结论 利福平耐药与否、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组合可能是影响结核分枝杆菌PZA耐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吡嗪酰胺 耐药 利福平 一线抗结核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氟喹诺酮耐药结核分枝杆菌gyr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繁荣 杨瑜 +8 位作者 雷杰 王楠 李华 谢贝 邓丽 牛群 竺澎波 高俊文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明晰我国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gyrA、gyr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以检索式"quinolones resistance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China OR Hong Kong OR Tai Wan OR Macon)"和"结核AND喹诺酮耐... 目的明晰我国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gyrA、gyr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以检索式"quinolones resistance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China OR Hong Kong OR Tai Wan OR Macon)"和"结核AND喹诺酮耐药"分别在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SciFinder)和中文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与维普期刊资源服务平台)中检索有关我国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突变的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氟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gyrB进行突变位点和氨基酸变化类型等计数资料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结果 32篇外文和23篇中文文献纳入研究,3 641株氟喹诺酮类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gyrA基因得到分析,其中1 958株同时分析了gyrB基因。3 641株耐药菌中,2 830株检测到gyr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7.73%),共47种突变类型,均为氨基酸错义突变,其中单位点、双位点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75.83%和1.92%,94、90、91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49.33%(1 796/3 641)、19.14%(697/3 641)、5.80%(211/3 641),出现频率最高的突变类型依次为Asp94Gly、Ala90Val、Asp94Ala、Asp94Asn、Ser91Pro、Asp94Try;1 958株耐药菌中,175株发生gyrB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94%),其中56株的29个突变类型为gyrB单基因突变,其余119株36种突变类型与gyrA基因突变共同发生,占gyrB序列突变的68%。结论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耐药株gyrA基因突变以94、90、91位密码子单位点突变为主;gyrB基因突变位点较为分散,常与gyrA基因突变伴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氟喹诺酮耐药 GYRA GYRB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变异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孟繁荣 雷杰 +8 位作者 牛群 王楠 吴玲 杨瑜 谢贝 李华 高俊文 傅红梅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82-1588,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不同耐药表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变异特征,为更精准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从分枝杆菌菌种保藏库中筛选利福平(R)、异烟肼(H)、乙胺丁醇(E)、链霉素(s)敏感性明确的结核分枝杆...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不同耐药表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变异特征,为更精准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从分枝杆菌菌种保藏库中筛选利福平(R)、异烟肼(H)、乙胺丁醇(E)、链霉素(s)敏感性明确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373株。对373株临床分离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包含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在内的rpoB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1)373株菌株样本中,192株检测到rpoB基因变异,共发生225个突变包括碱基置换、插入、缺失在内的40种突变种类,531、526、511、516、533、515位点突变最为常见,占比分别为43.11%(97/225)、20.89%(47/225)、10.22%(23/225)、8%(18/225)、4.44%(10/225)、4%(9/225);(2)192例rpoB突变株中,159株仅发生单位点突变,33株发生双位点突变,其中D516V、H526L、H526D、H526R、S531W等14种突变种类只在单位点突变中出现,为单位点特有变异,M515T、H526Q、D516G、M515V、E541A等21种突变种类只在双位点突变中出现,为双位点特有变异,S531L、L511P、H526Y等5个种类突变为单双位点共有变异,不存在3个位点的同时变异。(3)对4个一线药物全敏感菌株(Q)、R敏感H耐药株(RSHR)、R耐药H敏感株(RRHS)和耐HR株(MDR)的rpoB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67%(5/107)、28.42%(27/95)、90.62(29/32)、94.24%(131/139),除RRHS与MDR株间突变率不具统计学差异外(P>0.05),Q/R^(S)H^(R)、Q/R^(R)H^(S)、Q/MDR、R^(S)H^(R)/R^(R)H^(S)、R^(S)H^(R)/MDR间rpoB基因突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结论广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特点,不同耐药表型可能对rpoB基因突变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POB基因 利福平耐药决定区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表达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健雄 马志明 +3 位作者 薛宗锡 唐林国 谭耀驹 吕江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51-2554,共4页
目的:研究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6例,均为Ⅲb、Ⅳ期... 目的:研究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6例,均为Ⅲb、Ⅳ期患者。所有的患者经皮肺穿刺或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为NSCLC。化疗前利用RNA提取技术及RealtimeRT-PCR技术对其组织学标本进行ERCC1 mRNA相对定量分析。患者分别给予4~6个周期的含铂类方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方案),对患者化疗后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及化疗后反应率(response rate,RR)进行评估。结果:56例患者活检标本的ERCC1 mRNA相对于内控管家基因GAPDH mRNA表达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1×103。以ERCC1 mRNA表达水平≥6.1×103的22例患者作为高表达组,以ERCC1 mRNA表达水平<6.1×103的34例患者作为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化疗后RR、OS及TTP分别为22.7%、(144.62±95.21)d及(104.25±89.78)d,与低表达组患者RR(55.9%)、OS[(432.45±134.43)d]、TTP[(278.56±104.34)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ERCC1 mRNA表达水平是评估晚期NSCLC患者应用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基因表达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E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耐多药结核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雯婕 苏政军 +3 位作者 孟繁荣 谭守勇 刘志辉 张言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对95例MDR-TB菌株rpoB基因453-564位密码子片段进行PCR-直接测序。结果:95例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率91.58%。86例为点突变,1例插入突变,未发现缺失。常见位点为531(63.22%)...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对95例MDR-TB菌株rpoB基因453-564位密码子片段进行PCR-直接测序。结果:95例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率91.58%。86例为点突变,1例插入突变,未发现缺失。常见位点为531(63.22%)、526(20.69%)、516(9.20%)。其中:单位点突变69例(80.23%),双位点突变16例(18.60%),三位点突变1例(1.17%)。511位点突变常同时伴有其他位点突变(57.14%)。结论:主要突变位点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同,但各位点所占比例具有地域差异;联合突变率较高,占19.54%。512位点插入(AGGAGC)突变可能为新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菌 RPOB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检测痰标本中MPB64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繁荣 谢贝 +6 位作者 郑小凌 尹小毛 蔡杏珊 许婉华 彭湘明 赖艳榕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67-4269,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检测痰液标本MPB64蛋白作为结核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对65例肺结核病患者和72例非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同时进行痰涂片染色抗酸菌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和免疫胶体金法检测MPB64蛋白,比较分析3种... 目的:探讨直接检测痰液标本MPB64蛋白作为结核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对65例肺结核病患者和72例非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同时进行痰涂片染色抗酸菌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和免疫胶体金法检测MPB64蛋白,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依据临床诊断对MPB64蛋白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方法学评价。结果:MPB64蛋白检测法与涂片染色、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均为60.58%;MPB64蛋白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8.46%、69.44%和64.23%,其敏感度显著高于涂片染色法的27.69%与荧光定量PCR法的35.38%,但其特异度和准确度则低于涂片染色法(100%、65.69%)与荧光定量PCR法(98.61%、68.61%)。结论:采用免疫胶体金法直接检测痰液标本中MPB64蛋白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作为筛查检测手段;但特异度相对较低,可否作为一种结核病快速诊断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MPB64 方法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治疗过程中IL-6血清表达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贝 许婉华 +7 位作者 龚兰 杨瑜 董海平 吴玲 孟繁荣 王楠 刘志辉 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34-2439,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白介素-6(IL-6)水平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收集56位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强化期结束)和治疗6个月时血清,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其中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血清中IL-6... 目的探究血清中白介素-6(IL-6)水平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收集56位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强化期结束)和治疗6个月时血清,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其中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且其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时,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差异的线下面积为0.627,界值为3.840,鉴别的灵敏度为71.40%,特异度为51.80%。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治疗2个月后血清中IL-6表达水平是否降低至3.840 pg/mL以下与治疗周期、年龄有关。治疗前IL-6的血清表达水平在有无空洞组、治疗周期为6个月组和12个月组、治疗2个月时对比未治疗前影像学病灶吸收组和无明显变化组、治疗前病原学检查结果阴阳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时,IL-6的血清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治疗周期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时病原学检查结果阴阳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IL-6的血清表达水平在是否有糖尿病组、不同治疗周期组、治疗6个月时病原学检查结果阴阳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将入组病例限制到治疗前病原学阳性时,治疗6个月和治疗2个月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差异的线下面积为0.805,界值为5.450,鉴别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75.00%;当将入组病例年龄限制到44岁及以下时,治疗2个月和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2个月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差异的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721,界值分别为3.840、3.755,鉴别的灵敏度均为70.59%,特异度分别为70.59%、67.65%。结论肺结核治疗过程中IL-6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其水平与患者肺部有无空洞、病原学结果、年龄、病情进展、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白介素-6 表达水平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滤液MPT64抗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生长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婉华 黄业伦 +4 位作者 刘燕文 胡丽环 罗少珍 孟繁荣 刘志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42-545,共4页
目的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99例应用BACTEC MGIT 960... 目的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99例应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器法(简称"仪器法")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培养液在培养的第42天进行MPT64检测,对1265例每隔7d(即培养第1~6周末)进行1次MPT64检测,以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或第42天为检测终点,并和仪器法比较。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所有样本(2064例)的检测结果,分析MPT64检测法的准确度;对1265例监测样本应用t检验分析MPT64检测法的快速性。结果 (1)在2064例分枝杆菌培养的临床样本中,仪器法报告298例MTBC、10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1521例培养阴性及137例污染(后三者即无MTBC生长),其中分别有279、6、0、2例MPT64检测阳性(即有MTBC生长),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42);与仪器法的总体一致性为98.69%(2037/2064);对仪器法报告为MTBC者MPT64检测法的阳性率为93.62%(279/298),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水平。(2)在每周进行MPT64监测的1265例培养液样本中,两种方法均检测到MTBC者168例。其中:仪器法在培养1~6周报告阳性率分别为25.60%(43/168)、66.67%(112/168)、92.26%(155/168)、98.21%(165/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MPT64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则分别为17.26%(29/168)、61.90%(104/168)、89.88%(151/168)、95.24%(160/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两者阳性报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366)。结论MPT64检测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