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不同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光敏 王挺 +5 位作者 张丹妮 雷宇 杨洁莹 吴桂锋 杜雨华 肖新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评价广州市现存结核病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不断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实例。方法:从广州市结核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广州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报告中搜集2016-2020年广州市4种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 目的:评价广州市现存结核病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不断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实例。方法:从广州市结核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广州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报告中搜集2016-2020年广州市4种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慢病管理模式、“三位一体”模式、综合医院管理模式和委托服务模式)下的结核病疫情资料,计算不同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登记率、病原学阳性率、治疗成功率、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等,并进行实施效果的成本-效用分析。结果:2016-2020年,广州市肺结核年均总登记率为51.78/10万(46 228/89 280 200),4种模式年均登记率由高及低依次为委托服务模式[74.37/10万(10 522/14 148 900)]、“三位一体”模式[50.17/10万(11 349/22 619 500)]、慢病管理模式[47.37/10万(14 588/30 793 700)]和综合医院管理模式[44.98/10万(9769/21 718 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22,P<0.001)。总病原学阳性率为49.33%(22 806/46 228),以慢病管理模式为最高[50.98%(7437/14 588)],委托服务模式为最低[48.07%(5058/10 522)];总治疗成功率为93.26%(43 113/46 228),以综合医院管理模式为最高[95.73%(9352/9769)],“三位一体”模式为最低[90.30%(10 248/11 349)];总规范管理率为89.08%(13 254/14 879),以委托服务模式为最高[95.40%(2573/2697)],“三位一体”模式为最低[82.69%(3100/3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2,P<0.001;χ^(2)=306.666,P<0.001;χ^(2)=294.272,P<0.001)。总人均投入0.86元(76 477 200/89 280 200),挽回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需要投入的费用以“三位一体”模式为最高[188.20元(20 326 600/108 003.67)],综合医院管理模式为最低[153.77元(15 155 800/98 560.73)]。结论:“十三五”期间广州市4种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各有其优势及不足,未来仍需结合各区需求导向,从政府部门、系统到人才建设,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其现存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中的不足,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登记率、病原学阳性率和总规范管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管理医疗规划 公共卫生管理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杜雨华 冯亚娟 +2 位作者 雷宇 赖铿 何蔚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6,共9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本地区RR-PTB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登... 目的:分析广州市“十二五”与“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PTB)患者发现与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本地区RR-PTB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登记时间导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即“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期间广州市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病案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耐药类型、治疗分类等相关信息),筛选出利福平耐药患者病案,分析患者登记、人群特征、耐药筛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11—2020年,RR-PTB患者年均登记率为0.71/10万(1152/16286.08万),从2011年的0.31/10万(42/1346.32万)上升至2015年的0.38/10万(60/1594.95万)和2020年的0.97/10万(182/1874.03万),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256.395,P<0.001)。其中,“十二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0.34/10万(250/7358.06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4.674,P=0.322);“十三五”期间年均登记率为1.01/10万(902/8928.02万),不同年份登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38.439,P<0.001)。1152例患者中,以男性(851例,73.87%)、25~34岁青壮年(257例,22.31%)和家政家务及待业(364例,31.60%)为主;流动人口、初治、RR-PTB(除异烟肼耐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80%(22/250)、11.20%(28/250)、0.00%(0/250)和0.00%(0/250)上升到“十三五”的54.43%(491/902)、37.14%(335/902)、19.84%(179/902)和0.78%(7/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370、298.740、97.915、34.096,P值均<0.001)。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由2017年的60.91%(148/243)上升至2020年的98.95%(568/574),新发/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耐药应筛查率由2018年的83.93%(1410/1680)提高到2020年的94.99%(3222/3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425.043、269.670,P值均<0.001)。纳入治疗、完成治疗和治疗成功的患者比例分别从“十二五”的81.20%(203/250)、2.46%(5/203)和45.81%(93/203)提高到“十三五”的91.02%(821/902)、33.62%(276/821)和67.48%(554/821),治疗失败患者比例从17.73%(36/203)降低至2.68%(22/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2、86.809、46.636、58.572,P值均<0.001)。结论:在“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期间,广州市RR-PTB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加强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利福平 抗药性 微生物 登记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梁锋 刘德情 +5 位作者 陈华 陈品儒 谭耀驹 胡锦兴 张丹妮 许柳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3-1379,共7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管理NTM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广州市新发NTM病患者2714例,并对各年度... 目的:分析广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一般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管理NTM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广州市新发NTM病患者2714例,并对各年度NTM病的检出率趋势,以及性别、年龄、菌种/群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使用9个连续的年龄段分析了年龄对NTM病的影响,并重点对比青年组(21~40岁)和中老年组(51~70岁)的检出差异;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分成肺内组、肺外组、播散组三组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6年新发NTM病的检出率呈波动趋势,由2018年的男性构成比41.10%(194例)下降至2023年的38.10%(205例),2018年的女性构成比由58.90%(278例)上升至2023年61.90%(333例),男性所占比例逐年降低,女性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好发年龄段为51~70岁,占总病例的51.62%(1401/2714),青年组(21~40岁)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由2018年的23.09%(109/472)下降至2023年的16.36%(88/538);中老年组(51~70岁)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由2018年的48.31%(228/472)上升至2023年的55.76%(300/538)。6年广州市新发NTM病患者2714例,其中肺内组(97.09%,2635/2714)NTM分离菌种前4位分别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vium complex,MAC)(43.42%,1144/2635)、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Turtle-M.abscessus complex,MABC)(36.39%,959/2635)、堪萨斯分枝杆菌(8.50%,224/2635)、偶发分枝杆菌(4.10%,108/2635);肺外组(1.69%,46/2714)NTM分离菌种前4位分别是:MABC(34.78%,16/46)、偶发分枝杆菌(21.74%,10/46)、MAC(19.57%,9/46)、海分枝杆菌(15.22%,7/46);播散组(1.22%,33/2714)NTM分离菌种前4位分别是:MAC(42.42%,14/33)、MABC(27.27%,9/33)、堪萨斯分枝杆菌(15.15%,5/33)、偶发分枝杆菌(6.06%,2/33);MAC肺病构成比略上升,由2018年的39.19%(185/472)升至2022年的48.48%(176/363)和2023年的44.61%(240/538);MABC肺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由2018年的38.98%(184/472)下降至2023年的30.30%(163/538)。结论:广州市中老年患者对NTM易感,女性多于男性,青年组(21~40岁)构成比呈下降趋势,中老年组(51~70岁)构成比呈上升趋势;NTM肺病菌种以MAC、MABC为主,MABC肺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流行病学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检出结核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伍小英 谭守勇 +12 位作者 罗少霞 张晋昕 陈其琛 刘国标 梁志强 宋涛 黄冬生 杜雨华 邝浩斌 周惠贤 龚芳 温兴煊 何贤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结核病检出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病案资料和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共有316386名考生参加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统... 目的了解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结核病检出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病案资料和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共有316386名考生参加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检出的23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7。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75.2/10万,2010年和2011年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15.0/10万、102.0/10万,2012年检出率最低,为46.5/10万。其中男性为55.9%(133/238),女性为44.1%(105/238)。根据学校生源地区检出例数从高至低排列前5位为番禺区54例、越秀区37例、荔湾区29例、增城区25例、天河区22例、白云区22例。5年间检出患者均为初治类型,涂阳肺结核患者占18.I%(43/238),涂阴肺结核患者占81.9%(195/238),肺部病灶以1~2个肺野为主,占90.7%(216/238)。结论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广州市在校高中学生,尤其是老城区和流动人口密集区域高中学生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体格检查 学生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广州市耐药结核病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智炜 赖铿 +3 位作者 李铁钢 梁子超 杜雨华 张晋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00-607,共8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耐药结核病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登记治疗的符合选例要求的677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病... 目的:分析广州市耐药结核病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登记治疗的符合选例要求的677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病案数据,分析不良治疗结局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77例研究对象中,193例(28.5%)治疗成功、280例(41.4%)在治、204例(30.1%)出现了不良治疗结局(包括13例因发生不良反应停止治疗、9例失败、32例死亡、150例失访)。其中,发生不良治疗结局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29 d。基于完整数据集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广州市外户籍、合并糖尿病、省间流动和年龄增长是耐药结核病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R(95%CI)=1.74(1.21~2.49),P=0.002;HR(95%CI)=1.59(1.10~2.32),P=0.015;HR(95%CI)=2.29(1.26~4.18),P=0.007;HR(95%CI)=1.01(1.00~1.03),P=0.011],耐多药是保护因素[HR(95%CI)=0.53(0.36~0.79),P=0.002]。结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不良治疗结局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长期管理,特别是其中合并糖尿病、流动自外省、年龄更大、因户籍所限不能享受本市医疗优惠待遇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何志青 胡贵方 +6 位作者 资青兰 唐惠红 龚芳 陈树忠 雷宇 包婉玲 刘桂丝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25-4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居民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肺结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广州市25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及相同数量的对照(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人群中选取),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居民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肺结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广州市25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及相同数量的对照(从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人群中选取),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变量共25个指标,包括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家庭经济状况、吸烟、过量饮酒、运动、婚姻、吸毒、糖尿病史、住房面积、居室的通风、阴暗、潮湿和周围环境质量16个指标和心理应激状况9个指标;心理应激状况选用杨德森生活事件量表(LES)、姜乾金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表经预调查测其Cronbach’s系数为0.83。调查肺结核患者268例,发出问卷268份,回收有效回卷250份,有效率93.3%,将有效回答的250例患者全部纳入结核病组。调查涂阳家庭密切接触者1206例,发出问卷1206份,回收有效问卷1143份,有效率94.8%;从1143例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按照与结核病组患者同性别、年龄相近(≤3岁)原则进行1∶1配对,选取250例纳入非结核病组。对所获资料根据资料的类型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的可能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再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各变量的Waldχ2值、P值、OR值及其95%CI值。取P值≤0.10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共15个,多因素分析进入模型的变量有9个,个人月收入(分3个水平,<1000元/月,1000~元/月,≥3000元/月,Waldχ2值分别是13.492、1.379,P=0.000、0.240),承担家庭经济主要责任(Waldχ2=17.820,P=0.000),吸烟(Waldχ2=9.489,P=0.002),过量饮酒(Waldχ2=4.141,P=0.042);生活事件总刺激量(Waldχ2=6.995,P=0.008),消极应对(Waldχ2=14.806,P=0.000)6个因素是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值)分别为[4.178(1.948~8.961)、1.475(0.771~2.821)]、6.457(2.716~15.352)、2.960(1.484~5.905)、5.048(1.062~24.004)、1.030(1.008~1.052)、1.131(1.062~1.204)。结论个人低收入、承担家庭经济主要责任、吸烟、过量饮酒、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消极应对是广州市居民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建立及在广州市肺结核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雷宇 何立乾 +3 位作者 张广川 赖铿 谢玮 杜雨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69-575,共7页
目的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并对广州市2021年肺结核月报告发病数进行预测,为广州市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 目的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并对广州市2021年肺结核月报告发病数进行预测,为广州市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肺结核月报告发病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建立ARIMA模型,并对2021年广州市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预测。再通过2010—2018年报告发病数据重新拟合模型,检验模型参数的稳定性和预测的准确性。结果2010—2019年广州市肺结核共报告发病115887例,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发病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每年3—5月报告发病例数出现高峰,报告发病低谷则为2月份。广州市肺结核发病数拟合最佳模型为ARIMA(1,1,1)×(0,1,1)_(12)(P_(残差检验)=0.693,AIC=1215.300),该模型拟合的2020年1—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7.29%。通过2010—2018年的报告发病数据拟合最优模型仍为ARIMA(1,1,1)×(0,1,1)_(12)(P_(残差检验)=0.847,AIC=1089.260),该模型拟合的2019年1—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报告值的MAPE为4.91%。广州市2021年肺结核预测发病数为8270例,月平均报告发病数为689例,报告发病水平较2020年略有上升。结论ARIMA(1,1,1)×(0,1,1)_(12)模型对广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患者例数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用于广州市肺结核的短期预期和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疾病报告 预测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沈鸿程 杜雨华 +4 位作者 张丹妮 吴桂锋 雷宇 肖新才 刘健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279-1287,共9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情况及特征,以及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广州市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的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资料,包括社... 目的:分析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情况及特征,以及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广州市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的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耐药筛查结果等资料,最终纳入2155例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分析研究对象对5种抗结核药品[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卡那霉素(kanamycin,Km)]的耐药情况、耐药顺位、耐药谱,以及影响耐药发生的因素。结果:2155例研究对象中有768例耐药,总耐药率为35.64%,单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分别为10.39%(224/2155)、24.36%(525/2155)、0.88%(19/2155)。研究对象对5种抗结核药品的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INH(31.97%,689/2155)、RFP(29.05%,626/2155)、EMB(10.72%,231/2155)、Ofx(7.75%,167/2155)、Km(2.55%,55/2155)。耐1种药品至耐5种药品的比例分别为24.22%(186/768)、39.97%(307/768)、24.87%(191/768)、9.38%(72/768)和1.56%(12/768)。耐1种药品者中,以耐INH最多,占15.23%(117/768);耐2种药品者中,以耐INH+RFP最多,占35.94%(276/768);耐3种药品者中,以耐INH+RFP+EMB最多,占16.80%(129/768);耐4种药品者中,以耐INH+RFP+EMB+Ofx最多,占6.51%(50/7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岁组患者耐药发生风险是<25岁组的37.9%(OR=0.379,95%CI:0.226~0.634);职业分类中,商业服务,教师、医务人员及干部职员,农民,以及其他者耐药发生风险分别是离退休人员的2.419倍(95%CI:1.429~4.096)、2.541倍(95%CI:1.325~4.873)、1.479倍(95%CI:1.028~2.127)、6.452倍(95%CI:4.624~9.003);患者分类中,初治失败、复治失败/慢性患者、复发、其他者耐药发生风险分别是初治2、3个月末痰涂片阳性者的9.443倍(95%CI:6.009~14.621)、7.504倍(95%CI:4.634~12.151)、2.567倍(95%CI:1.968~3.348)和3.091倍(1.969~4.854)。结论:近年来广州市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中超过1/3出现耐药,耐药形势不容忽视。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中要重点关注中青年,关注商业服务、教师、医生、企事业单位职员、农民等从业者,关注初治失败、复治失败/慢性患者、复发等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发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赖铿 吴桂锋 +4 位作者 雷宇 谢玮 王挺 钟敏儿 杜雨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27-334,共8页
目的 从街道/乡镇水平上分析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发病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的54 213例患者的信息,在街道/乡镇水平... 目的 从街道/乡镇水平上分析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发病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的54 213例患者的信息,在街道/乡镇水平上绘制空间分布地图,进行趋势分析、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发病热点区域.结果 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9.87/10万(54 213/67 876 663).三维趋势分析图显示,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在南北分布上呈微弱的“n”形分布,即中部高,南北低.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广州市2014-2018年肺结核发病整体呈现出空间聚集性,各年度莫兰指数(Moran I)值分别为0.093、0.275、0.137、0.091、0.107,Z值分别为2.028、5.879、2.949、2.156、2.619,P值分别为0.034、0.001、0.008、0.027、0.005.全局Getis-Ord G指数为0.006,Z值为2.632,P值为0.008,提示广州市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空间整体呈“高-高”聚集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聚集地图发现,高-高聚集区为越秀区的珠光街道、洪桥街道、大塘街道、北京街道和天河区的珠吉街道、新塘街道、车陂街道.局部冷热点分析发现,存在29个热点街道,主要集中在天河区和越秀区.结论 2014-2018年广州市肺结核发病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呈现空间聚集性,整体表现为“高高”聚集模式,且发病热点主要集中在天河区和越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空间自相关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广州市学生肺结核发病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赖铿 雷宇 +5 位作者 杜雨华 吴桂锋 谢玮 沈鸿程 钟芷晴 李铁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90-596,共7页
目的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分析广州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下载广州市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发病的学生... 目的在街道/乡镇水平上分析广州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下载广州市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发病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传染病报告卡个案信息2755条。在街道/乡镇水平上进行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探索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2014—2018年广州市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分别为17.14/10万、16.42/10万、15.64/10万、16.57/10万和17.22/10万。发病月份上存在2个发病高峰:2014—2016年分别为3月、4月和9月;2017—2018年分别为1月、12月和9月。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在街道/乡镇水平上,2014—2015年广州市全人群中的学生发病无空间聚集性,呈随机分布[莫兰指数(Moran I值)分别为-0.004和0.023,Z值分别为0.098和1.238]。2016—2018年广州市全人群中的报告学生患者的发病整体呈现空间聚集性(Moran I值分别为0.059、0.172、0.088,Z值分别为2.954、6.706、3.565,P值分别为0.012、0.001、0.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番禺区:小谷围街道、新造镇;海珠区:琶洲街道、官洲街道;天河区:元岗街道、长兴街道。时空扫描统计结果显示,一级聚集区分布在番禺区(对数似然比为360.04,相对危险度为29.28,P=0.000),覆盖2个街道/乡镇,分别为小谷围街道和新造镇;聚集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7月。结论2016—2018年广州市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在街道/乡镇水平上整体呈现空间聚集性,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校密度高的番禺区小谷围街道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时空聚类分析 小地区分析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赖铿 江坤洪 +3 位作者 谢玮 杨洁莹 雷宇 杜雨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96-802,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20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州市2014—2020年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患者发现方式、治疗分类、病原学结果等,分析该类人群的分布特征,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4-2020年广州市共登记68329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30692例,占全市患者总数的44.92%,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30.81%(3530/11457)上升至2020年的50.73%(4185/8249)(χ^(2)趋势=441.57,P<0.01)。3069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3(23,46)岁,年龄以25~34岁为主(32.69%,10034/30692),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45.85%,14073/30692)。患者来源以因症就诊为主(44.22%,13572/30692),患者普遍存在就诊延误(47.12%,14462/30692)。随着年份的变化,户籍类型省内市间流动占比逐年上升,由2014年的25.89%(914/3530)上升至2020年的36.39%(1523/4185)(χ^(2)=208.57,P<0.01);患者来源于因症就诊的占比先降后升,由2014年的45.69%(1613/3530)降低至2017年的30.74%(1285/4180),再上升至2020年的57.51%(2407/4185)(χ^(2)=971.89,P<0.01)。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3~9月,发病高峰为4月和7月。流动人口患者主要集中在白云区和天河区,分别由2014年的13.85%(489/3530)和11.47%(405/3530)上升至2020年的24.64%(1031/4185)和16.94%(709/4185)。结论广州市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流动人口肺结核呈现季节变化规律。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具有就诊延误率高的特征,且存在地区分布差异,应针对其流行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居住流动性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封闭社区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结核感染状况二年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房宏霞 解志民 +7 位作者 秦玉宝 罗志理 赖铿 余秀齐 王艳 郑开巧 刘昌伟 陈智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887-892,共6页
目的监测封闭社区(强制隔离戒毒所)中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简称“接触者”)的结核感染状况,并初步分析可能对该社区接触者受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封闭社区中2016年10—11月确诊的5例结核病患者的所有接触... 目的监测封闭社区(强制隔离戒毒所)中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简称“接触者”)的结核感染状况,并初步分析可能对该社区接触者受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封闭社区中2016年10—11月确诊的5例结核病患者的所有接触者(共计792名)每6个月进行1次PPD试验,连续观察2年,其中有25名因各种原因未进行PPD试验,接受PPD试验者767名。依据《WS 288—2017 肺结核诊断》,有卡介苗接种卡痕者硬结平均直径≥10mm、无卡痕者硬结平均直径≥5mm判断为接触者结核感染。分析不同接触程度的767名接触者受MTB感染状况的变化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社区接触者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调查的封闭社区中,接触者第一次PPD试验结果被判断为结核感染者444例,感染率为57.9%(444/767)。在后续2年的结核感染监测中,323名未感染者中有54例(占16.7%,54/323)接触者变为结核感染;2年中社区接触者受结核感染者共498例,感染率64.9%(498/767)。有54名社区接触者在2年中PPD试验硬结直径减小或消失,由受结核感染变为未感染状态,占10.8%(54/498)。年龄(Wald χ^2=10.942,P=0.001,OR=1.04, 95%CI为1.02~1.06)、接种卡介苗(Wald χ^2=4.533,P=0.033,OR=1.41, 95%CI 为1.03~1.93)、与患者密切接触(Wald χ^2=6.343,P=0.012,OR=1.68, 95%CI 为1.12~2.52),是导致社区接触者结核感染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讨论封闭社区(强制隔离戒毒所)中结核病患者接触者MTB感染率较高,首次PPD试验筛查未感染者中有近1/6的接触者在2年间转为结核感染;有1/10结核感染者在2年间转为未感染状态。年龄增长、接种卡介苗、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受结核感染的比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接触者追踪 结核菌素试验 感染 人群监测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吸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社区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结核感染状况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房宏霞 章光荣 +10 位作者 秦玉宝 解志民 赖铿 黄成章 王艳 何文龙 郑开巧 肖之凯 刘昌伟 梁健平 陈智聪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36-945,共10页
目的通过监测封闭社区(强制隔离戒毒所)中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的结核感染状况,分析影响接触者结核感染的可能因素,并构建感染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对封闭社区中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确诊的13例结核病患者的所有接触... 目的通过监测封闭社区(强制隔离戒毒所)中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的结核感染状况,分析影响接触者结核感染的可能因素,并构建感染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对封闭社区中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确诊的13例结核病患者的所有接触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TST,至2019年7月。依据《WS288—2017肺结核诊断》相关标准,有卡介苗接种卡痕者硬结平均直径≥10mm、无卡痕者硬结平均直径≥5mm判断为结核病患者接触者(以下简称“接触者”)结核感染。在考虑场所特征(吸毒时间、戒毒次数、首次入本戒毒所)和不考虑场所特征情况下,分别采用Cox回归、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值、卡介苗接种史、既往结核病史、肺结核可疑症状、接触程度、接触患者分类因素构建感染预测模型,比较各模型对结核感染预测情况及预测值计算的ROC曲线下面积,寻找最优感染预测模型。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3例结核病患者,以及合格完成TST的检查对象2062名。接触者首次TST阳性而判断为结核感染者1060例,感染率为51.4%(1060/2062)。在后续2年的结核感染监测中,1002名第一次检查未感染者中有267例(26.6%,267/1002)接触者变为感染,其中173例(64.8%,173/267)是在封闭社区中出现新结核病患者后转变为结核感染;2年中社区接触者结核感染者共1327例,感染率64.4%(1327/2062)。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考虑场所特征情况下,纳入10个因素建立的封闭社区接触者结核感染预测模型为:结核感染=0.041×年龄+0.373×接触程度+0.046×BMI+0.028×吸毒年限-2.285;在不考虑场所特征情况下,纳入7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为:结核感染=0.050×年龄+0.372×接触程度+0.041×BMI-2.28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4(95%CI:0.558~0.609)、0.625(95%CI:0.600~0.650),P值均<0.001;对结核感染预测准确率为93.6%(1242/1327)和94.1%(1249/1327)。使用Cox回归分析,在考虑场所特征情况下,建立的结核感染预测模型为:结核感染=0.020×年龄+0.133×接触程度+0.030×BMI+0.013×吸毒年限,ROC曲线下面积为0.633(95%CI:0.608~0.658),P<0.001;不考虑场所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为:结核感染=0.025×年龄+0.135×接触程度+0.028×BMI,ROC曲线下面积为0.625(95%CI:0.600~0.650),P<0.001。结论不考虑场所特征情况下,封闭社区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结核感染预测中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年龄、BMI值、接触程度,使用两种建模方法的效果接近;如果考虑场所特征,需考虑的因素要增加吸毒年限。在能获得社区接触者随访时间的情况下,使用Cox回归预测效果更好。本研究对封闭社区接触者结核感染预测准确率较高,但尚不完善,亟需探索更多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接触者追踪 结核菌素试验 潜伏性结核病 人群监测 模型 统计学 预测 吸毒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7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覃红娟 谭守勇 +3 位作者 邝浩斌 陈燕珍 黎燕琼 李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完整的727例TBTB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分型特点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并对不同性别之间TBT...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完整的727例TBTB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分型特点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并对不同性别之间TBTB分型的差异及不同性别累及支气管数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并发TBTB的肺结核患者占同期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肺结核患者的14.3%(727/5071).727例患者中,累及3个及以上肺野者545例(75.0%,545/727),出现空洞者397例(54.6%,397/727),并发肺不张者194例(26.7%,194/727).TBTB主要累及右上支气管者230例(31.6%,230/727)、左上支气管者203例(27.9%,203/727)、左主支气管者105例(14.4%,105/727);女性累及2个及以上支气管者130例(37.6%,130/346),高于男性的86例(22.6%,86/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4,P<0.01).TBTB分型中,所占比率较高的类型为Ⅰ型(50.2%,365/727)、Ⅳ型(39.9%,290/727)和Ⅱ型(34.4%,250/727),其中男性患者Ⅰ型比率(61.9%,236/381)高于女性(37.3%,129/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1,P<0.01);Ⅱ型(26.5%,101/381)及Ⅳ型(33.3%,127/381)的比率均低于女性[分别为43.1%(149/346)和47.1%(163/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02、14.35,P值均<0.01).727例患者中,痰涂片抗酸染色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455例,占62.6%(455/727).结论 肺结核患者并发TBTB较常见,患者肺部病灶广泛,常伴空洞形成,痰菌阳性率高,主要累及双上支气管及左主支气管,Ⅰ型、Ⅳ型、Ⅱ型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镜检查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