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不阴转原因探讨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国标 张丽好 +2 位作者 何霞 温文沛 杜雨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涂不阴转的原因,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项目实施初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231例,根据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回顾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 目的探讨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涂不阴转的原因,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项目实施初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231例,根据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回顾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之间就诊延误、病灶范围≥2个肺野、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痰涂片≥2+等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不阴转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是就诊延误、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等。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对肺部含有空洞的病人的治疗、特别是重视合并有糖尿病病人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临床研究 广州市 痰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玉美 刘志辉 +6 位作者 宋涛 李笑颜 刘国标 梁志强 周惠贤 张言斌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通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深入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和广州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核病生物样本库资料... 目的:通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年龄性别特征分析,深入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初诊患者登记本和广州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核病生物样本库资料对20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的年龄、性别特征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6年间共有6154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来广州市越秀区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男女性别总体构成比为1.70,且在2010-2015年期间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40岁以下各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明显,40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的性别构成则相差较大,构成比接近2︰1;以35~年龄组为分界线,无论男女均在25~年龄组呈现一个小高峰、在50~年龄组均呈现出一个最高峰。结论:广州市越秀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男性多于女性,高峰年龄在50~60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肺 可疑症状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越秀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正新 何佩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探索学校早期发现传染源的措施,为制订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居住、工作或就读的312例在校师生肺结核患者...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探索学校早期发现传染源的措施,为制订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居住、工作或就读的312例在校师生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和发现方式方面的资料,对在校师生患者在发现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学生患者23.6%(65/276)是通过主动发现,76.4%(211/276)是通过被动发现;教师患者66.7%(24/36)是通过主动发现,33.3%(12/36)是通过被动发现;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P〈0.001);(2)涂阳患者中被动发现占83.9%(104/124),主动发现占16.1%(20/124);涂阴患者中被动发现占63.3%(119/188),主动发现占36.7%(69/188);涂阴、涂阳患者发现方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P〈0.001);(3)菌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患者占0.27%(5/1855);发现PPD强阳性者占14.4%(253/1755),其中只有5.5%(14/253)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结论在校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被动方式发现,而教师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主动方式发现。加强学校群体的年度健康体检和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主动发现患者,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控制传染源,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卫生服务 学生保健服务 结核 多相筛查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核心信息对结核病知晓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翠南 许卓卫 +3 位作者 谭青云 杨琼 吴金瑶 周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33-436,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病核心信息不同条数对知晓率高低的影响,从而探索出最科学、最简单明了,同时又能满足知晓率评价的核心信息,为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提出的全民知晓率达85%的目标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公众进... 目的研究结核病核心信息不同条数对知晓率高低的影响,从而探索出最科学、最简单明了,同时又能满足知晓率评价的核心信息,为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提出的全民知晓率达85%的目标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由医务人员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自行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向自然顺序过往本院门口的人群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2份,回收260份,问卷回收率95.6%。结果260份有效问卷中1~4条核心信息和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84.7%(881/1040)和79.8%(1037/1300),1~4条核心信息比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高出4.9个百分点,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55,P=0.00)。同时,青年和老年组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显著低于1~4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85.0%和90.5%,71.1%和7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29,P<0.03、0.04)。中年组虽然在1~4条核心信息或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但从绝对数看,中年组1~4条核心信息比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高出3.1个百分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文化程度组1~4条核心信息和1~5条核心信息的结核病知晓率分别为77.4%和67.1%;84.7%和81.2%;88.8%和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2、3.56和3.60,P值均为0.06)。结论采用1~4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比采用1~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能提高结核病知晓率;可取代目前公众结核病知晓率调查所采用的5条核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阴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杜正新 何佩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940-94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涂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对比分析,为结核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一门诊部诊断登记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71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76... 目的通过对涂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对比分析,为结核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第一门诊部诊断登记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71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76例,涂阴肺结核患者1634例。比较涂阳和涂阴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及发现初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差异。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初期涂阴患者中74.7%(1220/1634)有咳嗽、咯痰或者咯血症状,涂阳患者中85.4%(919/1076)有咳嗽、咯痰或者咯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0,P〈0.001)。涂阴患者中14.1%(231/1634)有空洞,涂阳患者中48.4%(521/1076)有空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30,P〈0.001)。5.4%(88/1634)的涂阴患者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9.8%(105/1076)的涂阳患者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0,P%0.001)。涂阴与涂阳肺结核患者通过主动方式发现者占其组内的比率分别为34.2%(559/1634)与13.3%(143/1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90,P%0.001)。结论涂阳患者在发现方式上,应关注就诊患者、密切接触者;而涂阴患者在发现方式上除了要加强对就诊患者的鉴别诊断及追踪随访管理,还应重点关注健康体检,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卫生服务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滤液MPT64抗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生长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婉华 黄业伦 +4 位作者 刘燕文 胡丽环 罗少珍 孟繁荣 刘志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42-545,共4页
目的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99例应用BACTEC MGIT 960... 目的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99例应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器法(简称"仪器法")进行分枝杆菌培养的培养液在培养的第42天进行MPT64检测,对1265例每隔7d(即培养第1~6周末)进行1次MPT64检测,以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或第42天为检测终点,并和仪器法比较。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所有样本(2064例)的检测结果,分析MPT64检测法的准确度;对1265例监测样本应用t检验分析MPT64检测法的快速性。结果 (1)在2064例分枝杆菌培养的临床样本中,仪器法报告298例MTBC、10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1521例培养阴性及137例污染(后三者即无MTBC生长),其中分别有279、6、0、2例MPT64检测阳性(即有MTBC生长),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42);与仪器法的总体一致性为98.69%(2037/2064);对仪器法报告为MTBC者MPT64检测法的阳性率为93.62%(279/298),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水平。(2)在每周进行MPT64监测的1265例培养液样本中,两种方法均检测到MTBC者168例。其中:仪器法在培养1~6周报告阳性率分别为25.60%(43/168)、66.67%(112/168)、92.26%(155/168)、98.21%(165/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MPT64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则分别为17.26%(29/168)、61.90%(104/168)、89.88%(151/168)、95.24%(160/168)、98.81%(166/168)和100.00%(168/168)。两者阳性报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366)。结论MPT64检测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PT64分泌为结核杆菌生长指示的适宜检测时点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婉华 黄业伦 +4 位作者 刘燕文 胡丽环 罗少珍 孟繁荣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62-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分泌蛋白MPT64指示结核杆菌生长的适宜检测时间,为创建新型、实用的结核杆菌分离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7、14、21、28、35、42天(即1~6周末)对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分泌蛋白MPT64指示结核杆菌生长的适宜检测时间,为创建新型、实用的结核杆菌分离培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7、14、21、28、35、42天(即1~6周末)对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样本实验瓶进行MPT64检测,以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或第42天为检测终点,以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适宜的检测时间。结果:在1265例临床样本分枝杆菌分离培养中,依据后续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应用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法,178例样本分离到结核杆菌,其中168例MPT64检测阳性;168例MPT64检测阳性样本中,在第1、2、3、4、5、6周呈现MPT64检测阳性的样本数分别为29、75、47、9、6和2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占MPT64检测阳性的17.26%、61.90%、89.88%、95.23%、98.81%和100%。结论:应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特异分泌蛋白MPT64指示结核杆菌生长,在2、4周末可分别检测到60%与95%以上的MPT64阳性样本,可以分别视为快速检测和培养终点检测的适宜时点,但更望能有连续监测方法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MPT64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实践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美 李笑颜 +1 位作者 罗强生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642-2643,共2页
H37Rv全基因组序列图,标志着结核病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双向电泳、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之门。蛋白质作为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必将体现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H37Rv全基因组序列图,标志着结核病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以双向电泳、生物质谱和生物信息学为核心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开启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之门。蛋白质作为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必将体现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为探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新型标志物,笔者进行了结核病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获益匪浅.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质组学 结核病患者 后基因组时代 生物信息学 全基因组序列 H37RV 血清学诊断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近10年抗结核病药物耐药谱的发展变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建军 陈亮 +3 位作者 许卓卫 钱明 蒋莉 钟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近10年广东省抗结核药物耐药谱的发展变化特点,为相关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对1998、2009年2次全省结核病耐药调查结果进行耐药谱的比较分析。2次调查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均为新登记初治涂阳患者(1998... 目的探讨近10年广东省抗结核药物耐药谱的发展变化特点,为相关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对1998、2009年2次全省结核病耐药调查结果进行耐药谱的比较分析。2次调查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均为新登记初治涂阳患者(1998年1482例、2009年1224例)和复治涂阳患者(1998年166例、2009年475例);药敏检测均采用比例法。结果 (1)以1998年获得耐药谱为基本耐药单元,与2009年耐药基线调查结果比较,耐药率下降明显的耐药单元有:初治涂阳患者中异烟肼(H)从1998年的4.0%降至2009年的1.5%(χ2=12.6,P<0.01),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HRS)从1998年的1.3%降至2009年的0.0%(χ2=10.9,P<0.01);复治涂阳患者中异烟肼+利福平(HR)从1998年的6.0%降至2009年的1.7%(χ2=6.3,P<0.05)。(2)2009年调查发现,60.0%(21/35)的耐药谱、66.7%(8/12)的耐多药谱中包含对二线药物耐药;广泛耐药谱虽然仅发现2种,但患者在原发耐多药和继发耐多药中的比例已分别达到31.8%(14/44)和25.6%(10/39)。结论近10年来,虽然广东省抗结核病药物耐药情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仅有部分耐药单元的流行得到明显控制,全省结控工作仍然面临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医疗机构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315例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志强 宋涛 +7 位作者 刘玉美 李笑颜 刘国标 伍小英 周惠贤 张言斌 谭守勇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05-2508,共4页
目的总体考察非结核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和结核病防治政策执行水平。方法对2010-2015年从各级非结核医疗机构转诊至我院第一门诊部的3 31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最后临床诊断结果按肺结核、其他肺部疾病和健康三类进行频数和相关百... 目的总体考察非结核医疗机构对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和结核病防治政策执行水平。方法对2010-2015年从各级非结核医疗机构转诊至我院第一门诊部的3 31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最后临床诊断结果按肺结核、其他肺部疾病和健康三类进行频数和相关百分构成分析。结果在3 315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中,肺结核、其他肺部疾病和健康诊断人数分别为2 068、598和649例,其百分构成分别为62.38%、18.04%和19.58%;在≥15岁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人群中,青年(15~44岁)、中年(45~64岁)、老年(≥65岁)人群肺结核患者占其年龄结构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2.62%、61.00%和48.58%。结论在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人群中,肺结核患者比例与当地同时期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总体人群中的肺结核诊断结果的比例大致相当,说明本地区非结核医疗机构具有较高的结核病临床诊断水平,并有较好的结核病归口管理防治政策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可疑症状 转诊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核病患者群血清蛋白质谱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业伦 刘玉美 +5 位作者 谭守勇 刘健雄 李昕洁 罗强生 曹翌明 刘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001-400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从蛋白质组学层面了解不同结核病患者群血清蛋白质谱的特征,为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的筛选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 目的:比较分析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从蛋白质组学层面了解不同结核病患者群血清蛋白质谱的特征,为结核病诊断标志物的筛选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系统,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对54例菌阳肺结核、45例菌阴肺结核、18例肺外结核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应用ClinProTools分析软件依据各蛋白质的质谱峰面积计算相对强度表示该血清蛋白质的丰度,采用t检验(对Anderson-Darling检验P>0.05的正态分布者)或Wilcoxon检验(对Anderson-Darling检验P<0.05的非正态分布者)分析比较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各血清蛋白质的平均丰度。结果:(1)在3种不同结核病患者人群中均捕获到102种相对分子质量在1011.41~9435.07的不同血清蛋白质,经Anderson-Darling检验,在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患者人群中分别有31、23和29种血清蛋白质呈正态分布。(2)正态分布的血清蛋白质在不同结核病患者人群间其水平未见显著差异。(3)非正态分布的血清蛋白质:在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患者人群间其水平未见显著差异;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人群间发现1个差异血清蛋白质(P=0.025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753.76,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人群血清中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5.42±4.86和28.29±14.08。结论:不同结核病患者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具有同质性,为普遍适用性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标志物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血清蛋白质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2例肺结核病人管治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2
作者 李佩竹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0期598-599,共2页
为了解肺结核病人管治失败的原因 ,以便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治疗 ,对 16 2例肺结核管治失败病人采用家庭访视、查阅病历、服药登记表及管理登记卡随访记录进行调查。结果 16 2例肺结核病人管治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规... 为了解肺结核病人管治失败的原因 ,以便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治疗 ,对 16 2例肺结核管治失败病人采用家庭访视、查阅病历、服药登记表及管理登记卡随访记录进行调查。结果 16 2例肺结核病人管治失败的主要原因为 :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规则服药 72例 (44 .44 % ) ,合并糖尿病 2 8例 (17.2 8% ) ,耐药菌感染 2 4例 (14.82 % ) ,长期外出工作 16例 (9.88% ) ,药物反应不能服药 9例 (5 .5 6 % ) ,其它 13例 (8.0 2 % )。提出加强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宣传力度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建立“引导 -合作”型的良好护患关系 ,采用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和家庭监督等双重管理机制 ,以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治疗 护理管理 管治失败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