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检出结核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伍小英 谭守勇 +12 位作者 罗少霞 张晋昕 陈其琛 刘国标 梁志强 宋涛 黄冬生 杜雨华 邝浩斌 周惠贤 龚芳 温兴煊 何贤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结核病检出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病案资料和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共有316386名考生参加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统... 目的了解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结核病检出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病案资料和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共有316386名考生参加体格检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检出的23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7。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75.2/10万,2010年和2011年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15.0/10万、102.0/10万,2012年检出率最低,为46.5/10万。其中男性为55.9%(133/238),女性为44.1%(105/238)。根据学校生源地区检出例数从高至低排列前5位为番禺区54例、越秀区37例、荔湾区29例、增城区25例、天河区22例、白云区22例。5年间检出患者均为初治类型,涂阳肺结核患者占18.I%(43/238),涂阴肺结核患者占81.9%(195/238),肺部病灶以1~2个肺野为主,占90.7%(216/238)。结论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广州市在校高中学生,尤其是老城区和流动人口密集区域高中学生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体格检查 学生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的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雨华 江坤洪 +3 位作者 梁成双 周惠贤 何丽燕 谭守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97-900,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以下称“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6个区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 目的了解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以下称“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6个区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5664名进行结核病筛查现况调查,接受结核病筛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5206名,对〈15岁的家庭密切接触者629名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肤试验,其中结核菌素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伴有水泡或溃破等强阳性反应的儿童144名;对≥15岁人群4577名拍摄胸片,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6%(187/5206),痰涂片阳性患者检出率为0.7%(36/5206),痰菌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3%(66/5206)。629例15岁以下儿童BCGPPD皮肤试验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的485名,强阳性144名,BCG-PPD皮肤试验强阳性儿童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5.6%(8/144)。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男、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3.7%(86/2348)和3.5%(101/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05)。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的密切接触者检出率分别为4.4%(74/1675)、4.3%(34/794)和5.7%(29/507),与指示患者是儿女或其他关系的检出率分别为2.4%(40/1682)和1.8%(10/548),不同关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19,P〈0.01)。初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3.9%(160/4131),比复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2.5%(27/10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5)。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是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初治指示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需更加注意,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者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接触者追踪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与挑战
3
作者 赖静文 赵雨川 +6 位作者 巫株华 陈珣珣 彭柯浩 陈喻晖 魏然 赖晓宇 王静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78-2284,共7页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尽管分子诊断技术具备高灵敏度,但其高度依赖于痰液样本,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尽管分子诊断技术具备高灵敏度,但其高度依赖于痰液样本,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结核病诊断的难题,在结核病临床实践中,开发不依赖于痰液样本的新技术手段已成为当前亟待攻克的关键任务。近年来,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大量研究也表明其在结核病领域中同样具有探索价值。该文深入探讨了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结核病感染机制中的角色,系统归纳了结核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治疗监测及疾病机理探索等层面的研究进展与潜在价值,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予以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细胞外囊泡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