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柏霖
王子青
+3 位作者
余文涛
潘浩楠
宋建军
闵永刚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29-7034,共6页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三乙胺(TEA)合成聚酰胺酸盐溶液,再通过冷冻干燥和热亚胺法制备聚酰亚胺气凝胶。探究单体和固含量之间的差异对聚酰亚胺气凝胶各项性能的影...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三乙胺(TEA)合成聚酰胺酸盐溶液,再通过冷冻干燥和热亚胺法制备聚酰亚胺气凝胶。探究单体和固含量之间的差异对聚酰亚胺气凝胶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DA型气凝胶的综合性能强于PMDA型气凝胶。BP2的导热系数低至0.04062 W/(m·K),在250℃下保温300 s后温度逐渐稳定在107.4℃,具有最佳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气凝胶
冷冻干燥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切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
22
2
作者
袁海兵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用量、相容剂用量以及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碳纤维二元混杂纤维对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加...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用量、相容剂用量以及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碳纤维二元混杂纤维对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先增加后降低,而且极大提升了树脂和纤维的界面结合力;短切玻璃纤维较短切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保留长度大,与纤维的保留长度相比,纤维的体积分数对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短切碳纤维
增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OE增韧改性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袁海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共聚聚丙烯(PP)、滑石粉和聚烯烃弹性体(POE)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复合材料;研究了POE含量和样条放置时间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脆断面和经蚀刻后的断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O...
以共聚聚丙烯(PP)、滑石粉和聚烯烃弹性体(POE)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复合材料;研究了POE含量和样条放置时间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脆断面和经蚀刻后的断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OE含量为7%时发生脆韧转变;POE含量大于11%时,冲击强度增加趋缓;样条放置24h后,冲击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大;POE分散相的尺寸随PO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
增韧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TR-FTIR方法判断PA6/PA66共混物中两组分相对含量
4
作者
唐承浩
李齐添
+2 位作者
冼业明
郭振炼
汪炉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5,共6页
尼龙(PA)66与PA6都是应用极其广泛的工程塑料,在面对不同的性能要求、加工要求、成本要求时往往会将PA6与PA66共混后使用。共混后的材料后续的回收改性有一定困难,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简便的方法快速对PA共混物中的共混比例进行分析。采用...
尼龙(PA)66与PA6都是应用极其广泛的工程塑料,在面对不同的性能要求、加工要求、成本要求时往往会将PA6与PA66共混后使用。共混后的材料后续的回收改性有一定困难,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简便的方法快速对PA共混物中的共混比例进行分析。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不同比例PA6/PA66共混物的峰位与峰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共混物的红外光谱图在1300~4000 cm^(-1)范围内的峰位和峰形与共混物共混比例相关性不大,而在1169~1180 cm^(-1)处吸收峰峰位置随共混比例变化相关性较大,可作为成分分析判据。将1169~1180 cm^(-1)处吸收峰峰位置和共混物中PA6含量进行作图拟合,拟合结果发现,峰位随着PA6含量增加的变化相关性函数一开始变化程度平缓,在1172 cm^(-1)到1178 cm^(-1)位置处发生突变,后续变化又变小,相关系数达0.98076。后续用预处理试样进行测试,发现测试与实际共混比例相差在5%左右,可作为半定量分析。使用该方法可快速对未知PA6/PA66共混物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PA6和PA66的相对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尼龙66
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酮耐刮擦剂对车用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3
5
作者
袁海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24,共5页
研究了三种不同牌号的硅酮耐刮擦母粒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采用3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SLM)对划痕表面形貌、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和3D模拟。结果表明,硅酮母粒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刚性和表面硬度,而且...
研究了三种不同牌号的硅酮耐刮擦母粒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采用3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SLM)对划痕表面形貌、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和3D模拟。结果表明,硅酮母粒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刚性和表面硬度,而且洛氏硬度和拉伸强度有一致的变化关系。划痕横截面积与ΔL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都可以作为评价材料耐刮擦性的指标。通过CSLM的3D模拟图可以定性评价材料的耐刮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酮母粒
车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耐刮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流动高韧性改性PC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
6
6
作者
邓爵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0,45,共5页
以聚碳酸酯(PC)为基体材料,对影响PC材料韧性和流动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不同的增韧剂体系对PC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较大,其中有机硅系增韧剂在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采用低熔...
以聚碳酸酯(PC)为基体材料,对影响PC材料韧性和流动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不同的增韧剂体系对PC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较大,其中有机硅系增韧剂在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采用低熔点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改性的PC合金能够有效地提高PC材料的流动性能。通过对PC材料的配方体系的优化,可以得到具有高韧性(53.6 kJ/m^2)、高流动性(19.2 g/10 min)的改性P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高韧性
高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柏霖
王子青
余文涛
潘浩楠
宋建军
闵永刚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
亮月材料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29-703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340)
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1920001000108)
广州市“红棉计划”创业项目(HMJH-2020-0012)。
文摘
分别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和三乙胺(TEA)合成聚酰胺酸盐溶液,再通过冷冻干燥和热亚胺法制备聚酰亚胺气凝胶。探究单体和固含量之间的差异对聚酰亚胺气凝胶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DA型气凝胶的综合性能强于PMDA型气凝胶。BP2的导热系数低至0.04062 W/(m·K),在250℃下保温300 s后温度逐渐稳定在107.4℃,具有最佳的隔热性能。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气凝胶
冷冻干燥
隔热
Keywords
polyimide
aerogel
freeze drying
heat insulation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切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
22
2
作者
袁海兵
机构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摘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用量、相容剂用量以及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碳纤维二元混杂纤维对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模量先增加后降低,而且极大提升了树脂和纤维的界面结合力;短切玻璃纤维较短切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保留长度大,与纤维的保留长度相比,纤维的体积分数对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聚丙烯
短切碳纤维
增强
力学性能
Keywords
polypropylene
chopped carbon fiber
reinforcement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Q325.1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Q32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OE增韧改性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袁海兵
机构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摘
以共聚聚丙烯(PP)、滑石粉和聚烯烃弹性体(POE)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复合材料;研究了POE含量和样条放置时间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脆断面和经蚀刻后的断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OE含量为7%时发生脆韧转变;POE含量大于11%时,冲击强度增加趋缓;样条放置24h后,冲击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大;POE分散相的尺寸随POE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
增韧
聚丙烯
复合材料
Keywords
polyolefin
toughening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分类号
TQ325.1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TR-FTIR方法判断PA6/PA66共混物中两组分相对含量
4
作者
唐承浩
李齐添
冼业明
郭振炼
汪炉林
机构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文摘
尼龙(PA)66与PA6都是应用极其广泛的工程塑料,在面对不同的性能要求、加工要求、成本要求时往往会将PA6与PA66共混后使用。共混后的材料后续的回收改性有一定困难,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简便的方法快速对PA共混物中的共混比例进行分析。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不同比例PA6/PA66共混物的峰位与峰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共混物的红外光谱图在1300~4000 cm^(-1)范围内的峰位和峰形与共混物共混比例相关性不大,而在1169~1180 cm^(-1)处吸收峰峰位置随共混比例变化相关性较大,可作为成分分析判据。将1169~1180 cm^(-1)处吸收峰峰位置和共混物中PA6含量进行作图拟合,拟合结果发现,峰位随着PA6含量增加的变化相关性函数一开始变化程度平缓,在1172 cm^(-1)到1178 cm^(-1)位置处发生突变,后续变化又变小,相关系数达0.98076。后续用预处理试样进行测试,发现测试与实际共混比例相差在5%左右,可作为半定量分析。使用该方法可快速对未知PA6/PA66共混物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PA6和PA66的相对比例。
关键词
尼龙6
尼龙66
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定量分析
Keywords
polyamide 6
polyamide 66
infrared spectrum
attenuated total refrac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TQ322.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酮耐刮擦剂对车用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3
5
作者
袁海兵
机构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124,共5页
文摘
研究了三种不同牌号的硅酮耐刮擦母粒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采用3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SLM)对划痕表面形貌、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和3D模拟。结果表明,硅酮母粒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刚性和表面硬度,而且洛氏硬度和拉伸强度有一致的变化关系。划痕横截面积与ΔL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都可以作为评价材料耐刮擦性的指标。通过CSLM的3D模拟图可以定性评价材料的耐刮擦性。
关键词
硅酮母粒
车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耐刮擦
Keywords
silicone masterbatch
automobile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scratch resistance
分类号
TQ32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流动高韧性改性PC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
6
6
作者
邓爵安
机构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0,45,共5页
文摘
以聚碳酸酯(PC)为基体材料,对影响PC材料韧性和流动性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不同的增韧剂体系对PC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较大,其中有机硅系增韧剂在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采用低熔点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改性的PC合金能够有效地提高PC材料的流动性能。通过对PC材料的配方体系的优化,可以得到具有高韧性(53.6 kJ/m^2)、高流动性(19.2 g/10 min)的改性PC材料。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高韧性
高流动性
Keywords
polycarbonate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high toughness
high flow
分类号
TQ325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
王柏霖
王子青
余文涛
潘浩楠
宋建军
闵永刚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短切碳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
袁海兵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OE增韧改性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袁海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ATR-FTIR方法判断PA6/PA66共混物中两组分相对含量
唐承浩
李齐添
冼业明
郭振炼
汪炉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硅酮耐刮擦剂对车用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袁海兵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流动高韧性改性PC的制备与性能
邓爵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