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代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冯红斌 缪海生 +1 位作者 蒋海 曹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气腹前后的气道峰压(PPEAK)和呼...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气腹前后的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插管或置喉罩前、插管或置喉罩后1 min、拔管或拔喉罩前和拔管或拔喉罩后1 min的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插管或置入喉罩时、拔除前后及术中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在间歇正压通气(IPPV)期间PPEAK和PETCO2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插管(罩)期和拔管(罩)期MAP和HR在T组明显升高(P<0.05),P组无明显变化(P>0.05);拔管(罩)期T组体动、呛咳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术后24 h咽痛、声嘶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Proseal喉罩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具有血液动力学平稳、操作简便、咽痛、声嘶发生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面罩 腹腔镜手术 气管内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S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家双 张立贤 +2 位作者 杨庆耿 何淑英 杨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均使用常规的两点法硬膜外麻醉 (T1 2 ~L1 向上和L3~ 4向下置管 ) ,一组使用HANS ,另一组则不用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辅助药的... 目的 :探讨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均使用常规的两点法硬膜外麻醉 (T1 2 ~L1 向上和L3~ 4向下置管 ) ,一组使用HANS ,另一组则不用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辅助药的使用率 ,镇静评分 ,牵拉反射 ,血压 ,心率和氧饱和度等。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手术中使用同样的处方 ,药物用量近似 ,术中辅助药物使用 ,病人镇静评分 ,牵拉反射 ,血压 ,心率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差异 ,对照组 93.3%病人均要使用辅助药物 ,由于辅助药物的使用 ,术中镇静评分较高 ,总平均达 6.7分 ,特别在用药后病人呼之不醒 ,1 /2的病人出现明显的舌根后坠 ;HANS组使用率仅为 1 0 % ,术中各项生理指标相对平稳 ,两组氧饱和度差别不明显。结论 :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可显著减少牵拉反应和辅助药的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治疗仪 妇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牵拉反应 辅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点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艳 陈剑龄 +3 位作者 罗福荣 周宁 冯志顺 曹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609-3611,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45例,年龄34~59岁,分为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组(PR组)、氟比洛芬酯术后注射组(PO组)和对照组(CO组),每组15例。手术开始前30m...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45例,年龄34~59岁,分为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组(PR组)、氟比洛芬酯术后注射组(PO组)和对照组(CO组),每组15例。手术开始前30minPR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PO组不注药,CO组静注生理盐水5mL;手术结束时PR组再静注氟比洛芬酯25mg,PO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O组静注生理盐水5mL。分别在术后不同时点进行痛觉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第一次需求镇痛药距术毕的时间,术后24h内使用镇痛药次数,以及出现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结果:首次需求镇痛药时间PR、PO组均较CO组延迟(P<0.01)。24h内镇痛药使用次数PR组少于PO组和CO组(P<0.01)。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PR组24h内评分低于PO、CO组,而PO组4h内评分低于CO组(P<0.01)。Ramsay评分,PR、PO组8h内评分高于CO组(P<0.05)。而3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出血等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再静注氟比洛芬酯25mg,较术毕单次用药可取得良好的预先镇痛、镇静及阿片药物节俭效应,并未增加药物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氟比洛芬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量N_2O-O_2单肺麻醉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福荣 王家双 杨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低流量N2 O O2 单肺麻醉对开胸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2 5例ASAⅠ~Ⅱ级开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n =10 )为对照组 ,采用硬膜外 +单肺通气麻醉 ;Ⅱ组 (n =15 )为观察组 ,采用低流量N2 O O2 单肺麻醉。观察两组开胸... 目的 探讨低流量N2 O O2 单肺麻醉对开胸病人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2 5例ASAⅠ~Ⅱ级开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n =10 )为对照组 ,采用硬膜外 +单肺通气麻醉 ;Ⅱ组 (n =15 )为观察组 ,采用低流量N2 O O2 单肺麻醉。观察两组开胸后单肺通气 1小时的吸入气氧分量(FIO2 )、PETCO2 、PaO2 、PaC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pH、肺泡与动脉血氧分压差 (PA aO2 )、动脉血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 (Pa ETCO2 )变化。结果 Ⅰ组血气参数变化较小 ,无缺O2 和CO2 蓄积危险。Ⅱ组PaO2 和SaO2 明显下降 ,CO2 有蓄积 ,pH值降低 ,但PaO2 、SaO2 和pH仍在正常范围 ,CO2蓄积较轻 ,恢复双肺通气后即可恢复正常。结论 低流量N2 O O2 单肺麻醉发生缺O2 和CO2 蓄积的危险性有所增加 ,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 氧化亚氮 单肺通气 血气分析 硬膜外阻滞 开胸术 N2O-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仪应用于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立贤 彭亮 +1 位作者 王家双 冯志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 :根据电针刺激可促使中枢释放阿片肽产生内源性镇痛的原理 ,用韩氏仪辅助硬膜外阻滞的妇科手术病人实施术后镇痛。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 88例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2例。A组 :吗啡 2mg +氟哌啶 2 5mg ;B组韩氏仪 +吗啡 2mg +氟哌啶 ... 目的 :根据电针刺激可促使中枢释放阿片肽产生内源性镇痛的原理 ,用韩氏仪辅助硬膜外阻滞的妇科手术病人实施术后镇痛。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 88例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2例。A组 :吗啡 2mg +氟哌啶 2 5mg ;B组韩氏仪 +吗啡 2mg +氟哌啶 2 5mg ;C组吗啡 1mg +氟哌啶 1 2 5mg ;D组韩氏仪 +吗啡 1mg +氟哌啶1 2 5mg。B和D组于麻醉前 3 0min使用韩氏仪至手术结束。术后 4h再治疗 3 0min。 4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10ml,缝皮前注入硬膜外腔。结果 :A和B组、C和D组比较术后镇痛时间以及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镇痛评分A和B组比较 ,C和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和P <0 0 5 ) ;镇静评分A和B组比较 ,C和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和P <0 0 1) ;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低于A组 ,D组低于C组。比较A和D两组 ,镇痛镇静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D组并发症明显减少 ,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韩氏仪复合硬膜外阻滞行术后镇痛 ,可明显提高镇痛镇静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术后镇痛 韩氏仪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婴幼儿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体会
6
作者 冯志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小儿烧伤的全身反应,常比成人严重[1]。我院1991年10月以来共收治29例婴幼儿大面积烧伤。兹将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212岁,体重11±3.1... 小儿烧伤的全身反应,常比成人严重[1]。我院1991年10月以来共收治29例婴幼儿大面积烧伤。兹将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8例、女11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212岁,体重11±3.1kg。Ⅱ°~Ⅲ°烧伤总面积2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大面积烧伤 复合麻醉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业 张立贤 曹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评价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和电刺激组(H组,n=40),H组患者予持续经皮穴位电刺激,从术前30 min直至术毕30 min。两组... 目的:评价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和电刺激组(H组,n=40),H组患者予持续经皮穴位电刺激,从术前30 min直至术毕30 min。两组患者均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吸入异氟醚、一氧化二氮维持麻醉。围术期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观察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并依次评估拔管即时、拔管后5、10、15、30 min各时点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H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H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C组(P<0.01);与H组相比,C组患者拔管即时MAP、HR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异氟醚吸入麻醉的术后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异氟醚 吸入麻醉 术后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时剂量与肌松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立贤 曹阳 +4 位作者 李德维 梁冰 王爱群 彭亮 王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45-1848,共4页
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全麻诱导及术中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其肌松效应及术后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烧伤中心90例ASAⅠ~Ⅲ级拟行全麻择期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室后接多... 目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全麻诱导及术中采用不同用药方式,观察其肌松效应及术后肌松残余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烧伤中心90例ASAⅠ~Ⅲ级拟行全麻择期手术的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患者入室后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 O2),用TOF-WATCH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诱发肌颤搐反应。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实验Ⅰ: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 mg/kg、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Cis的诱导剂量依据分组而定:C1组(0.1 mg/kg)、C2组(0.15 mg/kg)和C3组(0.2 mg/kg),到TOF的值为0时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待T1恢复到基础值的95%以上和TOFr〉0.75时结束观察。实验Ⅱ:上述3组患者的TOF的T1恢复到基础值95%时,C1组以2μg/(kg·min)作为起始速度持续输注Cis,C2组以3μg/(kg·min)速度持续输注Cis,C3组间断静脉注射Cis 0.03 mg/kg,根据T1值调整Cis用量,在开始缝皮时停止给予Cis。记录阶段Ⅰ全麻诱导给予Cis后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和TOFr=0.75的时间;记录实验Ⅱ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0.75的时间、Cis的用药量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结果:实验ⅠC3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C1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3组患者的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95及TOFr=0.75与C1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但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ⅡC3组患者的恢复指数、T95、TOFr=0.75及Cis的用量与C1组比较(P〈0.05),与C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2组各项指标与C1组比较(P〉0.05),C3组出现2例呼吸抑制。结论 :Cis应用于烧伤病人随剂量增加起效时间缩短,临床作用时间及肌松的恢复虽延长但并不明显;用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可维持稳定的肌松状态,肌张力及自主呼吸恢复快,无术后肌松残余的风险。使用Cis 0.2 mg/kg进行全麻诱导以及采用3μg/(kg·min)静脉持续输注的方式维持肌松,是比较合理的剂量及用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顺式阿曲库铵 肌松效应 肌松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爱群 曹阳 +3 位作者 彭亮 张志 张立贤 李德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51-325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严重烧伤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E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TEAS组选用"足三里"穴在麻醉诱导30min前开始至术毕持续进行TAES,术后连续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严重烧伤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E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TEAS组选用"足三里"穴在麻醉诱导30min前开始至术毕持续进行TAES,术后连续3d间断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次刺激时间30min,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前(T1)、术毕(T2)及术后24(T3)、48(T4)、72h(T5)抽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TEAS组术毕24h后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8含量明显下降(P<0.05);NK细胞活性亦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TAES可以促进严重烧伤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异丙酚及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艳 罗福荣 王家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37-938,共2页
目的 :对比观察单纯异丙酚与异丙酚 +芬太尼复合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拟行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和异丙酚 +芬太尼组 (PF组 )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 2min、清醒后生命体征的改变 ;异丙酚... 目的 :对比观察单纯异丙酚与异丙酚 +芬太尼复合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拟行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P组 )和异丙酚 +芬太尼组 (PF组 )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 2min、清醒后生命体征的改变 ;异丙酚诱导用量、总用量、术中肢动分级、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患者对手术刺激反应的V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离院时间。结果 :PF组在异丙酚用药量、术中肢动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P组。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优于单纯异丙酚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流 异丙酚 芬太尼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贤 彭亮 +4 位作者 陈伟业 王琳 王爱群 张志 曹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第1、3、5天的心率变异性(HRV);取患者入院后1(T1)、12(T2)、24(T3)、48(T4)、72 h(T5)的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c Tn T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烧伤后持续上升,第3、5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则逐渐下降;TNF-α、IL-6在烧伤后持续升高,TNF-α在T5时最高,IL-6在T4达到峰值,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调控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植物神经的均衡性而改善心肌血流,从而在烧伤早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经皮穴位电刺激 心率变异性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套囊法监测喉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可行性
12
作者 杨汉宇 冉建 +3 位作者 李德维 叶靖 曹阳 欧阳葆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双套囊法监测喉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20~50岁女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20例。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插入双套囊气管导管,导管的测压套囊置于声门裂处。两台TOFGuard肌松监测仪同步透皮刺激喉返神经... 目的探讨双套囊法监测喉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20~50岁女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20例。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插入双套囊气管导管,导管的测压套囊置于声门裂处。两台TOFGuard肌松监测仪同步透皮刺激喉返神经和腕部尺神经,诱发喉内收肌和拇内收肌颤搐反应。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mg/kg后,观察罗库溴铵对喉内收肌与拇内收肌抑制时程和恢复过程。结果喉内收肌的显效时间比拇内收肌快(P<0.05),起效时间亦明显比拇内收肌快(P<0.01),T1最大抑制程度明显比拇内收肌低(P<0.01)。恢复过程中,喉内收肌的T1恢复到基础值的50%、75%和TOFr达0.75所需时间均明显比拇内收肌短(P<0.01),喉内收肌T1恢复到基础值90%的时间比拇内收肌明显快(P<0.05)。结论用双套囊测压法监测喉内收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 双套囊气管导管 喉内收肌 拇内收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最佳效应室浓度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冯红斌 缪海生 +2 位作者 胡琼玉 蒋海 曹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0-1892,共3页
目的研究颈椎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临床最佳效应室浓度。方法选择颈椎择期手术男性病人60例(ASAI~II级),以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随机分成三组:I组0.3ng/ml;II组0.5ng/ml;Ⅲ组0.7ng/ml。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 目的研究颈椎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临床最佳效应室浓度。方法选择颈椎择期手术男性病人60例(ASAI~II级),以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随机分成三组:I组0.3ng/ml;II组0.5ng/ml;Ⅲ组0.7ng/ml。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10min(T5)各时间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双频指数(BIS)值、OAA/S镇静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基本相同(P>0.05);与基础值相比,Ⅰ组SBP、MAP、HR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在插管时明显升高(P<0.05),HR在插管后仍呈明显升高(P<0.05);Ⅲ组SBP在插管后10min呈.明显下降(P<0.05);与Ⅰ组相比,在插管时Ⅱ、Ⅲ组SBP明显低于Ⅰ组(P<0.05),在插管后,Ⅲ组SBP明显低于Ⅰ组(P<0.05);与T0相比,拔管时三组患者的MAP、HR及RPP均呈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Gepts药代模型)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Marsh药代模型)用于国人颈椎手术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推荐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联合丙泊酚血浆浓度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伟业 王爱群 张立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评估围术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177例择期剖宫产妇女随机分入HANS组(n=84)和对照组(n=93)。HANS组行围术期HANS治疗,对照组未予电刺激。采用视觉模拟... 目的:评估围术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对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177例择期剖宫产妇女随机分入HANS组(n=84)和对照组(n=93)。HANS组行围术期HANS治疗,对照组未予电刺激。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24 h、48 h、72 h疼痛程度,测定术前、术后24 h、72 h产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浓度,追踪术后3个月、6个月慢性疼痛。结果:HANS组产妇术后72 h VAS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产妇术后IL-6均较术前增高,术后72 h HANS组产妇IL-6较对照组低,而IL-10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HANS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HANS有助于缓解剖宫产术后早期疼痛并调节血清IL-6、IL-10水平,减少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剖宫产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妊娠晚期下腰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伟业 王爱群 张立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46-548,共3页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妊娠晚期下腰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妊娠晚期下腰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46)和对照组(n=49)。HANS组给予每周一次的HANS治疗,持续6周;对照组未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孕妇下腰痛...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妊娠晚期下腰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5例妊娠晚期下腰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46)和对照组(n=49)。HANS组给予每周一次的HANS治疗,持续6周;对照组未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孕妇下腰痛程度。记录HANS治疗即时反应、孕妇早产率、新生儿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对照组孕妇下腰痛有加重趋势。HANS组孕妇下腰痛程度比治疗前好转,较对照组也显著减轻(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孕妇早产率、新生儿情况、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ANS可安全用于孕妇并减轻妊娠晚期下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妊娠晚期 下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释容积芬太尼鞘内注射对分娩镇痛术中瘙痒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伟业 王爱群 张立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容积芬太尼鞘内注射对分娩镇痛术中瘙痒的影响。方法:100例分娩镇痛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鞘内注入芬太尼20μg。4组稀释容积分别为1.5、2、2.5、3 ml。分别评估各组产妇瘙痒率、瘙痒程度以及...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容积芬太尼鞘内注射对分娩镇痛术中瘙痒的影响。方法:100例分娩镇痛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25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鞘内注入芬太尼20μg。4组稀释容积分别为1.5、2、2.5、3 ml。分别评估各组产妇瘙痒率、瘙痒程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产妇感觉减退平面以及呼吸抑制、胎心减慢、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3 ml组产妇瘙痒率和瘙痒程度低于1.5、2 ml 2组(P<0.05),较2.5 ml组有减轻趋势。4组产妇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增加鞘内注射芬太尼的稀释容积可减轻分娩镇痛术中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容积 芬太尼 分娩镇痛 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伟业 席四平 +1 位作者 王爱群 张立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1,51,共4页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疗效。方法:96例妊娠晚期腰背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31)、联合组(n=35)、对照组(n=30)。HANS组给予每周1次、持续6周的HANS治...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acupoint nerve stimulator,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对妊娠晚期腰背痛的疗效。方法:96例妊娠晚期腰背痛孕妇随机分入HANS组(n=31)、联合组(n=35)、对照组(n=30)。HANS组给予每周1次、持续6周的HANS治疗;联合组在HANS组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支持疗法;对照组未予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孕妇腰背痛程度。采用Zung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Zung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评估孕妇焦虑、抑郁程度。结果:随着孕期进展,对照组孕妇腰背痛VAS较治疗前有渐增趋势。HANS组孕妇治疗4周后VAS较治疗前下降,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6周后SDS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孕妇治疗3周后VAS、SAS及SDS较治疗前均下降,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联合组SAS较HANS组降低(P<0.05)结论:HANS可减轻妊娠晚期腰背痛并缓解抑郁。HANS联合心理支持疗法治疗妊娠晚期腰背痛可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心理支持疗法 妊娠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对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伟业 李宗存 +1 位作者 席四平 张立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子痫前期初产妇125例,年龄23~33岁,BMI 23~29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M组,n=66)和对照组(C组,n=59)。M组分娩镇痛前经静...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子痫前期初产妇125例,年龄23~33岁,BMI 23~29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硫酸镁组(M组,n=66)和对照组(C组,n=59)。M组分娩镇痛前经静脉输注硫酸镁50 mg/kg,持续20 min;C组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5%葡萄糖。输注完毕后两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别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和分娩时的鼓膜温度、产时发热率和VAS疼痛评分。测定两组镇痛前、镇痛后2 h、分娩时血清IL-6浓度。记录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分娩镇痛药量、分娩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等。结果与镇痛前比较,镇痛后4、5 h、分娩时M组鼓膜温度明显升高,镇痛后3、4、5 h、分娩时C组鼓膜温度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2、3、4、5 h和分娩时两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2 h、分娩时两组血清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M组镇痛后5 h、分娩时鼓膜温度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2 h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分娩镇痛药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产时发热率、VAS疼痛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静脉输注50 mg/kg硫酸镁有助于缓解子痫前期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产时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子痫前期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冰 黄浩然 +4 位作者 曾健豪 曹阳 蔡炼杰 彭伟龙 张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3-689,共7页
目的探讨目标血流动力学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5例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治疗组(Con组,n=48)和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oal-directed hemodynamic therapy,... 目的探讨目标血流动力学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5例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治疗组(Con组,n=48)和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oal-directed hemodynamic therapy,GDHT)组(n=47),Con组采用常规参数,GDHT组采用基于Vigileo的每搏量(SV)指导术中容量管理。主要观测指标包括术后7 d内心脏及肺部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肾损伤、疼痛;次要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和血乳酸(Lac)水平。结果GDHT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Con组降低[肺炎(P=0.027),氧合指数<300(P=0.030)];Con组更易发生房颤(P=0.032);两组在疼痛、肾损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上无显著差异。GDHT组在术中及术后1 d的Pcv-aCO_(2)和血Lac水平低于Con组,术后7 d两组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Pcv-aCO_(2)、血Lac水平是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与标准血流动力学治疗相比,SV引导的GDHT可改善组织灌注,减少大面积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 大面积烧伤 灌注 短期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外麻欠佳病人行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福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吗啡 麻醉 局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