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时期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 被引量:1
1
作者 郎尉雅 贾琴 +3 位作者 张敏 崔梦卿 李良平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及杯状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规律,为小鼠小肠的组织发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对小鼠胚胎第13.5天(E13.5d)至出生后第1天(Pld)胚胎的石蜡切片染色并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小鼠肠壁于E13.5d已分化出现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2)肠绒毛于E15.5d分化形成,杯状细胞于E16.5d逐渐发育分化出现,肠腺于E18.5~Pld发育分化形成,此时小肠基本结构形成。(3)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其中以回肠末端最多,回肠、空肠、十二指肠顺次递减(P〈0.05)。杯状细胞数量随胎龄逐渐增加而逐渐增多,于P1d最多(P〈0.05)。结论小肠上皮分化于E15.5d至E17.5d最为迅速,胚胎时期小肠基本结构形成,其吸收消化功能基本建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分化 杯状细胞 PAS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叶劲超 韩尔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53-154,共2页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50例资料,死亡率为24%。认为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脑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采用快速骨窗开颅和依CT扫描结果选择手术入路,出血破入脑室者作脑室穿刺引流并用尿激酶多次灌洗,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50例资料,死亡率为24%。认为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脑受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采用快速骨窗开颅和依CT扫描结果选择手术入路,出血破入脑室者作脑室穿刺引流并用尿激酶多次灌洗,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同时亦讨论了本病的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3
作者 江博雄 韩尔阳 陈松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急性弥漫性 脑肿胀 影像学特点 神经外科 脑血管扩张 脑水肿 脑白质 红十字会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可卡因对昆明小鼠成瘾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振中 顾晶晶 +4 位作者 李娟 张磊 崔梦卿 李良平 张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研究昆明小鼠对不同剂量可卡因的敏感度,为昆明小鼠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制别是可卡因成瘾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同龄(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mg/kg、2qmg/kg的可卡因,条件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 目的研究昆明小鼠对不同剂量可卡因的敏感度,为昆明小鼠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制别是可卡因成瘾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同龄(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mg/kg、2qmg/kg的可卡因,条件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和行为敏化实验(Behavior sensitization检NA,鼠行为学变化,观察昆明小鼠在不同剂量可卡因刺激下的行为学变化,以此来确定昆明小鼠对不每剂量可卡因的敏感度。结果在条件位置偏爱实验中,可卡因20mg/kg剂量组(N=11)与可卡因10mg/kg剂量组(N=12)相比,第9天与第2天在白箱中的时间差score(post-pre)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行为敏化实验中,可卡因20mg/kg组(N=8)与可卡因1Omg/kg组(N=12)相比,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蓓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6天给予一针与之前同剂量的可卡因,可卡因20mg/kg组与可卡因1Omg/kg组相比,自主活动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昆明小鼠在20mg/kg可卡因的刺激下,能产生要为明显的条件位置偏爱以及更加强烈的行为敏化反应,是较为理想的可卡因成瘾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剂量 条件位置偏爱 行为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与制备RhoA-GTPase突变体慢病毒
5
作者 李良平 顾晶晶 +4 位作者 王斌 李娟 张磊 张琳 张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RhoA显性负效突变体(RhoAN19)和组成型活性突变体(RhoAL63)慢病毒。方法构建RhoAN19和RhoAL63慢病毒表达质粒,并以酶切及序列测定方法进行鉴定。利用ViraPowerTM慢病毒表达系统包装制备RhoA突变体慢病毒上清... 目的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RhoA显性负效突变体(RhoAN19)和组成型活性突变体(RhoAL63)慢病毒。方法构建RhoAN19和RhoAL63慢病毒表达质粒,并以酶切及序列测定方法进行鉴定。利用ViraPowerTM慢病毒表达系统包装制备RhoA突变体慢病毒上清,用其感染大鼠前皮质神经元,分别进行RhoA生物学活性检测、细胞转染效率鉴定与神经元形态学观察。结果构建的RhoAN19和RhoAL63慢病毒表达质粒经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包装的慢病毒滴度为1×106 TU/ml。用制备的慢病毒上清感染原代培养的前皮质神经元,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hoAN19慢病毒显著抑制溶血磷脂酸(LPA)诱导的RhoA活性的升高,而RhoAL63慢病毒感染神经元后RhoA活性显著升高。感染效率鉴定结果显示病毒上清可感染80%以上的前皮质神经元。形态学观察显示经慢病毒感染后的神经元其胞体与树突分支清晰可见。结论成功制备了RhoA突变体慢病毒,并成功实现了慢病毒感染前皮质神经元,为进一步研究Rho蛋白家族信号通路提供了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GTPase 慢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发生长周期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
6
作者 孔亚男 张敏 +4 位作者 崔梦卿 李良平 周志涛 张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毛发生长周期的C57BL/6小鼠皮肤创伤愈合速度。方法制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计算术后0、3、7 d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的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比较毛发静止期(Hair telogen stages)小鼠和... 目的探讨处于不同毛发生长周期的C57BL/6小鼠皮肤创伤愈合速度。方法制备小鼠皮肤创伤模型,计算术后0、3、7 d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的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比较毛发静止期(Hair telogen stages)小鼠和毛发生长期(Hair anagen stages)小鼠伤口愈合速度。采用HE染色比较伤口愈合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利用BrdU检测伤口周围细胞增殖。结果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毛发静止期的小鼠伤口愈合率。HE染色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伤口周围表皮细胞层较多,且表皮细胞向伤口迁移增强;BrdU检测显示毛发生长期小鼠皮肤伤口周围表皮BrdU+细胞数多于毛发静止期小鼠。结论毛发生长期的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率高于毛发静止期小鼠,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毛囊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也为选择皮肤创伤愈合动物模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愈合 毛发生长周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