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胜生 甄兆忠 +1 位作者 梁绍雄 陈悦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227-227,共1页
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是通过对儿童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测量及相关资料,通过近视眼预测系统的计算,以了解儿童当前的客观屈光状态,从而提出保健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1998年12月~2000年4月以来我院就诊的青少年、儿童20... 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是通过对儿童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测量及相关资料,通过近视眼预测系统的计算,以了解儿童当前的客观屈光状态,从而提出保健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1998年12月~2000年4月以来我院就诊的青少年、儿童200例400眼,其中男92例184眼,女108例216眼,年龄4~15岁. 1.2 预测系统组成专用眼科A超、角膜曲率计、电脑验光仪、电脑一台、青少年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软件. 1.3 方法每名患者均进行视力检查、电脑验光、角膜曲率检查、A超测得眼轴、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的数据及输入家族情况、用眼时间等相关因素,资料经青少年近视眼预测系统运算,指出儿童将来屈光状态,提出对患儿的保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预测保健系统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与微量元素锌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以嘉 杨为中 +3 位作者 甄兆忠 何志远 李增禧 盛少禹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4期204-205,共2页
对3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检测,结果是:患者血清锌含量均值为0.963±0.334ug/ml,低于对照组的1.243±0.042ug/ml(P<0.01,有显著性差异),低锌者占76.6%(23/30例)。14/18例(77.7%)患者的玫瑰花结试... 对3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血清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检测,结果是:患者血清锌含量均值为0.963±0.334ug/ml,低于对照组的1.243±0.042ug/ml(P<0.01,有显著性差异),低锌者占76.6%(23/30例)。14/18例(77.7%)患者的玫瑰花结试验为低值(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本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有关,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低锌则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患角膜炎。本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低锌,因此在治疗上,除局部应用抗病毒剂外,应全身及局部应用锌剂,则可促进痊愈,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角膜炎 微量元素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眼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治疗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27
3
作者 朱月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研究顽固性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合并眼球前段炎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分析。方法 :使用聚肌胞、弥可保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眼眶缘注药 (每次 1.5~ 2 .0ml,隔日一次 ,五次为一疗程 )加口服抗抑郁药等 (阿米替林片 2 5~ 5 0mg ... 目的 :研究顽固性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合并眼球前段炎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分析。方法 :使用聚肌胞、弥可保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眼眶缘注药 (每次 1.5~ 2 .0ml,隔日一次 ,五次为一疗程 )加口服抗抑郁药等 (阿米替林片 2 5~ 5 0mg /日 ,奇曼丁 10 0~ 2 0 0mg/日 ,舒乐安定 1~2mg/日 )的联合治疗方法。使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搜集资料 ,使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和改良汉米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病人的疼痛和情绪变化。结果 :大多数病人在治疗后能达到立即缓解剧烈疼痛的作用 ,在经过 3次治疗后能有效控制自发性剧烈疼痛 ,病人情绪明显改善。治疗前、后VAS和HAMD分别为 7.8:2 .4和 2 1.4 :8.6 ;经过半年左右的随访 ,疗效基本稳定 ,病人的工作或家务能力显著改善 ,自我评价基本满意 (P <0 .0 1,P <0 .0 5 )。本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使用聚肌胞、弥可保注射液眼眶缘注药加口服抗抑郁药治疗眼前段炎症及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 注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结蛋白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为中 金宏 +4 位作者 杨以嘉 赵坤明 何志远 任国梅 高雄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纤维连结蛋白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杨为中,金宏,杨以嘉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赵坤明,何志远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任国梅,高雄辉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简称FN)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与细胞... 纤维连结蛋白治疗顽固性角膜上皮缺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杨为中,金宏,杨以嘉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赵坤明,何志远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任国梅,高雄辉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简称FN)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与细胞表面的高分子糖蛋白,它是细胞与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剂 临床疗效 纤维连结蛋白 角膜上皮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囊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胜生 刘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19-220,共2页
虹膜囊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很早以前,国内外已有报道,临床上通常按病因作为分类的依据,在各类中,以外伤性虹膜囊肿较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对眼球造成较大的损害。本文收集8例虹膜囊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眼肿瘤 虹膜囊肿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容 刘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0期784-784,共1页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继发性 青光眼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外周血中视网膜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润平 吴德正 潘苏华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索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免疫发病机理。方法运用SDS PAGE电泳、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中视网膜抗体;运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组织定位。结果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中存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视网膜抗体,其相应抗原... 目的探索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免疫发病机理。方法运用SDS PAGE电泳、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中视网膜抗体;运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组织定位。结果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外周血中存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视网膜抗体,其相应抗原相对分子质量为27000~35000,43000~50000,56000~67000,80000~90000,抗原定位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和神经元的胞核。结论自身免疫反应是老年黄斑变性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视网膜抗体 老年人 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甄兆忠 陶润平 +3 位作者 邓杏英 赵坤明 梁绍雄 刘妙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弱视 远视性 儿童 治疗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硅橡胶球改制活动眼座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小玲 甄兆忠 何志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7期491-492,共2页
泡沫硅橡胶球改制活动眼座的临床应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510060)丁小玲,甄兆忠,何志远我们于1990年起对12例行眼球摘除术的病人同时行泡沫硅橡胶球改制活动眼座植入,其中11例随访1~2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 泡沫硅橡胶球改制活动眼座的临床应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510060)丁小玲,甄兆忠,何志远我们于1990年起对12例行眼球摘除术的病人同时行泡沫硅橡胶球改制活动眼座植入,其中11例随访1~2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采用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眼 泡沫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翼状胬肉脱水剥离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报告
10
作者 甄兆忠 丁小玲 +5 位作者 梁纳 何志远 韩苏桃 王明勤 陈毛 梁燕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83-84,共2页
改良翼状胬肉脱水剥离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甄兆忠,丁小玲,梁纳,何志远,韩苏桃珠海市拱北医院眼科王明勤,陈毛,梁燕玲翼状胬肉是广大群众常见病,多发病,不但影响美容,而且不同程度影响视力和有不适... 改良翼状胬肉脱水剥离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报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甄兆忠,丁小玲,梁纳,何志远,韩苏桃珠海市拱北医院眼科王明勤,陈毛,梁燕玲翼状胬肉是广大群众常见病,多发病,不但影响美容,而且不同程度影响视力和有不适感,且术后容易复发。为了减少术后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切除术 脱水剥离切除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蜂乳离子导入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
11
作者 王穗荣 甄兆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S1期181-182,共2页
浅层点状角膜炎类型较多,病因较复杂。往往治疗时间长,易反复,疗效不够满意。因此探讨有效疗法很有必要。作者近些年来采用复方蜂乳离子导入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浅层点状角膜炎 离子导入治疗 临床资料总结 直流感应电疗机 清水布 眼垫 莹光 淋巴循环 对照组疗效 手术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内快速劈裂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12
作者 梁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和安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方法 :依据Nagahara所提出的phaco chop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 ,采用晶体囊袋内快速劈裂的方法对 318例 ( 345眼 )白内障病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 :...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和安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方法 :依据Nagahara所提出的phaco chop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 ,采用晶体囊袋内快速劈裂的方法对 318例 ( 345眼 )白内障病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一周矫正视力 0 8~ 1 2有 31眼 ,占 8 98% ,0 5~ 0 7有 2 16眼 ,占6 2 6 0 % ,0 5以下 98眼 ,占 2 8 40 %。术后角膜散光为 0 37~ 1 97D ,平均为 ( 0 98± 0 75 )D。 345眼使用超声乳化时间最短为 12s ,最长为 173s ,平均为 ( 82± 2 3)s。所用超声能量为 10 %~ 5 0 % ,平均只有 2 5 %。高能量的释放均在一些核硬为IV级以上的病例 ,IV级核以上病例 ( 12 1眼 )所用的超声能量平均为 31%。超声乳化时间平均为( 10 2± 5 4)s。结论 :该手术方法借助机械劈裂碎核方法 ,使释放的超声能量减少 ,缩短了手术时间 ,从而明显减低对眼部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内快速劈裂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