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普外科术后并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月沂 袁一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普外科术后并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普外科术后并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伤口清创换药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清创换药+VSD技术进行伤口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伤口处理1 d、7 d、14 d和28 d后的伤口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临床有效率,并在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1 d和7 d后,两组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4 d和28 d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的伤口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普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伤口实施VSD技术能减轻伤口疼痛,减少伤口换药的次数,加速伤口愈合,有效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感染伤口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被引量:17
2
作者 林争 雷朝晖 +1 位作者 谭国钳 薛福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10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内镜治疗措施的选择。方法对106例临床诊断AOSC患者应用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10...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10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内镜治疗措施的选择。方法对106例临床诊断AOSC患者应用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106例患者中成功插管103例,插管成功率97%。其中43例在ENBD前先施行EST,患者病情在插管胆道减压引流后都得到迅速缓解,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的5例患者除1例发生ARDS死亡外,其余4例的病情均同样迅速缓解。结论内镜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AOSC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替代开腹手术胆道减压引流,可作为治疗AOSC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被引量:7
3
作者 林争 谭国钳 雷朝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急性胆源...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 (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 ,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 41例得到治愈 ,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 ,但 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 ,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 2 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 ,2 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 ;2 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 :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 ,排除梗阻因素 ,通畅胆胰液的引流 ,降低胆胰管内压 ,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ODDI括约肌切开术 胆源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检查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时杰 陈志棠 +1 位作者 薛福龙 谭国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77-77,79,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为二组 :实验组 :诊断为腹部肿瘤 ,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 31例 ;对照组 :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 14例。结果 :在实验组有 4/31例 (12 .90 % )、对照组有 9/14例 (6 4.2 8% ...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为二组 :实验组 :诊断为腹部肿瘤 ,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 31例 ;对照组 :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 14例。结果 :在实验组有 4/31例 (12 .90 % )、对照组有 9/14例 (6 4.2 8% )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 ;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 10 0 % ,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13/4 5例 (2 8.88% )。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 ,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 ,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 ,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部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结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1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洁贤 黄时杰 袁一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2-983,986,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结肠镜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结肠镜完成11例,其中5例根治切除乙状结肠癌及息肉肠段,6例根治切除直肠癌。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目的探讨纤维结肠镜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结肠镜完成11例,其中5例根治切除乙状结肠癌及息肉肠段,6例根治切除直肠癌。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纤维结肠镜配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有助于结直肠病灶及切缘的准确定位,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保证肿瘤的根治性和吻合质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腹腔镜诊治 被引量:3
6
作者 薛福龙 黄时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12-13,共2页
探讨腹腔镜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分析 1994年 1月~ 1995年 5月6 9例非创伤性急腹症行腹腔镜诊治资料。结果 :6 9例腹腔镜诊断准确率 94.2 % (6 5 / 6 9) ,经腹腔镜检查纠正术前诊断 5 .8% (4 / 6 9)。避免... 探讨腹腔镜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治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分析 1994年 1月~ 1995年 5月6 9例非创伤性急腹症行腹腔镜诊治资料。结果 :6 9例腹腔镜诊断准确率 94.2 % (6 5 / 6 9) ,经腹腔镜检查纠正术前诊断 5 .8% (4 / 6 9)。避免不必要剖腹检查 13 % (9/ 39)。单纯通过腹腔镜治疗 6 3 .8% (4 4/ 6 9) ,腹腔镜辅助手术 1.4% (1/ 6 9) ,中转传统手术 2 6 .1% (18/ 39) ,并发症率 4.3 % (3/ 6 9) ,死亡率 0。术后无严重高碳酸血症。结论 :非创伤性急腹症行腹腔镜诊治是恰当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诊断 治疗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残端瘘诊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博华 薛福龙 +3 位作者 王华 钱聚标 雷朝晖 黄勇 《华夏医学》 2003年第4期485-486,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病因、预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手术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例均再次剖腹手术 ,术中对局部情况较好者予以缝合十二指肠残端 ,并...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病因、预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手术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例均再次剖腹手术 ,术中对局部情况较好者予以缝合十二指肠残端 ,并在十二指肠肠腔内放置 T型或蕈型管引流 ,对局部情况不允许或感染较重者 ,经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口置入 T型或蕈型管引流。再手术后死亡 1例。其余 5例经十二指肠残端引流及腹腔引流后于再手术后 4~ 8周痊愈出院。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瘘最主要的原因是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不当 ,十二指肠残端瘘预防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及输入袢以确保十二指肠残端包埋满意、血运良好 ,输入袢不发生梗阻。诊断明确或临床疑为十二指肠残端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十二指肠残端瘘 预防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1例报告)
8
作者 高洁贤 黄时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31-33,共3页
目的:讨论结肠镜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配合结肠镜完成11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其中,5例定位根治切除乙状结肠癌及息肉肠段,6例定位根治切除直肠癌。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吻合口... 目的:讨论结肠镜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配合结肠镜完成11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其中,5例定位根治切除乙状结肠癌及息肉肠段,6例定位根治切除直肠癌。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结肠镜配合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病灶及其切缘的定位准确,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保证了吻合质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镜 结直肠癌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CAT、MPO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章小兵 翟淑萍 +3 位作者 苑伟 颜勇 张北平 王百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关系及其损伤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SD大鼠150只,采用肝门部血流阻断法制备大鼠HIRI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原则将大鼠分为HIRI组(n=7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关系及其损伤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SD大鼠150只,采用肝门部血流阻断法制备大鼠HIRI模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原则将大鼠分为HIRI组(n=75)、缺血再灌注对照(Control)组(n=75);每组再分成3个亚组,分别为缺血再灌注后1 h组、3 h组、6 h组,每亚组各25只;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1、3、6 h抽取两组大鼠下腔静脉血液,检测血清中IL-6水平;切取适量肝组织,检测肝组织内的CAT、MPO活性,并用以评估两组各时间点HIRI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同期比较,HIRI组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后1、3、6 h的IL-6含量、MPO活性高于Control组,但CAT活性较Control组降低(均P <0.05)。结论大鼠HIRI与急性炎性细胞因子IL-6及MPO释放增多以及与CAT释放抑制而导致氧自由基清除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 过氧化氢酶 白细胞介素-6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专业小组对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质量和输液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乐 方少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专业小组对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质量和输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4月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2020年5~7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多学科专业小组对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质量和输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4月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2020年5~7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学科专业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治疗舒适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感染和药物渗出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操作熟练程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工作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多学科专业小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静脉输液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静脉输液舒适度。通过多学科专业小组的组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专业小组 静脉输液 护理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