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征象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淮 曾庆思 +2 位作者 周洁 邓宇 郑晓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8-271,273,共5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胸片及CT图像,并对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行胸片检查,9例单发,1例多发(3个病灶),共12个病...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胸片及CT图像,并对其影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行胸片检查,9例单发,1例多发(3个病灶),共12个病灶。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共9个病灶。平片上病灶短径平均为(1.8±0.6)cm,未见钙化、毛刺、空洞等征象。CT病灶位于胸膜下,大小为1.7cm×1.9cm,5例可见浅分叶,2例可见小块状钙化灶,3例见周围血管包绕征,4例可见周围有肺气肿带包绕,所有结节均未见毛刺、空洞及空泡征,无胸膜牵拉征,肺门纵隔无淋巴结增大,无胸腔积液。平扫CT均值为(45.6±10.0)Hu,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有明显强化区及未强化区,主要与病理组织成分相关;强化区域CT均值为(105.6±12.7)Hu,绝对增强均值为(60.0±13.8)Hu。病理上均包含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变区和硬化区,按不同比例混合存在。免疫组化显示:Vim(+++),CK(++),EMA(+),部分CD34、NSE(+)。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术前若作出正确诊断,多数患者可避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梁治平 刘斯润 +2 位作者 曾旭文 周洁 陈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MRI征象Ⅲ型肩峰、肱肩间隙狭窄和肩袖撕裂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I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肩关节MRI疑诊SAIS患者,以关节镜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Ⅲ型肩峰、肱肩间隙狭窄和肩袖撕裂单一征象或联合征象诊断SAIS的效能。结果Ⅲ... 目的分析MRI征象Ⅲ型肩峰、肱肩间隙狭窄和肩袖撕裂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I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肩关节MRI疑诊SAIS患者,以关节镜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Ⅲ型肩峰、肱肩间隙狭窄和肩袖撕裂单一征象或联合征象诊断SAIS的效能。结果Ⅲ型肩峰、肩峰下间隙变窄、肩袖撕裂和联合征象诊断SAIS的敏感度分别为51.06%(24/47)、72.34%(34/47)、80.85%(38/47)和85.11%(40/47),单一肩袖撕裂诊断敏感度与联合征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68),特异度(64.44%,29/45)低于联合征象(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P=0.008)。结论 MRI可显示SAIS肩袖损伤、肩峰形态和最短肱肩间隙狭窄,根据以上三种征象联合诊断SAIS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肩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艳 曾旭文 +5 位作者 梁治平 刘斯润 王文 钟敏之 黄洁玲 陈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者分为膝关节不稳组(26例)及稳定组(132例),比较两组胫骨、股骨骨隧道内径的变化,比较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及内固定装置的MR征象阳性率;Kappa一致性检验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及固定装置的MR表现和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计算上述MR征象诊断膝关节稳定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胫骨、股骨隧道内径变化在不稳组及稳定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隧道内径变化不稳组大于稳定组。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内固定装置的M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组高于稳定组(P<0.001),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99,0.744,0.285;P<0.001。【结论】MRI在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为临床随访及二次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磁共振成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髋关节创伤中应用16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叶更新 曾旭文 +1 位作者 范颂鸣 曾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髋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HispeedZX/i螺旋CT机对16例髋关节创伤患者进行了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50mA,层厚3mm,1 5mm重建间隔,螺距1 5∶1,在GEAdvantageWarkstation4 0工作...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髋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HispeedZX/i螺旋CT机对16例髋关节创伤患者进行了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50mA,层厚3mm,1 5mm重建间隔,螺距1 5∶1,在GEAdvantageWarkstation4 0工作站采用SSD(表面遮盖法)和MPR(多平面重建)技术作三维重建,分析了髋关节骨折的横断、二维、三维表现,并与传统X线平片作比较。结果:所有病例CT横断面、SSD和MPR像显示了25处骨折,发现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碎片和股骨头皮质凹陷性骨折4例,同时还显示软组织损伤。SSD像立体地显示了骨折线和碎骨片的大小、形态、范围、空间位置;髋关节MPR像则良好地显示髋臼负重区的损伤及稳定性。结论: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诊断髋关节骨折的有效手段,尤其复杂性髋臼骨折应作为首选,有助于骨折的立体定位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骨折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强四肢关节磁共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曾旭文 梁治平 +3 位作者 步军 陈松 钟敏芝 曾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四肢关节磁共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骨挫伤MR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30例外伤膝关节共检出43处骨挫伤,28处关节其他结构损伤。根据骨挫伤MR表现可分为3型:Ⅰ型(1... 【目的】探讨低场强四肢关节磁共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骨挫伤MR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30例外伤膝关节共检出43处骨挫伤,28处关节其他结构损伤。根据骨挫伤MR表现可分为3型:Ⅰ型(13例);表现为干骺端和骨干区内的弥漫性信号改变,Ⅱ型(8例);表现为软骨下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Ⅲ型(9例);表现为软骨下骨内见局限性的信号改变区。【结论】膝关节是骨挫伤的好发部位;X线平片、CT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有限,低场强四肢关节MR对骨挫伤检出率较高,并可观察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为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骨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骨梗死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敏聪 曾旭文 +1 位作者 梁治平 钟敏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9例骨梗死分别行X线平片、CT或MRI检查,并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患者共累及12个部位,股骨下段7处,胫骨上段3处,股骨颈1处,髂骨1处;X线...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9例骨梗死分别行X线平片、CT或MRI检查,并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患者共累及12个部位,股骨下段7处,胫骨上段3处,股骨颈1处,髂骨1处;X线平片、CT在病变不同时期表现为局部的骨质密度减低,环形、斑片状高密度影或不规则、迂曲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T1WI呈地图样改变,T2WI呈"双轨征"。结论:X线平片及CT在中晚期骨梗死方面具有诊断价值,MRI检查更有明显特征性,对早期病变诊断优于X线及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梗死 影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后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步军 全显跃 +1 位作者 梁文 叶穗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1-1603,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36例肺癌及肺转移瘤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肺癌27例、肺转移瘤9例,共42个病灶,单发病灶28例,多发病灶8...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后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36例肺癌及肺转移瘤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肺癌27例、肺转移瘤9例,共42个病灶,单发病灶28例,多发病灶8例。氩氦刀共治疗39次,平均每次治疗1.08个病灶。术中冷冻覆盖范围≥瘤体70%的瘤灶数为38个,总有效率90.5%。冷冻区CT值为负值,术后即时CT扫描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2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6.2%。氩氦刀冷冻治疗1个月复查CT,CT值下降≥30Hu的瘤灶为31个,瘤细胞有效灭活率为73.8%,瘤灶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按照实体肿瘤评价标准,总有效率92.9%。3例瘤灶体积反而增大,且见新病灶出现。结论:研究肺部肿瘤氩氦刀靶向治疗后CT影像学表现对其疗效的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氩氦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应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松 梁治平 +3 位作者 徐武华 周洁 钟敏之 曾旭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探讨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改变,评估PWI对该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PWI检查、后处理和分析采集图像。结果:42例中6例(14.3%)PWI正常,36... 目的:探讨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改变,评估PWI对该类患者脑血流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行PWI检查、后处理和分析采集图像。结果:42例中6例(14.3%)PWI正常,36例(85.7%)PWI异常。PWI异常组的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图均异常。MTT和TTP延长32例中局部脑血流量和局部脑血容量减少14例。PWI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匹配34例(80.9%),不匹配8例(19.1%)。对头颅P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果进行χ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头颅PWI检查能提高脑血流灌注异常的检出,敏感性高于DWI;结合增强MRA扫描有助于责任血管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颅内动脉狭窄 灌注成像 CE—MRA 弥散成像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肺部转移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 被引量:4
9
作者 步军 梁治平 +1 位作者 曾旭文 曾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47-2048,共2页
目的:探讨肺部不典型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肺部不典型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1例肺部转移瘤的CT表现,对于不典型的表现进行总结,探讨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结果:24例不典型肺部转移瘤的不典型表现为转移合并钙化,单发结节... 目的:探讨肺部不典型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肺部不典型转移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1例肺部转移瘤的CT表现,对于不典型的表现进行总结,探讨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结果:24例不典型肺部转移瘤的不典型表现为转移合并钙化,单发结节或肿块转移,空洞性转移,具有原发肺癌分叶、毛刺等特征的结节或块状转移,片状模糊影样转移,支气管内转移/肺不张并可见含气支气管征转移,良性肺内转移等。结论:充分认识肺内转移瘤的不典型征象,对于肺部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 转移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疗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更新 曾旭文 +2 位作者 曾文 梁山元 杜德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80-382,共3页
关键词 双介入疗法 肺癌 肿瘤治疗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乙醇碘酒混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髌韧带重建术后骨-腱愈合磁共振定量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源满 曾旭文 +3 位作者 钟敏之 梁治平 吴艳 梁佩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774,共7页
【目的】探讨兔髌韧带重建术后骨-腱愈合的磁共振T2-mapping定量评估价值。【方法】新西兰兔34只(1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和手术组(4、8、12周各9只共27只)。手术组进行左膝髌韧带骨-腱重建,对照组不手术,术后第4、8、12周两组均... 【目的】探讨兔髌韧带重建术后骨-腱愈合的磁共振T2-mapping定量评估价值。【方法】新西兰兔34只(18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和手术组(4、8、12周各9只共27只)。手术组进行左膝髌韧带骨-腱重建,对照组不手术,术后第4、8、12周两组均行磁共振T2-mapping扫描成像并矢状面测量骨-腱接点(A兴趣区)T2值,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A区T2值的组间及组内差异,并与组织学HE染色对照。【结果】手术组A区不同时间点T2值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手术组A区T2值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组织学显示,随着时间推移骨-腱交界区胶原纤维含量增多。【结论】T2-mapping技术对髌韧带重建术后骨-腱组织愈合的定量评价具有可行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骨-腱接点T2值逐步降低,T2值变化与水分含量、骨-腱交界区胶原纤维的增加具有潜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腱愈合 T2-mapping T2值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腹部静脉成像CE-MRA与3D-SPGRE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敏之 曾旭文 黎庆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45-254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腹部静脉成像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运用磁共振血管减影方法(CE-MRA)和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E)方法分别进行扫描,收集48例腹部静脉成像患者图像进行分析。CE-MRA18例、3D-SPGRE技术30例,观察其成像... 目的:探讨两种腹部静脉成像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运用磁共振血管减影方法(CE-MRA)和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E)方法分别进行扫描,收集48例腹部静脉成像患者图像进行分析。CE-MRA18例、3D-SPGRE技术30例,观察其成像效果。结果:利用CE-MRA显示血管较立体、简便,能显示肝内静脉3级分支。6例患者显影不能达诊断要求,占33%。30例患者使用3D-SPGRE技术显示动、静脉与周围组织形成高对比,同时观察肝实质情况。3例患者因呼吸不配合,显影不理想,占10%。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方法有多种。利用CE-MRA可得到血管的概观,而利用3D-SPGRE技术作用于腹部门脉系统,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组织分辨率,为临床对疾病的定位与定性提供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腹部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与经皮碘油标记酒精注射联合治疗晚期肝癌
13
作者 叶更新 曾文 +1 位作者 杜德坤 程培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
作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E)与经皮肝穿瘤内碘油无水酒精注射术(PEIT)联合治疗了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巨块型8例,巨块结节型5例,TAE 术后复发小结节2例,病灶最大18×14cm,最小2×2.2cm。方法:采用 Seldinger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 碘油酒精注射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蝶鞍──附23例报告
14
作者 曾文 程培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0期655-656,共2页
对23例经CT、MR诊断的空蝶鞍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合文献,认为本症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鞍隔缺损、脑脊液压力增高、鞍区蛛网膜下腔粘连、以及各种原因的垂体萎缩所致;可引起垂体功能低下、视力障碍、脑脊液鼻漏等... 对23例经CT、MR诊断的空蝶鞍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了分析。结合文献,认为本症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鞍隔缺损、脑脊液压力增高、鞍区蛛网膜下腔粘连、以及各种原因的垂体萎缩所致;可引起垂体功能低下、视力障碍、脑脊液鼻漏等严重症状,影像学特征为:鞍内充盈脑脊液信号,垂体受压变扁、垂体柄移位。MR是检查空蝶鞍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蝶鞍 鞍隔缺损 CT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憩室炎CT分级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威 曾旭文 +4 位作者 梁治平 陈松 周洁 李艳梅 何敏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炎CT分级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已确诊为结憩室炎的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进行CT影像学分级,1~3级预测为可行保守治疗,4~5级预测为需行手术治疗,并与临床实际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结果结肠憩室...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炎CT分级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已确诊为结憩室炎的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进行CT影像学分级,1~3级预测为可行保守治疗,4~5级预测为需行手术治疗,并与临床实际治疗方案进行对照。结果结肠憩室炎CT主要表现为突出于肠壁的小囊袋状突起,憩室壁及邻近肠壁水肿增厚(40/41,97.56%)、周围脂肪结构紊乱及邻近腹膜增厚(39/41,97.12%)。41例憩室炎患者术前CT分级预测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为85.37%(36/41)。结论结肠憩室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分级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炎 结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参数与VEGF、HIF-1α、Ki-67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佳莉 冯琨 +3 位作者 刘晓雯 张晗 林黛英 步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T灌注成像(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动态监测提供帮助。方法:搜集行CT胸部灌注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24例,图像后处理分析得到灌注值(Perfusion)、血容量...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T灌注成像(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动态监测提供帮助。方法:搜集行CT胸部灌注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24例,图像后处理分析得到灌注值(Perfusion)、血容量(BV)、强化峰值(PEI)及达峰时间(TTP)四个参数值。Ki-67、VEGF和HIF-1α根据表达情况分为(-)、(+)、(++)、(+++)四个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NSCLC中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再将其分为腺癌和鳞癌两个亚组,分别分析腺癌组、鳞癌组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结果:NSCLC中,Perfusion、BV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98,P<0.001;r=0.474,P=0.019),Perfusion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446,P=0.029),CTPI参数与Ki-67表达没有相关性。肺腺癌中Perfusio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24,P=0.007),肺鳞癌中Perfusio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96,P=0.006),肺腺癌、鳞癌中CTPI参数与Ki-67、HIF-1α表达均没有相关性。结论:在对肺腺癌、鳞癌患者进行抗血管分子靶向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CT灌注扫描预测患者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IF-1Α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胫骨下段外侧面扭转形态的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伟国 周子强 +1 位作者 宿宝贵 叶更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为研制国人胫骨下段解剖型钢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将80例成人活体胫骨进行螺旋CT扫描并重建三维图像,测量胫骨外侧面解剖学指标,并与整体信息作相关分析。结果:胫骨外侧面扭转段长度男性为(12.95±0.41)cm,女性为(12.34... 目的:为研制国人胫骨下段解剖型钢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将80例成人活体胫骨进行螺旋CT扫描并重建三维图像,测量胫骨外侧面解剖学指标,并与整体信息作相关分析。结果:胫骨外侧面扭转段长度男性为(12.95±0.41)cm,女性为(12.34±0.31)cm;胫骨外侧面第1个1/4分段扭转角男性为13.98°±2.72°,女性为13.38°±3.11°, 第2个分段扭转角男性为32.49°±3.66°,女性为31.85°±3.86°, 第3个分段扭转角男性为55.18°±3.53°,女性为50.95°±6.24°,第4个分段扭转角男性为82.13°±2.89°,女性为72.45°±4.81°。胫骨下段外侧面前倾角男性为7.34°±0.91°,女性为6.20°±0.41°。结论:胫骨下段外侧面的扭转和前倾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设计国人胫骨解剖型钢板的扭转和前倾形状时要考虑性别和身高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 胫骨 解剖学 扭转形态 解剖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观察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与肠系膜上动脉钙化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佳莉 步军 +3 位作者 吴禹 刘晓雯 梁治平 黄乐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IC)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SMA CTA检查的605例患者,分为IC组(n=81)和非IC组(n=524),比较2组间SMA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分析IC组与非IC组SMA钙化斑块的数目、形态、部位、开...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缺血性结肠炎(IC)与肠系膜上动脉(SMA)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SMA CTA检查的605例患者,分为IC组(n=81)和非IC组(n=524),比较2组间SMA钙化斑块的检出率,分析IC组与非IC组SMA钙化斑块的数目、形态、部位、开口处和最窄处的狭窄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价狭窄程度诊断IC的效能。结果 IC组SMA钙化斑块的发生率(13/81,16.05%)高于非IC组(33/524,6.30%;P=0.002)。IC组钙化斑块数目多于非IC组(P=0.043);2组间钙化斑块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组中,SMA钙化斑块多位于远段,非IC组多位于近段或中段;2组间斑块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IC组与非IC组间SMA最窄处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诊断I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P<0.001),敏感度为76.92%(10/13),特异度为87.88%(29/33)。结论当SMA钙化斑块数量较多,发生在远段,且其最窄段狭窄程度≥25%时,提示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缺血性 肠系膜上动脉 钙化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观察青少年专业跳水运动员腕关节损伤类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慈慈 段丽霞 +3 位作者 熊玉超 陈松 刘琼 曾旭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目的采用MRI观察青少年专业跳水运动员腕关节运动相关损伤类型。方法以42例腕关节疼痛运动员患者共84个腕关节作为运动组,与15名年龄相匹配志愿者(对照组)相对比,观察其MRI表现,判断腕关节损伤类型。结果运动组84个腕关节中,19.05%(16/... 目的采用MRI观察青少年专业跳水运动员腕关节运动相关损伤类型。方法以42例腕关节疼痛运动员患者共84个腕关节作为运动组,与15名年龄相匹配志愿者(对照组)相对比,观察其MRI表现,判断腕关节损伤类型。结果运动组84个腕关节中,19.05%(16/84)尺骨远端骺板损伤,42.86%(36/84)桡骨远端骺板损伤;40.48%(34/84)手舟骨软骨下骨质硬化,64.29%(54/84)月骨软骨下骨质硬化,61.90%(52/84)桡骨远端软骨下骨质硬化;14.29%(12/84)出现骨髓水肿;25.00%(21/84)出现腱鞘或滑膜囊肿;11.90%(10/84)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4.76%(4/84)出现尺骨阳性变异。对照组腕关节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青少年专业跳水运动员腕关节损伤主要表现为骺板损伤、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髓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创伤和损伤 运动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腰椎低度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丽君 曾旭文 +2 位作者 梁治平 郭威 熊玉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9-479,共1页
患者男,59岁,因'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半年'入院,既往有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病史。查体:跛行体态,脊柱胸腰椎生理弯曲消失,头颈、四肢及躯干可触及多发肿物,腰背部下段可见肿物,无明显破溃。MRI:L2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病理性... 患者男,59岁,因'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半年'入院,既往有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病史。查体:跛行体态,脊柱胸腰椎生理弯曲消失,头颈、四肢及躯干可触及多发肿物,腰背部下段可见肿物,无明显破溃。MRI:L2椎体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病理性压缩骨折,其内见软组织肿块,边缘略呈分叶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累及双侧椎弓根;皮肤及皮下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状稍长T1长T2肿块(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