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各危险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薇 徐武华 +1 位作者 李恒青 郭顺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08-2609,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与各种危险因子的关系。方法:对48例糖尿病(DM组)患者,63例高血压(EH组)患者,6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EH+DM组)患者及36例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和其他生化指标检测...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与各种危险因子的关系。方法:对48例糖尿病(DM组)患者,63例高血压(EH组)患者,6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EH+DM组)患者及36例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和其他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DM组、EH组、EH+DM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DM组、EH组、EH+DM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以DM组最低。(2)DM组、EH组、EH+DM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EH+DM组最高。(3)与对照组比较,DM组、EH组、EH+DM组的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增高,以EH+DM组最高。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血脂水平与动脉硬化相关,二者并存对动脉硬化的进展有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糖尿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真胰岛素水平指导2型糖尿病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坚 陈上云 +3 位作者 劳干诚 谢彬 刘薇 林燕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观察以真胰岛素水平指导 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已定入选标准选入 2 86例病人 ,知情同意后列为研究对象。按TI水平分为高TI血症 (A)及TI低下 (B)两组 ,分别为 31,30例。A组予双胍类和(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B组三餐... 目的 :观察以真胰岛素水平指导 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已定入选标准选入 2 86例病人 ,知情同意后列为研究对象。按TI水平分为高TI血症 (A)及TI低下 (B)两组 ,分别为 31,30例。A组予双胍类和(或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B组三餐前予短效胰岛素 ,晚睡前予中效胰岛素。结果 :( 1)治疗前A组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均低于B组 (P <0 0 5 ) ,空腹TI及餐后 2hTI高于B组 (P <0 0 5 )。 ( 2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均明显下降 (A组P <0 0 1,B组P <0 0 5 ) ,A组达良好者 15例 ,B组为 6例。两组间比较χ2 =10 13,P =0 0 0 6。结论 :对于 2型糖尿病患者 ,了解其TI水平有助于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抗药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直径辨别在糖尿病足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刚 陈上云 劳干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09-1510,共2页
目的:评价圆周直径辨别(tactilecircumferentialdiscriminator,TCD)检查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能,探讨这一检查用于糖尿病足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52例患者由专科医师诊断其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并全部行TCD检查,分析这一检查方法在提示患... 目的:评价圆周直径辨别(tactilecircumferentialdiscriminator,TCD)检查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能,探讨这一检查用于糖尿病足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52例患者由专科医师诊断其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并全部行TCD检查,分析这一检查方法在提示患者糖尿病足可能性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等。结果:TCD检查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其敏感性90.63%,特异性84.17%,阳性预测值60.42%,阴性预侧值97.12%。结论:TCD是一种简便、有效、实用的糖尿病足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圆周直径辨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赖伟华 罗思婵 +2 位作者 陈广树 韩敦正 汤穆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9-723,共5页
背景高血糖危象是糖尿病的急危重症,治疗上体现个体化,降糖使用的胰岛素为小剂量静脉滴注,但相关研究指出全程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同样能起到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的效果,且使用更加简易方便。目的探讨治疗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时使... 背景高血糖危象是糖尿病的急危重症,治疗上体现个体化,降糖使用的胰岛素为小剂量静脉滴注,但相关研究指出全程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同样能起到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的效果,且使用更加简易方便。目的探讨治疗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时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的血糖缓解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糖危象患者115例,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72例,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n=58)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n=57)。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患者血糖达标前,两组胰岛素用量均为0.10~0.15 U·kg^(-1)·h^(-1)。观察两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中的DKA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组中的HHS患者血糖下降速度、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昏迷高血糖危象患者,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泵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均可有效缓解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可作为高血糖危象患者降糖的注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危象 非昏迷 胰岛素注射方式 血糖 静脉注射 注射 皮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利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20例分析
5
作者 郭坚 陈上云 +1 位作者 谢彬 张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药物疗法 伏利波糖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