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量肝素和中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玲珍
尹松梅
+2 位作者
谢双锋
聂大年
马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比较微量肝素与中小剂量肝素(MLDH)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DIC患者按肝素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30例,MLDH组26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12~25mg,分2次静脉滴注;MLDH组每天普通肝素量...
目的:比较微量肝素与中小剂量肝素(MLDH)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DIC患者按肝素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30例,MLDH组26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12~25mg,分2次静脉滴注;MLDH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50~100mg,分2~4次静脉滴注,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及出血情况。结果:微量肝素组治愈率53%,MLDH组治愈率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量肝素组的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没有加重;MLDH组5例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加重,发生率19%,显著高于微量肝素治疗DIC组(P<0.05)。结论:微量肝素治疗DIC较中小剂量肝素疗效好,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量肝素
肝素治疗
中小剂量
疗效
小剂量肝素
静脉滴注
DIC患者
治愈率
治疗剂量
治疗原则
肝素量
血情
显著性
发生率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损伤肝脏迁徙途径的实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师玲玲
王立生
+7 位作者
刘赴平
王德文
宇丽
余卫
幺俊卿
许惠芯
余霖
陈少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体系,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方法:采集新鲜人脐血,梯度离心及低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体系,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方法:采集新鲜人脐血,梯度离心及低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C 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将2.0~5.0×106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模型鼠,24、48、72 h、1周、2周和4周分别处死模型鼠,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在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结果:转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均一绿色荧光影像。细胞移植24 h内可见荧光信号由进针孔迁徙至汇管区,移植治疗48 h时移植细胞定居于汇管区,48 h后荧光信号向坏死病灶区域迁徙,1周后在肝脏坏死局部区域可见稳定的荧光信号。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示踪体系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动物实验证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肝坏死大鼠模型后在肝脏局部经历了"进针孔至汇管区","汇管区至病灶区"的二次迁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移植
肝损伤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量肝素和中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玲珍
尹松梅
谢双锋
聂大年
马丽萍
机构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
血液
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39-1440,共2页
文摘
目的:比较微量肝素与中小剂量肝素(MLDH)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56例确诊为DIC患者按肝素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微量肝素组30例,MLDH组26例。微量肝素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12~25mg,分2次静脉滴注;MLDH组每天普通肝素量为50~100mg,分2~4次静脉滴注,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及出血情况。结果:微量肝素组治愈率53%,MLDH组治愈率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量肝素组的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没有加重;MLDH组5例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加重,发生率19%,显著高于微量肝素治疗DIC组(P<0.05)。结论:微量肝素治疗DIC较中小剂量肝素疗效好,副作用小。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量肝素
肝素治疗
中小剂量
疗效
小剂量肝素
静脉滴注
DIC患者
治愈率
治疗剂量
治疗原则
肝素量
血情
显著性
发生率
副作用
分类号
R554.8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973.2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损伤肝脏迁徙途径的实验
被引量:
4
2
作者
师玲玲
王立生
刘赴平
王德文
宇丽
余卫
幺俊卿
许惠芯
余霖
陈少彬
机构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消化
内科
东莞市中心血站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7-363,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1802001000004)
东莞市科技立项项目(2008105150148)
文摘
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体系,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方法:采集新鲜人脐血,梯度离心及低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C 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将2.0~5.0×106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模型鼠,24、48、72 h、1周、2周和4周分别处死模型鼠,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在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结果:转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均一绿色荧光影像。细胞移植24 h内可见荧光信号由进针孔迁徙至汇管区,移植治疗48 h时移植细胞定居于汇管区,48 h后荧光信号向坏死病灶区域迁徙,1周后在肝脏坏死局部区域可见稳定的荧光信号。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示踪体系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动物实验证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肝坏死大鼠模型后在肝脏局部经历了"进针孔至汇管区","汇管区至病灶区"的二次迁徙模式。
关键词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移植
肝损伤
示踪
Keywords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cell transplantation
injured liver
migration
分类号
R331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量肝素和中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的比较
陈玲珍
尹松梅
谢双锋
聂大年
马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损伤肝脏迁徙途径的实验
师玲玲
王立生
刘赴平
王德文
宇丽
余卫
幺俊卿
许惠芯
余霖
陈少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