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淑贤 孙升云 凌汉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5-976,共2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4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8周,观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血钾、钠、氯、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变化。结果应用缬沙坦8周后...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慢性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4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8周,观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血钾、钠、氯、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变化。结果应用缬沙坦8周后,血钾、钠、氯、24 h时尿蛋白定量、BUN、SCr、Epo无明显变化(P>0.05);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P<0.05)。结论缬沙坦在治疗慢性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对血钾、钠、氯、BUN、SCr及Epo无明显影响,使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缬沙坦 治疗 临床观察 尿蛋白定量 血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血清学分型与微量SSP法基因分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1 位作者 丁红 张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目的验证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进行HLA-Ⅱ类移植配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微量SSP技术(简称微量PCR-SSP法)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HLA分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1)微量PCR-SSP法检测的110例样本中,99例检出HLA-DR的396个等位基因、11例检出HLA-DQ的22个等位基因,检出10%的单倍型个体;(2)两种方法对比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检出错误或漏检率较高,其误差在DR和DQ分别为38.81%和50.75%;(3)错误发生和易混淆的抗原为:DR15/16、11/12、13/14、8、12和DQ5/6、8/9。结论微量SSP法可以准确检定血清学易漏检和发生错误的抗原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 等位基因分型 单克隆抗体 SSP法 移植配型 HLA-Ⅱ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SP法HLA-A、B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唐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 B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