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及泪腺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瑛 刘阳 +2 位作者 唐福星 程欣 徐锦堂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和泪腺组织的损伤。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g/m3,染毒1、3、7、14d后处死大鼠,对照组为吸入空气的空白对照。观察结膜和泪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和... 目的研究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和泪腺组织的损伤。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g/m3,染毒1、3、7、14d后处死大鼠,对照组为吸入空气的空白对照。观察结膜和泪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染毒7d和14d大鼠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部分基底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内空泡,线粒体水肿、缩小或消失。染毒14d大鼠结膜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正己烷染毒大鼠的泪腺细胞出现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正己烷染毒大鼠的结膜和泪腺组织出现明显的损害,将会影响正常泪膜稳定性的维持,导致眼表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结膜 泪腺 组织病理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及其眼部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佘洁婷 张少冲 +1 位作者 程建新 冷云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眼部改变,为研究中毒后视功能损害及救治方法建立基础。【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低剂量甲醇组)、B(高剂量甲醇组)、C(生理盐水对照组)、D(空气对照组)4组,每组8只。A、B组吸入N2O...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眼部改变,为研究中毒后视功能损害及救治方法建立基础。【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低剂量甲醇组)、B(高剂量甲醇组)、C(生理盐水对照组)、D(空气对照组)4组,每组8只。A、B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不同剂量甲醇灌胃,C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生理盐水灌胃,D组置于正常空气中并按B组剂量给予甲醇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眼部改变、静脉血甲醇浓度、视网膜电图和视网膜组织学改变。【结果】染毒大鼠反应迟钝、运动失调,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点状出血,A组大鼠体质量为(187±12)g,B组为(176±13)g,较C、D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A组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分别为(87±13)μV、(187±38)μV,B组a、b波振幅分别为(53±19)μV、(132±39)μ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视网膜在光镜下表现为各层细胞水肿、排列紊乱及空泡化;电镜下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嵴断裂;B组动物上述改变尤其明显。【结论】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甲醇灌胃可建立急性甲醇中毒的大鼠模型,出现典型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急性中毒 大鼠模型 灌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伴高度近视的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钢 刘斌 +1 位作者 曹丹 刘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71-777,共7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伴高度近视患者中和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代谢综合征和高度近视作为危险因素在POAG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ABI Prism7500HT型荧光定量PCR仪结合TaqMan SNP Genotypin... 目的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伴高度近视患者中和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代谢综合征和高度近视作为危险因素在POAG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ABI Prism7500HT型荧光定量PCR仪结合TaqMan SNP Genotyping试剂盒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单纯POAG组24例、POAG伴高度近视组13例、正常对照组100例白细胞介素-6(IL-6)、IL-6受体(IL-6R)、多巴胺受体-D2(DR-D2)、β-纤维蛋白原(β-FGB)、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2(PPARG-γ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选择素(E-Sel)、脂蛋白A-5(APOA-5)、C反应蛋白(CRP)、外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1)、肝脂肪酶(LIPC)、脂联素(ADIPOQ)、对氧磷酯酶-1(PON-1)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1(SERPINE-1)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纳入的POAG患者的E-Sel、APOA-5、LIPC、ADIPOQ、PON-1、SERPINE-1等位基因频率与亚洲人资料相似。总POAG组IL-6R、IL-6、β-FGB、CRP、ENPP-1、LIPC、ADIPOQ、PON-1和SERPINE-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L-6、β-FGB、CRP、ENPP-1、LIPC和ADIPOQ的OR值>2.5。单纯POAG患者与POAG伴高度近视患者之间IL-6R、IL-6的基因表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5);POAG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IL-6、CRP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β-FGB基因频率及ADIPOQ基因型均不相同(χ2=3.79,P=0.04)。结论代谢综合征和高度近视作为POAG的危险因素与其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有关,其影响包括E-Sel和SERPINE-1可作用于小梁网的细胞外基质;ENPP-1抑制胰岛素样因子活性而影响小梁网细胞生长;IL-6的内源性视神经保护作用;IL-6、IL-6R、E-Sel参与的自身免疫反应;β-FGB和LIPC在高黏滞血症中的作用;ADIPOQ促进NOS/NO生成;PON1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度近视 代谢综合征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促进剂提高滴眼液眼内通透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瑛 杨国华 陈祖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4-666,共3页
滴眼液是常用的眼药剂型 ,但许多药物的眼内通透性差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研究发现 ,穿透促进剂可以提高药物的角膜通透性 ,主要通过扩大细胞间途径和增加细胞内转运两种途径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穿透促进剂研制配方提高滴眼液的... 滴眼液是常用的眼药剂型 ,但许多药物的眼内通透性差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研究发现 ,穿透促进剂可以提高药物的角膜通透性 ,主要通过扩大细胞间途径和增加细胞内转运两种途径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穿透促进剂研制配方提高滴眼液的角膜透性。证明氮酮等可提高亲水性药物的眼内透性 ,而苯扎氯胺等可提高亲脂性药物的眼内透性。研究者采用各种途径来提高肽类和蛋白类药物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液 穿透促进剂 眼内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