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制剂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和骨量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旭良 周元敏 +3 位作者 曾祥英 王兆杰 宋慧东 李伯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9-1144,1153,共7页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通路,观察肠道菌群调节剂-益生菌制剂对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为益生菌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性OP大鼠模型,并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通路,观察肠道菌群调节剂-益生菌制剂对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为益生菌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性OP大鼠模型,并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生菌制剂组、PI3K/AKT通路激活剂组、益生菌制剂+通路激活剂组,每组15只。给药干预治疗14 d后,检测粪便含水量及菌群分布;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生物学指标变化、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灰化法检测骨灰重、HE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染色观察骨病理损伤及破骨细胞骨吸收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失衡,血清炎症因子升高,骨代谢异常(促骨形成因子减少,β-CTX及RANKL等破骨活性降低),PI3K/Akt通路活性升高(P<0.05)。益生菌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衡,抑制血清炎症因子释放、改善OP大鼠骨代谢失衡,并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P<0.05)。PI3K/Akt通路激活剂可削弱益生菌制剂的上述作用,加重骨代谢失衡及肠道菌群失调(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干预治疗,可减弱菌群失调并纠正OP大鼠的骨代谢异常,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失调 PI3K/AKT通路 骨代谢 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毛晓芬 刘建明 杨波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9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对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MSCT的特点:①多囊性;②可出现"液-液平面"征象;③沿疏松... 目的:探讨MSCT对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MS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MSCT的特点:①多囊性;②可出现"液-液平面"征象;③沿疏松结缔组织生长;④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⑤肿瘤包绕血管、神经及脂肪;⑥MSCT可以水平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结合显示病灶。结论:MSCT检查对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订,在评价肿瘤侵犯方面优于超声和普通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淋巴管瘤 颈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强化治疗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于成福 樊仕才 朱青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的方法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在椎体内的影像学分布。方法  15个新鲜腰椎椎体随机分成三组 ,经椎弓根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PMMA。结果  2∶3浓度的PMMA强化效果好。结论 CT引导下的经皮椎体强化术是...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的方法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在椎体内的影像学分布。方法  15个新鲜腰椎椎体随机分成三组 ,经椎弓根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PMMA。结果  2∶3浓度的PMMA强化效果好。结论 CT引导下的经皮椎体强化术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强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方法 影像学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焊工尘肺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晓婷 吴天琼 +2 位作者 张勇良 叶更新 陈淮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分析电焊工尘肺CT表现,提高对电焊工尘肺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按职业病诊断标准诊断为Ⅰ期及Ⅱ期的电焊工尘肺患者共10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电焊工尘肺CT表现为小叶中... 目的:分析电焊工尘肺CT表现,提高对电焊工尘肺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按职业病诊断标准诊断为Ⅰ期及Ⅱ期的电焊工尘肺患者共103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电焊工尘肺CT表现为小叶中心磨玻璃密度微小结节影44例,小叶分支线状影63例,其中小叶分支线状影合并小叶中心磨玻璃密度微小结节影共20例;腺泡磨玻璃结节影7例,弥漫性磨玻璃改变10例,致密微小结节影6例,伴有肺间质纤维化6例、纤维灶10例、肺结核6例、肺气肿15例、肺大泡14例、支气管扩张1例、淋巴结肿大9例、胸膜增厚19例。结论:电焊工尘肺的CT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小叶中心磨玻璃密度微小结节影及小叶分支线状影为其特征的CT表现,结合职业病史,可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电焊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