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64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向晖 陆路 阳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IHL)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的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依据病情选择性行手术治疗,术后结石残留率6.2...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IHL)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4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的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依据病情选择性行手术治疗,术后结石残留率6.25%,无手术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全身和局部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均逐渐痊愈。结论:胆管探查取石引流术、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和肝切除术联合使用是治疗IHL较为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外科手术 肝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陆路 唐武 +2 位作者 来伟 曾育杰 褚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11-25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疗时间为17.45 d。另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6、19、20 d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2例于术后出现肠瘘,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9天死于严重腹腔感染。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及泪腺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瑛 刘阳 +2 位作者 唐福星 程欣 徐锦堂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和泪腺组织的损伤。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g/m3,染毒1、3、7、14d后处死大鼠,对照组为吸入空气的空白对照。观察结膜和泪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和... 目的研究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和泪腺组织的损伤。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g/m3,染毒1、3、7、14d后处死大鼠,对照组为吸入空气的空白对照。观察结膜和泪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染毒7d和14d大鼠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部分基底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内空泡,线粒体水肿、缩小或消失。染毒14d大鼠结膜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正己烷染毒大鼠的泪腺细胞出现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正己烷染毒大鼠的结膜和泪腺组织出现明显的损害,将会影响正常泪膜稳定性的维持,导致眼表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结膜 泪腺 组织病理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和骨量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旭良 周元敏 +3 位作者 曾祥英 王兆杰 宋慧东 李伯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9-1144,1153,共7页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通路,观察肠道菌群调节剂-益生菌制剂对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为益生菌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性OP大鼠模型,并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通路,观察肠道菌群调节剂-益生菌制剂对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为益生菌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建立肠道菌群失调性OP大鼠模型,并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生菌制剂组、PI3K/AKT通路激活剂组、益生菌制剂+通路激活剂组,每组15只。给药干预治疗14 d后,检测粪便含水量及菌群分布;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生物学指标变化、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灰化法检测骨灰重、HE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染色观察骨病理损伤及破骨细胞骨吸收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失衡,血清炎症因子升高,骨代谢异常(促骨形成因子减少,β-CTX及RANKL等破骨活性降低),PI3K/Akt通路活性升高(P<0.05)。益生菌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衡,抑制血清炎症因子释放、改善OP大鼠骨代谢失衡,并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P<0.05)。PI3K/Akt通路激活剂可削弱益生菌制剂的上述作用,加重骨代谢失衡及肠道菌群失调(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干预治疗,可减弱菌群失调并纠正OP大鼠的骨代谢异常,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失调 PI3K/AKT通路 骨代谢 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阳 王立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411-2412,共2页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7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及化疗;并与同期施行的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加综合治疗的5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保乳组5年生存率为93...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7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及化疗;并与同期施行的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加综合治疗的5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保乳组5年生存率为93%(25/27),根治组5年生存率为95%(52/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古立诚 朱光辉 +2 位作者 温敏杰 徐波 戴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30-2632,共3页
目的:探讨手辅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手辅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左半肝切除术的24例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术中、术... 目的:探讨手辅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手辅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左半肝切除术的24例患者进行比较,对比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手辅式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手辅式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辅式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快、排气快,下床活动早,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手辅式腹腔镜技术能集中开放和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完成复杂的手术,手辅式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体现出微创的优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100例临床疗效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向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21-62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腹腔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结石和腹膜炎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P<0.05);腹痛、腹胀、禁食、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发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方式与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常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05-506,共2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原发病、手术方式之间关系。方法 :通过治疗 14 3 2例甲状腺病的回顾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发生喉返神经损伤 16例 ,永久性损伤 2例 ,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1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1 1%。结论 :了...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原发病、手术方式之间关系。方法 :通过治疗 14 3 2例甲状腺病的回顾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发生喉返神经损伤 16例 ,永久性损伤 2例 ,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1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1 1%。结论 :了解原发病及采用相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损伤 手术方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