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艳 潘在轩 周慕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a,SE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SEF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SEF主要以上皮样细胞伴大量胶原纤维为特征,瘤细胞胞质... 目的探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clerosing epithelioid fibrosarcoma,SE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SEF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SEF主要以上皮样细胞伴大量胶原纤维为特征,瘤细胞胞质透亮,似上皮细胞,排列呈条索状,间质中大量胶原纤维发生透明变性,形成硬化性基质。肿瘤细胞vimentin阳性,cytokeratin和actin阴性。结论SEF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应注意与一些具有上皮样形态和硬化性间质的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肉瘤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乳腺浸润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小曼 程嘉骧 +1 位作者 林汉良 侯景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81-,56,共2页
癌,导管/病理学,乳腺肿瘤/病理学,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关键词 增殖细胞 核抗原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生存率 病理学特征 淋巴结转移率 PCNA 乳腺肿瘤 肿瘤复发 细胞增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微血管数与预后因素淋巴结状态、pS2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汉良 程嘉骧 +1 位作者 梁小曼 侯景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微血管数与预后因素淋巴结状态、pS2的关系。方法:用LSAB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IBC)中的微血管数(MVC)和pS2表达。结果:在76例IBC中MVC的均数是57.82±22.22;淋巴结阳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微血管数与预后因素淋巴结状态、pS2的关系。方法:用LSAB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IBC)中的微血管数(MVC)和pS2表达。结果:在76例IBC中MVC的均数是57.82±22.22;淋巴结阳性52例中有远处转移23例,无远处转移29例,MVC分别为68.02±20.12与55.18±19.08,差异有显著性(P<0.05)。腋淋巴结阴性24例中,有远处转移9例,无远处转移15例,MVC分别为70.77±11.11与42.62±23.54,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发癌pS2阳性与阴性的病例,MVC分别为56.75±19.06与67.08±2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VC可作为乳腺癌一项预后指标,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原发癌MVC越高越易形成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预后 乳腺癌 MVC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与特染结合的双染法及应用
4
作者 侯景辉 程嘉骧 赵美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免疫组化与特染结合的双染法及应用侯景辉,程嘉骧,赵美卿免疫组化染色和特殊染色是病理诊断中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每种方法有其特异性和适用性,通常这两种方法只能在不同切片上分别进行染色。现介绍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和肥大细胞特染... 免疫组化与特染结合的双染法及应用侯景辉,程嘉骧,赵美卿免疫组化染色和特殊染色是病理诊断中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每种方法有其特异性和适用性,通常这两种方法只能在不同切片上分别进行染色。现介绍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和肥大细胞特染相结合的双重染色方法如下。1材料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特染结合 双染法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