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影响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秀枝 范洪涛 +2 位作者 谭广销 杨慧敏 张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1-45,共5页
病毒对造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乙、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加入培养的正常细胞的上清中,研究其对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结果提示: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对有丝分裂原ConA和PWM激活的辅助T淋巴细胞和非T淋巴细胞(主要为B... 病毒对造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乙、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加入培养的正常细胞的上清中,研究其对淋巴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结果提示: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对有丝分裂原ConA和PWM激活的辅助T淋巴细胞和非T淋巴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植物凝集素PHA激活的总T淋巴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显著(P>0.05).乙-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引起某些造血细胞抑制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淋巴细胞集落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血清
全文增补中
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生长受限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宁 熊爱华 +1 位作者 肖昕 李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对脐血流参数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的孕妇68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 目的探讨L-精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其对脐血流参数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的孕妇68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精氨酸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胎儿脐血流参数变化、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出生时脐血NO水平。结果L-精氨酸治疗后,胎儿脐血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下降(P=0.0000),快速血流比值升高(P=0.0000);L-精氨酸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00),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08);L-精氨酸组新生儿脐血清NO水平高于常规组(P=0.0017),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00);L-精氨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常规治疗组(P=0.0068),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762)。结论L-精氨酸能显著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外周血及脐血中NO水平,改善脐血流,有助于胎儿宫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发生惊厥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宁 吕回 陆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发生惊厥的病因.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月中住院的中、重度(HIE)70例患儿的血清游离钙进行动态观察、头颅B超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 惊厥组的76.92%是发生在生后第1~2 d;惊厥... 目的探讨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发生惊厥的病因.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月中住院的中、重度(HIE)70例患儿的血清游离钙进行动态观察、头颅B超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 惊厥组的76.92%是发生在生后第1~2 d;惊厥组血清游离钙于生后3~6 d明显降低,与非惊厥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头颅B超示生后1~3 d惊厥组均有脑水肿,其中弥漫性脑水肿30例,4~7 d,脑水肿逐渐减轻;非惊厥组1~3 d弥漫性脑水肿有14例,较惊厥组少,但4~7天时段仍有7例.惊厥组颅内出血23例,占58.97%,非惊厥组12例,占38.7%.结论HIE惊厥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脑水肿引起,其次是产伤和低钙等综合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惊厥 病因 H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吸引法在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玲玲 林凯南 周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6-317,共2页
肺出血关键是早期诊断,等到出现口鼻或气管内向外涌血(外显性出血)则为时已晚,死亡率甚高。气道内积血是肺出血唯一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客观指标,对可疑病例进行气管内吸引,能尽早发现气道内的血液,达到早期诊断,减少漏诊的目的。我们于199... 肺出血关键是早期诊断,等到出现口鼻或气管内向外涌血(外显性出血)则为时已晚,死亡率甚高。气道内积血是肺出血唯一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客观指标,对可疑病例进行气管内吸引,能尽早发现气道内的血液,达到早期诊断,减少漏诊的目的。我们于1993年3月至1998年7月共实施21例,旨在探讨气管内吸引法在新生儿肺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出血 诊断 气管内吸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