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陈洪涛
李宝金
+1 位作者
雷春亮
杨承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六组(n=15):N组灌注150min,其余各组灌注30min,然后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I、S1、S2、S3、S4组在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予含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六组(n=15):N组灌注150min,其余各组灌注30min,然后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I、S1、S2、S3、S4组在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予含0%、1%、2%、3%、4%七氟醚的K-H液灌注5min。记录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再灌注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评估线粒体损伤程度,检测线粒体和胞质细胞色素C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I组和S1、S2、S3、S4组LVEDP、胞质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升高,LVDP、线粒体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I组和S1组相比,S2、S3、S4组LVEDP、胞质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降低,LVDP、线粒体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后I组和S1组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S2、S3、S4组(P<0.05)。结论 2%~4%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线粒体损伤,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脏疾病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红
徐莉
+1 位作者
顾华群
叶永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5-396,共2页
目的 观察肝脏疾病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 ,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凝止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 2 3例各种肝脏疾病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 4h及术后 1d等 4个时间点外周血D ...
目的 观察肝脏疾病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 ,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凝止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 2 3例各种肝脏疾病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 4h及术后 1d等 4个时间点外周血D 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的含量。结果 肝脏疾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和t PA的含量在术中及术后 1d内均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 (P <0 0 1 ) ,虽然t PA的含量在术后 1d时较术后 4h有下降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浆PAI的含量在术中和术后 4h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的下降 (P <0 0 5 ) ,术后 1d开始有显著的上升 (P <0 0 5 )。结论 肝脏疾病患者术中、术后均处于继发性外源纤溶亢进 ,可能是肝脏疾病手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围术期
纤溶功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陈洪涛
李宝金
雷春亮
杨承祥
机构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麻醉科
佛山市第一
人民医院
麻醉
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6-121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六组(n=15):N组灌注150min,其余各组灌注30min,然后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I、S1、S2、S3、S4组在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予含0%、1%、2%、3%、4%七氟醚的K-H液灌注5min。记录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再灌注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评估线粒体损伤程度,检测线粒体和胞质细胞色素C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I组和S1、S2、S3、S4组LVEDP、胞质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升高,LVDP、线粒体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I组和S1组相比,S2、S3、S4组LVEDP、胞质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降低,LVDP、线粒体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后I组和S1组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S2、S3、S4组(P<0.05)。结论 2%~4%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线粒体损伤,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
关键词
七氟醚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Keywords
Sevoflurance Ischemia-reperfusion Mitochondria
Cytochrome C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脏疾病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红
徐莉
顾华群
叶永裕
机构
广东省
人民医院
麻醉
科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5-396,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肝脏疾病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 ,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凝止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 2 3例各种肝脏疾病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 4h及术后 1d等 4个时间点外周血D 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的含量。结果 肝脏疾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和t PA的含量在术中及术后 1d内均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 (P <0 0 1 ) ,虽然t PA的含量在术后 1d时较术后 4h有下降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浆PAI的含量在术中和术后 4h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的下降 (P <0 0 5 ) ,术后 1d开始有显著的上升 (P <0 0 5 )。结论 肝脏疾病患者术中、术后均处于继发性外源纤溶亢进 ,可能是肝脏疾病手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围术期
纤溶功能
检测
Keywords
Liver
Blood coagulation
Fibrinolysis
D dimer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浓度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陈洪涛
李宝金
雷春亮
杨承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脏疾病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刘红
徐莉
顾华群
叶永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