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卢斯汉
韩建德
+5 位作者
陈万山
胡荣欣
陈谐捷
赖英荣
宋伟南
陈志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2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荣欣
卢斯汉
+3 位作者
李英
杜健群
钟活麟
汤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66-2468,共3页
目的:总结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驱梅治疗后血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42例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者进行病史资料采集、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皮疹...
目的:总结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驱梅治疗后血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42例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者进行病史资料采集、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皮疹特征和治疗后血清滴度的变化。结果: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传播方式均为性接触传播,男男同性传播有27例(27/42,64.3%),为主要感染方式。临床表现以躯干四肢皮肤玫瑰疹为主,共有30例(30/42,71.4%)。接受HAART治疗的11例患者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下降快于未接受HAART治疗的31例患者。结论: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高危人群,二期梅毒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同时接受HAART治疗有利于梅毒RPR滴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二期梅毒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卢斯汉
韩建德
陈万山
胡荣欣
陈谐捷
赖英荣
宋伟南
陈志浩
机构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广州市
第八
人民医院
检验
科
广州市
第八
人民医院
感染
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病理
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6B36030002)
文摘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Key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Penicillium marneffei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分类号
R759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2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荣欣
卢斯汉
李英
杜健群
钟活麟
汤琳
机构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66-2468,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B031800332)
广州市卫生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21A011079)
文摘
目的:总结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驱梅治疗后血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42例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者进行病史资料采集、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皮疹特征和治疗后血清滴度的变化。结果: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传播方式均为性接触传播,男男同性传播有27例(27/42,64.3%),为主要感染方式。临床表现以躯干四肢皮肤玫瑰疹为主,共有30例(30/42,71.4%)。接受HAART治疗的11例患者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下降快于未接受HAART治疗的31例患者。结论: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高危人群,二期梅毒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同时接受HAART治疗有利于梅毒RPR滴度的降低。
关键词
HIV
二期梅毒
临床特点
治疗
分类号
R759.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卢斯汉
韩建德
陈万山
胡荣欣
陈谐捷
赖英荣
宋伟南
陈志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2例
胡荣欣
卢斯汉
李英
杜健群
钟活麟
汤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