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食管、贲门癌30例外科治疗体会
1
作者 关国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77-378,共2页
老年食管、贲门癌30例外科治疗体会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510150)关国森从1981~1993年我院共为30例6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就提高老年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效果的有关问题,体会如下。... 老年食管、贲门癌30例外科治疗体会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510150)关国森从1981~1993年我院共为30例6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就提高老年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效果的有关问题,体会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食管肿瘤 贲门癌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单侧唇裂口轮匝肌和上唇血管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2
作者 邓细河 翟佳羽 +5 位作者 崔颖秋 裴霞 姜杰 黎凡 徐达传 廖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口轮匝肌的形态及血管的分布。结果:口轮匝肌分深浅二层。深层肌肉呈水平方向,起自一侧口角的皮肤和粘膜,走向另一侧口角。浅层由上下两束肌纤维组成。单侧完全性唇裂标本显示患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止于红唇由厚转薄处。而浅层肌肉不仅中断,其附丽点亦发生错位,造成鼻小柱、鼻翼畸形。健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浅层肌纤维均附于鼻小柱基部,造成鼻小柱向健侧偏斜。正常上唇动脉起始部和走行都较恒定,本组未见解剖异常。唇裂标本显示,一侧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成弓,还造成异常走行。结论:对单侧完全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侧皮下剥离要达到鼻翼外侧,把扭曲错位的浅层肌组织从鼻翼基部及鼻翼外侧的骨膜上进行分离,并按解剖形态进行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上唇 应用解剖 功能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健 朱文雄 +1 位作者 程立明 肖祥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12-513,51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 ,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2年 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 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 6个月~ 8年 ,平均3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 ,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2年 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 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 6个月~ 8年 ,平均3 6年 ,优 36例 ,良 4 0例 ,无变化 15例 ;优良率 83 5 %。 结论 PCD治疗颈椎病中椎间盘突出所致肩、上肢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黄东健 刘运生 +2 位作者 王智坚 钱东翔 蔡哲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因脑损伤胃动力下降早期难以安全实施。本研究对41 例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早期鼻饲喂养计划,观察其应用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39 例)按常... 目的: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因脑损伤胃动力下降早期难以安全实施。本研究对41 例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早期鼻饲喂养计划,观察其应用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例)采用了早期鼻饲要素膳,对照组(39 例)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48 h,对照组为伤后6~8 天。 结果:病人对早期通过胃管滴注胃肠营养液有较好的耐受性,喂养计划切实可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P< 0.01)。 结论:改良后的鼻饲方法和喂养计划,有助于脑损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有效和安全地实施,对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胃肠道营养 代谢 早期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对严重脑损伤后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东健 刘运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胃肠营养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 例)采用了早期(伤后48 h)持续滴注的鼻饲肠内营养方法,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每天以1/4量递增,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对照组(3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 结果... 目的:探讨严重脑损伤病人实施早期胃肠营养合理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41 例)采用了早期(伤后48 h)持续滴注的鼻饲肠内营养方法,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每天以1/4量递增,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对照组(3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 结果:病人能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实验组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少,营养指标和意识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胃肠道营养辅以部分肠外补充的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护伤后胃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胃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损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智坚 黄东健 +3 位作者 钱东翔 蔡哲鹏 郭炜 全天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281-128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损伤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重症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EN组)20例和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18例,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重症脑损伤...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损伤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将重症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EN组)20例和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18例,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重症脑损伤病人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出现下降;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保持血清中的CD4、CD16、CD57、CD4/CD8、C3水平(P<0.05~P<0.01),使病人的免疫功能不受影响。结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能促进颅脑外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这对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 脑损伤后 免疫功能变化 肠内营养支持 脑损伤病人 CD4/CD8 完全肠外营养 机体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抗感染能力 对比研究 营养不良 不良状态 CD16 CD57 C3水平 脑外伤后 临床意义 改善预后 前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映桃 陈敦金 李伟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86-887,共2页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 12年间共发生的 10例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例。结果 :我院妊娠合并肠梗阻发生率为 0 0 42 %。机械性肠梗阻 3例 ,麻痹性肠梗阻 2例 ,剖宫产后假...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 12年间共发生的 10例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例。结果 :我院妊娠合并肠梗阻发生率为 0 0 42 %。机械性肠梗阻 3例 ,麻痹性肠梗阻 2例 ,剖宫产后假性肠梗阻 5例。产前 4例中 ,1例保守治疗 ,3例手术治疗 ,母婴预后均良好。 6例发生在产后者 ,剖宫产后假性肠梗阻 5例 ,保守治疗成功 ;1例妊娠合并阑尾炎误诊引起肠梗阻及时手术治疗 ,痊愈。结论 :妊娠合并肠梗阻少见 ,临床诊断困难 ,易误诊 ,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 ,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肠梗阻 临床表现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学虎 邓念英 +1 位作者 伍尚标 苏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除(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时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将151例Ⅲ~Ⅳ期内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PPH(109例)及传统手术(42例)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的治疗情况,并对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除(PPH)治疗严重脱垂性痔时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将151例Ⅲ~Ⅳ期内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PPH(109例)及传统手术(42例)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的治疗情况,并对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PH组术后并发症较传统手术组为少。术后疼痛11例(10.1%)、暂时性排便障碍2例(1.8%)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13例(30.9%)(P<0.05),而术后出血90例(82.6%)、尿潴留12例(11%)、肛周感染8例(7.3%)和吻合口狭窄3例(2.8%)与传统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PH治疗严重内痔的近期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大多数并发症均可通过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中脂肪乳剂用量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钱以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19-121,共3页
[目的]比较梗阻性黄疸手术后不同脂肪乳剂剂量的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成:①不含 脂肪乳剂组14例;②低脂肪乳剂含量组18例;③高脂肪乳剂含量组18例。术后第1天开始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应用7 d,总热量摄取为125 ... [目的]比较梗阻性黄疸手术后不同脂肪乳剂剂量的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成:①不含 脂肪乳剂组14例;②低脂肪乳剂含量组18例;③高脂肪乳剂含量组18例。术后第1天开始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应用7 d,总热量摄取为125 J/(kg·d)。监测指标包括血糖、氮平衡、血生化、血脂、细胞免疫功能等。[结果]手术后病人氮平衡、体 重,血清白蛋白等明显下降,营养支持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三组病人之间无显著差异;高脂肪乳剂含量组的病人中黄疸指 标、血脂均明显高于前两组。[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行TPN时早期减少脂肪乳剂用量有利于避免TPN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脂肪乳剂 全肠外营养 梗阻性黄疸 术后 TPN 高脂肪 用量 改善 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压力研究
10
作者 李文斌 何理盛 +5 位作者 易善楚 蔡宏伟 郭曲练 谭秀娟 王小宜 曹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75-275,共1页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已受到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医师的关注。脑AVM 供血动脉压是反映其血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其压力变化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作者曾在开颅术中直接测量脑 AVM 供血动脉压力,但其值可能受到全麻药物的影响。Jungreis 报道经 Tracker 导管测定供血动脉压力变化,认为供血动脉压力测定可指导栓塞术的进程。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液动力学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痔疮治疗仪治疗痔疮80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周德林 陈凯 +5 位作者 裴锡玉 王淑贞 关柏龄 罗棠谦 区林生 李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2-3,共2页
1989年12月至1991年5月,作者对801例各种类型痔核2086个,用电子痔疮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临床实践及1年多来对病人随访,对电子痔疮治疗仪的操作方法、疗效、治疗机理及副反应的防治等进行初步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和结果 1.性别男478例,女... 1989年12月至1991年5月,作者对801例各种类型痔核2086个,用电子痔疮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临床实践及1年多来对病人随访,对电子痔疮治疗仪的操作方法、疗效、治疗机理及副反应的防治等进行初步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和结果 1.性别男478例,女323例,共801例,男:女约1.4:1。 2.年龄最大84岁,最小19岁。以40~60岁病例最多。 3.病史最长43年,最短3月,1~10年者最多。约1/3有习惯便秘史。曾作过痔环切术者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仪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和香菇多糖对脑损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智坚 黄东健 +3 位作者 郭宝平 何炳威 钱东翔 蔡哲鹏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黄芪和香菇多糖对脑损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将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 :治疗组 2 1例和对照组 2 6例 ,观察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CD4、CD1 6 、CD5 7、CD4 CD8、C3水平... 目的 :探讨黄芪和香菇多糖对脑损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将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 :治疗组 2 1例和对照组 2 6例 ,观察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外周血CD4、CD1 6 、CD5 7、CD4 CD8、C3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黄芪和香菇多糖能促进颅脑外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对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改善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香菇多糖 脑损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外营养对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文 杨澄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8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胃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肝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东健 李文斌 +3 位作者 郭宝平 何炳威 曾扬滨 彭光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2期820-820,共1页
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黄东健,李文斌,郭宝平,何炳威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病研究室(510150)曾扬滨,彭光莹低强度血管内激光照射疗法(ILIB)是近年国内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内激光照射治疗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黄东健,李文斌,郭宝平,何炳威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病研究室(510150)曾扬滨,彭光莹低强度血管内激光照射疗法(ILIB)是近年国内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一种新方法。但对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血管内照射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位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文 杨澄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9期588-589,共2页
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位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510150)刘建文,杨澄宇下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表现,但一般多为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很少发生大出血。我院普外科近两年收治下消化道大出血4例,均由... 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位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510150)刘建文,杨澄宇下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表现,但一般多为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很少发生大出血。我院普外科近两年收治下消化道大出血4例,均由于大量便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现报告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定位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肩胛骨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两例报告
16
作者 吴兆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肿物 首发表现 肩胛骨 骨转移 肺癌 钙化 查体 肌肉 斑点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堵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17
作者 谢伟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2期812-813,共2页
关键词 肠梗阻 堵塞性肠梗阻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支气管胸膜瘘4例分析
18
作者 谢伟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19
作者 张志 高梁斌 李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 腰椎间盘切除术 治疗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抽吸术及其进展
20
作者 吕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脂肪抽吸术 美容术 适应证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