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及评估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马穗红 柳建华 +3 位作者 杨毓雯 位红芹 萧淑宜 胡志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86-189,193,共5页
目的:旨在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显像技术(CDFI)及脉冲多普勒(PW)频谱分析技术观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的幽门管组织的血流分布、血流速度等情况,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CHPS并评估其肥厚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目的:旨在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显像技术(CDFI)及脉冲多普勒(PW)频谱分析技术观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患儿的幽门管组织的血流分布、血流速度等情况,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CHPS并评估其肥厚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2015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经超声检查及X线造影检查确诊的65例CHPS患儿,以50例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且无临床症状的婴儿作为对照组,对65例CHPS患儿及对照组婴幼儿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受检者的幽门形态结构并分别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径、直径和幽门管内径,通过CDFI检查观察肥厚幽门黏膜各层的彩色血流分布特点并对幽门肌层进行血流分级;通过PW技术进行血流速度测量和频谱分析;另外将CHPS组肌层按厚度分为3组,比较肌层厚度与上述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肥厚的幽门管各层黏膜组织的血流具有分布特征;肌层血流分级为2.83±0.38;最大血流速度(Vmax)为(16.96±0.91)cm/s;阻力指数(RI)为0.68±0.33。65例CHPS患儿的肌层厚度与年龄、体质量、幽门管直径、Vmax、RI均呈正相关(r=0.63、0.48、0.68、0.48、0.42,P均<0.05),与幽门管长度无相关性(r=0.13,P>0.05)。以肌层厚度分为3组的病例中第1组与第2组的血流分级、Vmax及RI无显著差别,血流均较丰富,第3组的血流分级较低,且Vmax加快,RI增大。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可准确掌握幽门管的黏膜各层的血流分布情况和肌层血流分级,并通过测量Vmax及RI以估计幽门狭窄的轻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乃至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宝贵的客观资料,且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甘曼 位红芹 柳建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464个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464个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常规超声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9%和81.37%。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6%和86.69%。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4%和91.63%。3种方法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上较常规超声有一定优势,两者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洪少馥 李颖嘉 +5 位作者 王冬晓 罗婉贤 位红芹 谷英士 张霞 马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分子亚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144个病灶)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与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 1本组青年乳腺癌多表现为中高级别(107/109,98.17%)的浸润性导管癌(1...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与分子亚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144个病灶)4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并分析其与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 1本组青年乳腺癌多表现为中高级别(107/109,98.17%)的浸润性导管癌(111/144,77.08%);2Luminal A型占58.12%(68/117),Luminal B型11.97%(14/117),HER2过表达型13.68%(16/117),三阴型16.24%(19/117);3以低回声(121/132,91.67%)、肿块形式(132/144,91.67%)出现是本组青年乳腺癌最常见的超声征象;三阴型乳腺癌出现微钙化的概率小(7/19,36.84%,P=0.006),多表现为形态规则(14/19,73.68%,P=0.001)、体积较大[最大径线>5cm为26.32%(5/19),P=0.038]、边界清晰(13/19,68.42%,P=0.158)、后方无声衰减(19/19,100%,P=0.358)的肿块;HER2过表达型表现为非肿块的比例高(4/16,25.00%,P=0.040),且75.00%(9/12)的HER2过表达型肿块出现微钙化(P=0.824);与其他两型比较,Luminal型多表现为乏血供、小体积形式(P均<0.05),且出现微钙化比例相对较大(Luminal A:70.31%,Luminal B:63.64%),但与非Luminal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青年乳腺癌具较高侵袭性,其超声图像特征与分子亚型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超声检查 青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指数超声对微泡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位红芹 付伸伸 +2 位作者 马穗红 邱春花 柳建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机械指数超声对微泡造影剂的作用。方法设置不同机械指数,采集超声体外辐照纤维素管内微泡的造影图像,观察其中微泡浓度变化,分析不同机械指数条件下微泡的运动趋势;拟合微泡运动速率曲线,分析微泡运动规律。结果低机...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机械指数超声对微泡造影剂的作用。方法设置不同机械指数,采集超声体外辐照纤维素管内微泡的造影图像,观察其中微泡浓度变化,分析不同机械指数条件下微泡的运动趋势;拟合微泡运动速率曲线,分析微泡运动规律。结果低机械指数对微泡无明显破坏作用,微泡运动速率呈线性变化;随着机械指数增加,微泡运动速率增加;机械指数>0.22时,微泡在超声作用下迅速向对侧以较高速率运动,运动至对侧后出现破裂现象。结论不同机械指数下,超声对微泡造影剂的作用存在区别,低机械指数时以推移作用为主,高机械指数可致微泡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指数 微泡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逆转白细胞介素-17A引起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园 刘秀丹 +2 位作者 朱志刚 李康保 钟伟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07-2711,2716,共6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能否改善白细胞介素(IL)-17A引起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并分析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分别用CCK-8法检测DLBCL细胞株(SU-DHL-2和SU-DHL-4细胞)的增殖,用PI/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华蟾素能否改善白细胞介素(IL)-17A引起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株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并分析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分别用CCK-8法检测DLBCL细胞株(SU-DHL-2和SU-DHL-4细胞)的增殖,用PI/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和IL-17^(+)Foxp3^(+)Treg细胞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IL-17A、TGF-β和IL-10的表达。结果华蟾素逆转IL-17A引起的DLBCL细胞株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IL-17A减轻利妥昔单抗诱发的DLBCL细胞株凋亡,而华蟾素逆转IL-17A的这一作用;华蟾素通过升高cleaved PARP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促进DLBCL细胞株的凋亡;华蟾素抑制肿瘤微环境中Th17和IL-17^(+)Foxp3^(+)Treg细胞的分化,降低IL-17A水平。结论华蟾素逆转IL-17A引起的DLBCL细胞株对利妥昔单抗的耐药,华蟾素未来有望成为DLBCL治疗的联合用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白细胞介素-17A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