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淞然 华平 +3 位作者 胡蓉 莫小恩 李广生 潘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86-198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搜集符合健康对照组入组标准者80人,应用Mattis痴呆量表的主动/持续部分(MDRSI/P)评估执行功能。计算MDRSI/P评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将均数±标准差*2作为MDRSI/P评分正常...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搜集符合健康对照组入组标准者80人,应用Mattis痴呆量表的主动/持续部分(MDRSI/P)评估执行功能。计算MDRSI/P评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将均数±标准差*2作为MDRSI/P评分正常值的下限。连续搜集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登记入院时NIHSS评分。根据入院后脑磁共振T2成像表现记录梗死灶部位。采用Mattis痴呆量表的主动/持续部分(MDRSI/P)对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有无伴发执行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病灶部位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年龄为(65.7±8.9)岁,MDRSI/P评分(32.7±3.1)分。MDRSI/P评分≤26分被认为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共有74例脑卒中患者入组,21例(29.3%)患者被认为存在执行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男性比例明显低于无伴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42.9%vs.69.8%,P=0.031),而存在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伴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52.4%vs.26.4%,P=0.033)。左侧基底节区存在梗死灶的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比例明显增高(P=0.008)。结论:女性、脑血管病史和左侧基底节区梗死灶与急性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执行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对癫痫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邓丽芬 杜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8导联视频脑电图监测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法,对已确诊癫痫组22例,未确诊癫痫组10例分别进行12h以上监测。检查前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8导联视频脑电图监测仪,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法,对已确诊癫痫组22例,未确诊癫痫组10例分别进行12h以上监测。检查前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法,消除其顾虑和害怕心理。为提高阳性率检查前3d停服抗癫痫药,并做好头皮准备。在检查过程中,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脑电图的基线平稳。密切观察癫痫发作前的脑电图改变,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并做好抽搐时的急救和护理是使监测顺利完成的可靠保证。结果:已确诊癫痫组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91%,未确诊癫痫组阳性率为60%。32例病人中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80%,常规脑电图阳性率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2例病人在检查中有11例捕获到发作的表现,其中7例痫样放电。结论:视频脑电图较常规脑电图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定位、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更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癫痫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微出血的严重程度分级及重度MB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淞然 华平 +2 位作者 苏蔼欣 范玉华 黄家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内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及重度脑内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搜集经核磁共振梯度回波T2*证实存在脑内微出血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根据微出血数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等级:轻度(1~2),中度(3~9)及重度(≥10)。[结果]... [目的]探讨脑内微出血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及重度脑内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搜集经核磁共振梯度回波T2*证实存在脑内微出血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根据微出血数目的不同,分为三个等级:轻度(1~2),中度(3~9)及重度(≥10)。[结果]292例患者入组本研究,重度组43例(14.7%)。Logistic回归显示白质病变分值(OR=1.130,P< 0.001)和年龄(OR=0.921,P=0.001)是重度脑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质病变分值和年龄是重度脑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自质病变分值是危害性因素,而年龄是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 微出血 白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留置尿管感染及预防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富英 黄风泰 李秀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研究了菌尿与密闭式留置尿管时间的关系;膀胱冲洗能否防止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结果显示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菌尿发生率增高,平均留置尿管(14.2±4.8)d,菌尿发生率60%,平均感染的时间(8.7±1.5)d。0.02... 研究了菌尿与密闭式留置尿管时间的关系;膀胱冲洗能否防止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结果显示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菌尿发生率增高,平均留置尿管(14.2±4.8)d,菌尿发生率60%,平均感染的时间(8.7±1.5)d。0.02%呋喃西林冲洗膀胱组发生菌尿(68.1%)与非冲洗组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x2=0.34),即呋喃西林膀胱冲洗不能防止留置尿管相关的感染。全身使用抗生素也无明显减少菌尿发生。认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和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定期更换导尿管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尿管留置 感染 预防 膀胱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击抑郁,我们在一起——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医学峰会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雪 孙新宇 +3 位作者 潘小平 张志珺 于欣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9期634-637,共4页
  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医学峰会(Chinese Neuropsychiatry Summit,CNS)于2008年7月26日~27口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天下第一城召开.约200名名来自全国36个城市的神经科和精神科的专家们参加了这一盛会(图1).……
关键词 抑郁 神经病学 精神病学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肿的低场MR成像
6
作者 谢琦 陈少琼 +2 位作者 郑浩 刘月香 方昆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1材料与方法本文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33~89岁。全部病例经临床确诊或CT扫描证实为脑实质出血。MR检查用ASP-015T扫描仪,场强0.15T。常规作轴位成像,成像矩阵255×256。扫描参数:SE... 1材料与方法本文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33~89岁。全部病例经临床确诊或CT扫描证实为脑实质出血。MR检查用ASP-015T扫描仪,场强0.15T。常规作轴位成像,成像矩阵255×256。扫描参数:SET1加权:TR/TE=500ms/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肿 MR 成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7
作者 邓伟华 潘小平 黄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50-65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效果。方法 :应用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 ,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 16例。结果 :单纯栓塞治疗 9例 ,其中 6例经首次或 2次栓塞治疗基本治愈 ,3例等待再...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 )的效果。方法 :应用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 ,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 16例。结果 :单纯栓塞治疗 9例 ,其中 6例经首次或 2次栓塞治疗基本治愈 ,3例等待再次栓塞后手术治疗或γ 刀治疗 ;4例栓塞后合并手术治疗 ;3例栓塞后γ 刀治疗。临床完全治愈 7例 ,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 ,无症状加重 ,无死亡病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显微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治疗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微导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6
8
作者 华平 陈炬 +4 位作者 张惠忠 杨淞然 杨艳旗 熊利华 张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对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VEGF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利用贴壁法分离培养MSCs后,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对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VEGF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利用贴壁法分离培养MSCs后,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果和转染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VEGF基因转染MSCs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对于MSCs具有很高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与病毒感染复制数(multiplicyties of infection,MOI)具有量效关系。MOI为150倍时,转染效率>95%,转染VEGF后,MSCs可有效表达VEGF,9d时达到表达高峰(1125pg/mL),13d后仍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转染VEGF对MSCs的增殖分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可以有效的转染MSCs,MSCs是一种理想的基因载体细胞,其携带的VEGF基因可获得较高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腺病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6
9
作者 邓伟华 潘小平 +1 位作者 黄翚 周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88-789,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 :对 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患者应用GDC栓塞 ,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剂及 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 :对 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患者应用GDC栓塞 ,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剂及 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 :完全栓塞动脉瘤 3 6个 ,大部分栓塞 5个 ,部分栓塞 1个。出院时临床完全治愈 3 0例 ,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 6例 ,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 6例 ,无死亡病例。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尽早采用GDC栓塞 ,同时术后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 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 GDC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caspase-3沉默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华平 刘家良 +4 位作者 杨淞然 江慧琦 王萌 陶俊 杨艳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s,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结果。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s,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结果。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shRNA-caspase-3的大鼠MSCs细胞株。沉默caspase-3使MSCs的增殖率明显提高(P<0.05),且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为(52.66±0.30)%。沉默caspase-3后bcl-2 mRNA表达上调,bax mRNA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5)。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5.01±1.73)%,低于空载体组的(25.67±3.05)%和空白对照组的(23.67±1.16)%(P<0.05)。结论:沉默caspase-3能调控MSCs的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沉默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家族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秋生 曾涛 +2 位作者 张赛 李泽 潘小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3-384,共2页
家族性淀粉样变周围神经病(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好发于25~35岁,主要损害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常伴有内脏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率极低,且晚发型者非常罕见,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和... 家族性淀粉样变周围神经病(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好发于25~35岁,主要损害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常伴有内脏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率极低,且晚发型者非常罕见,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和误诊。本文报告1例晚发型家族性淀粉样变周围神经病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该病的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转运蛋白 家族性淀粉样变周围神经病 晚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聚类和改进的C-V演化方程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志宏 冯国灿 成秋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88-2291,共4页
在传统的C-V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改进的C-V演化方程,利用它们与聚类技术相结合对病理状态脑部CT和MR图像进行分割,能获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特别是利用提出的演化方程对一个合成的几何图像进行分割,结果显示能比一些传统的演化方程具... 在传统的C-V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改进的C-V演化方程,利用它们与聚类技术相结合对病理状态脑部CT和MR图像进行分割,能获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特别是利用提出的演化方程对一个合成的几何图像进行分割,结果显示能比一些传统的演化方程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轮廓模型 水平集 图像分割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成像序列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健敏 潘小平 周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成像序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在SE序列上无阳性或表现不典型,加作磁敏感成像序列扫描后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特征。结果:10例中SE序列呈等、低、高或混杂信号,未明显显示"铁环征&q...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磁敏感成像序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在SE序列上无阳性或表现不典型,加作磁敏感成像序列扫描后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特征。结果:10例中SE序列呈等、低、高或混杂信号,未明显显示"铁环征",在磁敏感成像序列上4例完全低信号,6例在低信号中伴有点状、条状、桑葚状高信号,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均证实诊断。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磁共振中的特征为SE序列呈等、低、高或混杂信号,未明显显示"铁环征",在磁敏感成像序列上在低信号中伴有点状、条状、桑葚状高信号,并周围有较宽的低信号环,出现明显的"铁环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血管瘤 海绵状 磁敏感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耦合去噪-分割的新模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志宏 冯国灿 +1 位作者 成秋生 胡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0,共6页
针对被噪声严重污染的图像的分割结果很不理想的现象,提出一类耦合去噪-分割的新模型,先采用一种组合的去噪模型去噪,然后用新的分割模型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去噪模型(采用AOS算法)比现有的一些去噪模型的去噪效果更好;... 针对被噪声严重污染的图像的分割结果很不理想的现象,提出一类耦合去噪-分割的新模型,先采用一种组合的去噪模型去噪,然后用新的分割模型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去噪模型(采用AOS算法)比现有的一些去噪模型的去噪效果更好;而在分割方面,文中提出的耦合去噪-分割的方法也显示出有效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对含有较高噪声的图像分割比CV模型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图像分割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人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宝英 赖素容 +5 位作者 于永平 黄莘莘 苏常春 陈清林 梁业成 李增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3-295,共3页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病因尚未清楚,多发于中老年期,其发病原因众说纷云。新近认为某些微量元素代谢失调有关。我院自1988年1月~1990年1月,对60名PD患者头发中铜、锌、铁、锰、铬的含量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震颤麻痹 毛发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病因及疗效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利敏 潘小平 +2 位作者 蒋少艾 邹卿 郭爱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9期672-676,共5页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躯体疾病的恢复。回顾我们对卒中后情绪障碍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躯体疾病的恢复。回顾我们对卒中后情绪障碍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历程。今天我们更有理由在关注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情绪障碍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并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决策。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遗传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涉及更少。本刊特约多位专家分别从卒中后抑郁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等多个角度,多方位地对卒中后抑郁进行了探讨,期望有助于神经科医生从更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卒中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5-羟色胺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识别 被引量:9
17
作者 潘小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9期632-633,共2页
  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而卒中后是并发抑郁障碍的高危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还增加卒中的病死率.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学因素、共患躯体疾病、...   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而卒中后是并发抑郁障碍的高危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还增加卒中的病死率.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学因素、共患躯体疾病、用药、躯体及认知损害、病灶部位等因素后,PSD患者的死亡率是卒中后非抑郁者的3.5倍.然而,PSD症状常常被临床医生及家属忽视,约75%的患者因种种原因被漏诊.因此,神经科医生有必要对PSD的发生、危险因素、诊断标准等深入了解,在临床工作中早期筛选与识别PS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卒中后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ige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琴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MEIGE综合征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沉默对缺血缺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华平 刘家良 +4 位作者 杨淞然 陶俊 江慧琦 王萌 杨艳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建立缺血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沉默caspase-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MSC。建立缺血缺氧模型,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成功转染MSC。缺血缺氧环境下,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3.66±0.20)%,低于空载体组的(21.86±0.43)%和空白对照组的(22.28±0.48)%(P<0.01)。沉默caspase-3后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沉默caspase-3能显著提高MSC在缺血缺氧环境下的存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沉默 CASPASE-3 缺血缺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2例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20
作者 陈浩博 成秋生 +1 位作者 潘小平 李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714-3715,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并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重建。结果:52例VBI患者中,有33例存在血管结构异常,22例存在血管狭窄,18例可见一侧椎动脉明显...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并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重建。结果:52例VBI患者中,有33例存在血管结构异常,22例存在血管狭窄,18例可见一侧椎动脉明显较对侧纤细。结论:血管狭窄、发育异常等是VBI等的重要发病原因,CTA可作为临床诊断VBI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CT血管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