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恩志 郭东明 +2 位作者 严瀚 钟波夫 鞠洪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031-1033,103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对21例脊柱转移瘤28个椎体行PKP联合RFA治疗,采用术前、...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对21例脊柱转移瘤28个椎体行PKP联合RFA治疗,采用术前、术后当天、1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患者术前后服用止痛药的剂量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VAS评分(7.5±0.5)分,术后当天VAS评分(3.0±0.5)分,术后1周VAS评分(4.0±0.5)分,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446.67,P=0.000).术中每个椎体填充骨水泥3.0~7.5 ml,平均4.5 ml.术后无皮肤灼伤、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20例均入住肿瘤科行放疗及化疗.20例术后3个月VAS评分(4.5±0.5)分,15例术后6个月VAS评分(5.0±0.5)分.结论 PKP联合RFA对脊柱转移瘤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射频消融 脊柱转移瘤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蒋耀颖 刘洁珍 +1 位作者 伍敏琦 卓姝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1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住院全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住院全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舒适组和对照组术后伤口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5%、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在缓解术前紧张情绪和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在降低颈椎前路术后呼吸道梗阻发生率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凌云 蒋耀颖 +5 位作者 刘洁珍 董婉华 杨英 王芳 温世锋 肖文德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20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20患者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20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20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运用FMEA对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的失效模式进行前瞻性分析、评估,找出导致呼吸道梗阻的最高危因素和高危护理流程,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并实施。计算实施改进措施前后风险优先数(RPN)值,比较两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观察组各项RPN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为0.83%,对护理满意度为95.83%,住院时间为(10.03±2.56)d,对照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为6.67%,对护理满意度为76.67%,住院时间为(13.57±3.84)d,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FMEA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颈椎前路手术 呼吸道梗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TLIF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英杰 郭东明 +2 位作者 刘恩志 温世峰 钟润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TLIF技术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21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小切口TLIF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全部患者使用后正中切口.经肌间隙入路显露、单侧... 目的探讨小切口TLIF技术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21例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小切口TLIF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全部患者使用后正中切口.经肌间隙入路显露、单侧单节段BIOFIX内固定、单枚椎间CAGE(peek材料)植入,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融合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随访15.6个月。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为100%。结论使用后路小切口TLIF技术结合半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在提供稳定的力学环境保证椎间融合的同时,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康复,并可能避免刚性内固定引起的邻近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东明 刘恩志 严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51-53,共3页
目的对比性研究椎弓根钉辅助后路椎体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对7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组40例(A组),辅助后外侧融合组32例(B组)。A组JOA评分5.8分,B组6.5分。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 目的对比性研究椎弓根钉辅助后路椎体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对7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组40例(A组),辅助后外侧融合组32例(B组)。A组JOA评分5.8分,B组6.5分。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218min,出血量平均750ml;B组手术时间150min出血量平均450ml。术后JOA评分:A组13.5分,B组12.8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植骨融合率A组98.5%,B组82.5%,术后A组矫正率高于B组。结论椎弓根钉辅组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手术均是治疗腰椎疾患的有效方法,前者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技术要求高,但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滑脱矫正率丢失少。后者也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术前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法既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疾患 后外侧融合术 椎体间融合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在预防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芳 蒋耀颖 +3 位作者 刘洁珍 董婉华 李凌云 温世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在预防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中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颈椎前路手术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5年1月~2016年8月实施颈椎前路手术的110例患者为观察组,设计颈椎前路手... 目的探讨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在预防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梗阻中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颈椎前路手术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5年1月~2016年8月实施颈椎前路手术的110例患者为观察组,设计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术前用"术前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予以术前干预,术后再用"术后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低危组(58例)、中危组(43例)和高危组(9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患者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情况及观察组各危险组呼吸道梗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为0.91%,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低危组、中危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均为0,高危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为11.11%,高危组呼吸道梗阻发生率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4.87,P<0.05)。结论应用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及标准化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梗阻风险评估表 颈椎前路手术 呼吸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骨软骨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东明 蔡维山 +3 位作者 鞠洪斌 刘恩志 严翰 徐中和 《罕少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5-55,共1页
1病例 资料男性,患者,36岁,反复左侧腰腿痛4个月,加重2周。起病时为腰部阵发性酸痛,间隙性发作,休息后可缓解,后渐放射至左侧下肢,无间歇性跛行,无大小便障碍。体查:L3~L5棘突、左侧椎旁压痛,无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行程无压痛,左侧... 1病例 资料男性,患者,36岁,反复左侧腰腿痛4个月,加重2周。起病时为腰部阵发性酸痛,间隙性发作,休息后可缓解,后渐放射至左侧下肢,无间歇性跛行,无大小便障碍。体查:L3~L5棘突、左侧椎旁压痛,无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行程无压痛,左侧股神经牵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腰椎 椎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斌 蒋耀颖 +3 位作者 董婉华 钟波夫 鞠洪斌 郭东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骨折后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275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的患病情况,总结慢性病的患病率,通过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骨折后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275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的患病情况,总结慢性病的患病率,通过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评分。结果:83.6%的患者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充分即时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椎体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对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
9
作者 鞠洪斌 郭东明 +4 位作者 刘恩志 钟波夫 王立 梁英杰 陈德旗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与帕瑞昔布镇痛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7-12月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82例。分为空白对照组35例、单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7例和两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0例。所有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与帕瑞昔布镇痛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7-12月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82例。分为空白对照组35例、单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7例和两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3、5 d进行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score,VAS)和生活质量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单次和2次注药组在术后1、3、5 d时的疼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d两次注药组疼痛程度低于单次注药组(P<0.05),术后3 d、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两次注药组在术后1和3 d时好于单次注药组(P<0.05),术后5 d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对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镇痛有良好的效果;术后1 d注药使用2次,以后2 d各使用1次,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腰椎管狭窄症 围手术期 帕瑞昔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